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60MW高效超超临界双炉膛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开发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缦 蔡润夏 +3 位作者 姜孝国 吕俊复 高新宇 杨海瑞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41-346,共6页
分析了660MW高效超超临界CFB锅炉的设计原则,并预测了锅炉的主要性能参数。该锅炉采用2个并列炉膛,每个炉膛设有独立的供风系统;采用外置式换热器,同时炉内布置屏式过热器和屏式再热器;为避免由于2个回路中烟气和物料温度以及流量的不... 分析了660MW高效超超临界CFB锅炉的设计原则,并预测了锅炉的主要性能参数。该锅炉采用2个并列炉膛,每个炉膛设有独立的供风系统;采用外置式换热器,同时炉内布置屏式过热器和屏式再热器;为避免由于2个回路中烟气和物料温度以及流量的不完全对称导致的蒸汽温度差异,除通过风量、给煤和排渣的控制来匹配两侧的烟气、物料温度外,还通过采用混合集箱和改变尾部烟道入口烟气流向等方法减小温度偏差。结果表明:双炉膛很好地解决了热偏差问题,且在较低的质量流速下保证水冷壁管内正流量响应特性,同时还降低了给水泵压头,减少厂用电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超超临界锅炉 CFB 双炉膛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超超临界汽轮机转子钢FB2的低周疲劳特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丁玲玲 杨百勋 +1 位作者 田晓 李益民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82-688,共7页
对再热温度为620℃的高效超超临界机组FB2转子钢的微观组织、拉伸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轴向等幅低循环疲劳试验方法对FB2转子钢在室温和620℃下的低周疲劳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根据低周疲劳试验结果,建立了FB2转子钢塑性应变能和应变幅... 对再热温度为620℃的高效超超临界机组FB2转子钢的微观组织、拉伸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轴向等幅低循环疲劳试验方法对FB2转子钢在室温和620℃下的低周疲劳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根据低周疲劳试验结果,建立了FB2转子钢塑性应变能和应变幅与循环周次间的关系。结果表明:FB2转子钢的微观组织为完全回火马氏体结构,有大尺寸BN夹杂析出;转子各取向的拉伸性能均匀,室温下的Rp0.2>700 MPa,满足COST522项目要求;低周疲劳条件下表现为循环软化,循环应变-寿命满足Manson-Coffin关系;FB2转子钢的塑性应变能与对应的总应变幅和疲劳寿命在双对数坐标下呈线性关系,该关系可用于估算低周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超超临界机组 FB2 低周疲劳 塑性应变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超超临界机组的高效降压吹管方案 被引量:4
3
作者 部俊锋 赵阳德 刘希健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19,共5页
高效超超临界机组,特别是二次再热机组,采用降压法吹管耗时耗力,研究高效的降压吹管方案很有必要。根据高效超超临界机组再热器(或二次再热机组的一次再热器)的参数特点,在降压吹管系统设计时,将临吹门设置在再热器(或二次再热机组的一... 高效超超临界机组,特别是二次再热机组,采用降压法吹管耗时耗力,研究高效的降压吹管方案很有必要。根据高效超超临界机组再热器(或二次再热机组的一次再热器)的参数特点,在降压吹管系统设计时,将临吹门设置在再热器(或二次再热机组的一次再热器)出口,锅炉吹管蓄热时蒸汽参数能够满足降压吹管的要求。通过分析和计算,相比将临吹门设置在过热器出口的常规方式,锅炉的蓄热容量大幅提高,吹管的有效时间提高2倍以上。新的降压吹管方案既安全又高效,对高效超超临界机组的吹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超超临界机组 降压吹管 方案 临吹门 再热器出口 蓄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组中低负荷节能研究
4
作者 贾永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8-400,共3页
为解决中低负荷工况下的高耗能问题,某电厂进行了广义变频改造,并选取改造后的THA、75%THA和50%THA等3个典型工况进行了节能效果测试与研究。结果显示,在高负荷工况下,广义变频的节能效果并不显著;而在中低负荷工况下,广义变频的节能效... 为解决中低负荷工况下的高耗能问题,某电厂进行了广义变频改造,并选取改造后的THA、75%THA和50%THA等3个典型工况进行了节能效果测试与研究。结果显示,在高负荷工况下,广义变频的节能效果并不显著;而在中低负荷工况下,广义变频的节能效果随着负荷的降低而增加。该研究表明,通过广义变频改造能够有效降低中低负荷工况下的能耗,同时该研究为AGC调频技术在深化节能改造方面的应用探索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高效超超临界 广义变频 节能降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超临界色谱分析聚合物制品中的7种添加剂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云 杜振霞 于文莲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6,共5页
采用超高效超临界色谱(UPSF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建立了快速分析高分子材料中7种常用聚合物添加剂的方法。在检测波长为220nm条件下,通过考察样品的稀释溶剂、流动相添加剂、柱温、背膻、杞流速对分离的影响,最终确定7种添加... 采用超高效超临界色谱(UPSF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建立了快速分析高分子材料中7种常用聚合物添加剂的方法。在检测波长为220nm条件下,通过考察样品的稀释溶剂、流动相添加剂、柱温、背膻、杞流速对分离的影响,最终确定7种添加剂分离的最优化条件:采用正已烷/异丙醇(1/1,v/v)为稀释溶剂,流动相添加剂为甲醇/乙腈(1/1,v/v),流速2mL/min,柱温50℃,背压12.41~13.79MPa条件下,7种聚合物添加剂能够在5rain之内达到完全基线分离。利用微波辅助萃取方法对实际样品中的添加剂进行提取,经UPSFC—PDA分析,7种添加剂的回收率为69.9%~118.9%,相对标准偏差(RSD,n=9)低于10%。该方法简便、快速,选择性强,能够准确快速地分析聚合物制品中的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临界色谱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添加剂 聚合物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