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评价及关键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改进熵值-DEMATEL-ISM组合方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范德成 谷晓梅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7-174,共8页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对完善国家创新生态系统至关重要。本研究选取24个系统健康性影响因素,运用改进熵值-DEMATEL-ISM组合方法得出2011~2016年中国省际系统健康性得分,并对健康性关键影响因素及因素间的作用关系予以...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对完善国家创新生态系统至关重要。本研究选取24个系统健康性影响因素,运用改进熵值-DEMATEL-ISM组合方法得出2011~2016年中国省际系统健康性得分,并对健康性关键影响因素及因素间的作用关系予以分析。结果表明,几年间系统健康性得分水平偏低且存在东部优于中部、中部优于西部的区域差异;系统健康性关键影响因素为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数占比、国际竞争力、市场需求、对人员的吸附能力、知识产权保护、国内竞争力、引进外资和高技术企业数量;关键原因因素借助中层因素的中介传递作用影响关键结果因素最终影响系统健康的9条影响传递路径是关联广泛的主导路径,在改善系统健康性时应优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 健康性 改进熵值-DEMATEL-ISM组合方法 关键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陈玉玲 王雷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6,共9页
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支撑,识别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影响因子、探究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联动机制是加速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的关键。本文深入分析了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和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支撑,识别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影响因子、探究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联动机制是加速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的关键。本文深入分析了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和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的内涵与构成要素,分别构建了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和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的评价体系,利用2014~2023年我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的驱动作用及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数字创新生态系统能够显著驱动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的提升,并呈现先边际效应递减后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规律。最后,本文从优化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实施差异化区域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发展战略、加大创新人员和资金投入3个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创新生态系统 技术产业 创新质量 创新能力 影响因子 差异化策略 创新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集聚何以促进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基于知识溢出与市场竞争双重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迪 张芷媛 汪小龙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9-58,共10页
作为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载体,高技术产业集聚已成为赋能区域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2010-2022年中国省域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 作为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载体,高技术产业集聚已成为赋能区域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2010-2022年中国省域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本地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邻近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抑制作用。同时,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绿色创新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其中,东、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通过虹吸效应显著抑制邻近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而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具有正向辐射作用,促进周边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知识溢出与市场竞争均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但东部地区知识溢出的中介作用大于西部地区,而在中部地区不显著;市场竞争的中介效应在东部地区不显著,在中部地区存在遮掩效应,在西部地区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产业集聚 绿色技术创新 知识溢出 市场竞争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集聚、技术创新绩效与新质生产力
4
作者 陈萍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6-151,共6页
选取2014—2022年我国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从技术创新绩效视角,探讨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高技术产业集聚显著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发展。机制检验结果揭示,技术创新绩效是高技术产业集聚影响新质... 选取2014—2022年我国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从技术创新绩效视角,探讨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高技术产业集聚显著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发展。机制检验结果揭示,技术创新绩效是高技术产业集聚影响新质生产力的中介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大中型城市、中心城市和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因此,提出促进高技术产业集聚、推进技术创新绩效提升以及差异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产业集聚 技术创新绩效 新质生产力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提升组态路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李煜华 张云飞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38-148,共11页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如何实现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提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以中国内地31个省份高技术产业为案例样本,结合必要条件分析(NCA)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究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提升的...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如何实现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提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以中国内地31个省份高技术产业为案例样本,结合必要条件分析(NCA)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究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提升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与多元实现路径。研究发现:①核心主体投入、研发主体投入、创新人力投入、技术创新水平和地区市场化水平均非构成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提升的必要条件,无法单独实现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提升;②存在3条高创新质量路径,概括为多元联动型和双轮驱动型两种模式,同时存在两条非高创新质量路径,总结为“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条件缺失型和“创新资源—创新环境”条件不足型两种模式;③在特定客观禀赋条件下,研发主体投入和技术创新水平通过等效替代效应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提升。研究结论不仅能够丰富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研究范畴,还能为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地采取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提升策略提供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技术产业 创新质量 组态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相关性、创新生态环境与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创新效率——基于中国内地23个省份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方莹莹 刘戒骄 冯雪艳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68,共10页
构建两阶段共享投入关联DEA模型,测算中国内地23个省市样本期整体及各子阶段创新效率,并从时间、空间维度进行对比分析,构建空间Tobit模型进一步分析创新生态环境对其创新效率的空间影响机理。研究表明,样本期整体与创新研发阶段效率均... 构建两阶段共享投入关联DEA模型,测算中国内地23个省市样本期整体及各子阶段创新效率,并从时间、空间维度进行对比分析,构建空间Tobit模型进一步分析创新生态环境对其创新效率的空间影响机理。研究表明,样本期整体与创新研发阶段效率均处于中等水平且呈M型变化趋势,而成果转化阶段效率较低,呈W型变化趋势;创新生态环境与创新效率具有强正向空间相关性,说明地理邻近空间存在知识溢出效应;在整体创新阶段,劳动力素质、政府支持均与创新效率显著负相关,而市场结构与创新效率正相关;在研发创新阶段,人均GDP对创新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创新基础设施、对外开放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成果转化阶段,除对外开放程度与创新效率负相关外,其余影响因素均与创新效率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产业 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效率 空间相关性 创新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生态位适宜度与创新绩效空间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伊辉勇 曾芷墨 杨波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2-92,共11页
为了优化区域内创新资源配置,研究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位适宜度,对助推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意义。在两阶段创新价值链视角下,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利用我国30个省份2010—2020年数据研究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位适... 为了优化区域内创新资源配置,研究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位适宜度,对助推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意义。在两阶段创新价值链视角下,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利用我国30个省份2010—2020年数据研究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位适宜度与创新绩效的空间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生态位适宜度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对产业创新绩效空间溢出效应在两阶段下存在异质性,在技术研发阶段,生态位适宜度、区域产业结构、政府支持力度对高技术产业有效发明专利和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有显著的正溢出效应;在成果转化阶段,生态位适宜度、区域产业结构、市场化程度对高技术产业新产品的销售与出口值有显著的正溢出效应。通过本文研究,拓展创新生态系统生态位理论研究,并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空间发展策略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技术产业 生态位适宜度 空间溢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如何驱动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基于30个省份案例的NCA与fsQCA分析 被引量:34
8
作者 胡宁宁 侯冠宇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0-109,共10页
高技术产业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必要条件分析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创新主体—资源投入—外部环境”出发,探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对我国高技术产业... 高技术产业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必要条件分析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创新主体—资源投入—外部环境”出发,探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及驱动路径。研究发现,创新主体、科研资金投入是区域高技术产业产生高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高技术产业高创新绩效组态存在3条驱动路径,即“创新主体—资源投入—特定环境”驱动型、“创新主体—人力资源—协调环境”驱动型、“技术创新主体—资源投入—均衡环境”驱动型;在一定条件下,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内的资源投入、创新主体与环境要素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且在驱动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时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丰富相关领域研究,为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提供路径参考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 技术产业 创新绩效 fsQCA 新发展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耗散演化研究--运用Brusselator模型对中国省级区域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伊辉勇 曾芷墨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95,共15页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耗散演化可以促进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并缓解区域创新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对Brusselator模型进行经济学转译,构建“创新投入—创新环境”二维框架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推导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耗散结构...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耗散演化可以促进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并缓解区域创新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对Brusselator模型进行经济学转译,构建“创新投入—创新环境”二维框架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推导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判定条件,并可进一步运用“全局熵—突变级数”评价模型刻画系统耗散演化的过程。采用2013—2019年中国30个省级区域高技术产业相应数据的分析表明:北京、天津、上海的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已形成耗散结构,大部分地区虽未形成耗散结构但正向耗散结构演进;样本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投入—创新环境”二维框架整体呈现“Ⅲ象限→Ⅱ象限→Ⅰ象限”的演化趋势,且“创新投入—创新环境”的评价值趋于提高,同时各地也具有不同的耗散演化特征。在增加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的同时,更要致力于创新环境的改善,并积极构建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网络;各地区既要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也应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以进一步推动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耗散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技术产业 耗散结构 耗散演化 BRUSSELATOR模型 突变级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婷 张永庆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7-579,共13页
为了探索和优化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联系及其耦合协同路径,推动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运用耦合协调度和相对发展度模型,从8大综合经济区视角测度2010—2020年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了探索和优化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联系及其耦合协同路径,推动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运用耦合协调度和相对发展度模型,从8大综合经济区视角测度2010—2020年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及其相对发展程度,并对其空间相关性进行检验,运用障碍度模型诊断其关键障碍因子。研究发现:2010—2020年,各综合经济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及其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对差异均较为明显,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远高于大西北综合经济区;8大综合经济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与其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程度不一,东部沿海已达到高度耦合协调水平,长江中游则为良性耦合低度协调水平;长江中游、黄河中游、大西南、大西北等综合经济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速度滞后并制约于其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南部沿海则处于同步发展状态;各综合经济区要素层和指标层的关键障碍因子不尽相同,却体现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系统协调演化的主要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 质量发展 区域经济 耦合协调 空间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集聚能否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11
作者 热依汗古丽·依沙克 睢党臣 吕心妍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0-46,共7页
以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不仅能直接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还可通过激发技术创... 以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不仅能直接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还可通过激发技术创新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即高技术产业集聚通过提升区域创新能力,间接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中西部地区的正向效应高于东部地区。为此,建议依据各地经济基础差异,精准布局高技术产业集群,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与制度支持力度,推动区域间均衡发展与创新驱动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产业集聚 低空经济 技术创新 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产业高端化协同发展研究——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7
12
作者 刘英基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6-72,共7页
为了探究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产业高端化的协同发展关系,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了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运用2000-2012年数据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产业高端化各子系统有序度、子系统协同度和复合系统协同度进... 为了探究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产业高端化的协同发展关系,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了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运用2000-2012年数据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产业高端化各子系统有序度、子系统协同度和复合系统协同度进行了测量,并运用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显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产业高端化存在因果关系,各子系统有序度、子系统协同度对复合系统协同度会产生冲击效应,但由于制度创新尚未适应高技术产业发展要求,高技术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提升相对缓慢,需要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协同的角度提出推动高技术产业高端化的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产业 产业端化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复合系统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与生态效率协同度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立新 闫振好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6-43,共8页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系统与生态效率系统的协同发展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构建两大系统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模型的基础上,以山东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与生态效率的协同度仍处于较低水平;两者...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系统与生态效率系统的协同发展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构建两大系统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模型的基础上,以山东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与生态效率的协同度仍处于较低水平;两者的协同发展程度从严重失调转变为初步协调状态,需要经历5年左右的磨合期;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不足、集聚水平停滞不前、研发机构占比较低和创新产出盈利水平较低,是现阶段技术创新与生态效率协同度较低的主要原因。为提升两大系统的协同度,应继续保持稳健的创新投入,不断优化高技术产业结构,提升高技术研发的产出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 生态效率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存量、所有制结构与技术创新效率——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国顺 张涵 邓路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1-75,共5页
运用1999—2007年高技术产业三位码行业面板数据,本文在测算各行业R&D资本存量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所有制结构、市场势力及出口导向程度等因素对该行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R&D要素投入对该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提高具有... 运用1999—2007年高技术产业三位码行业面板数据,本文在测算各行业R&D资本存量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所有制结构、市场势力及出口导向程度等因素对该行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R&D要素投入对该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提高具有基础性促进作用。外资产权比例上升有助于行业整体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但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甚至出现负向影响趋势,内外资企业R&D强度普遍差距较大是造成这种异质性溢出效应的本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产业 R&D存量 所有制结构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与能源效率协同发展实证研究 被引量:33
15
作者 贾军 张卓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42,共7页
技术创新对能源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技术创新可分为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两种类型,且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上具有差异性。然而,只有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都与能源效率协同发展才能更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根据协同学理论... 技术创新对能源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技术创新可分为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两种类型,且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上具有差异性。然而,只有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都与能源效率协同发展才能更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根据协同学理论,建立技术创新和能源效率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采用1995-2009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科技活动和能耗数据,对中国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能源效率协同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和理论解释。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1995-2009年,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和能源效率协同发展的程度并不高;工艺创新与能源效率协同发展程度要高于产品创新与能源效率协同发展程度,但产品创新与能源效率协同发展增长速度更快。高技术产业应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降低能耗,提高技术创新-能源效率协同水平。其中,提升工艺创新-能源效率协同水平将成为未来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与能源效率系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能源效率 技术产业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测度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柴华奇 宋德强 刘永振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5-109,共5页
运用了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抗交叉评价法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设计了"弱标准指数"(WSI)对传统的DEA模型评价值和对抗交叉评价值进行了比较分析,构建"标准指数"(SI)作... 运用了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抗交叉评价法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设计了"弱标准指数"(WSI)对传统的DEA模型评价值和对抗交叉评价值进行了比较分析,构建"标准指数"(SI)作为评价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关键指标;并根据各地区的SI排名情况,对全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提出综合性的分析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效率 技术产业 对抗交叉评价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26
17
作者 范爱军 刘云英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8-62,共5页
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在区分企业规模的基础上测算了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结论:我国高技术产业大型企业研发投入效率低下,而中型企业创新型人力资本不足;大中型企业间的竞争效应抑制了双方创新水平的提高,而相互间的... 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在区分企业规模的基础上测算了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结论:我国高技术产业大型企业研发投入效率低下,而中型企业创新型人力资本不足;大中型企业间的竞争效应抑制了双方创新水平的提高,而相互间的示范模仿效应促进了双方创新水平的提升;两类企业技术创新对外资的依赖都很大,成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为此,我国应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注重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政府也应着力于建立健全国家创新体系,为高技术产业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外部环境,促进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 研发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7
18
作者 张倩男 赵玉林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1-26,共6页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也越来越取决于技术创新能力。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高,高技术产业利用内外部资源的效率就越高,竞争实力就越强。本文构建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也越来越取决于技术创新能力。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高,高技术产业利用内外部资源的效率就越高,竞争实力就越强。本文构建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高技术产业各部门的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最后针对这些差异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被引量:33
19
作者 徐玲 武凤钗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8-132,共5页
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利用2008年数据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港、澳、台)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与排序,找出了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并给出了提高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 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能力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与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耦合关系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石丽 陈万明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49,共7页
基于耦合理论,探讨了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耦合作用机理,以中国大陆31个省域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例,对各省域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关系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省域高... 基于耦合理论,探讨了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耦合作用机理,以中国大陆31个省域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例,对各省域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关系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省域高等教育和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省域高等教育和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度均值在(0.23,0.32)之间,总体上处于失调衰退耦合状态;(3)从时间变化上来看,各省域耦合态势变化较为平稳,整体耦合协调水平略有下降;从空间分布来看,省域间耦合协调度差异显著,整体呈"东部高西部低、沿海高内陆低"的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教育 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