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剂量牛磺酸对小鼠自主活动能力的影响
1
作者 陈文 张静 +1 位作者 张艳贞 郭月逸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403-405,409,共4页
探讨了大剂量牛磺酸对小鼠自主活动能力的影响。将8周龄雄性BALB/C小鼠分为3组:对照组、牛磺酸1组(250mg/kg·bw)、牛磺酸2组(500mg/kg·bw),每日灌喂水和相应剂量的牛磺酸。连续灌喂10d后用Smart小动物行为活动记录分析系统进... 探讨了大剂量牛磺酸对小鼠自主活动能力的影响。将8周龄雄性BALB/C小鼠分为3组:对照组、牛磺酸1组(250mg/kg·bw)、牛磺酸2组(500mg/kg·bw),每日灌喂水和相应剂量的牛磺酸。连续灌喂10d后用Smart小动物行为活动记录分析系统进行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用BIOSEB小鼠悬尾自动分析系统进行尾悬挂实验。旷场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牛磺酸1组和2组小鼠在周边、中央区域的活动性都明显提升(p<0.05),不动时间百分率都显著降低(p<0.05),慢速和快速移动时间百分率则都显著升高(p<0.05);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显示,牛磺酸1组小鼠在开臂的滞留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牛磺酸2组小鼠在开臂的滞留时间和移动距离百分比都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尾悬挂实验结果显示,各组小鼠的活动能力等指标无明显变化。以上结果提示,大剂量牛磺酸能够提高小鼠的自主活动与探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状态,但不能缓解抑郁模型中小鼠的"行为绝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旷场实验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尾悬挂实验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的抗焦虑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付治凤 刘福莉 +1 位作者 张奕 陈春林 《宜春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4-18,28,共6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的抗焦虑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地西泮组(2.5 mg·kg^(-1))、丁苯酞高、中、低剂量组(100,30,10 mg·kg^(-1))。连续给药14天,采用高架十字迷宫... 目的:观察丁苯酞的抗焦虑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地西泮组(2.5 mg·kg^(-1))、丁苯酞高、中、低剂量组(100,30,10 mg·kg^(-1))。连续给药14天,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孔板实验和印防己毒素诱导的惊厥实验,对小鼠进行行为学测试。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小鼠血清皮质酮的含量,比色法检测小鼠皮层组织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在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丁苯酞(100 mg·kg^(-1))能够明显增加小鼠进入开放臂的次数(OE%,p<0.05)和进入开放臂的时间(OT%,p<0.01);在小鼠孔板实验中,丁苯酞高剂量组能够显著提高小鼠探头次数和持续时间以及直立次数和持续时间(p<0.001);在印防己毒素诱导的惊厥实验中,丁苯酞(30,100 mg·kg^(-1))能够拮抗印防己毒素诱导的惊厥;丁苯酞(100 mg·kg^(-1))能够明显降低小鼠皮层组织中一氧化氮(NO)水平(p<0.05),但对小鼠血清皮质酮的含量没有影响(p>0.05)。结论:丁苯酞具有明显的抗焦虑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和降低脑内一氧化氮(NO)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抗焦虑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Γ-氨基丁酸受体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