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技金融、高技术产业集聚与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4
1
作者 胡海青 李卓艺 +1 位作者 梁志康 刘一蓉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63,共13页
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下,科技金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基于2012-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科技金融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金融能显著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且政府科技拨款、企业研发投入对发展... 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下,科技金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基于2012-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科技金融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金融能显著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且政府科技拨款、企业研发投入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作用较金融科技贷款更显著。科技金融可以通过提高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进而提高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由于产业集聚不经济的存在,科技金融、高技术产业集聚与新质生产力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科技金融对新质生产力的总体效应存在基于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单一门槛效应,当集聚水平超过门槛值时,科技金融对新质生产力无显著促进作用。锚定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适当转移金融监管着力点、提高金融集聚水平可以强化科技金融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深化了对新质生产力驱动因素与科技金融综合效应的理解,并为探究与中国省级层面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配的科技金融政策及产业结构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新质生产力 高技术产业集聚 金融监管 金融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集聚何以促进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基于知识溢出与市场竞争双重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迪 张芷媛 汪小龙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9-58,共10页
作为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载体,高技术产业集聚已成为赋能区域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2010-2022年中国省域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 作为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载体,高技术产业集聚已成为赋能区域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2010-2022年中国省域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本地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邻近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抑制作用。同时,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绿色创新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其中,东、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通过虹吸效应显著抑制邻近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而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具有正向辐射作用,促进周边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知识溢出与市场竞争均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但东部地区知识溢出的中介作用大于西部地区,而在中部地区不显著;市场竞争的中介效应在东部地区不显著,在中部地区存在遮掩效应,在西部地区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集聚 绿色技术创新 知识溢出 市场竞争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投入、高技术产业集聚与省域创新质量提升
3
作者 周茂春 谢沁怡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84,共12页
科技金融投入作为科技与金融有机结合的产物,在推动我国省域创新质量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2012—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科技金融投入对省域创新质量的作用效果。研... 科技金融投入作为科技与金融有机结合的产物,在推动我国省域创新质量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2012—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科技金融投入对省域创新质量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发现,科技金融投入显著促进省域创新质量,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科技金融投入通过高技术产业集聚促进省域创新质量提升;科技金融投入对省域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存在市场化水平单一门槛效应。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升,科技金融投入对省域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呈现“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结合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异质性,揭示了科技金融投入对省域创新质量的差异化影响。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技术交易活跃水平较高的地区,科技金融投入对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拓展了省域创新质量提升的途径,并据此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投入 高技术产业集聚 创新质量 市场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集聚、技术创新绩效与新质生产力
4
作者 陈萍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6-151,共6页
选取2014—2022年我国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从技术创新绩效视角,探讨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高技术产业集聚显著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发展。机制检验结果揭示,技术创新绩效是高技术产业集聚影响新质... 选取2014—2022年我国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从技术创新绩效视角,探讨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高技术产业集聚显著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发展。机制检验结果揭示,技术创新绩效是高技术产业集聚影响新质生产力的中介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大中型城市、中心城市和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因此,提出促进高技术产业集聚、推进技术创新绩效提升以及差异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集聚 技术创新绩效 新质生产力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高技术产业集聚与碳生产率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丽君 张永礼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28,共6页
文章基于2011—2023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碳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及间接传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碳生产率的提升发挥着显著促进作用,且这一结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旧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证实,高技术... 文章基于2011—2023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碳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及间接传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碳生产率的提升发挥着显著促进作用,且这一结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旧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证实,高技术产业集聚在数字经济推动碳生产率提升的过程中发挥着中介效应。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碳生产率的正向作用呈现东部地区最显著,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特征。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碳生产率的正向作用呈现非线性边际递增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高技术产业集聚 碳生产率 固定效应模型 中介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集聚能否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6
作者 热依汗古丽·依沙克 睢党臣 吕心妍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0-46,共7页
以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不仅能直接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还可通过激发技术创... 以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不仅能直接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还可通过激发技术创新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即高技术产业集聚通过提升区域创新能力,间接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中西部地区的正向效应高于东部地区。为此,建议依据各地经济基础差异,精准布局高技术产业集群,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与制度支持力度,推动区域间均衡发展与创新驱动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集聚 低空经济 技术创新 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孙洁晶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89,共11页
高技术产业集聚具有知识溢出效应、技术引领效应和创新驱动效应,对提高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中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选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判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及作用... 高技术产业集聚具有知识溢出效应、技术引领效应和创新驱动效应,对提高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中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选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判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存在先增大后减小的倒“U”型特征。中介机制分析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加速人力资本流动和加强环境规制,对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产生先增大后减小的非线性影响。异质性分析显示,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东部地区、沿海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的影响效应较为显著。空间分析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对邻近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的空间溢出效应表现为倒“U”型特征。基于此,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应营造高技术产业集聚新环境、完善要素配置新机制、定制差异化区域发展新方案,以促进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集聚 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 融资约束 人力资本流动 环境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古晨光 李蕾 田宇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9,82,共11页
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5—2019年的区域创新面板数据,运用DEA模型和区域熵方法分别测度区域创新效率和高技术产业集聚值,从空间计量经济学视角对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和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从全国... 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5—2019年的区域创新面板数据,运用DEA模型和区域熵方法分别测度区域创新效率和高技术产业集聚值,从空间计量经济学视角对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和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从全国层面看,高技术产业集聚通过规模经济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对区域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影响作用,高技术产业集聚和区域创新效率存在非线性倒U形关系。从区域层面看,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于区域创新效率的正向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显著强于中西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集聚 区域创新效率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城市碳生产率——基于绿色创新视角 被引量:4
9
作者 刘亚芬 韩志非 郭雅琼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选取2011—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滞后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城市碳生产率的影响和传导机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不仅显著促进城市碳生产率提升,而且对邻近城市碳生产率具有正向... 选取2011—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滞后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城市碳生产率的影响和传导机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不仅显著促进城市碳生产率提升,而且对邻近城市碳生产率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城市碳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对东部和中部地区城市、大城市和中心城市碳生产率提升的促进作用更强;绿色创新是高技术产业集聚促进城市碳生产率提升的关键途径。由此,政府应统筹推进高技术产业集聚、实施差异化产业发展战略、加大绿色创新扶持力度,充分释放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城市碳生产率的助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集聚 绿色创新 城市碳生产率 低碳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集聚、要素市场化与新质生产力
10
作者 张超 郑宇 王建华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1,共9页
高技术产业集聚能够变革和升级生产方式,开辟创新增长新赛道,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选取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高技术产业集聚、要素市场化与新质生产力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能够显著... 高技术产业集聚能够变革和升级生产方式,开辟创新增长新赛道,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选取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高技术产业集聚、要素市场化与新质生产力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能够显著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且该结论在进行更换核心解释变量、剔除直辖市样本以及缩尾处理这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存在明显异质性,具体表现为高技术产业集聚在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要素市场化在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中发挥中介作用,即高技术产业集聚能够通过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新质生产力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此,提出构筑高技术产业集聚新高地、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辐射引领新质生产力高阶发展的政策建议,为加速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研究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集聚 要素市场化 新质生产力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集聚与省域城镇化——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袁丹 雷宏振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5-49,共5页
采用Moran’s I指数方法分析了我国省域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通过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和城镇化水平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与集中性,并表现为大体一... 采用Moran’s I指数方法分析了我国省域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通过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和城镇化水平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与集中性,并表现为大体一致的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梯次递减的分布特征;全国省域城镇化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高技术产业集聚能够促进本地城镇化率的提高,并能通过城镇化率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推动邻近地区城镇化率的提高,有利于缩小区域间城镇化水平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高技术产业集聚 Moran’s I指数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I与高技术产业集聚互动机理探讨——新经济地理学视角 被引量:14
12
作者 曾鹏 孔令乾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2,共12页
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逐渐成为共识。文章以2000-2014年中国30个省(市、区)相关面板数据为基础,首先对FDI与高技术产业集聚的互动关系进行探... 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逐渐成为共识。文章以2000-2014年中国30个省(市、区)相关面板数据为基础,首先对FDI与高技术产业集聚的互动关系进行探讨,然后通过相关理论分析,得出新经济地理因素、FDI与高技术产业集聚三者之间内在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区位熵指数,建立三者之间的面板联立方程实证模型(SEM),并分别对全国省域和东中西部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整体上FDI与高技术产业集聚两者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新经济地理因素也有利于高技术产业集聚;但分地区而言,东中西部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高技术产业集聚 新经济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质量、制度质量稳定性与高技术产业集聚 被引量:4
13
作者 尤瑞玲 陈秋玲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6-114,共9页
基于高技术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和空间依赖性,运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制度质量、制度质量稳定性与高技术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制度质量对本地区、其他地区和所有地区的高技术产业集聚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制度质量稳定性仅对本... 基于高技术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和空间依赖性,运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制度质量、制度质量稳定性与高技术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制度质量对本地区、其他地区和所有地区的高技术产业集聚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制度质量稳定性仅对本地区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为了更准确地分析三者间的关系,利用面板数据进行分位数回归,发现制度质量在0.75分位点以下对高技术产业集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制度质量稳定性在0.5以下的分位点却会产生显著的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质量 制度质量稳定性 高技术产业集聚 空间杜宾模型 分位数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技术吸纳的影响——人力资本与制度环境视角 被引量:16
14
作者 胡宜挺 高雅琪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3-160,共8页
本文以中国2008~2018年省际数据为样本,系统考察了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技术吸纳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高技术产业集聚可有效促进区域技术吸纳;人力资本是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技术吸纳影响的中介路径;制度环境在高技术产业... 本文以中国2008~2018年省际数据为样本,系统考察了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技术吸纳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高技术产业集聚可有效促进区域技术吸纳;人力资本是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技术吸纳影响的中介路径;制度环境在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技术吸纳影响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且这一调节作用通过人力资本的中介效应实现,具体表现为,制度环境高分地区中介效应高于低分地区。促进区域技术吸纳,有必要补齐产业短板,积极引进人才,优化制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集聚 技术吸纳 人力资本 制度环境 中介效应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就业效应研究——基于空间面板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晋盛武 盛淑洁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0-86,共7页
产业集聚的就业效应既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该文基于中国2004-2011年高技术产业的省级面板数据,应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了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就业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就业水平与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的就业效应既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该文基于中国2004-2011年高技术产业的省级面板数据,应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了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就业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就业水平与产业集聚之间存在着倒U形关系,即产业集聚达到门槛值之前,集聚对就业水平具有正效应,但跨越门槛值之后,随着集聚程度的不断提高,就业水平会呈现下降的趋势。此外,分行业高技术产业的门槛值不尽相同,相同集聚程度下,不同产业可容纳的就业量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效应 高技术产业集聚 空间面板模型 倒U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区域差异性——基于技术距离加权的空间计量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王鹏 吴思霖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6-96,共11页
高技术产业的外部性通过集聚的溢出效应对外产生影响,溢出程度的不同会体现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上。运用单区制和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从全国以及不同区域两个视角对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且对沿海... 高技术产业的外部性通过集聚的溢出效应对外产生影响,溢出程度的不同会体现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上。运用单区制和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从全国以及不同区域两个视角对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且对沿海和内陆两个区域的空间溢出效应的差异性进行探讨。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溢出方向上的差异导致沿海地区以分散化集聚为主,内陆地区以集中化集聚为主。与此同时,我国各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还通过研发投入、投资以及市场规模等因素对其他地区形成不同程度的溢出。其中,研发资金投入促进正向溢出作用,但研发人员投入却起到抑制作用;高技术产业投资的正向溢出效应显著,并且对本地集聚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市场规模的扩大会注入更多的竞争因素和分散经营重心,从而削弱集聚和抑制正向溢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集聚 溢出效应 技术邻近矩阵 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与高技术人才集聚互动关系的建模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张樨樨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2-75,共4页
对高技术产业集聚与高技术人才集聚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定性描述,运用量化分析方法建立回归模型,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刻画。通过对模型信息的深入挖掘,提出了促进两者和谐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集聚 技术人才集聚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绩效的交互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创新价值链视角下的空间联立方程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雅洁 韩孟亚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9-68,共10页
依据创新价值链理论,将创新过程分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利用2005—2018年中国内地30个省域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联立方程模型,考察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绩效的交互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总体而言,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绩... 依据创新价值链理论,将创新过程分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利用2005—2018年中国内地30个省域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联立方程模型,考察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绩效的交互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总体而言,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绩效在创新两阶段均存在双向促进作用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二者的地区交互影响具有阶段差异性,即邻近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本地创新绩效的影响在技术研发阶段为正、在成果转化阶段不显著,邻近地区创新绩效对本地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在两阶段均为负;分时段看,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绩效的双向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随时间推移有所减弱,其地区交互作用则随时间推移有所增强,且在空间溢出效应中表现出创新阶段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集聚 创新绩效 创新价值链 空间联立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集聚能够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吗? 被引量:12
19
作者 罗良文 赵凡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3-52,共10页
高技术产业作为技术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典型产业,在节能、减排和提效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有效集聚高技术产业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本文使用中国2005—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各省份高技... 高技术产业作为技术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典型产业,在节能、减排和提效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有效集聚高技术产业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本文使用中国2005—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各省份高技术产业全行业集聚水平、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集聚水平和不同集聚模式对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整体而言,高技术产业全行业集聚与地区产业竞争力之间呈现明显的U型关系;从不同集聚程度来看,平均集聚水平较高的医药制造业和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与地区产业竞争力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倒U型关系,其他三大平均集聚水平较低的行业,集聚影响不明显;从不同集聚模式来看,相较于多样化集聚,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更能促进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但当专业化集聚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时,这种影响由促进转为抑制。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促进中国制造业产业链向高端转移,进而推动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有益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集聚 地区产业竞争力 多样化集聚 专业化集聚 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网络、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工业绿色转型 被引量:13
20
作者 邓峰 任转转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6-85,共10页
信息网络应用和高技术产业集聚为工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契机。基于2006—2017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信息网络背景下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工业绿色转型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工业绿色转... 信息网络应用和高技术产业集聚为工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契机。基于2006—2017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信息网络背景下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工业绿色转型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工业绿色转型之间呈现先抑后扬的U形关系,只有当集聚水平超过拐点后,其对工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才不断凸显;空间分解效应显示,高技术产业集聚溢出效应大于直接效应。(2)信息网络对工业绿色转型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也是推动工业绿色转型的动力。(3)信息网络和高技术产业集聚共同作用延缓了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工业绿色转型U形曲线拐点的到来,且信息网络和高技术产业集聚的交互作用对工业绿色转型并未显示出积极作用,表明现阶段信息网络的融合红利有待进一步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集聚 工业绿色转型 信息网络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