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转型如何提升高技术制造企业韧性——基于动态能力的中介效应
1
作者 张洪昌 丁睿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共11页
以数字化转型打造竞争新优势,是我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基于2011—202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高技术制造企业韧性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第一,数字化转型对高技术制造企业韧性具有正向... 以数字化转型打造竞争新优势,是我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基于2011—202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高技术制造企业韧性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第一,数字化转型对高技术制造企业韧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利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且对于不同企业、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存在一定的差异。第二,产业链关联在数字化转型和高技术制造企业韧性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吸收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在数字化转型和高技术制造企业韧性中起到中介作用。第三,数字化转型与高技术制造企业韧性之间存在门槛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数字化转型和高技术制造企业韧性之间的关系,为制定合理的数字化政策,揭示数字化转型提升高技术制造企业韧性的作用机制,促进高技术制造企业韧性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政策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产业链关联 高技术制造企业韧性 动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高技术制造企业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志红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58,共11页
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法验证数字经济产业政策影响高技术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实证检验显示,数字经济产业政策正向影响高技术制造企业... 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法验证数字经济产业政策影响高技术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实证检验显示,数字经济产业政策正向影响高技术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同时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旧稳健。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技术创新、资源错配缓解是数字经济产业政策影响高技术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机制。异质性检验证实,时期层面,数字经济产业政策对高技术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长期效应、滞后效应,即政策实施后2~6年显著为正,在出台后第3年大幅度上升后保持平稳推进状态;企业层面,数字经济产业政策对非国有高技术制造企业、大型高技术制造企业、实施组织政治战略的高技术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显著;区位层面,对市场化水平较低、西部地区、高亲近及高清白政商关系下的高技术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研究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嵌入高技术制造企业层面进行政策效应评估,为推进“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与提升高技术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产业政策 高技术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数字技术创新 资源错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对我国高技术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陈虹 王蓓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69,共12页
以我国提出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为背景,探讨了开放生产性服务进口是否能够促进我国高技术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利用2002—2016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企业数据和生产性服务进口贸易数据,深入考察了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对我国高技... 以我国提出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为背景,探讨了开放生产性服务进口是否能够促进我国高技术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利用2002—2016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企业数据和生产性服务进口贸易数据,深入考察了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对我国高技术制造企业自主创新产出和投入影响的大小、方向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的提高显著促进了我国高技术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产出和自主创新投入;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会通过提升高技术制造企业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劳动生产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最终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该影响因进口生产性服务类型的不同而显著不同,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研发服务进口对自主创新的影响更为显著;该影响也因高技术制造企业的经济组织模式和规模差异而显著不同,对于非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的影响效果更为显著。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大开放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研发服务,降低引进高技术复杂度的生产性服务贸易成本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 进口技术复杂度 自主创新 产业互动 高技术制造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能力、服务化程度对高技术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的影响——来自五大行业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9
4
作者 卫力 陈慧君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97-104,共8页
高技术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能够在技术瓶颈期使服务要素对技术要素形成强边际替代效应,为企业寻找盈利增长点开辟新途径,这是其成为当下众多高技术制造企业战略选择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高技术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水平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高技术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能够在技术瓶颈期使服务要素对技术要素形成强边际替代效应,为企业寻找盈利增长点开辟新途径,这是其成为当下众多高技术制造企业战略选择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高技术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水平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通过梳理制造企业服务化研究文献,认为服务化绩效在逻辑上主要受制于服务要素投入的质量和数量,基于此,将“技术创新能力、服务化程度是影响服务化绩效的核心变量”作为研究假设,以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等为控制变量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Wind数据库2012-2016年的行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模型整体效应显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服务化程度、企业服务化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理论假设基本吻合。以此为基础,分别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提出提升高技术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水平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制造企业 服务化绩效 技术创新能力 服务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M的高技术装备制造业供应风险预测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石春生 孟大鹏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67-1671,1676,共6页
通过对高技术装备制造业与供应商合作中供应风险的相关因素进行识别,确定了供应风险预测的指标体系。运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等数据挖掘方法和Libsvm(a library for support vectormachine)技术建立了供应风险的预... 通过对高技术装备制造业与供应商合作中供应风险的相关因素进行识别,确定了供应风险预测的指标体系。运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等数据挖掘方法和Libsvm(a library for support vectormachine)技术建立了供应风险的预测模型。案例研究表明,预测模型的均方误差、平均差、整群剩余系数和确定系数等评价指标皆显现出较好的模拟效果,且系统误差不显著。预测模型在高技术装备制造企业供应风险管理的实践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装备制造 供应风险 预测模型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服务业制造化的产业绩效研究——来自世界投入产出表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
6
作者 钱龙 何永芳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0-86,共7页
利用WIOD数据库测度了中国服务业制造化水平及其产业绩效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制造化对服务业产业绩效具有抑制效果,中低技术制造化阻碍服务业产业绩效改善,高技术制造化促进服务业产业绩效提升。深入高技术制造化内部发现,以自动化技术... 利用WIOD数据库测度了中国服务业制造化水平及其产业绩效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制造化对服务业产业绩效具有抑制效果,中低技术制造化阻碍服务业产业绩效改善,高技术制造化促进服务业产业绩效提升。深入高技术制造化内部发现,以自动化技术为代表的服务业机械制造化,以ICT技术为代表的服务业电子信息制造化,均有利于服务业产业绩效提升,其中以ICT技术为代表的服务业制造化正向促进作用最大。服务业应该加大与信息产业深度融合。服务业增加对高技术制造业采购和使用将有助于自身效率改善和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制造 投入产出 高技术制造 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创新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影响
7
作者 安琪 方炜 冯启良 《华东经济管理》 2025年第9期53-64,共12页
制度创新既是深化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保障。文章基于新制度理论和开放式创新理论,利用2011—2022年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数据和中国高技术制造企业的经验数据,采用渐近双重差分固定效... 制度创新既是深化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保障。文章基于新制度理论和开放式创新理论,利用2011—2022年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数据和中国高技术制造企业的经验数据,采用渐近双重差分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制度创新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度创新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制度创新通过促进主体间合作、强化企业战略柔性的有效路径促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异质性分析表明,制度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大型企业以及未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企业中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创新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开放式创新 高技术制造企业 研发合作 战略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先进铜基材料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米绪军 娄花芬 +3 位作者 解浩峰 莫永达 张文婧 向朝建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6-103,共8页
铜及铜基材料以其优异的力学、功能和工艺综合性能而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汽车、机械制造以及航空、航天、通信、集成电路等高技术制造领域。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铜材生产国和消费国,广阔的应用市场使先进铜基材料拥有良好发展前景。本... 铜及铜基材料以其优异的力学、功能和工艺综合性能而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汽车、机械制造以及航空、航天、通信、集成电路等高技术制造领域。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铜材生产国和消费国,广阔的应用市场使先进铜基材料拥有良好发展前景。本文在综述铜加工行业宏观环境和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铜基材料发展取得的成绩和不足,深层次剖析了我国铜加工产业“大而不强”的原因,重点梳理了我国高强导电铜合金材料、高性能电子铜箔、耐蚀铜合金、耐磨铜合金、铜基热管理材料、特殊用途铜材和新能源用铜材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面向重大应用需求布局前沿方向,推动我国先进铜基材料的进一步发展,研究提出了形成有效的“产学研用”互动机制,建立国家铜基材料产业和技术发展协调平台等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铜基材料 功能特性 高技术制造 铜加工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