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间断过程中中药对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红心 张福杰 +5 位作者 韩宁 兰孟东 姚均 刘志英 卢联合 魏红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8-661,共4页
目的评估中药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间断过程中对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方案,对19例HIV/AIDS患者进行HAART治疗,治疗6个月后停用HAART,换服中药2个月,而后再次启动HAART3个月,再... 目的评估中药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间断过程中对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方案,对19例HIV/AIDS患者进行HAART治疗,治疗6个月后停用HAART,换服中药2个月,而后再次启动HAART3个月,再次停用并服中药3个月,观察患者体内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在第1次治疗间断过程中,换用中药1个月时有43.8%的患者未出现病毒反弹,62.6%的患者免疫功能稳定或上升;2个月时有18.8%的患者未出现病毒反弹,43.8%的患者免疫功能稳定或上升;两者的病毒载量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97),换用中药2个月时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1个月时显著下降(P=0.043)。在第2次治疗间断过程中,换用中药1个月时有33.3%的患者未出现病毒反弹,64.3%的患者免疫功能稳定或上升;3个月时有13.3%的患者为出现病毒反弹,46.6%的患者免疫功能稳定或上升;两者的病毒载量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17)。治疗12个月时,患者体内的CD4+T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基线水平(P=0.014)。结论中药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HAART间断时的病毒反弹,维持患者的免疫功能,该作用可随间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间断治疗 中药 CD4+T细胞 病毒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7年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多中心前瞻性观察 被引量:22
2
作者 郑煜煌 周华英 +9 位作者 何艳 邓晓军 朱章萍 符政远 申红连 王建国 王为德 文森 黎雪峰 郑力文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10-315,共6页
目的前瞻性长期观察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一线药物抗HIV及免疫重建效果和主要毒副反应,探索我国艾滋病长期抗病毒治疗的规律... 目的前瞻性长期观察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一线药物抗HIV及免疫重建效果和主要毒副反应,探索我国艾滋病长期抗病毒治疗的规律。方法 437例HIV/AIDS患者先后启动HAART,一线方案为2个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加1个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随访监测CD4+T细胞数量、HIV病毒载量,追踪血常规和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观察发生的机会感染和药物毒副反应并及时处理,对出现病毒学失败或严重毒副反应者及时调整用药。结果对437例接受HAART的HIV/AIDS患者平均追踪了4.69年(3.15~7.34年),总病死率6.86%,大部分死亡发生在HAART启动的6个月内。启动HAART 12个月时,90.80%的患者HIV载量小于可检测下限;至治疗4、5、6、7年(±1个月)时,仍分别有63.46%、69.41%、70.00%和72.22%的患者病毒载量小于可检测下限。CD4+细胞数量在治疗的O、1、2、3、4、5、6、7年(±1个月)时分别为115、246、301、334、363、356、386和373个/μL。67.73%出现过各种可能与药物毒副作用相关的表现,主要有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肝功能损害、骨髓毒性、皮疹和血脂升高等,多发生于治疗启动12个月内;血脂分布异常和乳酸酸中毒较少见,多发生于启动2年以后;41例患者先后发生过Ⅲ/Ⅳ级毒副反应。因毒副反应而更换为其他一线药物者占19.22%,因病毒耐药或毒副反应而更换为二线药物者占11.67%。结论通过对HIV/AIDS患者HAART3~7年的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明确我国2个NRTI加1个NNRTI的HAART一线方案对大多数HIV/AIDS患者长期有效,病毒持续抑制,CD4+细胞增加;主要的毒副反应和死亡多发生在启动治疗12个月内。大多数HIV/AIDS患者可长期坚持一线药物治疗,少数因药物毒副反应或病毒耐药须换为二线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不良反应 临床观察 长期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体成分及其他因素与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免疫重建不全的相关性 被引量:7
3
作者 孙朋涛 余卫 +6 位作者 李太生 林强 郭伏平 周晓红 杜桂迎 徐颖 管文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9-464,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体成分及其他因素与中国男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免疫重建不全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5年接受HAART1年以上并获得病毒抑制(HIV-1 RNA<... 目的分析不同体成分及其他因素与中国男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免疫重建不全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5年接受HAART1年以上并获得病毒抑制(HIV-1 RNA<400拷贝/ml)的男性HIV/AIDS患者资料,包括患者临床、免疫学及病毒学资料,其中包括HAART开始前1个月内测量的患者体质量、身高、全身体成分。经身高校正后得到体质量指数(BMI)、肌肉指数(LMI)、脂肪指数(FMI)、骨矿含量/身高。根据患者接受HAART 1年后是否出现免疫重建不全(CD4细胞计数<350细胞/μl),将患者分为免疫学未完全应答组(CD4细胞计数<350细胞/μl)、免疫学完全应答组(CD4细胞计数≥350细胞/μl)。应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应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接受HAART 1年后免疫重建不全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84例男性HIV/AIDS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Z=-2.479,P=0.013)、基线BMI(t=2.030,P=0.045)、LMI(t=2.200,P=0.029)、CD4细胞计数(Z=6.416,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基线病毒载量、FMI、骨矿含量/身高、HAART时间、HAART方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OR=0.742,95%CI=0.554-0.993,P=0.044)、LMI(OR=0.459,95%CI=0.249-0.844,P=0.012)、HAART时间(OR=10.161,95%CI=1.110-93.052,P=0.040)、基线CD4细胞计数(OR=80.051,95%CI=8.396-762.563,P=0.000)与免疫重建不全具有相关性。年龄(OR=1.497,95%CI=0.213-10.505,P=0.685)、病毒载量(OR=0.333,95%CI=0.071-1.572,P=0.164)、FMI(OR=0.797,95%CI=0.546-1.164,P=0.240)、全身骨矿含量/身高(OR=1.145,95%CI=0.037-35.676,P=0.938)及HAART方案(OR=0.430,95%CI=0.159-1.159,P=0.095)与免疫重建不全无相关性。结论基线CD4细胞计数及治疗时间可影响免疫重建,基线BMI或基线LMI较高是免疫重建不全的保护因素,基线FMI和全身骨矿物质含量/身高与免疫重建不全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免疫重建不全 体质量指数 体成分 肌量 脂肪量 骨矿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替诺福韦或齐多夫定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案的疗效比较和耐药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陆珍珍 苏齐鉴 +1 位作者 李璇 符林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75-1478,共4页
目的:比较含替诺福韦(TDF)或含齐多夫定(AZT)的2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的疗效和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收集2010年10月至2013年11月接受2种不同组合HAART方案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共235例,其中AZT组133例,TDF组102例,比较2组治疗1... 目的:比较含替诺福韦(TDF)或含齐多夫定(AZT)的2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的疗效和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收集2010年10月至2013年11月接受2种不同组合HAART方案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共235例,其中AZT组133例,TDF组102例,比较2组治疗12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的平均值及上升幅度、病毒学失败及耐药情况。结果:2组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男女比例、年龄、感染方式等具有可比性;2组治疗12个月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平均值以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上升幅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毒学失败3例均发生在AZT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ZT组有1例发生核苷类似物相关突变(TAMs)并对AZT高度耐药。结论 :2种HAART方案对艾滋病治疗的免疫学效果相当,在病毒学方面,含AZT组出现2.2%的失败率,但尚未能证明与AZT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替诺福韦 齐多夫定 疗效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效果和生存时间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吕日英 李健龙 +3 位作者 覃雄林 朱宇佳 覃琼芬 付少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826-2829,共4页
目的:研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HIV感染和艾滋病(AIDS)患者的治疗效果和HAART治疗后患者的生存时间。方法:收集3 100例HIV感染和AIDS患者接受HAART治疗12个月,每月用流式细胞仪Multi SET绝对计数法检测患者CD4+T细胞水平,b ... 目的:研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HIV感染和艾滋病(AIDS)患者的治疗效果和HAART治疗后患者的生存时间。方法:收集3 100例HIV感染和AIDS患者接受HAART治疗12个月,每月用流式细胞仪Multi SET绝对计数法检测患者CD4+T细胞水平,b DNA法(检测范围1.60 log^6.10 log RNA拷贝/m L)检测血浆HIV-1病毒载量1次,并对患者进行严密的临床观察。结果:治疗后12个月CD4+T细胞计数平均升高430×106/L(P<0.01)。病毒载量于治疗后8个月全部降至可测水平(1.70 log拷贝/m L)以下,平均下降45 log拷贝/m L。结论:艾滋病患者经HAART治疗后有极为显著的效果,且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的生存率与相关文献比较有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治疗效果 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血脂水平与饮食习惯及血脂知识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何叶 余旻虹 +4 位作者 宋晓璟 杨慧 张小娟 李佳倩 赵艳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84-86,90,共4页
目的了解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AIDS患者血脂水平与其饮食习惯及血脂知识情况,为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306例门诊HIV/AIDS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饮食习惯及血脂知识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HAART治疗HIV/A... 目的了解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AIDS患者血脂水平与其饮食习惯及血脂知识情况,为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306例门诊HIV/AIDS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饮食习惯及血脂知识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HAART治疗HIV/AIDS患者血脂异常发生率为40.52%;不同饮食习惯患者血脂异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脂知识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HAART治疗HIV/AIDS血脂异常发生率较高,与其饮食习惯及血脂知识有一定的关系。护理人员应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倡导健康的饮食习惯,提高其血脂知识,从而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艾滋病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血脂 饮食习惯 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感染者/AIDS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感知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郑艳 王志勇 +2 位作者 陈橙 吴伶俐 夏云丽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3-498,共6页
目的:研究影响HIV感染者/AIDS患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 or AIDS,PLWH)感知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效果的影响因素,为促进抗病毒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和面对面... 目的:研究影响HIV感染者/AIDS患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 or AIDS,PLWH)感知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效果的影响因素,为促进抗病毒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和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艾滋病基本知识、服药情况、服药依从性、HAART疗效自我感知等信息。采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有序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收集到321名调查对象的有效信息,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88.16%,最近1年有259例患者开展了HIV病毒载量检测,258例病毒载量<50拷贝/mL,最近1次CD4+T细胞平均为(444.23±178.29)个/μL。70.09%的PLWH感知到治疗效果为"有效",6.23%的PLWH感知到治疗效果"非常有效"。出现不良反应后可否自行停药或者减药(OR=0.337,95%CI=0.178~0.638)、治疗前CD4+T细胞数量(OR=2.931,95%CI=1.479~5.807)和治疗持续时间(OR=0.438,95%CI=0.230~0.835)这3个变量对感知疗效有影响。结论:HAART治疗效果较好,但与感知效果存在不一致性,家人支持、服药依从性、艾滋病防治知识、治疗前CD4+T细胞水平、治疗时间对自我感知疗效有影响,建议采取心理干预、依从性教育等综合干预措施,促进PLWH自我感知效果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感知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晚期艾滋病2年疗效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定立 冯筱榕 侯金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01-1602,共2页
目的总结对晚期艾滋病进行高效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初步体会。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住院的晚期艾滋病(AIDS)患者6例,外周血淋巴细胞均少于1000/mm3,CD4+T淋巴细胞少于50/mm3,其中5例患者还检测了血浆HIV RNA,均超过104... 目的总结对晚期艾滋病进行高效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初步体会。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住院的晚期艾滋病(AIDS)患者6例,外周血淋巴细胞均少于1000/mm3,CD4+T淋巴细胞少于50/mm3,其中5例患者还检测了血浆HIV RNA,均超过104拷贝/ml。在综合治疗并发症的同时接受HAART,双汰芝(每片含齐多夫定300mg+拉米夫定150mg)1片每日2次,施多宁(依菲韦林)600mg,每日1次,疗程至少2年以上,治疗期间至少每3个月随访1次,监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结果6例患者,2例于治疗6周内死于严重机会性感染,4例治疗至今,疗程已超过2年以上,均取得显著疗效,达到并发症消失,外周血淋巴细胞恢复正常,CD4+T淋巴细胞均升至150/mm3以上,血浆HIV RNA在检测线以下,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最常见,有4例出现,另有贫血2例、睡眠障碍2列、一过性ALT增高1例、一过性低黄疸1例,除1例贫血较严重者被迫更改治疗方案,其他均可耐受。结论晚期AIDS患者在治疗并发症的同时可以耐受HAART,并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人免疫缺陷病毒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V对HIV/AIDS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
9
作者 张永宏 吴昊 +3 位作者 蒋岩 陈新月 肖瑶 徐莲芝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329-331,共3页
为探讨丙型肝炎病毒 (HCV)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HIV/AIDS)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效果的影响 ,动态观察HIV/HCV重叠感染组和单独HIV感染组患者接受HAART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病毒载量的变化。发现 :重叠感染组与单独感... 为探讨丙型肝炎病毒 (HCV)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HIV/AIDS)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效果的影响 ,动态观察HIV/HCV重叠感染组和单独HIV感染组患者接受HAART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病毒载量的变化。发现 :重叠感染组与单独感染组比较 ,治疗前、治疗后 3、6个月的免疫功能、病毒载量均无明显差异(P >0 .0 5 ) ;但是免疫功能动态变化情况差异显著 (P =0 .0 1 7) :重叠感染组CD4 + 上升 ( 4 7.87± 48.42 )个 /μL ,单独感染组上升 ( 1 46.1 2± 88.2 9)个 /μL。提示 :接受正规HAART治疗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V 重叠感染 HIV/AIDS患者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免疫功能 HAART治疗 病毒载量 上升 正规 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不良反应的中医证型聚类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莉华 金艳涛 +1 位作者 郭会军 蒋自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4049-4051,共3页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的中医证型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以国家"十一五"传染病重大专项课题病例资料为依据,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经HAART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艾滋病患者的...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的中医证型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以国家"十一五"传染病重大专项课题病例资料为依据,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经HAART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艾滋病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归纳证型。结果胸闷、气促、汗出异常、特殊汗出、头痛、胁痛、小便异常、齿痕舌、大便异常、弱脉、厚苔、腻苔、弦脉、沉脉、淡白舌、意识异常、面色异常、淡红舌可聚为一类,其证型可归纳为肝郁脾虚湿盛证;腰酸、腰膝无力、食欲不振、腹胀、头晕、不寐、疲乏、口味异常、薄苔、白苔、细脉可聚为一类,其证型可归纳为脾肾气虚证。结论 HAART后患者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中两个较为突出的证型分别为肝郁脾虚湿盛证和脾肾气虚证,提示在中医药治疗HAART后不良反应时应该以补脾益肾疏肝为主,并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逆转录病毒治疗 高效 不良反应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总甙片联合山楂精降脂片治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血脂异常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苏齐鉴 梁飞立 +4 位作者 李益忠 邓鑫 邓梅花 张亚萍 刘振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3期3903-3905,共3页
目的观察绞股蓝总甙片联合山楂精降脂片治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血脂异常的疗效。方法将60例HAART后血脂异常的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试验组给予绞股蓝总甙片和山楂精降脂片,两药均为1片/次,3次/d;... 目的观察绞股蓝总甙片联合山楂精降脂片治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血脂异常的疗效。方法将60例HAART后血脂异常的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试验组给予绞股蓝总甙片和山楂精降脂片,两药均为1片/次,3次/d;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1片/次,1次/d。两组均连续服药6周。比较两组服药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间TC、TG、LDL-C、HDL-C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TC、TG和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DL-C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结论绞股蓝总甙片联合山楂精降脂片可改善HAART后血脂异常,降低TC和TG的效果不及阿托伐他汀钙片,降低LDL-C的效果与阿托伐他汀钙片接近,提高HDL-C的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钙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逆转录病毒治疗 高效 血脂异常 绞股蓝总甙片 山楂精降脂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6年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8
12
作者 周华英 郑煜煌 +5 位作者 何艳 龚国忠 谌资 刘猛 尹伟 刘纯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31-737,共7页
目的:评估奈韦拉平加两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组合对艾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的长期抗病毒和免疫重建效果以及毒副作用。方法:从2002年10月至2004年... 目的:评估奈韦拉平加两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组合对艾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的长期抗病毒和免疫重建效果以及毒副作用。方法:从2002年10月至2004年5月共有57例HIV-1感染者/AIDS患者陆续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定期随访截止于2008年12月。HAART方案主要为两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加奈韦拉平。随访期间定期监测其病毒载量,T细胞亚群的变化,记录药物的毒副作用并适当处理,追踪血常规和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对治疗出现病毒学失败或严重毒副作用者及时调整用药。结果:57例中,34例持续追踪了4年以上。经过5~6年治疗,63.3%(19/30)的患者病毒载量<50拷贝/mL。CD4+细胞比治疗前平均上升了329个/μL。CD8+细胞平均下降128个/μL,CD4+CD45RA+CD62L童贞细胞和CD4+CD45RO+记忆细胞逐渐上升,CD8+CD38+激活细胞逐渐下降;这些变化均以治疗2年内较明显,2年以上的长期趋势变缓,但6年时均未达到健康者的水平。56%(32/57)的患者先后出现多种可能与药物相关的毒副作用,主要为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皮疹和脱发,多发生于6月内。29.8%(17/57)的病例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26.3%(15/57)的患者血脂升高,6例出现脂肪分布异常,多见于女性患者;25例发生血象异常、肝功能受损、肾功能变化和淀粉酶升高。3例患者发生3~4级毒副作用(2例为外周神经炎,1例怀疑乳酸酸中毒),1例患者发生3级皮疹。结论:奈韦拉平加两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的HAART药物组合长期治疗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可持续抑制病毒,增加CD4细胞,其毒副作用可控制,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转录病毒治疗 奈韦拉平 长期 疗效 安全性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炬峰 许利军 +4 位作者 黄莺 解奕瑞 孙佳 苏俊威 朱彪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8-235,共8页
目的:评价长期不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对HIV感染者骨代谢的影响及发生时间。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行HAART的82例HI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按照HAART方案中含替诺福韦(tenofovird... 目的:评价长期不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对HIV感染者骨代谢的影响及发生时间。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行HAART的82例HI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按照HAART方案中含替诺福韦(tenofovirdisoproxil)或叠氮胸苷(azidothymidine)的不同分为替诺福韦组(41例)和叠氮胸苷组(41例),分析两组在服药后6、12、18、24、30个月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血钙、血磷、血ALP浓度变化趋势,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两种方案均能提高患者CD4+T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治疗前,替诺福韦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时GFR[(120.71±62.85)mL/min与(110.08±39.18)mL/min]、血磷浓度[(1.25±0.19)mmoL/L与(1.22±0.21)m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血钙浓度[(2.32±0.12)mmol/L与(2.25±0.17)mmol/L]、血ALP浓度[99.0(79.5~124.0)U/L与80.0(60.5~96.0)U/L]增加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GFR、血钙浓度、血磷浓度逐渐下降,血ALP浓度继续升高。替诺福韦组患者在治疗30个月后比治疗前血钙浓度[(2.16±0.15)mmol/L与(2.25±0.17)mmol/L]、血磷浓度[(1.06±0.17)mmol/L与(1.22±0.21)mmol/L]、GFR[(98.13±30.43)mL/min与(110.08±39.18)mL/min]减少、血ALP浓度[110.0(98.5~120.5)U/L与80.0(60.5~96.0)U/L]增加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叠氮胸苷组患者随HAART时间延长血钙浓度、血ALP浓度增加,GFR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血磷浓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叠氮胸苷组比较,替诺福韦组GFR、血钙浓度、血磷浓度减少和血ALP浓度增加更明显。结论:我国目前的免费抗病毒治疗药物对患者疗效显著,含替诺福韦的HAART方案会影响患者的骨代谢,导致GFR、血钙和血磷浓度减少,血ALP浓度增加。临床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及时干预和尽早调整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药物疗法 逆转录病毒治疗 高效 副作用 叠氮化合物/治疗应用 核苷类/治疗应用 CD4淋巴细胞计数 肾小球滤过率/血液 碱性磷酸酶/血液 钙/血液 磷/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发生免疫重建综合征并发肺结核的临床特点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蓝珂 吴秋蝉 +4 位作者 覃善芳 黄葵 张勇 黄维 蒙志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191-2192,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艾滋病(AIDS)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发生免疫重建综合征(IRS)并发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42例HAART后发生IRS并发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艾滋病HAART后发生IRS并发肺结核病例呼吸道... 目的探讨分析艾滋病(AIDS)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发生免疫重建综合征(IRS)并发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42例HAART后发生IRS并发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艾滋病HAART后发生IRS并发肺结核病例呼吸道症状较少(占26.2%,11/42),结核中毒症状也少见(占28.6%,12/42)。(2)肺部以结节性病变(占40.5%,17/42)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占35.7%,15/42)为主,空洞性病灶发生率低(占19.0%,8/42),痰菌阳性率仅为19.0%(8/42)。结论艾滋病HAART后发生IRS并发肺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困难,经验性治疗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免疫重建综合征 肺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宇 闻颖 刘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08-1410,共3页
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IRIS)可发生于艾滋病患者进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时,机体免疫功能重建而出现临床症状恶化。随着HAART的广泛应用,临床医生面临的IRIS患者也越来越多。本文报告了1例艾滋病患者进行HAART后出现巨细胞病毒及... 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IRIS)可发生于艾滋病患者进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时,机体免疫功能重建而出现临床症状恶化。随着HAART的广泛应用,临床医生面临的IRIS患者也越来越多。本文报告了1例艾滋病患者进行HAART后出现巨细胞病毒及结核感染相关的IRIS,介绍患者诊治经过,探讨IRIS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逆转录病毒治疗 高效 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 巨细胞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时代的免疫重建问题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智 吴南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2期87-89,共3页
HIV感染引起以细胞免疫缺陷为主的免疫损伤。抗 HIV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产生特异性的抗病毒免疫反应以清除病毒。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HAART)改变了 HIV感染的进程 ,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但HAART在多大程度上恢复了患者的免疫功... HIV感染引起以细胞免疫缺陷为主的免疫损伤。抗 HIV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产生特异性的抗病毒免疫反应以清除病毒。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HAART)改变了 HIV感染的进程 ,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但HAART在多大程度上恢复了患者的免疫功能 ,以及在应用 HAART的条件下如何促进免疫重建 ,均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逆转录病毒 治疗 免疫重建 生活质量 预后 HIV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AIDS患者MCP-1和MS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航平 靳昌忠 +7 位作者 张福杰 冯磊 魏红山 吴灵娇 郜桂菊 Armin Bader Norbert Brockmeyer 吴南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目的:研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AIDS患者血清中MCP-1、MSP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0例经HAART3个月的国内AIDS患者及84例经HAART3至6年的德国患者血清MCP-1、MSP的水平,荧光定量PCR测定HIV-RNA滴度,流式细胞术检测CD... 目的:研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AIDS患者血清中MCP-1、MSP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0例经HAART3个月的国内AIDS患者及84例经HAART3至6年的德国患者血清MCP-1、MSP的水平,荧光定量PCR测定HIV-RNA滴度,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计数。结果:HIV-1感染者血清MCP-1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1),MSP则显著低于正常人群(P<0.01);经短期HAART(3月)后,MCP-1水平下降(P<0.01),MSP无明显改变;长期HAART(3至6年)后MCP-1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MSP显著下降(P<0.01),MCP-1和MSP水平的变化呈负相关(r=-0.99,P=0.029)。结论:MCP-1、MSP与AIDS病程进展有密切关系,HAART对AIDS患者MCP-1、MSP水平有显著的改变,进而改善患者病程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药物疗法 逆转录病毒治疗 高效/方法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巨噬细胞刺激蛋白 巨噬细胞趋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T细胞亚群上第二受体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丹 吴南屏 +2 位作者 Armin Bader Hoxtermann Stefan Norbert Brockmeyer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 :研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HAART)后 T细胞亚群上第二受体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CD4 + 、CD8+ 、CD4 + CD4 5 RA+ 以及 CD4 + CD4 5 RO+ 细胞表面 CCR5及 CXCR4的表达水平。结果 :HIV感染后 ,第二受体在 CD4... 目的 :研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HAART)后 T细胞亚群上第二受体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CD4 + 、CD8+ 、CD4 + CD4 5 RA+ 以及 CD4 + CD4 5 RO+ 细胞表面 CCR5及 CXCR4的表达水平。结果 :HIV感染后 ,第二受体在 CD4和 CD8以及记忆型和处女型 CD4 T细胞亚群上的表达水平 ,与正常对照没有显著性差异。 HAART治疗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细胞表面的第二受体水平。结论 :第二受体参与了 HIV的致病过程 ,B期之前开始抗病毒治疗将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逆转录病毒 治疗 T细胞亚群 第二受体 HIV 艾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HIV感染者骨密度及骨小梁分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管文敏 余卫 +5 位作者 李太生 林强 田均平 徐颖 李雁凌 宋晓璟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09-515,共7页
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接受长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小梁分数(trabecular bone score,TBS)的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在北... 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接受长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小梁分数(trabecular bone score,TBS)的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在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随诊的HIV感染者中,有基线BMD及TBS数据、ART治疗时间在1年及以上的HIV感染者数据,分析入组患者基线及第1~5年的BMD与TBS。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59例HIV感染者,平均年龄(36.1±11.3)岁,男性占91.7%。在68例年龄≥50岁的患者中,BMD正常但TBS减低者占19.1%。与基线相比,第1~4年腰椎BMD均低于基线BMD,第5年腰椎BMD与基线BMD无明显差异[(1.183±0.144)vs.(1.168±0.161)g/cm 2,P=0.118]。腰椎BMD第1、2年分别下降3.0%及2.4%(P=0.196),第3年以后腰椎BMD变化百分比维持稳定。股骨颈BMD第1年下降3.5%,第2年下降4.6%,随后股骨颈BMD变化百分比保持稳定。全髋BMD与股骨颈BMD变化趋势相似。TBS第1年下降1.6%,随后维持稳定。结论在接受ART治疗前,仅凭BMD评价骨质量将忽略近20%存在骨微结构损伤的HIV感染者。长期ART治疗后各部位BMD及TBS均可维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逆转录病毒治疗 骨密度 骨小梁分数 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重度黄疸1例分析
20
作者 乔田乐 沈银忠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0-142,共3页
黄疸是一种以巩膜、皮肤、黏膜黄染为临床表现的体征,是由于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增高所导致。当血清胆红素浓度为17.1~34.2/u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者称隐性黄疸。如血清胆红素浓度高于34.2umol/L时则为显性黄疸。黄疸是艾滋病患... 黄疸是一种以巩膜、皮肤、黏膜黄染为临床表现的体征,是由于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增高所导致。当血清胆红素浓度为17.1~34.2/u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者称隐性黄疸。如血清胆红素浓度高于34.2umol/L时则为显性黄疸。黄疸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体征,也是影响其抗HIV(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治疗即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activeantiretroviraltherapy,HAART)的重要原因。本文结合1例艾滋病HAART治疗后重度黄疸的患者,分析艾滋病患者出现黄疸的原因,供临床医生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艾滋病患者 重度黄疸 血清胆红素浓度 高效逆转录病毒疗法 HAART 临床表现 临床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