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硅谷是大学城与高技术产业区的融合体
被引量:
10
1
作者
宋东林
侯青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1-115,共5页
硅谷的奇迹是世人公认的 ,已有众多的学者从多方面对其奇迹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可贵探索。诚然 ,硅谷奇迹产生的动因是多方面的 ,但其根本性原因是 ,硅谷被构建成了一座知识开发城 ,是一个大学城与高技术产业区的融合体。本文从硅谷知识开...
硅谷的奇迹是世人公认的 ,已有众多的学者从多方面对其奇迹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可贵探索。诚然 ,硅谷奇迹产生的动因是多方面的 ,但其根本性原因是 ,硅谷被构建成了一座知识开发城 ,是一个大学城与高技术产业区的融合体。本文从硅谷知识开发城的构建机理 ,从大学城与高技术产业区的互动效应等方面 ,揭示了硅谷振兴的根本性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谷
大学城
高技术产业区
知识开发城
互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高技术产业区发展的理念创新
2
作者
王玉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2-53,共2页
通过对中外高技术产业区发展的比较研究以及对新产业区理论的分析,认为中国高技术产业区的进一步发展,应当借鉴新产业区的发展理念,使高技术产业区真正成为国家经济的增长源、产业组织的孵化器,促进经济积极、持久地发展。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区
发展理念
创新
新
产业
区
中国
高
技术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高技术产业园区成功的经验
3
作者
崔冠杰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8-31,共4页
根据国家科委领导的指示,为了促进中国硅谷——京津塘高技术产业带的形成与发展,把软课题的研究与产业带建设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国家科委于92年10月14~11月9日,组织了位于产业带的几个开发区的主管领导赴美国,对硅谷、波士顿128高速...
根据国家科委领导的指示,为了促进中国硅谷——京津塘高技术产业带的形成与发展,把软课题的研究与产业带建设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国家科委于92年10月14~11月9日,组织了位于产业带的几个开发区的主管领导赴美国,对硅谷、波士顿128高速公路高技术产业走廊、达拉斯通讯走廊、马里兰科学园、费城大学城中心、新泽西科学园、明尼苏达技术园等进行了考察。系统地调查了这些高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状况、运行机制和经验教训。本刊特将代表团的考察报告摘发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高技术产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资环境分析
4
作者
万明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92-95,共4页
本文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资环境的分析,构筑了投资环境评介指标体系。针对东湖开发区的投资环境,运用AHP法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还对影响投资环境的一些敏感性因素作了具体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区
投资环境
分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技术产业化
5
作者
任世杰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66-66,共1页
由于高技术产业的资本更加密集,产品附加值更加高,更加显示出经济外向型发展、经济实力和国际经济竞争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因此,高技术产业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发展项目。 当前,国内外已有的高技术成果很多,但真正进入产业领域的...
由于高技术产业的资本更加密集,产品附加值更加高,更加显示出经济外向型发展、经济实力和国际经济竞争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因此,高技术产业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发展项目。 当前,国内外已有的高技术成果很多,但真正进入产业领域的比重却很低。据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
技术产业
化
高技术产业区
高
技术
产品
产品附加值
高
技术
成果
竞争能力
外向型发展
开发强度
基础研究经费
高
技术
企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概貌与发展模式探析(下)
被引量:
1
6
作者
李西曼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88年第5期17-19,共3页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特点 (一) 东湖地区的智力和高技术密集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东湖一带优越的自然与文化环境是开发区形成的重要条件,著名的武汉大学(创建于1890年)于1928年便由科学家李四光负责在东湖珞珈山建筑新校舍,数十...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特点 (一) 东湖地区的智力和高技术密集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东湖一带优越的自然与文化环境是开发区形成的重要条件,著名的武汉大学(创建于1890年)于1928年便由科学家李四光负责在东湖珞珈山建筑新校舍,数十年来,这里逐渐形成了武汉的科学文化区.华中理工大学等一大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相继来这里落户.他们建起了一批高水平研究实验室。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又吸引了一批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以电子、仪表行业为主的新高技术企业,自然地形成了一个具有坚实的技术基础结构、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的新、高技术工业园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高技术经济的开发,到目前为止基本上是本土型的,自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东湖新
技术
开发
区
高技术产业区
发展模式
高
技术
企业
高
技术
开发
区
高
技术
园
区
工业园
区
重要条件
高
等院校
科研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技术热中的剑桥与牛津
7
作者
张碧晖
《中国科技论坛》
1986年第6期61-62,共2页
英国的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都是遐尔闻名的世界著名大学。牛津创建于1167年,剑桥成立于1209年,在长达八百年的悠久历史中,两校都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培养出的学生质量高,科研成果也极为卓著。但面对当今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特...
英国的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都是遐尔闻名的世界著名大学。牛津创建于1167年,剑桥成立于1209年,在长达八百年的悠久历史中,两校都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培养出的学生质量高,科研成果也极为卓著。但面对当今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特别是在风靡世界的高技术热中,两校却大相径庭。在创水桥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津大学
科研成果
剑桥大学
世界著名大学
新
技术
革命
学生质量
剑桥现象
高技术产业区
应用科学
高
技术
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技区:面临的问题与策略选择
8
作者
林汉川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52-55,共4页
近几年,全国各地都在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旨在促进科研、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推动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但是至今已形成完备功能的高技区却不多。针对这一状况,本文剖析了影响我国高技区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现实可行...
近几年,全国各地都在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旨在促进科研、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推动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但是至今已形成完备功能的高技区却不多。针对这一状况,本文剖析了影响我国高技区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现实可行的实施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区
中国
技术
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研发溢出效应的产业集聚模型构建
被引量:
1
9
作者
陈思宇
陈曦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106-107,共2页
本文在斯塔克尔伯格产量与研发水平双重博弈的基础之上,通过将研发投入、研发效率、技术溢出率纳入模型,得出结论还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区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
集聚
技术
溢出
高技术产业区
战略性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分析
被引量:
72
10
作者
姜秉国
韩立民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2-96,共5页
蓝色经济区是依托海洋资源,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所形成的、以海洋产业为主要支撑的地理区域,是涵盖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诸因素的复合功能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应立足于山东半岛地区海洋资源、海洋产业、海洋生态环境和...
蓝色经济区是依托海洋资源,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所形成的、以海洋产业为主要支撑的地理区域,是涵盖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诸因素的复合功能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应立足于山东半岛地区海洋资源、海洋产业、海洋生态环境和城市化等基础条件,实现山东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从宏观上要科学规划,协调发展;从中观上要优化产业布局,实施项目带动;从微观上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和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
区
海陆统筹
海洋
高
技术产业
集聚
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将厦门建成国际大都市构想
11
作者
林衍超
吴成荣
封斌林
《东南学术》
CSSCI
1995年第3期39-43,共5页
关键词
厦门建设
自由港
国际市场
海峡两岸
科研机构
东南地
区
高技术产业区
公务员队伍
产业
群
产业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硅谷是大学城与高技术产业区的融合体
被引量:
10
1
作者
宋东林
侯青
机构
江苏大学
出处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1-115,共5页
文摘
硅谷的奇迹是世人公认的 ,已有众多的学者从多方面对其奇迹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可贵探索。诚然 ,硅谷奇迹产生的动因是多方面的 ,但其根本性原因是 ,硅谷被构建成了一座知识开发城 ,是一个大学城与高技术产业区的融合体。本文从硅谷知识开发城的构建机理 ,从大学城与高技术产业区的互动效应等方面 ,揭示了硅谷振兴的根本性原因 。
关键词
硅谷
大学城
高技术产业区
知识开发城
互动效应
Keywords
Gui-gu
university city
high technique zone
fusion
分类号
G311 [文化科学]
G6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高技术产业区发展的理念创新
2
作者
王玉华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2-53,共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乡镇企业的集聚动力与激励方式" (49901006)的部分成果。
文摘
通过对中外高技术产业区发展的比较研究以及对新产业区理论的分析,认为中国高技术产业区的进一步发展,应当借鉴新产业区的发展理念,使高技术产业区真正成为国家经济的增长源、产业组织的孵化器,促进经济积极、持久地发展。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区
发展理念
创新
新
产业
区
中国
高
技术
发展
分类号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高技术产业园区成功的经验
3
作者
崔冠杰
机构
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政策赴美考察团
出处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8-31,共4页
文摘
根据国家科委领导的指示,为了促进中国硅谷——京津塘高技术产业带的形成与发展,把软课题的研究与产业带建设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国家科委于92年10月14~11月9日,组织了位于产业带的几个开发区的主管领导赴美国,对硅谷、波士顿128高速公路高技术产业走廊、达拉斯通讯走廊、马里兰科学园、费城大学城中心、新泽西科学园、明尼苏达技术园等进行了考察。系统地调查了这些高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状况、运行机制和经验教训。本刊特将代表团的考察报告摘发如下。
关键词
美国
高技术产业区
分类号
F17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资环境分析
4
作者
万明
出处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92-95,共4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资环境的分析,构筑了投资环境评介指标体系。针对东湖开发区的投资环境,运用AHP法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还对影响投资环境的一些敏感性因素作了具体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区
投资环境
分析
评价
分类号
F125.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技术产业化
5
作者
任世杰
出处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66-66,共1页
文摘
由于高技术产业的资本更加密集,产品附加值更加高,更加显示出经济外向型发展、经济实力和国际经济竞争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因此,高技术产业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发展项目。 当前,国内外已有的高技术成果很多,但真正进入产业领域的比重却很低。据统计。
关键词
高
技术产业
化
高技术产业区
高
技术
产品
产品附加值
高
技术
成果
竞争能力
外向型发展
开发强度
基础研究经费
高
技术
企业发展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概貌与发展模式探析(下)
被引量:
1
6
作者
李西曼
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88年第5期17-19,共3页
文摘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特点 (一) 东湖地区的智力和高技术密集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东湖一带优越的自然与文化环境是开发区形成的重要条件,著名的武汉大学(创建于1890年)于1928年便由科学家李四光负责在东湖珞珈山建筑新校舍,数十年来,这里逐渐形成了武汉的科学文化区.华中理工大学等一大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相继来这里落户.他们建起了一批高水平研究实验室。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又吸引了一批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以电子、仪表行业为主的新高技术企业,自然地形成了一个具有坚实的技术基础结构、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的新、高技术工业园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高技术经济的开发,到目前为止基本上是本土型的,自发的。
关键词
武汉东湖新
技术
开发
区
高技术产业区
发展模式
高
技术
企业
高
技术
开发
区
高
技术
园
区
工业园
区
重要条件
高
等院校
科研机构
分类号
F062.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技术热中的剑桥与牛津
7
作者
张碧晖
出处
《中国科技论坛》
1986年第6期61-62,共2页
文摘
英国的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都是遐尔闻名的世界著名大学。牛津创建于1167年,剑桥成立于1209年,在长达八百年的悠久历史中,两校都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培养出的学生质量高,科研成果也极为卓著。但面对当今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特别是在风靡世界的高技术热中,两校却大相径庭。在创水桥头。
关键词
牛津大学
科研成果
剑桥大学
世界著名大学
新
技术
革命
学生质量
剑桥现象
高技术产业区
应用科学
高
技术
企业
分类号
G3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技区:面临的问题与策略选择
8
作者
林汉川
出处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52-55,共4页
文摘
近几年,全国各地都在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旨在促进科研、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推动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但是至今已形成完备功能的高技区却不多。针对这一状况,本文剖析了影响我国高技区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现实可行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区
中国
技术
进步
分类号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研发溢出效应的产业集聚模型构建
被引量:
1
9
作者
陈思宇
陈曦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106-107,共2页
文摘
本文在斯塔克尔伯格产量与研发水平双重博弈的基础之上,通过将研发投入、研发效率、技术溢出率纳入模型,得出结论还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区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
集聚
技术
溢出
高技术产业区
战略性行为
分类号
F062.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分析
被引量:
72
10
作者
姜秉国
韩立民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中国海洋发展中心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2-96,共5页
文摘
蓝色经济区是依托海洋资源,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所形成的、以海洋产业为主要支撑的地理区域,是涵盖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诸因素的复合功能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应立足于山东半岛地区海洋资源、海洋产业、海洋生态环境和城市化等基础条件,实现山东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从宏观上要科学规划,协调发展;从中观上要优化产业布局,实施项目带动;从微观上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和服务功能。
关键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
区
海陆统筹
海洋
高
技术产业
集聚
区
Keywords
Blue Shandong Peninsula Economic: Zone
land-and-sea integration
marine high-tech industrial cluster zone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将厦门建成国际大都市构想
11
作者
林衍超
吴成荣
封斌林
机构
厦门市委宣传部
厦门大学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1995年第3期39-43,共5页
关键词
厦门建设
自由港
国际市场
海峡两岸
科研机构
东南地
区
高技术产业区
公务员队伍
产业
群
产业
结构
分类号
F299.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硅谷是大学城与高技术产业区的融合体
宋东林
侯青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高技术产业区发展的理念创新
王玉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美国高技术产业园区成功的经验
崔冠杰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资环境分析
万明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高技术产业化
任世杰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概貌与发展模式探析(下)
李西曼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8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高技术热中的剑桥与牛津
张碧晖
《中国科技论坛》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高技区:面临的问题与策略选择
林汉川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基于研发溢出效应的产业集聚模型构建
陈思宇
陈曦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分析
姜秉国
韩立民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7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将厦门建成国际大都市构想
林衍超
吴成荣
封斌林
《东南学术》
CSSCI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