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新型载体材料的高效接触氧化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董磐磐 魏东洋 +1 位作者 李杰 许振成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0-93,共4页
针对平原河网区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任意排放问题,以海绵铁和纳米凹凸棒土复合亲水性聚氨酯泡沫为载体进行了高效接触氧化法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试验。结果表明,高效接触氧化装置对农村生活污水的COD、TP、TN、NH3-N、SS均有较高的去除... 针对平原河网区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任意排放问题,以海绵铁和纳米凹凸棒土复合亲水性聚氨酯泡沫为载体进行了高效接触氧化法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试验。结果表明,高效接触氧化装置对农村生活污水的COD、TP、TN、NH3-N、SS均有较高的去除率,分别为77.81%、67.93%、45.84%、83.35%、94.49%,出水水质达到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每吨产水投资1 000元以下,直接运行费用在0.2~0.4元,具有良好的经济性,适合在农村分散生活污水处理中进行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接触氧化 农村生活污水 海绵铁 纳米凹凸棒土 复合亲水性聚氨酯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的高效液相催化氧化制取菲醌
2
作者 郭建忠 李志萍 薛永强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60-62,共3页
在乙酸中用一种新型氧化剂氧化菲制取菲醌 ,并探讨了合成菲醌的主要影响因素 ,找出了最佳工艺条件。反应在 1 1 0℃进行 ,菲醌收率可达到 85 %以上 ,反应条件温和 ,易操作 ,溶剂可以回收复用。
关键词 高效液相催化氧化 菲醌 煤焦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二氧化碳气肥棒的特点与应用
3
作者 曹红红 张颖 +3 位作者 张翠梅 段建茂 赵建武 要文华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高效氧化碳气肥棒 原理 生产方法 使用方法 性能特点 温室大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士开发出高效纳米粒子环氧化催化剂
4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8-138,共1页
关键词 高效纳米粒子环氧化催化剂 瑞士联合技术研究院 开发 氧化反应 连续气相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处理时乙二胺合钴高效脱NO实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周春琼 邓先和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56,共4页
烟气同时脱硫脱氮中NO脱除是关键问题,乙二胺合钴具有高效脱NO能力,但Co2(SO3)3沉淀的生成导致脱氮率迅速降低,本研究在乙二胺合钴中加入尿素,使吸收后SO2高效氧化生成易溶于水的Co2(SO4)3,避免降低脱NO活性组分乙二胺合钴的浓度,而保... 烟气同时脱硫脱氮中NO脱除是关键问题,乙二胺合钴具有高效脱NO能力,但Co2(SO3)3沉淀的生成导致脱氮率迅速降低,本研究在乙二胺合钴中加入尿素,使吸收后SO2高效氧化生成易溶于水的Co2(SO4)3,避免降低脱NO活性组分乙二胺合钴的浓度,而保证高效同时脱硫脱氮。实验证明:尿素质量分数的大小对SO2氧化率影响很大;吸收液pH值增大,反应温度的升高及氧气体积分数的增大,都可提高SO2氧化率;在乙二胺合钴溶液中加入尿素,在保证SO2氧化率几乎达到100%的同时,也保证较长时间内NO脱除率在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乙二胺合钴 SO2高效氧化 同时脱硫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水体NO_(2)^(-)-N降解复合菌剂制备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伍俊溢 魏祥东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6期20-24,共5页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规模也逐年上升,养殖水体中氮化合物累积问题日益严重。为实现我国水产行业的安全生产,本文筛选出一种NO_(2)^(-)-N降解菌,并与光合菌、乳酸菌进行复配以此制备复合菌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温度、pH值、亚硝酸盐初始...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规模也逐年上升,养殖水体中氮化合物累积问题日益严重。为实现我国水产行业的安全生产,本文筛选出一种NO_(2)^(-)-N降解菌,并与光合菌、乳酸菌进行复配以此制备复合菌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温度、pH值、亚硝酸盐初始浓度、菌种接种量等对NO_(2)^(-)-N降解的影响,确定不同影响因素下复合菌剂的最佳降解效果和生长状态。研究结果表明,从活性淤泥中筛选带1株具有高效NO_(2)^(-)-N氧化性质的菌株A3,并与光合细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乳酸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按照32∶2∶1混合,该比例降解效率最高。复合菌剂在40℃,pH值为9.0、pH值为6.0的条件下,OD600值稳定在0.2~0.4,对NO_(2)^(-)-N的降解率保持在50%左右。复合菌剂在25℃,pH值为7.5的条件下长势最好,降解率最高;复合菌剂的降解率随初始NO_(2)^(-)-N浓度的升高而降低,OD600值变化不明显,表明复合菌剂与A3菌株对NO_(2)^(-)-N有很强的耐受性,能够在0.1~8.0 g/L的条件下维持降解活性,保持一定的降解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菌剂 NO_(2)^(-)-N 养殖水体 NO_(2)^(-)-N高效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仁清肺口服液薄层鉴别检测方法优化研究
7
作者 冯亚文 刘德贤 +7 位作者 陈静 李肖莉 刘若男 张娜 张秋娜 李会平 郭莉 刘佳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9期37-43,共7页
为了提高桑仁清肺口服液质量标准,本研究改进甘草薄层鉴别方法。以甘草苷为对照,将供试品与对照品溶液点于同一1%氢氧化钠高效硅胶G薄层板上,乙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结果表明,1%氢氧... 为了提高桑仁清肺口服液质量标准,本研究改进甘草薄层鉴别方法。以甘草苷为对照,将供试品与对照品溶液点于同一1%氢氧化钠高效硅胶G薄层板上,乙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结果表明,1%氢氧化钠高效硅胶G薄层板展开效果良好。建立的甘草薄层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阴性无干扰,可用于桑仁清肺口服液甘草薄层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仁清肺口服液 薄层鉴别 甘草 1%氢氧化高效硅胶G薄层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富里酸原位制备富集铁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徐金兰 李峰森 +5 位作者 曹泽壮 许开慧 赵炎 白文广 刘璐 代佳楠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407-2416,共10页
为得到一种高效去除土壤中总石油烃(TPH)的原氧化技术,利用富里酸(FA)在土壤中原位制备富集铁并进行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研究,探究了富集铁组和非富集铁组对不同质地和有机质(SOM)含量的石油污染土壤(S1、S2)氧化效果的影响,以及富集铁组... 为得到一种高效去除土壤中总石油烃(TPH)的原氧化技术,利用富里酸(FA)在土壤中原位制备富集铁并进行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研究,探究了富集铁组和非富集铁组对不同质地和有机质(SOM)含量的石油污染土壤(S1、S2)氧化效果的影响,以及富集铁组高效原位氧化TPH的机制.结果表明:(1)在S1、S2石油污染土壤(土壤S1、S2中TPH的初始含量分别为16074.33、14528.17 mg/kg)中,富集铁组中TPH的氧化量分别高达7550.32、8747.78 mg/kg,均高于非富集铁组Ⅰ中的相应值(分别为6364.43、5730.73 mg/kg),说明富集铁组可以高效氧化土壤中的TPH.(2)在土壤S1、S2中,富集铁组对中链(C_(19)~C_(24))烷烃的氧化率分别为20%、22%,对长链(C_(25)~C_(30))烷烃的氧化率分别为23%、20%,分别高于土壤S1中非富集铁组Ⅰ(17%、18%)和土壤S2中非富集铁组Ⅰ(19%、12%)的相应值.(3)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PR)测定结果表明,富集铁组中羟基自由基(·OH)强度(S1,36.61 a.u.;S2,16.06 a.u)高于非富集铁组Ⅰ中相应指标(S1,27.78 a.u.;S2,7.11 a.u.),并且羟基自由基持续时间(S1,50 h;S2,55 h)也高于非富集铁组Ⅰ中相应指标(S1,45 h;S2,40 h).(4)XPS测定结果显示,富集铁组中峰面积较高的FeOOH(S1,503.52;S2,850.01)和α-FeOOH(S1,399.40;S2,769.62)提高了·OH的瞬时强度,增加了·OH产量.而3D-EEM测定结果显示,富集铁组中类富里酸荧光区域标准体积(S1,1554047.24 au·nm^(2);S2,1110373.00 au·nm^(2))明显高于非富集铁组Ⅰ中相应值(S1,1100706.21au·nm^(2);S2,716069.98 au·nm^(2)),表明高含量的FA有利于FeOOH和α-FeOOH在土壤中的富集.研究显示,富集铁组实现了高效催化H_(2)O_(2)氧化土壤中TPH,为原位化学氧化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提供了一个经济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氧化 中长链烷烃 富集铁组 羟基自由基(·OH) 石油污染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聚氨酯泡沫催化降解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顾晓华 陈鹏 +2 位作者 罗鸿翔 王肖尧 张达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7-120,125,共5页
使用乙二醇(EG)和丙二醇(PG)作为醇解剂,氢氧化铯作为高效催化剂,将废旧聚氨酯直埋管道保温泡沫(PU硬泡)粉碎,并加入其中,进行降解,然后量取适当降解得到的低聚物多元醇制备出再生PU硬泡。对降解产物进行黏度测试及羟值测试,然后对制备... 使用乙二醇(EG)和丙二醇(PG)作为醇解剂,氢氧化铯作为高效催化剂,将废旧聚氨酯直埋管道保温泡沫(PU硬泡)粉碎,并加入其中,进行降解,然后量取适当降解得到的低聚物多元醇制备出再生PU硬泡。对降解产物进行黏度测试及羟值测试,然后对制备的再生PU硬泡进行密度、压缩强度、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一系列测试并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m(EG)∶m(PG)=1∶1,高效催化剂氢氧化铯加入质量比为0.8%时,废旧PU硬泡达到最好的降解效果,此时再生的PU硬泡的密度低、抗压强度更高、保温性能更好,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降解 回收 氧化高效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年冻土地区的供水和排水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薛正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2-155,共4页
针对高原冻土地区给排水系统的防冻及各种水处理的特殊要求,进行现场试验与工程应用。结果表明,通过对管道及构筑物采取架空保温敷设、浅埋敷设、深埋敷设、电伴热保温、中粗砂回填等方式,能较好解决不同冻土类型对给排水管道及构筑物... 针对高原冻土地区给排水系统的防冻及各种水处理的特殊要求,进行现场试验与工程应用。结果表明,通过对管道及构筑物采取架空保温敷设、浅埋敷设、深埋敷设、电伴热保温、中粗砂回填等方式,能较好解决不同冻土类型对给排水管道及构筑物的冻拔及融沉问题,通过采取反渗透、高效电催化氧化技术能较好解决低温、低压、低含氧量状态下的水处理效果。历时多年的实际工程运行效果证明,上述措施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区 给排水系统 抗冻胀 抗冻拔 反渗透 高效电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MgO-C耐火材料结构和性能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洋 邓承继 +2 位作者 娄晓明 丁军 余超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53-2159,共7页
MgO-C耐火材料作为钢铁冶炼用关键基础材料,被广泛用作转炉衬砖、电弧炉炉壁和钢包渣线用砖。寻求制备高性能低碳MgO-C耐火材料的新方法对耐火材料及冶金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纳米碳源的引入、骨料表面的改性和镁基骨料的引入、酚... MgO-C耐火材料作为钢铁冶炼用关键基础材料,被广泛用作转炉衬砖、电弧炉炉壁和钢包渣线用砖。寻求制备高性能低碳MgO-C耐火材料的新方法对耐火材料及冶金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纳米碳源的引入、骨料表面的改性和镁基骨料的引入、酚醛树脂的改性、抗氧化剂的引入及陶瓷相的原位形成角度出发,综述了改善低碳MgO-C耐火材料结构和性能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推动低碳MgO-C耐火材料的发展提供参考,并对MgO-C耐火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C耐火材料 纳米碳源 骨料 改性酚醛树脂 高效氧化 陶瓷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stainable synthesis of 5-hydroxymethylfurfural from waste cotton stalk catalyzed by solid superacid-SO4^2-/ZrO2 被引量:4
12
作者 莫红兵 陈湘萍 +1 位作者 廖孝艳 周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8期1745-1753,共9页
A sustainable process was explor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5-hydroxymethylfurfural(HMF) by 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the waste cotton stalk. Solid super-acid(SO_4^(2-)/ZrO_2) was used as an efficient catalyst for the de... A sustainable process was explor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5-hydroxymethylfurfural(HMF) by 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the waste cotton stalk. Solid super-acid(SO_4^(2-)/ZrO_2) was used as an efficient catalyst for the degradation of cotton stalk. Both decomposition experiments and kinetic study were conducted for the exploration of degradation condition and kinetics mechanism. The optimized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are reaction temperature 503 K, reaction time 75 min and dosage of catalyst 30%(mass fraction) based on the decomposition experiments, under which a maximum yield of 27.2% for HMF could be achieved. Kinetic study was then carried out in the presence of SO_4^(2-)/ZrO_2.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ctivation energies for reducing sugar and HMF with catalyst are 96.71 k J/mol, 84.21 kJ/mol in the presence of SO_4^(2-)/ZrO_2, and they are 105.96 k J/mol and 119.37 k J/mol in the absence of SO_4^(2-)/Zr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ste cotton stalk cellulose hydroxymethy furfural(HMF) SO4^2-/ZrO2 kinetic stud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termination of contents of eight alkaloids in fruits of Macleaya cordata (Willd) R. Br. from different habitat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extracts 被引量:9
13
作者 钟明 黄可龙 +2 位作者 曾建国 黎霜 张丽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3期472-479,共8页
A reliable ultrasound-assisted extraction (UAE) method combined with HPLC-UV for quantification of eight active alkaloids in fruits of Macleaya cordata (Willd) R. Br. was developed. The optimization conditions of ... A reliable ultrasound-assisted extraction (UAE) method combined with HPLC-UV for quantification of eight active alkaloids in fruits of Macleaya cordata (Willd) R. Br. was developed. The optimization conditions of UAE were obtained by using Box-Behnken design of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Chromatography was carried out using a Kromasil C18 column by gradient elution with 0.1% phosphoric acid aqueous solution for HPLC-UV. All calibration curves showed good 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R^2〉0.999 6) and recoveries (from 97.3% to 104.9%) were acceptable. 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 method was employed to test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he extract from the samples.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quantifying eight components in nine samples of M.cordata, and significant variations of alkaloid contents and antioxidant aetivity of the samples from different habitats were demonstrated. It presents a powerful proof for the selection of the best sources to extract eight kinds of alkalo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leaya cordata (Willd) R. Br. ALKALOID ultrasound-assisted extraction antioxidant activity HPLC-UV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