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斯投影坐标反算的迭代算法 被引量:28
1
作者 赵长胜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17,共2页
高斯投影是常用的一种投影方法,高斯投影正算是把大地坐标投影到高斯平面上的坐标换算,而高斯坐标反算是将高斯平面坐标换算到椭球面上的大地坐标。但是,由于高斯投影反算公式复杂,推导过程和公式本身都很难掌握与理解,给初学者造成困... 高斯投影是常用的一种投影方法,高斯投影正算是把大地坐标投影到高斯平面上的坐标换算,而高斯坐标反算是将高斯平面坐标换算到椭球面上的大地坐标。但是,由于高斯投影反算公式复杂,推导过程和公式本身都很难掌握与理解,给初学者造成困难。本文根据高斯投影的正算公式,用简单迭代法反求大地坐标,其效果与直接用反算公式相同。这种迭代算法形式简单,便于理解与编程,避免了枯燥的反算公式的推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投影 算法 坐标 反算 正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迭代算法 被引量:7
2
作者 江鹏 彭黎辉 +1 位作者 陆耿 萧德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5-71,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电容层析成像(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ECT)图像重建算法。与现有的ECT图像代数重建算法不同,该算法将介质分布的先验信息和噪声信息等统计信息引入到ECT图像重建中。文中针对5种典型介质分布进... 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电容层析成像(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ECT)图像重建算法。与现有的ECT图像代数重建算法不同,该算法将介质分布的先验信息和噪声信息等统计信息引入到ECT图像重建中。文中针对5种典型介质分布进行了数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两相流中不同的介质分布均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迭代步数和先验概率的协方差取值对图像重建结果有较大影响。在迭代过程中,该算法所需的增益矩阵的更新不依赖于输入,因而可以离线预先计算,从而减小图像重建的计算压力,提高该算法重建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 图像重建 贝叶斯理论 高斯分布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斯投影反算中求底点纬度值的牛顿迭代法 被引量:6
3
作者 杨建华 杨志强 王腾军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59,共3页
高斯投影反算问题是利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x,y)来求其对应的大地地理坐标系坐标(B,L)的理论和方法。在高斯投影反算问题中,底点纬度Bf是一个重要的中间变量。对底点纬度Bf的计算通常采用两种方法,而这两种方法在具体应用中不够方... 高斯投影反算问题是利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x,y)来求其对应的大地地理坐标系坐标(B,L)的理论和方法。在高斯投影反算问题中,底点纬度Bf是一个重要的中间变量。对底点纬度Bf的计算通常采用两种方法,而这两种方法在具体应用中不够方便。本文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在研究牛顿迭代法应用的前提下,以高斯投影正算中求X0的数学模型为基础,构造了求底点纬度Bf的牛顿迭代模型。给出了相应的牛顿迭代法程序设计的框图,编写了C语言子程序。通过实例计算,表明相对于求底点纬度Bf值的常用算法,该方法具有方法简便、程序设计简单、计算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在大量数据计算中可以满足高斯投影计算对计算速度和计算精度的双重要求。该方法对实际工作中相关问题有一定的实用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顿 底点纬度 高斯投影 反算 平面直角坐标系 程序设计 计算速度 地理坐标系 中间变量 数学模型 模型 实例计算 计算精度 投影计算 数据计算 参考价值 子程序 C语言 应用 框图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移动环境下OTSM迭代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国军 龙锟 +1 位作者 叶昌荣 梁佳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98-2104,共7页
正交时序复用(Orthogonal Time Sequency Multiplexing,OTSM)通过级联时分和沃尔什-哈达玛(WHT)复用将信息符号在时延和序列域进行复用。由于WHT在调制解调过程不需要进行复杂的乘法运算,相比于正交时频空(OTFS)调制有更低的调制复杂度... 正交时序复用(Orthogonal Time Sequency Multiplexing,OTSM)通过级联时分和沃尔什-哈达玛(WHT)复用将信息符号在时延和序列域进行复用。由于WHT在调制解调过程不需要进行复杂的乘法运算,相比于正交时频空(OTFS)调制有更低的调制复杂度。该文针对高速移动环境下的OTSM系统提出了一种二级均衡器:首先利用信道矩阵的稀疏性和带状结构在时域逐块进行低复杂度MMSE检测;随后采用高斯-赛德尔(GS)迭代检测进一步消除残余符号干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基于单抽头频域均衡的GS迭代检测算法相比,采用16QAM调制且误码率为10–4时有1.8 dB性能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时序复用 时延-序列域 沃尔什-哈达玛变换 高斯-赛德尔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迭代算法求解光伏模块参数的收敛速度 被引量:11
5
作者 师楠 朱显辉 +2 位作者 李一丹 杨莹 苑鹏涛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5-60,共6页
迭代算法在确定光伏模块参数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为研究不同迭代算法求解光伏模块参数时的收敛速度,在简要概括牛顿-拉夫逊和高斯-赛德尔迭代算法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光伏模块输出特性的非线性超越方程,详细推导了牛顿-拉夫逊和高斯-赛德... 迭代算法在确定光伏模块参数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为研究不同迭代算法求解光伏模块参数时的收敛速度,在简要概括牛顿-拉夫逊和高斯-赛德尔迭代算法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光伏模块输出特性的非线性超越方程,详细推导了牛顿-拉夫逊和高斯-赛德尔迭代求解光伏模块输出参数的等式。利用这些等式分别对3种不同结构的光伏模块求解参数,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其结果表明,在同等精度的前提下,牛顿-拉夫逊迭代法对初值的选取不敏感且收敛速度较快,更加适用于光伏模块参数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模块 算法 牛顿-拉夫逊 高斯-赛德尔 收敛速度 初值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迭代的小光斑LiDAR波形分解方法 被引量:27
6
作者 赖旭东 秦楠楠 +2 位作者 韩晓爽 王俊宏 侯文广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9-324,共6页
针对传统LiDAR波形数据分解方法受噪声影响严重、对复杂重叠及微弱回波分解能力不足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波形分解方法.通过计算滤波前后波形的幅值变化,估计波形的随机与背景噪声;采用逐层剥离的策略,从原始波形数据中不断分解出波形分... 针对传统LiDAR波形数据分解方法受噪声影响严重、对复杂重叠及微弱回波分解能力不足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波形分解方法.通过计算滤波前后波形的幅值变化,估计波形的随机与背景噪声;采用逐层剥离的策略,从原始波形数据中不断分解出波形分量,直到剩余波形中最大峰值小于一定的阈值;利用L-BFGS算法优化初始参数,获得波形分量参数的最优解;最后对位置过近的波形分量进行合并.该方法计算速度快,探测微弱回波能力强,显著提高分解后点云的密度与精度.对大量LiDAR波形数据进行了分解,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DAR 波形数据 分解 LM算法 L-BFGS算法 高斯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刀口法测平顶光斑和高斯光斑半径的新算法 被引量:6
7
作者 高源 樊仲维 +2 位作者 余锦 赵天卓 石朝辉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1-264,共4页
为了测量平顶光斑和高斯光斑的半径,采用刀口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并且提出了新的迭代算法。刀口的间距与光斑半径存在正比关系,求出了相应的比例系数。在实际测量中,测得刀口的间距后再乘上相应的系数就可以得到光斑半径。结果... 为了测量平顶光斑和高斯光斑的半径,采用刀口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并且提出了新的迭代算法。刀口的间距与光斑半径存在正比关系,求出了相应的比例系数。在实际测量中,测得刀口的间距后再乘上相应的系数就可以得到光斑半径。结果表明,将迭代法进行推广,可用于求任意已知强度分布式的光斑半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与计量 算法 刀口法 高斯光斑 平顶光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NM参数模型及迭代判断机制优化的遥感影像去噪 被引量:1
8
作者 胡鹏程 卢献健 +2 位作者 唐诗华 张炎 熊祖雄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0-148,共9页
针对加权核范数最小化(weighted nuclear norm minimization,WNNM)算法经验参数多、无法适应遥感影像复杂降噪环境问题,提出利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WNNM算法中的参数模型(非局部补丁搜索窗口、迭代步数、迭代变换参数)... 针对加权核范数最小化(weighted nuclear norm minimization,WNNM)算法经验参数多、无法适应遥感影像复杂降噪环境问题,提出利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WNNM算法中的参数模型(非局部补丁搜索窗口、迭代步数、迭代变换参数)。首先,通过GA对WNNM参数模型中参数进行寻优;然后,在算法迭代计算中加入判断机制,当迭代为最优解之后跳出迭代循环;最后,利用优化后WNNM算法消除影像中高斯白噪声。通过灰度图像仿真实验和Landsat 8、GF-1遥感影像实验,以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PSNR)、结构相似度(structural similarity ratio,SSIM)作为评价指标,对该算法与其他算法处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噪声密度不同的情况下,该算法的PSNR、SSIM均有所提升。总体上,该算法的遥感影像高斯白噪声的去噪效果优于其他经典去噪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白噪声去噪 加权核范数最小化 遗传算法 参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光引导的快速捕获指向控制技术研究
9
作者 胡晨涛 刘洋 +6 位作者 付景怡 滕云杰 刘建华 江伦 赵思思 尚卫东 刘彤宇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0-435,共6页
传统激光通信受到强电磁信号干扰时,导致电学引导机制失灵,初始指向将无法建立。为了解决强电磁干扰导致无法正常激光通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伺服控制技术的全光捕获的控制技术。该方法对于全光引导光学模型进行解析研究,进而得出全... 传统激光通信受到强电磁信号干扰时,导致电学引导机制失灵,初始指向将无法建立。为了解决强电磁干扰导致无法正常激光通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伺服控制技术的全光捕获的控制技术。该方法对于全光引导光学模型进行解析研究,进而得出全光引导跟踪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加入伺服控制技术,通过对高斯—赛德尔迭代算法的融合改进研究,以控制两个独立激光通信端机的快速捕获,精准指向与跟踪。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捕获方案能进行全周90°/s的方位扫描,并55 s内完成俯仰20°的捕获。使激光通信在静默条件下快速建链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引导 伺服控制 高斯—赛德尔迭代算法 快速捕获 精准指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电磁场计算的隐式DTS-FVTD方法
10
作者 许勇 丁明松 +2 位作者 江涛 李鹏 傅杨奥骁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4-300,共7页
为保持时间精度和提高计算效率,将双时间步(dual time-stepping,DTS)方法和隐式上下对称高斯-赛德尔迭代(lower-upper symmetric Gauss-Seidel,LU-SGS)算法引入到时域有限体积(finite-volume time-domain,FVTD)法电磁解算器中,提出一种... 为保持时间精度和提高计算效率,将双时间步(dual time-stepping,DTS)方法和隐式上下对称高斯-赛德尔迭代(lower-upper symmetric Gauss-Seidel,LU-SGS)算法引入到时域有限体积(finite-volume time-domain,FVTD)法电磁解算器中,提出一种时变电磁场计算的隐式DTS-FVTD方法。DTS法具有2阶时间精度,无条件稳定格式使物理时间步可取任意值,其取值仅须考虑时间精度要求,而定常虚拟时间导数趋于零,虚拟时间步长满足稳定性要求,由此放松了通常显式方法和网格对物理时间步长的限制。全隐格式的前后向LU-SGS算法采用大库朗数计算,并取消矩阵求逆运算从而减少了计算量和存储占用。典型二维、三维和复杂外形目标电磁散射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对物理时间步长、最大子迭代步数、子迭代收敛判据的合理选取,隐式DTS-FVTD方法能保证数值模拟精度并提升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时间步(DTS)方法 隐式上下对称高斯-赛德尔(LU-SGS) 时域有限体积(FVTD)法 雷达散射截面(R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高斯混合模型和点到面距离的点云配准 被引量:11
11
作者 林桂潮 唐昀超 +3 位作者 邹湘军 张青 时晓杰 冯文贤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42-650,共9页
针对非线性光照变化、杂乱或遮挡等环境下目标定位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和点到面距离的点云配准算法,以实现目标的精确定位.首先设模板点云元素服从高斯混合分布,根据点到面距离大小分配高斯混合模型中各组成部分的概... 针对非线性光照变化、杂乱或遮挡等环境下目标定位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和点到面距离的点云配准算法,以实现目标的精确定位.首先设模板点云元素服从高斯混合分布,根据点到面距离大小分配高斯混合模型中各组成部分的概率值,构建负对数似然函数;然后应用EM算法对点云优化,并推导了最大化步阶段Q函数的封闭解,提高算法实时性.以合成数据和实际的法兰零件点云为对象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配准精度和鲁棒性明显优于传统配准算法,能够满足复杂工况下目标精确定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配准 最近点法 点到面距离 高斯混合模型 最大期望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搜索算法在毒气泄漏中的源强反算 被引量:12
12
作者 郑小平 陈增强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9-34,共6页
基于泄漏源下风向的浓度监测数据并结合大气扩散模式建立反算模型,以确定泄漏源的位置和强度。以扩散模式仿真的浓度数据与监测数据的匹配度作为目标函数,将反演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利用模式搜索算法迭代优化。以高斯模型为例验证了算... 基于泄漏源下风向的浓度监测数据并结合大气扩散模式建立反算模型,以确定泄漏源的位置和强度。以扩散模式仿真的浓度数据与监测数据的匹配度作为目标函数,将反演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利用模式搜索算法迭代优化。以高斯模型为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利用探测器提供的测量浓度值,模式搜索算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搜索到最优解,在计算复杂性或时间上较梯度型算法和智能优化算法有一定优势。该算法能够及时而准确地反算出泄漏源强度和位置,为事故的应急响应与救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度值 高斯模型 次数 算法复杂性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有GP-LVM和改进型SVM的数据分类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全有 王雪瑞 龚志恒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412-2416,2493,共6页
针对传统谱算法在数据分类问题中的局限,提出一种基于共有GP-LVM和改进型SVM的数据分类算法。通过高斯过程(GP)对数据流形建立概率模型,得到高斯过程隐变量模型(GP-LVM),分析GP-LVM得到数据流形的特征信息;利用多核迭代的方式,改进SVM... 针对传统谱算法在数据分类问题中的局限,提出一种基于共有GP-LVM和改进型SVM的数据分类算法。通过高斯过程(GP)对数据流形建立概率模型,得到高斯过程隐变量模型(GP-LVM),分析GP-LVM得到数据流形的特征信息;利用多核迭代的方式,改进SVM算法中的核函数,建立最佳的数据分类器,实现数据分类。选取FERET、UCI多类数据库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对高维数据进行分类,针对均衡数据和不均衡数据也具有良好的分类效果,较传统算法在分类准确率上提高8%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过程隐变量模型 算法 多核 核函数 分类器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高斯算子卷积零交叉法辐射分层成像 被引量:2
14
作者 曾宇 王经瑾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4-427,444,共5页
利用立体视觉的原理,通过计算机获取立体辐射图像的深度信息,可以将不同深度的物体在一定程度上分层显示,例如分几层检测大型集装箱的货物而提高识别率。提出一种"多尺度卷积零交叉法",提高了边缘缺失情况下重建分层图像的质... 利用立体视觉的原理,通过计算机获取立体辐射图像的深度信息,可以将不同深度的物体在一定程度上分层显示,例如分几层检测大型集装箱的货物而提高识别率。提出一种"多尺度卷积零交叉法",提高了边缘缺失情况下重建分层图像的质量,并且避免了迭代算法可能出现的不收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高斯算子卷积零交叉法 辐射分层成像 立体视觉 算法 图像质量 集装箱 计算机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urbo译码及其Log-MAP简化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树军 郑建宏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2年第4期7-9,42,共4页
Log-MAP算法作为MAP算法的简化,已被广泛应用到Turbo译码器中。文中首先讲述了Turbo码的迭代译码原理,然后重点讲述了Log-MAP算法及其几种适用于可编程器件的简化近似算法,最后对不同的简化Log-MAP算法进行了仿真比较。
关键词 LOG-MAP算法 译码 可编程器件 SISO AWGN 信道编码 Turbo码 加性高斯自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稀疏度自适应的压缩感知信道估计算法
16
作者 林思铭 彭卫东 +2 位作者 李明阳 林志国 李瑞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55-1059,共5页
针对目前稀疏度自适应的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信道估计算法计算量过大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关联度分析的稀疏度自适应归档正则化迭代硬阈值(sparsity adaptive archiving normalized iterative hard thresholding,SAANIHT)... 针对目前稀疏度自适应的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信道估计算法计算量过大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关联度分析的稀疏度自适应归档正则化迭代硬阈值(sparsity adaptive archiving normalized iterative hard thresholding,SAANIHT)算法。ANIHT算法可以解决传统压缩感知理论计算量大、计算时间过长的问题,但需要预知信道的稀疏度。引入高斯核函数对一种稀疏度估计算法进行了改进,并与ANIHT算法结合,使其可以在盲稀疏情况下对信道进行估计。仿真结果表明,在同等稀疏度条件下,该算法比其他算法节约了计算时间,在低信噪比下性能更优,具有较好的重构性能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稀疏多径信道估计 归档正则化硬阀值算法 高斯核函数 稀疏度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网格迎风差分快速扫描走时计算方法
17
作者 张大雨 黄光南 +2 位作者 曾爱平 杜贤军 李红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快速扫描法是一种基于求解程函方程的走时计算方法,通过对网格进行四个方向的扫描,可以快速计算出网格节点的走时。根据局部计算单元所使用的节点数量可以分为两种规则网格类型:五点三角网格和九点三角网格。不同网格快速扫描法计算走... 快速扫描法是一种基于求解程函方程的走时计算方法,通过对网格进行四个方向的扫描,可以快速计算出网格节点的走时。根据局部计算单元所使用的节点数量可以分为两种规则网格类型:五点三角网格和九点三角网格。不同网格快速扫描法计算走时的精度存在差异,文中对两种网格的快速扫描法走时计算进行分析对比。首先,根据不同的网格单元分别建立走时与慢度的关系式,将程函方程离散化并推导出迎风差分格式的二次方程,通过对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即可得到可能的走时值;然后,讨论了两种网格快速扫描法的走时计算步骤,给出了网格边界的处理方法和九点三角网格走时计算的因果关系条件;最后,通过不同速度模型(均匀速度模型、等梯度速度模型和Sigsbee2a速度模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九点三角网格能有效提高快速扫描法走时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时计算 因果关系条件 程函方程 有限差分 高斯-赛德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斯扩散特性图象的盲解卷积 被引量:5
18
作者 钟山 沈振康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4年第4期42-44,94,共4页
图象的盲解卷积恢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许多情况下系统的扩散特性不能精确获得。针对一类相对平滑或类似高斯分布的扩散特性,建立一种图象盲解卷积算法,采用交替迭代方法,适合总体最小二乘求解。算法能有效地确定点扩散函数,图... 图象的盲解卷积恢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许多情况下系统的扩散特性不能精确获得。针对一类相对平滑或类似高斯分布的扩散特性,建立一种图象盲解卷积算法,采用交替迭代方法,适合总体最小二乘求解。算法能有效地确定点扩散函数,图象恢复质量有明显改善。最后的仿真实验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象恢复 扩散函数 高斯扩散特性 计算机 图象盲解卷积算法 交替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扩散高斯核密度风电预测误差估计的风火联合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杜宇龙 徐天奇 +2 位作者 李琰 王阳光 邓小亮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1-21,共11页
随着风电大规模并网,风电出力不确定性增加了电力系统调度的难度。针对风荷不确定性对电力系统调度的影响,采用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算法对风电功率预测值及对应风电功率预测误差进行分段。然后采用自适应扩散高斯核密度估计拟合分段后各... 随着风电大规模并网,风电出力不确定性增加了电力系统调度的难度。针对风荷不确定性对电力系统调度的影响,采用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算法对风电功率预测值及对应风电功率预测误差进行分段。然后采用自适应扩散高斯核密度估计拟合分段后各风电功率区间段内的预测误差。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整体考虑风电及负荷预测误差得到净负荷预测误差、并将净负荷预测误差计入正负旋转备用容量概率约束的优化调度模型。采用机会约束规划将概率约束转换为等价确定性约束进行求解。在IEEE39节点系统进行三种代表性场景的算例仿真,结果表明引入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算法和自适应扩散高斯核密度估计后,备用成本降低6.71%,含碳排放的环境成本降低20.4%,总发电成本降低2.98%。最后分析了置信水平对备用容量和总发电成本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调度 预测误差 自组织数据分析算法 自适应扩散高斯核密度 分段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排序弹性碰撞的改进麻雀搜索算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子恺 黄学雨 +1 位作者 朱东林 郭伟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67-1878,共12页
为了改善麻雀搜索算法(SSA)种群初始化结果不充分导致多样性丧失,勘探和开采过程中易受到个别位置信息干扰影响寻优精度等缺点,提出了融合排序弹性碰撞的新型麻雀搜索算法(XSSA)。首先,采用改进的无限折叠迭代混沌映射(ICMIC)初始化种群... 为了改善麻雀搜索算法(SSA)种群初始化结果不充分导致多样性丧失,勘探和开采过程中易受到个别位置信息干扰影响寻优精度等缺点,提出了融合排序弹性碰撞的新型麻雀搜索算法(XSSA)。首先,采用改进的无限折叠迭代混沌映射(ICMIC)初始化种群,提升了初始种群分布的分散程度;其次,使用高斯随机游走策略平衡算法的探勘和开发能力;此外,在发现者更新后对所有个体执行排序弹性碰撞策略,避免算法过早地收敛到局部极值;最后,根据不同阶段的寻优特点制定多策略边界处理机制,保留住种群数量,避免多样性的丧失。同时,结合重要的位置信息对超出边界的个体进行位置再更新,使得处理后的位置更加合理,为接下来的迭代搜索提供质量保证。对12个基准函数进行仿真实验,并画出收敛精度图直观展示算法性能。借助各策略的贡献测试、Wilcoxon秩和检验、Friedman检验的综合排名等证明了XSSA的有效性、独特性和具有较好的寻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雀搜索算法(SSA) 无限折叠混沌映射(ICMIC) 高斯随机游走(GWL) 排序弹性碰撞 多策略边界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