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陈谐捷 贾卫东 +5 位作者 谭行华 岑玉文 陈新林 董永新 何丽云 蔡卫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3498-3501,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WHOQOL-HIV生存质量简表对102例已经开始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进行6个月的动态追踪,分析抗病毒治疗时间、免疫学变化及药物毒副作用对生... 目的:初步探讨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WHOQOL-HIV生存质量简表对102例已经开始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进行6个月的动态追踪,分析抗病毒治疗时间、免疫学变化及药物毒副作用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随着高效联合抗病毒时间的延长,艾滋病患者的独立领域得分逐渐升高,心理和环境领域的得分在开始抗病毒治疗7~24个月的患者得分最高,抗病毒治疗时间长短不同的组间存在差异(P<0.05);CD4+计数及Th/Ts的差异及变化对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未引起有显著性意义的变化,而在抗病毒过程中出现血液毒性及肝损害的患者在生理领域得分偏低,与未出现这两方面毒副作用的患者有不同的变化趋势(P<0.05)。结论: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提高患者独立领域得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生存质量 WHO-HIV生存质量简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引发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浩 李玮 +1 位作者 魏强 周永胜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9-243,共5页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是艾滋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但也是导致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该治疗方法可能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中,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ucleotide reverse...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是艾滋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但也是导致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该治疗方法可能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中,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ucleot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NRTI)和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s,PI)在诱发骨质疏松症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NRTI和PI引发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可能的相关机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骨质疏松 艾滋病病毒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关怀度对接受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刘聪 周凯 +6 位作者 何浩岚 徐国红 李永红 陈丽娟 罗灿伟 蔡卫平 李凌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10期1405-1409,共5页
目的 :分析家庭关怀度对接受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AIDS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取112例在门诊接受国家免费HAART 1~95个月的HIV/AIDS患者,采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和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调查其家庭... 目的 :分析家庭关怀度对接受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AIDS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取112例在门诊接受国家免费HAART 1~95个月的HIV/AIDS患者,采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和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调查其家庭关怀度及服药依从性,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关怀度及各维度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HAART的HIV/AIDS患者家庭关怀度总分为(7.26±2.75)分,其中家庭关怀良好占62.5%;HAART的HIV/AIDS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为(6.94±1.20)分,其中依从性好占33.9%,中等及以下占66.1%;家庭关怀总分及家庭关怀度中的适应度、合作度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是HIV/AIDS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 :家庭关怀度是影响HIV/AIDS患者HAART依从性的重要因素,可通过鼓励患者家属与其共同面对感染HIV的事实,共同作出服药的决定,及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式,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高效转录病毒治疗 HIV 服药依从性 家庭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线CD4水平不同HIV感染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建军 王江蓉 +4 位作者 卢洪洲 郑毓芳 张仁芳 刘莉 齐唐凯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对我国现有抗艾滋病一线用药方案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用于基线CD4≤200/μL以及200~350/μL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门诊接受抗HIV治疗的患者资料,应用STATA7.0版... 目的对我国现有抗艾滋病一线用药方案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用于基线CD4≤200/μL以及200~350/μL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门诊接受抗HIV治疗的患者资料,应用STATA7.0版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临床病例109份,其中CD4基线值≤200/μL组共78例,200~350/μL组3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平均年龄以及传播途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CD4上升数值以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HIV感染患者,在开始用药第1年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其长期疗效与不良反应差异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转录病毒治疗 治疗结果 药疹 CD4细胞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者肝纤维化进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蒋忠胜 陈涛 +2 位作者 胡家光 张鹏 李敏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25-930,共6页
背景目前研究已证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双重感染者发生肝纤维化的风险比单纯HBV感染者增加,抗HBV治疗可显著改善HBV感染者的肝纤维化。但是,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是否也可以改善HIV和HBV双重感染者的肝纤... 背景目前研究已证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双重感染者发生肝纤维化的风险比单纯HBV感染者增加,抗HBV治疗可显著改善HBV感染者的肝纤维化。但是,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是否也可以改善HIV和HBV双重感染者的肝纤维化以及不同方案有无差别,目前尚无定论。目的探讨HAART能否改善HIV和HBV双重感染者肝纤维化及不同HAART方案有无差别。方法选取2011—2017年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初始治疗HIV和HBV双重感染者128例,合并骨质疏松和/或肾功能不全患者纳入非替诺福韦(TDF)组(38例),治疗方案不含TDF;无骨质疏松且肾功能正常患者纳入TDF组(90例),治疗方案含TDF。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基线指标[HIV核糖核酸(HIVRNA)、HBV脱氧核糖核酸(HBVDNA)、CD4细胞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小板计数(PLT),计算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数(FIB-4)]和随访指标(抗病毒治疗后3、6、9、12、18、24、30、36、42个月和48个月的FIB-4)。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比较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和不同抗病毒治疗时间点对HIV和HBV双重感染者肝纤维化的影响。结果 TDF组年龄、AST均高于非TDF组(P<0.05)。TDF组患者基线以及治疗后9、12个月的FIB-4均高于非TDF组(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非TDF组和TDF组估算边际均值分别为0.308 3和0.435 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重复测量时间比较结果显示,全部患者基线以及治疗后3、6、9、12、18、24、30、36、42、48个月的估算边际均值分别为0.929 4、0.492 7、0.354 0、0.371 9、0.322 8、0.256 1、0.288 1、0.272 3、0.299 6、0.278 8和0.222 5,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35.078,P<0.001)。结论 HAART具有改善HIV和HBV双重感染者肝纤维化作用,含TDF方案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HIV 肝硬化 高效转录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不良反应的中医证型聚类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陈莉华 金艳涛 +1 位作者 郭会军 蒋自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4049-4051,共3页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的中医证型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以国家"十一五"传染病重大专项课题病例资料为依据,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经HAART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艾滋病患者的...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的中医证型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以国家"十一五"传染病重大专项课题病例资料为依据,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经HAART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艾滋病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归纳证型。结果胸闷、气促、汗出异常、特殊汗出、头痛、胁痛、小便异常、齿痕舌、大便异常、弱脉、厚苔、腻苔、弦脉、沉脉、淡白舌、意识异常、面色异常、淡红舌可聚为一类,其证型可归纳为肝郁脾虚湿盛证;腰酸、腰膝无力、食欲不振、腹胀、头晕、不寐、疲乏、口味异常、薄苔、白苔、细脉可聚为一类,其证型可归纳为脾肾气虚证。结论 HAART后患者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中两个较为突出的证型分别为肝郁脾虚湿盛证和脾肾气虚证,提示在中医药治疗HAART后不良反应时应该以补脾益肾疏肝为主,并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转录病毒治疗 高效 不良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总甙片联合山楂精降脂片治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血脂异常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苏齐鉴 梁飞立 +4 位作者 李益忠 邓鑫 邓梅花 张亚萍 刘振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3期3903-3905,共3页
目的观察绞股蓝总甙片联合山楂精降脂片治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血脂异常的疗效。方法将60例HAART后血脂异常的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试验组给予绞股蓝总甙片和山楂精降脂片,两药均为1片/次,3次/d;... 目的观察绞股蓝总甙片联合山楂精降脂片治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血脂异常的疗效。方法将60例HAART后血脂异常的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试验组给予绞股蓝总甙片和山楂精降脂片,两药均为1片/次,3次/d;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1片/次,1次/d。两组均连续服药6周。比较两组服药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间TC、TG、LDL-C、HDL-C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TC、TG和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DL-C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结论绞股蓝总甙片联合山楂精降脂片可改善HAART后血脂异常,降低TC和TG的效果不及阿托伐他汀钙片,降低LDL-C的效果与阿托伐他汀钙片接近,提高HDL-C的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钙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转录病毒治疗 高效 血脂异常 绞股蓝总甙片 山楂精降脂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HIV感染者的IL-21水平及其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中的动态变化(英文) 被引量:2
8
作者 郑力文 加路 +5 位作者 陈霞 郑煜煌 何艳 周华英 谌资 罗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59-1064,共6页
目的:观察在接受抗HIV治疗的中国HIV感染者队列中血白细胞介素21(IL-21)的动态变化。方法:将符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指南标准的25例慢性HIV成年感染者纳入研究,在启动HAART的0,6,12个月时各抽取感染者的20 mL血液。运用流式细... 目的:观察在接受抗HIV治疗的中国HIV感染者队列中血白细胞介素21(IL-21)的动态变化。方法:将符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指南标准的25例慢性HIV成年感染者纳入研究,在启动HAART的0,6,12个月时各抽取感染者的20 mL血液。运用流式细胞仪进行CD4+T细胞和CD8+T细胞计数,以RT-PCR检测HIV的RNA水平,ELISA法测定IL-21的水平。结果:中国HIV感染者的IL-21水平低于正常人,在接受HAART治疗过程中逐渐升高,但未达到正常人水平。IL-21的水平和CD4+T细胞数呈正相关,但与CD8+T细胞数无关;HIV RNA的水平与CD4+T细胞数呈负相关,但与CD8+T细胞数无关。结论:IL-21与HIV免疫致病机制有一定关系,并在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免疫重建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高效转录病毒治疗 白介素21 CD4细胞 CD8细胞 HIV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惠兰 李桂英 +3 位作者 何春梅 赖伟珍 周亚红 王辉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提高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方法对157例艾滋病患者进行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如加强服药依从性教育、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关系、加强抗病毒药物不良反... 目的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提高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方法对157例艾滋病患者进行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如加强服药依从性教育、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关系、加强抗病毒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建立随访制度等。结果患者能够重视治疗过程中的定期监测和随诊,能按时复诊,遵医嘱用药,均未出现擅自停、换药物情况,无1例患者私自退出治疗。157例患者病毒复制被控制,成功实现免疫功能重建。结论优质的护理指导能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服药依从性,取得最佳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高效联合转录病毒治疗 依从性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痰泻浊法治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后高脂血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强 翟春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880-881,共2页
目的:评价化痰泻浊法治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后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艾滋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后高脂血症患者,中医辨证属痰浊瘀阻,采用实用性随机对照研究的试验方法,给予化痰泻浊治疗,同时测定血脂、肝肾功能等指标。结... 目的:评价化痰泻浊法治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后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艾滋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后高脂血症患者,中医辨证属痰浊瘀阻,采用实用性随机对照研究的试验方法,给予化痰泻浊治疗,同时测定血脂、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化痰泻浊法治疗可以显著降低TC和LDL-C水平,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化痰泻浊法治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后高脂血症,可以改善脂代谢异常,提高HAART的依从性和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转录病毒疗法 高脂血症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6年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8
11
作者 周华英 郑煜煌 +5 位作者 何艳 龚国忠 谌资 刘猛 尹伟 刘纯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31-737,共7页
目的:评估奈韦拉平加两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组合对艾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的长期抗病毒和免疫重建效果以及毒副作用。方法:从2002年10月至2004年... 目的:评估奈韦拉平加两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组合对艾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的长期抗病毒和免疫重建效果以及毒副作用。方法:从2002年10月至2004年5月共有57例HIV-1感染者/AIDS患者陆续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定期随访截止于2008年12月。HAART方案主要为两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加奈韦拉平。随访期间定期监测其病毒载量,T细胞亚群的变化,记录药物的毒副作用并适当处理,追踪血常规和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对治疗出现病毒学失败或严重毒副作用者及时调整用药。结果:57例中,34例持续追踪了4年以上。经过5~6年治疗,63.3%(19/30)的患者病毒载量<50拷贝/mL。CD4+细胞比治疗前平均上升了329个/μL。CD8+细胞平均下降128个/μL,CD4+CD45RA+CD62L童贞细胞和CD4+CD45RO+记忆细胞逐渐上升,CD8+CD38+激活细胞逐渐下降;这些变化均以治疗2年内较明显,2年以上的长期趋势变缓,但6年时均未达到健康者的水平。56%(32/57)的患者先后出现多种可能与药物相关的毒副作用,主要为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皮疹和脱发,多发生于6月内。29.8%(17/57)的病例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26.3%(15/57)的患者血脂升高,6例出现脂肪分布异常,多见于女性患者;25例发生血象异常、肝功能受损、肾功能变化和淀粉酶升高。3例患者发生3~4级毒副作用(2例为外周神经炎,1例怀疑乳酸酸中毒),1例患者发生3级皮疹。结论:奈韦拉平加两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的HAART药物组合长期治疗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可持续抑制病毒,增加CD4细胞,其毒副作用可控制,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转录病毒治疗 奈韦拉平 长期 疗效 安全性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间断过程中中药对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赵红心 张福杰 +5 位作者 韩宁 兰孟东 姚均 刘志英 卢联合 魏红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8-661,共4页
目的评估中药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间断过程中对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方案,对19例HIV/AIDS患者进行HAART治疗,治疗6个月后停用HAART,换服中药2个月,而后再次启动HAART3个月,再... 目的评估中药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间断过程中对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方案,对19例HIV/AIDS患者进行HAART治疗,治疗6个月后停用HAART,换服中药2个月,而后再次启动HAART3个月,再次停用并服中药3个月,观察患者体内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在第1次治疗间断过程中,换用中药1个月时有43.8%的患者未出现病毒反弹,62.6%的患者免疫功能稳定或上升;2个月时有18.8%的患者未出现病毒反弹,43.8%的患者免疫功能稳定或上升;两者的病毒载量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97),换用中药2个月时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1个月时显著下降(P=0.043)。在第2次治疗间断过程中,换用中药1个月时有33.3%的患者未出现病毒反弹,64.3%的患者免疫功能稳定或上升;3个月时有13.3%的患者为出现病毒反弹,46.6%的患者免疫功能稳定或上升;两者的病毒载量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17)。治疗12个月时,患者体内的CD4+T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基线水平(P=0.014)。结论中药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HAART间断时的病毒反弹,维持患者的免疫功能,该作用可随间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转录病毒治疗 间断治疗 中药 CD4+T细胞 病毒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7年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多中心前瞻性观察 被引量:22
13
作者 郑煜煌 周华英 +9 位作者 何艳 邓晓军 朱章萍 符政远 申红连 王建国 王为德 文森 黎雪峰 郑力文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10-315,共6页
目的前瞻性长期观察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一线药物抗HIV及免疫重建效果和主要毒副反应,探索我国艾滋病长期抗病毒治疗的规律... 目的前瞻性长期观察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一线药物抗HIV及免疫重建效果和主要毒副反应,探索我国艾滋病长期抗病毒治疗的规律。方法 437例HIV/AIDS患者先后启动HAART,一线方案为2个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加1个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随访监测CD4+T细胞数量、HIV病毒载量,追踪血常规和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观察发生的机会感染和药物毒副反应并及时处理,对出现病毒学失败或严重毒副反应者及时调整用药。结果对437例接受HAART的HIV/AIDS患者平均追踪了4.69年(3.15~7.34年),总病死率6.86%,大部分死亡发生在HAART启动的6个月内。启动HAART 12个月时,90.80%的患者HIV载量小于可检测下限;至治疗4、5、6、7年(±1个月)时,仍分别有63.46%、69.41%、70.00%和72.22%的患者病毒载量小于可检测下限。CD4+细胞数量在治疗的O、1、2、3、4、5、6、7年(±1个月)时分别为115、246、301、334、363、356、386和373个/μL。67.73%出现过各种可能与药物毒副作用相关的表现,主要有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肝功能损害、骨髓毒性、皮疹和血脂升高等,多发生于治疗启动12个月内;血脂分布异常和乳酸酸中毒较少见,多发生于启动2年以后;41例患者先后发生过Ⅲ/Ⅳ级毒副反应。因毒副反应而更换为其他一线药物者占19.22%,因病毒耐药或毒副反应而更换为二线药物者占11.67%。结论通过对HIV/AIDS患者HAART3~7年的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明确我国2个NRTI加1个NNRTI的HAART一线方案对大多数HIV/AIDS患者长期有效,病毒持续抑制,CD4+细胞增加;主要的毒副反应和死亡多发生在启动治疗12个月内。大多数HIV/AIDS患者可长期坚持一线药物治疗,少数因药物毒副反应或病毒耐药须换为二线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高效转录病毒治疗 不良 临床观察 长期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艾滋病患者初始一线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药物更换原因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郑毓芳 刘莉 +4 位作者 张仁芳 沈银忠 齐唐凯 王江蓉 卢洪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对上海地区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初始治疗艾滋病患者各种治疗药物更换的时间、原因及例次频率进行研究,从而比较各种药物的耐受性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 154例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艾滋病患者初始治疗方案中每种药物在开始使... 目的对上海地区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初始治疗艾滋病患者各种治疗药物更换的时间、原因及例次频率进行研究,从而比较各种药物的耐受性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 154例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艾滋病患者初始治疗方案中每种药物在开始使用后的不同时间段内被更换的最常见原因以及发生更换的例次频率。结果启动ART后的3个月内更换治疗药物的原因以奈韦拉平(NVP)导致的严重皮疹、依非韦伦(EFV)导致的严重皮疹和齐多夫定(AZT)导致的中性粒细胞(ANC)<0.75×109/L为主。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因AZT导致的严重贫血、NVP导致的肝毒性更换药物的患者增多。治疗超过1年后患者更换药物的原因多集中于司他夫定(d4T)所致的外周神经损害、脂肪萎缩、血脂异常以及发生治疗失败。因各种原因更换药物共352例次,其中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为302例次(26.17%),治疗失败为50例次(4.33%)。d4T治疗满1年后因血脂异常、脂肪萎缩及治疗失败发生更换药物的例次频率逐渐增加;AZT的更换原因主要为重度骨髓抑制,发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开始ART后的6个月内;EFV更换的例次较少;NVP更换主要原因为严重皮疹和3级以上肝毒性,在开始治疗后的1个月内发生频率较高。结论在ART过程中,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长短不同,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也不相同。部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范围较大。不良反应仍是影响患者依从性、抗病毒疗效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病毒治疗 不良 治疗失败 更换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体成分及其他因素与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免疫重建不全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朋涛 余卫 +6 位作者 李太生 林强 郭伏平 周晓红 杜桂迎 徐颖 管文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9-464,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体成分及其他因素与中国男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免疫重建不全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5年接受HAART1年以上并获得病毒抑制(HIV-1 RNA<... 目的分析不同体成分及其他因素与中国男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免疫重建不全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5年接受HAART1年以上并获得病毒抑制(HIV-1 RNA<400拷贝/ml)的男性HIV/AIDS患者资料,包括患者临床、免疫学及病毒学资料,其中包括HAART开始前1个月内测量的患者体质量、身高、全身体成分。经身高校正后得到体质量指数(BMI)、肌肉指数(LMI)、脂肪指数(FMI)、骨矿含量/身高。根据患者接受HAART 1年后是否出现免疫重建不全(CD4细胞计数<350细胞/μl),将患者分为免疫学未完全应答组(CD4细胞计数<350细胞/μl)、免疫学完全应答组(CD4细胞计数≥350细胞/μl)。应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应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接受HAART 1年后免疫重建不全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84例男性HIV/AIDS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Z=-2.479,P=0.013)、基线BMI(t=2.030,P=0.045)、LMI(t=2.200,P=0.029)、CD4细胞计数(Z=6.416,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基线病毒载量、FMI、骨矿含量/身高、HAART时间、HAART方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OR=0.742,95%CI=0.554-0.993,P=0.044)、LMI(OR=0.459,95%CI=0.249-0.844,P=0.012)、HAART时间(OR=10.161,95%CI=1.110-93.052,P=0.040)、基线CD4细胞计数(OR=80.051,95%CI=8.396-762.563,P=0.000)与免疫重建不全具有相关性。年龄(OR=1.497,95%CI=0.213-10.505,P=0.685)、病毒载量(OR=0.333,95%CI=0.071-1.572,P=0.164)、FMI(OR=0.797,95%CI=0.546-1.164,P=0.240)、全身骨矿含量/身高(OR=1.145,95%CI=0.037-35.676,P=0.938)及HAART方案(OR=0.430,95%CI=0.159-1.159,P=0.095)与免疫重建不全无相关性。结论基线CD4细胞计数及治疗时间可影响免疫重建,基线BMI或基线LMI较高是免疫重建不全的保护因素,基线FMI和全身骨矿物质含量/身高与免疫重建不全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高效转录病毒治疗 免疫重建不全 体质量指数 体成分 肌量 脂肪量 骨矿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替诺福韦或齐多夫定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案的疗效比较和耐药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陆珍珍 苏齐鉴 +1 位作者 李璇 符林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75-1478,共4页
目的:比较含替诺福韦(TDF)或含齐多夫定(AZT)的2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的疗效和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收集2010年10月至2013年11月接受2种不同组合HAART方案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共235例,其中AZT组133例,TDF组102例,比较2组治疗1... 目的:比较含替诺福韦(TDF)或含齐多夫定(AZT)的2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的疗效和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收集2010年10月至2013年11月接受2种不同组合HAART方案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共235例,其中AZT组133例,TDF组102例,比较2组治疗12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的平均值及上升幅度、病毒学失败及耐药情况。结果:2组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男女比例、年龄、感染方式等具有可比性;2组治疗12个月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平均值以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上升幅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毒学失败3例均发生在AZT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ZT组有1例发生核苷类似物相关突变(TAMs)并对AZT高度耐药。结论 :2种HAART方案对艾滋病治疗的免疫学效果相当,在病毒学方面,含AZT组出现2.2%的失败率,但尚未能证明与AZT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高效转录病毒治疗 替诺福韦 齐多夫定 疗效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的代谢变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龙振昼 刘华 +5 位作者 王闻文 池宏亮 陈江平 黄丽秀 卓义理 聂青和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7-560,共4页
目的评估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对中老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代谢的影响及变化特点。方法随机选择51例接受ART的40岁以上HIV感染者,监测治疗1年后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 目的评估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对中老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代谢的影响及变化特点。方法随机选择51例接受ART的40岁以上HIV感染者,监测治疗1年后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常用代谢及相关指标变化,分析其原因及应对措施。结果 51例中老年HIV感染者接受ART后1年,患者上述检测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高三酰甘油、高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等脂代谢紊乱,部分患者出现糖代谢异常及高血压。其中,以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异常变化较为常见。导致代谢紊乱的疾病谱中,单一指标异常14例(27.4%),代谢综合征5例(9.8%),混合型高脂血症4例(7.8%),2项及以上指标异常但未达到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者19例(37.2%)。以上变化统计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HIV感染者接受ART后,受药物、社会、心理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代谢紊乱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转录病毒治疗 中老年 代谢综合征 血脂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希望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聪 周凯 +6 位作者 何浩岚 徐国红 李永红 陈丽娟 罗灿伟 蔡卫平 李凌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8期1047-1051,共5页
目的:调查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PLWHA)的希望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其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便利抽取206例在门诊接受国家免费ART1~109个月的PLWHA,采用Herth希望量表调查其希望水平,使用Logis... 目的:调查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PLWHA)的希望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其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便利抽取206例在门诊接受国家免费ART1~109个月的PLWHA,采用Herth希望量表调查其希望水平,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06例患者的希望水平得分为(36.2±3.89)分,3个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为:采取积极行动(12.48±1.73)分,对现实与未来积极态度(11.98±1.35)分及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11.74±1.47)分。统计结果提示,自我接受程度、月收入及感染途径影响接受ART的PLWHA的希望水平。结论:接受ART的PLWHA有较高水平希望值,帮助其接受感染HIV事实、理性面对自身性行为及获取社会支持,有利于提高其希望水平,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 转录病毒治疗 希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效果和生存时间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吕日英 李健龙 +3 位作者 覃雄林 朱宇佳 覃琼芬 付少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826-2829,共4页
目的:研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HIV感染和艾滋病(AIDS)患者的治疗效果和HAART治疗后患者的生存时间。方法:收集3 100例HIV感染和AIDS患者接受HAART治疗12个月,每月用流式细胞仪Multi SET绝对计数法检测患者CD4+T细胞水平,b ... 目的:研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HIV感染和艾滋病(AIDS)患者的治疗效果和HAART治疗后患者的生存时间。方法:收集3 100例HIV感染和AIDS患者接受HAART治疗12个月,每月用流式细胞仪Multi SET绝对计数法检测患者CD4+T细胞水平,b DNA法(检测范围1.60 log^6.10 log RNA拷贝/m L)检测血浆HIV-1病毒载量1次,并对患者进行严密的临床观察。结果:治疗后12个月CD4+T细胞计数平均升高430×106/L(P<0.01)。病毒载量于治疗后8个月全部降至可测水平(1.70 log拷贝/m L)以下,平均下降45 log拷贝/m L。结论:艾滋病患者经HAART治疗后有极为显著的效果,且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的生存率与相关文献比较有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高效转录病毒治疗 治疗效果 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奈韦拉平与依非韦仑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HIV-1耐药突变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铁龙 骆名其 +1 位作者 马智勇 高世成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7期740-742,共3页
目的比较基于奈韦拉平(NVP)和基于依非韦仑(EFV)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诱发HIV-1耐药突变发生率。方法采集123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感染者抗凝全血,提取血浆病毒RNA,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病毒。巢式PCR方法扩增H... 目的比较基于奈韦拉平(NVP)和基于依非韦仑(EFV)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诱发HIV-1耐药突变发生率。方法采集123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感染者抗凝全血,提取血浆病毒RNA,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病毒。巢式PCR方法扩增HIV-1 pol区基因片段核酸序列,行序列测定及耐药基因分析。结果 10例患者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c ART)前检出HIV-1变异耐药,将113例c ART患者分为NVP组82例和EFV组31例。随访期(31.0±14.6)个月,总体耐药率、NRTIs耐药突变发生率,NVP组高于EFV组(分别为χ2=6.823,P=0.009和χ2=5.490,P=0.019)。Y188H/L和G190A/S变异率,NVP组亦高于EFV组(分别为χ2=4.148,P=0.042和χ2=5.076,P=0.024)。两组均未发现主要的蛋白酶抑制药耐药变异。结论部分患者c ART前已经存在HIV-1耐药变异。c ART后,NVP更易诱发HIV耐药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韦拉平 依非韦仑 高效转录病毒治疗 突变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