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分散高振实密度球形微米银粉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赖耀斌 黄惠 +2 位作者 郭忠诚 张红艳 王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2147-22150,22154,共5页
为了改善银粉颗粒的表面光滑度和均匀性,以硫酸亚铁铵为还原剂、AgNO3为原料和吐温65(TW65)为表面活性剂,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单分散球形微米银粉。研究了还原剂浓度、反应温度、表面活性剂用量等对银粉粒度分布的影响,并探讨了银粉的形... 为了改善银粉颗粒的表面光滑度和均匀性,以硫酸亚铁铵为还原剂、AgNO3为原料和吐温65(TW65)为表面活性剂,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单分散球形微米银粉。研究了还原剂浓度、反应温度、表面活性剂用量等对银粉粒度分布的影响,并探讨了银粉的形成机制。研究确定较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室温,还原剂与AgNO3的摩尔比为6∶1,TW65与AgNO3的质量比为5%。在较优工艺条件下制备出了粒度均匀单分散球形银粉,平均粒径为1.18μm左右,松装密度为2.4g/cm3,振实密度为4.9g/cm3,回收率达99.56%,基本达到了太阳能电池用银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振实密度 微米银粉 形成机制 单分散 硫酸亚铁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高振实密度钯粉试验研究
2
作者 潘从明 杨万虎 +3 位作者 陈国梁 季婷 李睿 臧金柱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4-407,共4页
研究了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高密度钯粉,考察了工艺条件对钯粉振实密度的影响,借助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电子扫描电镜表征了产品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以二氯二氨合钯为原料,以水合肼为还原剂,制备了高密度钯粉;在钯浓度1.5 mol/L、pH=7、反... 研究了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高密度钯粉,考察了工艺条件对钯粉振实密度的影响,借助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电子扫描电镜表征了产品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以二氯二氨合钯为原料,以水合肼为还原剂,制备了高密度钯粉;在钯浓度1.5 mol/L、pH=7、反应温度80℃、搅拌速度150 r/min适宜条件下,钯粉的振实密度高达2.39 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二氨合钯 水合肼 钯粉 高振实密度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成本高倍率缺铁相磷酸铁锂的制备及工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连邦 李鹏飞 +2 位作者 沈超奇 褚君尉 苏利伟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73-478,共6页
以磷酸铁、铁粉、磷酸锂和葡萄糖为原料采用球磨后煅烧的方法制备了振实密度为1.45 g/cm 3的LiFePO 4@C,比商用磷酸铁锂材料的振实密度提高约20%。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原料成本低,合成过程原料利用率接近100%,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通... 以磷酸铁、铁粉、磷酸锂和葡萄糖为原料采用球磨后煅烧的方法制备了振实密度为1.45 g/cm 3的LiFePO 4@C,比商用磷酸铁锂材料的振实密度提高约20%。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原料成本低,合成过程原料利用率接近100%,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通过对原料中铁磷摩尔比例的探究,最终确定了铁磷摩尔比为0.96∶1的条件下合成的LiFePO 4@C具有较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0.1,1 C的条件下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5,140 mAh/g,此外,通过添加高导电率的碳纳米管,使其高倍性能也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LIFEPO 4 缺铁相 高振实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期处理工序对LiFePO_4/C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吉云 韩恩山 +2 位作者 朱令之 赵群 王晨旭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4-457,共4页
介绍了六种前期处理工序来优化碳包覆工艺,并通过碳热还原法合成LiFePO4/C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和电化学手段对产物进行结构、形貌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最优材料振实密度可达1.45g/mL,... 介绍了六种前期处理工序来优化碳包覆工艺,并通过碳热还原法合成LiFePO4/C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和电化学手段对产物进行结构、形貌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最优材料振实密度可达1.45g/mL,并表现出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室温下材料在5C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89.6mAh/g。循环30次后,比容量为83.9mAh/g,衰减仅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PO4 碳包覆工艺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高振实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锂离子高体积储存致密石墨颗粒的湿法制备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家鹏 王登科 +6 位作者 张利慧 刘海燕 刘昭斌 邢涛 马兆昆 陈晓红 宋怀河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2-411,共10页
石墨是锂离子电池使用最广泛的负极材料,提高石墨的球形度和密度是提高其能量密度的重要方法。本文报道了通过高剪切湿法制粒技术制备具有高振实密度石墨颗粒的一种简单方法,将两种石墨材料致密化为两种石墨颗粒,即湿法制粒的洋葱状碳(W... 石墨是锂离子电池使用最广泛的负极材料,提高石墨的球形度和密度是提高其能量密度的重要方法。本文报道了通过高剪切湿法制粒技术制备具有高振实密度石墨颗粒的一种简单方法,将两种石墨材料致密化为两种石墨颗粒,即湿法制粒的洋葱状碳(WG-GOC)和湿法制粒的人造石墨(WG-AG)。结果发现,与制粒前的原始石墨相比,WG-GOC的振实密度提高了约34%,WG-AG的振实密度提高了约44%。当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时,在电流密度为50 mA g^(-1)时,WGGOC和WG-AG的体积容量分别增加了约35%和55%。此外,WG-GOC的倍率性能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在电流密度为2000 mA g^(-1)时,WG-GOC的体积比容量增加了169.1%。电化学性能的显著提升得益于所制石墨颗粒具有更高的振实密度。因此,利用湿法制粒法开发了一种制备高振实密度石墨负极的简易方法,这有利于高容量电极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高振实密度 湿法制粒 高体积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xCo1-xCO3碳酸盐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6
作者 李敬 杜刚 殷娟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90-1397,共8页
碳酸钴是一类典型的转换型负极锂电池材料,具有资源丰富、比容量高、安全可靠等优点,但是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例如导电性比较差,同时在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过程中体积变化严重。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不同组分Zn掺杂ZnxCo1-xCO3(x=0.12, 0... 碳酸钴是一类典型的转换型负极锂电池材料,具有资源丰富、比容量高、安全可靠等优点,但是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例如导电性比较差,同时在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过程中体积变化严重。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不同组分Zn掺杂ZnxCo1-xCO3(x=0.12, 0.3, 0.5),通过调整Zn和Co原材料质量来控制Zn/Co的摩尔比,研究表明当Zn和Co的摩尔比为0.3∶0.7时,掺杂产物有良好的循环和倍率性能,锌离子的掺杂提高了锂离子电导率,对ZnxCo1-xCO3(x=0.12, 0.3, 0.5)研究表明其在充放电过程中既有合金反应又有转换反应,提高了整个电极的导电性,进而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碳酸钴 高振实密度 掺杂 电化学 化学反应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