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确选择气顶油藏高效开发模式 被引量:41
1
作者 余忠 赵会杰 +4 位作者 李卫京 李涛 张英山 史文生 杨金富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0-72,共3页
通过对不同类型气顶油藏的油气水分布特征及气顶和边水能量的研究分析 ,计算水侵量与边水体积及合理的弹性产率。提出适合气顶油藏特点的开发模式是先开采油区后开采气顶 ,并以唐家河油田港深 18 2断块为例 ,证明采用该模式可以高效开... 通过对不同类型气顶油藏的油气水分布特征及气顶和边水能量的研究分析 ,计算水侵量与边水体积及合理的弹性产率。提出适合气顶油藏特点的开发模式是先开采油区后开采气顶 ,并以唐家河油田港深 18 2断块为例 ,证明采用该模式可以高效开发气顶油藏。图 3表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顶油藏 高效开发模式 油气水分布特征 水体体积 采油指数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段六拨油田低渗透砂岩油藏高效开发模式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家良 赵平起 +4 位作者 段贺海 王德明 郭春东 邓懋平 徐春梅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0-92,97,共4页
段六拨油田是大港油区的多层非均质低渗透砂岩油藏 ,因储集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 ,1985年投入开发后处于低速低效开发的状态。通过深入研究油藏地质特点、储集层流体渗流特征 ,建立了改善开发效果的开发模式。 1996~ 2 0 0 1年进行整... 段六拨油田是大港油区的多层非均质低渗透砂岩油藏 ,因储集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 ,1985年投入开发后处于低速低效开发的状态。通过深入研究油藏地质特点、储集层流体渗流特征 ,建立了改善开发效果的开发模式。 1996~ 2 0 0 1年进行整体综合调整 ,总井数增加 1倍而产量上升 10倍 ,段六拨油田整体开发水平由三类上升到一类。图 2表 2参 5 (张家良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六拨油田 低渗透砂岩油藏 高效开发模式 油藏描述 驱动压差 渗流特征 综合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湖油区一体化高效开发模式实践与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晓山 叶义平 +2 位作者 王硕 李婷 顾开放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5-112,共8页
玛湖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已发现三级地质储量超10×10^(8)t,是新疆油田公司油气上产最现实的主战场。针对开发前期存在储层非均质性强、储量丰度低、效益建产难等开发难题,通过创新运用非常规储层改造理念,推行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管理办... 玛湖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已发现三级地质储量超10×10^(8)t,是新疆油田公司油气上产最现实的主战场。针对开发前期存在储层非均质性强、储量丰度低、效益建产难等开发难题,通过创新运用非常规储层改造理念,推行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管理办法,开展勘探开发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地面地下一体化、技术经济一体化、试验建产一体化联合攻关研究,采用非常规开发油藏技术经济指标优化技术,达到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的目的。通过一体化实践成功运用,玛湖地区已建产能超700×10^(4)t,年产量达到200多万吨,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湖地区 一体化高效开发模式 效益建产 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口复杂断块油藏高效开发模式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才学 呼舜兴 +1 位作者 张国胜 许建华 《断块油气田》 CAS 2001年第4期40-43,共4页
桥口油田是典型的复杂断块油藏 ,油层多 ,非均质性强。由于强注强采 ,含水迅速上升 ,产量大幅度递减 ,开发效果变差。桥口油田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和探索 ,并且形成了一套高效调整井设计、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以及层系转移等适合复杂断块... 桥口油田是典型的复杂断块油藏 ,油层多 ,非均质性强。由于强注强采 ,含水迅速上升 ,产量大幅度递减 ,开发效果变差。桥口油田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和探索 ,并且形成了一套高效调整井设计、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以及层系转移等适合复杂断块油藏中高含水期的高效开发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口油田 断块油藏 剩余油研究 层系转移 高效开发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丛式水平井工程与山区页岩气高效开发模式 被引量:32
5
作者 高德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共7页
以水平井为基本特征的复杂结构井,包括大位移水平井、多分支水平井、"U"形井及丛式水平井等,是实现低渗透、非常规、深水、深层等复杂油气藏高效开发的先进井型,相关研究与实践在国内外已取得重大进展,有望在页岩油气高效开... 以水平井为基本特征的复杂结构井,包括大位移水平井、多分支水平井、"U"形井及丛式水平井等,是实现低渗透、非常规、深水、深层等复杂油气藏高效开发的先进井型,相关研究与实践在国内外已取得重大进展,有望在页岩油气高效开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山区页岩气开发过程中,为了满足安全环保、节约用地、降本增效等基本要求,迫切需要加快创建独具特色的页岩气高效开发模式,为此提出了基于大型丛式水平井工程的山区页岩气高效开发模式及其工程技术支撑体系,建立了单个钻井平台"井工厂"可允许布置水平井的最大布井数量计算公式,阐明了大型丛式水平井工程"降本增效"的设计控制理念与关键技术内容;重点分析了大位移井技术的研究发展概况,阐明了大位移井及其钻井延伸极限的基本概念,给出了水平井大位移钻井裸眼延伸极限的预测计算方法,最后简要介绍了大位移井管柱力学与机械延伸极限研究所取得的相关成果及其工程意义。结论认为,该项研究成果遵循了油气田"地质与工程一体化"的高效开发思路,在今后山区页岩气开发工程中具有可预见的良好推广应用前景,将有助于推进中国"页岩革命"(Shale Revolution)取得新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山区 页岩气 高效开发模式 大型丛式水平井 地质与工程一体化 大位移钻井 设计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课件高效开发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宁 张世红 +2 位作者 何明明 王润珍 姜兴胜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52-54,共3页
客观分析了目前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以此为基础 ,研究、设计了多媒体课件高效开发的模式 ,提出“先有积件 ,后有课件”的观点 ,认为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课件开发的思想之中。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 高效开发模式 积件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7
《化工环保》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F0004-F0004,共1页
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简称:实验室)是2010年12月国家科技部门批准建设的第二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依托单位是中海油研究总院。实验室以高效开发海洋油气为目标,以引领海洋石油高效开发技术前沿为导向,以认识油藏... 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简称:实验室)是2010年12月国家科技部门批准建设的第二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依托单位是中海油研究总院。实验室以高效开发海洋油气为目标,以引领海洋石油高效开发技术前沿为导向,以认识油藏、高速高效开发、提高采收率为主线,以稠油高效开发为重点,围绕海上油田丛式井网综合调整、多枝导流适度出砂、化学驱油和热力采油四大关键技术方向开展技术创新和集成的研究与应用,形成海洋石油高效开发模式引领下的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为中国海油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原油增产、高产与稳产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高速高效开发 海洋石油 提高采收率技术 技术创新 高效开发模式 国家科技部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中国石油十大科技进展
8
作者 黄昌武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5-205,共1页
①深层天然气理论与技术创新支撑克拉苏大气区的高效勘探开发。主要创新包括:通过模拟实验与地震剖面精细解译,建立了同一应力机制下含盐前陆冲断带的构造样式,确定了深层盐下叠瓦冲断构造特征;建立了储集层发育模式,创新认识了盐... ①深层天然气理论与技术创新支撑克拉苏大气区的高效勘探开发。主要创新包括:通过模拟实验与地震剖面精细解译,建立了同一应力机制下含盐前陆冲断带的构造样式,确定了深层盐下叠瓦冲断构造特征;建立了储集层发育模式,创新认识了盐下白垩系砂岩4500m以下储集层成因机理,并预测有效储集层深度超过8000m;建立了巨厚膏盐层下高效聚气的成藏模式和超深超高压气藏高效开发模式;形成了含盐前陆冲断带宽线大组合地震采集、三维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山前超深超高压高温钻井提速、超高压应力敏感性气藏产能评价、深层低渗裂缝性储集层压裂等核心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进展 中国石油 裂缝性储集层 超高压气藏 前陆冲断带 应力敏感性 技术创新 高效开发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