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高望界自然保护区植被特点 被引量:4
1
作者 李传霞 乔丽芳 张毅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656-1657,共2页
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类型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6个植被型、33个群系;随着海拔的升高,植被的垂直替代明显,依次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山顶人工林。根据植被的组成分布,论述了高望... 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类型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6个植被型、33个群系;随着海拔的升高,植被的垂直替代明显,依次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山顶人工林。根据植被的组成分布,论述了高望界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高望界自然保护区 植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高望界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家湘 但新球 +1 位作者 黄琰 谭洪福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7年第4期52-57,共6页
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地处武陵山脉南坡中段,隶属华中植物区。该地区物种丰富,已查清维管束植物204科846属1 883种,其中蕨类植物37科83属201种,裸子植物7科12属16种,被子植物160科751属1 666种;区系成分复杂,种子植物科级分布型可划分为10... 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地处武陵山脉南坡中段,隶属华中植物区。该地区物种丰富,已查清维管束植物204科846属1 883种,其中蕨类植物37科83属201种,裸子植物7科12属16种,被子植物160科751属1 666种;区系成分复杂,种子植物科级分布型可划分为10个分布型11个亚型,属级可划分为15个分布型20个亚型;特有成分多样,共有2个中国特有科25个中国特有属,众多中国特有种;区系起源古老,成分以中亚热带为主,过渡性特征显著;珍稀植物富集,有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4种(包括36种兰科植物)和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5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管束植物 植物区系 高望界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高望界自然保护区野菜资源调查及其开发利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陈雅 徐亮 +3 位作者 张代贵 陈功锡 朱群英 覃三立 《中国林副特产》 2012年第6期80-85,共6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民间走访,对高望界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野菜资源进行调查与统计,提出该区野菜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的问题。初步调查到该区种子植物野菜类共有163种(含变种),隶属54科153属,分别占湘西地区野菜科、属、种总数的42.2%、64.7%... 通过野外调查和民间走访,对高望界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野菜资源进行调查与统计,提出该区野菜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的问题。初步调查到该区种子植物野菜类共有163种(含变种),隶属54科153属,分别占湘西地区野菜科、属、种总数的42.2%、64.7%和33.6%。其中菊科、蝶形花科等7个大科的种数占总种数的40.49%。春季采食的野菜有130种,秋、夏、冬季的种数分别为48、35、10。叶菜类有128种,茎、根、种子和花类分别为44、15、15和12种;生长在路旁、草地的野菜分别占35.48%和23.23%。科的地理成分中热带性质占27.78%、温带性质占14.81%;属的地理成分中世界分布属占18.30%,温带分布属占53.60%,中国特有分布属占8.5%。小根蒜、鸭儿芹、豆腐柴是当地人们最常食用的特色野菜。根据高望界野菜植物资源的蕴藏量、开发利用价值及利用现状,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建议。高望界野菜资源丰富,对其合理地开发利用有利当地的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菜资源 开发利用 特色野菜 湖南高望界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高望界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适度开发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黄琰 袁瑛武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4期33-35,43,共4页
论述了湖南省高望界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形成条件,分类描述了高望界的地质地貌景观、水体景观、森林动植物景观、气象天象景观、人文景观等景观资源;对生态旅游资源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价,提出了相应的旅游发展策略。
关键词 高望界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资源 适度开发 地貌景观 水体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对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猪种群现状及生境选择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培培 向杰 +9 位作者 刘菊敏 谢增文 王秋盼 鲁云 黄玉萍 刘年元 张佑祥 吴涛 兰香英 张自亮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49-56,共8页
通过探究湖南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内野猪种群的现状及其生境选择偏好,为野生动物保护与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2021年1月—2022年5月,在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内采用网格法与样线法相结合的方式布设87台红外相机,通过相对多度指数... 通过探究湖南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内野猪种群的现状及其生境选择偏好,为野生动物保护与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2021年1月—2022年5月,在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内采用网格法与样线法相结合的方式布设87台红外相机,通过相对多度指数(RAI)、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对野猪的种群现状和生境选择进行了综合分析。在研究期间,野猪在红外相机监测点的出现率达到76.92%,相对多度指数(RAI)为4.43,估算种群规模约为1561头。月度相对多度指数分析显示,7月份为野猪活动的高峰期,而3月份活动相对较少。日活动节律分析揭示,野猪活动主要集中在6:00—8:00和16:00—18:00。在生境选择上,野猪偏好于在针阔混交林(占66.1%)、树高11~20 m(占61%)、郁闭度超过50%(占84.1%)以及灌木高度在2~4 m(占69.5%)的环境中活动。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猪种群数量较为丰富,分布广泛,且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活动规律和对特定生境类型的偏好。本研究通过红外相机技术对野猪种群进行了有效监测,并对其活动模式及生境偏好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后续的野猪生态学研究和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猪 红外相机 种群现状 生境选择 高望界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类多样性及海拔分布格局
6
作者 杨鑫宇 唐依萍 +6 位作者 刘陈义 刘昕 刘慧 黄杰 张自亮 张佑祥 吴涛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44-51,共8页
为掌握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类多样性及分布格局,促进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测,于2022年4月一2023年5月通过样线法对两栖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共记录两栖类动物25种,隶属2目8科17属;其中新种1种一一高望界疣螈... 为掌握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类多样性及分布格局,促进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测,于2022年4月一2023年5月通过样线法对两栖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共记录两栖类动物25种,隶属2目8科17属;其中新种1种一一高望界疣螈(Tylototriton gaowangjienensis),保护区新纪录种13种。(2)保护区优势种有川村陆蛙(Fejervarya kawamurai)和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虎纹蛙(Hoplobatrachus chinensis)。(3)科、属、种的丰富度在海拔梯度上的分布格局大致相同,随海拔升高丰富度在≤250m和>550~650m范围有较大峰值。(4)不同生境中山间溪流的物种多样性最高;在海拔≤250m的区间物种多样性最高。(5)不同海拔段的物种数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山间溪流与其他生境之间在物种数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摸清了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本底,查明了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威胁因素,为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类 物种多样性 生境 海拔分布 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 被引量:3
7
作者 彭海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5期242-245,共4页
采用SWOT分析法对高望界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优势是自然景观资源丰富,民族风情独特,区位条件好、可进入性佳,是森林氧吧和避暑胜地;主要劣势是知名度不高、接待能力不足、缺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以及综合开发程... 采用SWOT分析法对高望界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优势是自然景观资源丰富,民族风情独特,区位条件好、可进入性佳,是森林氧吧和避暑胜地;主要劣势是知名度不高、接待能力不足、缺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以及综合开发程度较低。保护区生态旅游既面临较好的外部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挑战,提出了科学编制生态旅游规划、加强社区共建共管、拓宽投资渠道、开发特色体现性旅游产品及加强与周边景区合作等策略,期望为高望界保护区下一步开展生态旅游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望界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SWOT分析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蛾科昆虫区系特征 被引量:4
8
作者 范茜 张佑祥 +3 位作者 彭乐 彭菊 张自亮 罗恒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5-590,共6页
2004~2012年,对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天蛾科昆虫进行了调查,采集到标本450号。初步鉴定出5亚科26属44种和亚种,其中包括湖南省7个新记录种及亚种(齿翅三线天蛾Polyptychus dentatus、菩提六点天蛾Marumba jankowskii、西昌榆... 2004~2012年,对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天蛾科昆虫进行了调查,采集到标本450号。初步鉴定出5亚科26属44种和亚种,其中包括湖南省7个新记录种及亚种(齿翅三线天蛾Polyptychus dentatus、菩提六点天蛾Marumba jankowskii、西昌榆绿天蛾Callambulyx tatarinovi sichangensis、曲线蓝目天蛾Smerinthus litulinea、黄颈木蜂天蛾Sataspes tagalica collaris、茜草白腰天蛾Deilephila hypothous和斑腹长喙天蛾Macroglossum variegatum)。区系成分以东洋界种类为主,占54.5%,广布种与古北界种分别占36.4%和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蛾科 区系 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资源的调查和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蒋能 郭启言 +4 位作者 朱纯纯 潘梦洁 周雨缘 刘世彪 彭小列 《中国林副特产》 2020年第3期66-69,72,共5页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对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食用植物资源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共有68科162属273种,包括被子植物60科254属264种,蕨类植物4科4属4种,裸子植物和食用真菌类各2科2属2种,藻类植物1科...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对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食用植物资源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共有68科162属273种,包括被子植物60科254属264种,蕨类植物4科4属4种,裸子植物和食用真菌类各2科2属2种,藻类植物1科1属1种。其中的优势科蔷薇科(44种)、菊科(28种)和豆科(17种),优势属为悬钩子属(20种)。这些野生食用植物可归并为野生蔬菜类(148种)、野生果实类(114种)、野生淀粉植物类(7种)和其他类型(13种)。简要介绍了50种野生食用植物,并对该区野生食用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食用植物 资源调查 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钟萼木种群分布原因初探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自亮 龙菊美 《湖南林业科技》 2017年第5期88-93,共6页
对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7处钟萼木分布点的立地因子、点间分布格局、群落特征、龄级结构、不同起源1年生幼苗根系以及人类活动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影响钟萼木分布的原因。结果表明:在该保护区内,钟萼木分布以北坡为主,海拔区... 对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7处钟萼木分布点的立地因子、点间分布格局、群落特征、龄级结构、不同起源1年生幼苗根系以及人类活动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影响钟萼木分布的原因。结果表明:在该保护区内,钟萼木分布以北坡为主,海拔区间550~930 m,人类活动、生境片段化、山地小气候以及科普宣传缺失是制约钟萼木分布的主要因素。钟萼木的根系发育是其适应生境地进化的结果。加强宣传、严格保护、迁地保护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是保护钟萼木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钟萼木 种群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地区农村庭院观赏植物种类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滕彩丽 程宇萌 +3 位作者 刘晴 彭景斌 罗康隆 刘世彪 《南方农业》 2020年第8期49-52,共4页
调查湖南省湘西古丈县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自然村81户庭院观赏植物,共记录到56科92属103种,其中以蔷薇科、百合科和菊科种类较多,该3科植物占全部种数的29%,是当地村民最喜欢的庭院观赏植物类别。60%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和37%经济条... 调查湖南省湘西古丈县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自然村81户庭院观赏植物,共记录到56科92属103种,其中以蔷薇科、百合科和菊科种类较多,该3科植物占全部种数的29%,是当地村民最喜欢的庭院观赏植物类别。60%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和37%经济条件差的家庭都种植较多的观赏植物,近20%的贫困家庭没有种植观赏植物。基于调查结果,对农村家庭绿化美化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农村庭院 观赏植物 经济状况 高望界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