-
题名略论稳定中青年教师队伍
- 1
-
-
作者
华润兰
-
机构
武汉汽车工业大学
-
出处
《大学教育科学》
1996年第2期51-53,共3页
-
文摘
略论稳定中青年教师队伍华润兰(武汉汽车工业大学)一、稳定中青年教师队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
-
关键词
中青年教师
青年教师队伍
工商管理
职称评审
跨世纪学科带头人
教学科研
老教师
高校中青年教师
培养措施
公平竞争原则
-
分类号
G645.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的流失与对策
- 2
-
-
作者
李振奎
朱文增
程开训
-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171-172,共2页
-
文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社会人才市场正在逐步形成,“出国热”“经商热”正在不断升温,高校这一人才密集的角落首先受到冲击,成了众矢之的,主要表现在许多优秀人才、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大量外流,社会兼职和第二职业现象在高校中青年教师中普遍存在,这种“软流失”也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
-
关键词
高校青年
中青年骨干教师
优秀人才
高校中青年教师
主要表现
教学科研工作
社会主义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
社会兼职
市场经济发展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略论跨世纪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 3
-
-
作者
吴军青
-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高教研究室
-
出处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1996年第S1期31-34,共4页
-
文摘
略论跨世纪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吴军青(华南师范大学高教研究室)高校跨世纪教师一般是指“文革”后大学毕业或研究生毕业的年龄在5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他们是高校的生力军和骨干力量。因此,建设一支优秀的高水平的中青年教师队伍.是今天乃至今后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关键...
-
关键词
高校中青年教师
高校教师队伍
跨世纪教师
队伍建设
青年教师队伍
培养跨世纪人才
骨干教师
学术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
教师流失
-
分类号
G451.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师资队伍建设:引得进 留得住 用得好
- 4
-
-
作者
杨林
-
机构
扬州大学商学院
-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105-106,共2页
-
文摘
师资队伍建设:引得进 留得住 用得好扬州大学商学院杨林近几年来,“人才争夺战”在各地愈演愈烈,高校是人才密集的地方,首当其冲成了争夺的目标,导致许多高校中青年教师大量流失。因此,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已迫在眉睫。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本建设...
-
关键词
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中青年教师
学术带头人
高校师资队伍
年龄结构
高等学校教师
教师队伍
骨干教师
职称结构
学科带头人
-
分类号
G645.1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关于“中国圣贤人生丛书”
- 5
-
-
作者
田扬帆
-
机构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出处
《出版科学》
1995年第2期21-22,共2页
-
文摘
“中国圣贤人生丛书”,1993年11月出版,现在看来各方面反响都还好,初版1万册售完后,再版1万册又已售完。台湾版1994年4月订约,今年上半年已出齐。 这套书产生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从民族文化这一点上说,无论是作为民族精神的铸造与传播,还是作为文明史的杰出人物,中国圣贤都居于突出的位置。其直接原因,则是我自己的那本《庄子的人生哲学》。那本书一出版,反响即相当好,并被台湾某出版单位看中。但那本书有两个明显的缺点:一是书名显得学究气,二是孤零零的一本,构不成一种气候。不过由此我想到中国圣贤这个群体,想到存在于读书界的,由文化哲学到人生哲学的思考。这种心态,可以说是这套书最早的影子。
-
关键词
人生哲学
圣贤
文化哲学
民族精神
弘扬民族文化
人生智慧
写作要求
选题
高校中青年教师
文化素养
-
分类号
G239.2
[文化科学]
-
-
题名《现代会计研究方法》密集课程及研讨将举办
- 6
-
-
-
出处
《会计之友》
1999年第3期47-47,共1页
-
-
关键词
研究方法
现代会计
香港理工大学
高校中青年教师
北京大学
管理会计
国际金融危机
财务会计理论
实证研究
银行副行长
-
分类号
F23-4
[经济管理—会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