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恶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及差异蛋白mortalin的表达验证 被引量:2
1
作者 赵丽 张淑敏 +1 位作者 赵园园 畅继武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3-196,共4页
目的:寻找高恶性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和正常膀胱黏膜的差异表达蛋白,并对筛选出的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差异蛋白进行再验证,试图发现与高恶性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进展相关的生物学标记物。方法:联合手工显微切割、双向电泳(2-DE)及基质辅... 目的:寻找高恶性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和正常膀胱黏膜的差异表达蛋白,并对筛选出的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差异蛋白进行再验证,试图发现与高恶性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进展相关的生物学标记物。方法:联合手工显微切割、双向电泳(2-DE)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MS)对高恶性膀胱移行细胞癌与癌旁相应正常膀胱移行上皮进行蛋白质的分离和鉴定。并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鉴定出的差异蛋白进行再验证。结果:共鉴定出11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细胞角蛋白7(CK-7)、细胞角蛋白8(CK-8)、热休克蛋白60(HSP60)、膜联蛋白Ⅴ、抑制素这5个蛋白曾在文献中报道过,其表达失调与BTCC的发生发展可能相关;其余6个蛋白,包括mortalin、14-3-3ε蛋白、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A6前体蛋白、膜联蛋白Ⅳ、结蛋白、微管蛋白β4,目前尚未见到与BTCC的相关报道。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mortalin在高恶性膀胱移行细胞癌中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膀胱移行上皮(P<0.01)。结论:高恶性BTCC的蛋白表达谱与相应正常的膀胱移行上皮相比有明显差异,由此表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基因多途径参与的复杂过程。mortalin蛋白在高恶性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明显上调与双向电泳的结果一致,mortalin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有应用价值的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恶性膀胱移行细胞癌 显微切双向电泳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 mortal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可移植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株(BTT739)的建立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武文森 尹克铮 +3 位作者 韩月明 张晓明 张东生 洪大落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751-756,共6页
用化学致癌剂BBN诱异T739近交系小鼠膀胱肿瘤,于诱癌26周时,将其中1只雄性小鼠膀胱癌往同种系小鼠皮下移植获成功。於1991年5月25日建立了我国第一株小鼠可移植性膀胱癌模型,经2年多时间,已移植传代56代次,其... 用化学致癌剂BBN诱异T739近交系小鼠膀胱肿瘤,于诱癌26周时,将其中1只雄性小鼠膀胱癌往同种系小鼠皮下移植获成功。於1991年5月25日建立了我国第一株小鼠可移植性膀胱癌模型,经2年多时间,已移植传代56代次,其生物学和病理学特征已相对稳定,在同系小鼠移植成功率100%,无自然消退现象,带瘤小鼠平均存活54天,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BTT739为低分化小鼠膀胱移行细胞癌,经20种抗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对其中的16种显示不同程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移行细胞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R1/P-gp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Fas和Survivin蛋白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吴长利 张文岚 +3 位作者 畅继武 赵津辉 孙光 韩瑞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MDR1基因(P-糖蛋白)与Fas、Survivin表达的相互关系及其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2例正常膀胱粘膜中P-GP、Fas、Survivin的表达。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MDR1基因(P-糖蛋白)与Fas、Survivin表达的相互关系及其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2例正常膀胱粘膜中P-GP、Fas、Survivin的表达。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GP、Survivin的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粘膜,与膀胱癌的分级有关(P<0.01);而Fas在膀胱正常粘膜中表达高于移行细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性膀胱癌P-GP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初发膀胱癌(P<0.01)。膀胱移行细胞癌P-GP的表达与Fas呈负相关,而与Survivin表达无关。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MDR1(多药耐药基因)与Fas的表达密切相关,而与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无关。本研究为采用MDR逆转剂或Fas干扰剂以增加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化疗敏感性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移行细胞P-糖蛋白 SURVIVIN MDR1 F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花素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增殖抑制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罗春丽 赵培 +3 位作者 胡宏波 吕纯芳 冀慧莹 吴小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1305-1308,共4页
目的:研究藏花素(Crocin)对膀胱移行细胞癌是否具有增殖抑制作用。方法:MTT法检测藏花素对T24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形态学手段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周期动力学。荷瘤小鼠模型建立,测定藏花素处理后荷瘤小鼠体内... 目的:研究藏花素(Crocin)对膀胱移行细胞癌是否具有增殖抑制作用。方法:MTT法检测藏花素对T24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形态学手段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周期动力学。荷瘤小鼠模型建立,测定藏花素处理后荷瘤小鼠体内抑瘤率。结果:藏花素能明显抑制T24细胞的增殖,并可导致其形态学的改变;藏花素作用后G0/G1期细胞比例逐渐增加,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逐渐减少;对照组裸鼠肿瘤的平均体积明显大于藏花素处理组裸鼠肿瘤的平均体积,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裸鼠生长抑制率为27.8%。结论:体内外实验证明,藏花素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花素 膀胱移行细胞 T24细胞 增殖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前CT与病理分期对照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宁永见 郭友 +2 位作者 付莉萍 陈曌 王晓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387-390,共4页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前CT分期和术后病理分期诊断的错误原因及改正方法。方法: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按TNM法分期。结果:术前CT分期结果押T1期13例,T2期17例,T3a期7例,T3b期5例,T4期6例...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前CT分期和术后病理分期诊断的错误原因及改正方法。方法: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按TNM法分期。结果:术前CT分期结果押T1期13例,T2期17例,T3a期7例,T3b期5例,T4期6例,漏诊1例,无法评估1例。手术及病理分期结果:P1期16例,P2a期22例,P2b期5例,P3期2例,P4期5例。CT分期与病理符合者34例。16例CT分期与病理分期不相符合,其中分期过低者(CT分期低于病理分期)1例;漏诊1例;1例CT不能分期诊断;分期过高者(CT分期高于病理分期)13例。CT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2%(41蛐50)。病理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6%(43蛐50)。结论:CT对T3b期和T4期膀胱癌的分期诊断准确。膀胱癌临床分期需在病理诊断的基础上,充分结合CT等影像资料,综合判断以提高分期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移行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肿瘤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移行细胞癌环氧化酶2表达与淋巴管和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8
6
作者 郭永顺 戴宇平 +4 位作者 夏金堂 梁月有 王花 赵杰 李雯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9-303,共5页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与微血管、淋巴管生成的关系及其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同时应用CD34、D2-40分别显色微血管和淋巴管进行微血管和淋巴管计...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与微血管、淋巴管生成的关系及其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同时应用CD34、D2-40分别显色微血管和淋巴管进行微血管和淋巴管计数。并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COX-2表达阳性率为67.9%。COX-2表达与肿瘤分级呈正相关关系(P=0.016),COX-2表达阳性组MVD和瘤内淋巴管(ITLVD)阳性的比例较阴性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P=0.030)。瘤内淋巴管阳性与肿瘤分级(P=0.001)和分期(P<0.001)明显相关,瘤旁淋巴管(PTLVD)表达与肿瘤分期(P=0.003)呈正相关。Kaplan-Meier分析表明MVD和瘤内、瘤旁淋巴管阳性对疾病特异性生存有明显的影响(P<0.001,P=0.024和P=0.004),COX-2和瘤内淋巴管阳性者无瘤生存时间较短(P=0.013,P=0.001)。多因素分析表明COX-2表达是膀胱移行细胞癌病人无瘤生存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COX-2可能参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并促进血管及淋巴管生成,影响肿瘤的复发、进展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移行细胞 环氧化酶2 微血管生成 淋巴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移行细胞癌的ClC-3和NF-κB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汪岩 康劲松 +4 位作者 王心蕊 王医术 李洪岩 李扬 孙连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5-137,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ClC-3和NF-κB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31例病理诊断为膀胱移行细胞癌和6例正常膀胱组织中ClC-3和NF-κB的表达。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lC-3主要在癌细胞的胞膜表达,阳性表达... 目的:探讨ClC-3和NF-κB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31例病理诊断为膀胱移行细胞癌和6例正常膀胱组织中ClC-3和NF-κB的表达。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lC-3主要在癌细胞的胞膜表达,阳性表达率74%(23/31)。其中膀胱移行细胞癌Ⅰ级阳性表达率40%(4/10),Ⅱ级阳性表达率81%(9/11)、Ⅲ级阳性表达率100%(10/10)。NF-κB在癌细胞的胞浆内表达,阳性表达率83%(26/31)。其中膀胱移行细胞癌Ⅰ级阳性表达率60%(6/10),Ⅱ级阳性表达率90%(10/11),Ⅲ级阳性表达率100%(10/10)。6例正常膀胱组织中仅有1例ClC-3表达弱阳性,NF-κB表达均为阴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lC-3和NF-κB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1)。结论:ClC-3和NF-κB可能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和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移行细胞 CLC-3 NF-KB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粘蛋白MUC1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的分布 被引量:4
8
作者 向松涛 周四维 +2 位作者 管维 刘继红 叶章群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14-1118,共5页
目的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粘蛋白MUC1表达和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TIDC)分布的变化,探讨二者在膀胱癌侵袭、转移及化疗耐药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UC1和TIDC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和定位及MUC1在T-24细胞、BIU-8... 目的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粘蛋白MUC1表达和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TIDC)分布的变化,探讨二者在膀胱癌侵袭、转移及化疗耐药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UC1和TIDC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和定位及MUC1在T-24细胞、BIU-87和耐药株BIU-87/A中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IU-87、耐药株BIU-87/A及T-24细胞在阿霉素、长春新碱、顺铂3种化疗药物作用48h后的凋亡率。结果MUC1在各期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均表达,表达模式各有特点,MUC1的染色分型同肿瘤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01)。DC的数量同肿瘤病理分级呈负相关,随着病理分级的升高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05)。MUC1在BIU-87、T-24细胞膜、胞浆中均有浅棕色弱阳性表达,在BIU-87/A的胞膜、胞浆中均有深棕色强阳性表达,两者细胞平均光密度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BIU-87、T-24和BIU-87/A的自发凋亡率分别为1.15%、1.40%、0.90%,在阿霉素、长春新碱、顺铂3种化疗药物作用48h后,BIU-87的凋亡率分别为45.69%、47.70%、44.50%,T-24的凋亡率分别为43.79%、46.17%、44.50%,均有明显升高(P<0.01),但两种细胞之间及3种化疗药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耐药株BIU-87/A在阿霉素、长春新碱作用48h后的凋亡率分别为19.88%、21.41%,均明显低于亲本细胞株BIU-87(P<0.05)。结论MUC1的表达模式和TIDC数量的监测可以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判断指标。TIDC的减少可能是膀胱癌免疫逃逸和耐受的重要环节,肿瘤细胞表面高密度的MUC1可能参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侵袭转移和化疗耐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蛋白 树突状细胞 膀胱肿瘤 移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2和EGFR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梁平 靳风烁 +3 位作者 吴刚 李增鹏 张沁宏 林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57-859,共3页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两者的相关性,分析COX-2、EGFR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0...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两者的相关性,分析COX-2、EGFR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COX-2与EGFR的表达。结果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OX-2与EGFR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8%和66.7%,显著高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P<0.01)。COX-2与EGFR在原发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复发组。随着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增高,COX-2和EGFR的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和EGFR的表达之间呈明显正相关(Kappa=0.419,P=0.004)。结论COX-2和EGFR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普遍表达,且两者表达密切相关,两者可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及估计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移行细胞 环氧化酶-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d4与TGF-β_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正严 杨罗艳 +2 位作者 张永琎 彭克亮 齐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3-366,共4页
目的: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Smad4及TGF-β1表达,分析其与BTCC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转移及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BTCC组织Smad4和TGF-β1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Smad4,TGF-β1与BTCC的侵袭、血管... 目的: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Smad4及TGF-β1表达,分析其与BTCC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转移及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BTCC组织Smad4和TGF-β1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Smad4,TGF-β1与BTCC的侵袭、血管生成、转移及复发间的关系以及Smad4蛋白表达与TGF-β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Smad4蛋白阳性表达染色位于细胞浆内,BTCC组中阳性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83.3%),且随BTCC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升高而降低,肿瘤复发组低于无复发组,肿瘤转移组低于无转移组(P<0.05)。TGF-β1蛋白在正常膀胱组织与BTCC组织中均有表达,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和64.3%(P<0.01)。BTCC中Smad4蛋白与TGF-β1蛋白的表达均下调,且呈正相关(r=0.829,P=0.000)。结论:随肿瘤临床分期的升高、组织学分级的升高及肿瘤的转移复发,BTCC中Smad4蛋白与TGF-β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移行细胞 SMAD4 TGF-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浅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VEGF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郭正辉 梅骅 +1 位作者 黄健 李泗耀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32-534,T002,共4页
目的 :探讨单发性和多发性浅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6 0例浅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 10例正常膀胱组织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检测 ,观察单发性和多发性浅表膀... 目的 :探讨单发性和多发性浅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6 0例浅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 10例正常膀胱组织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检测 ,观察单发性和多发性浅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VEGF表达的关系。结果 :多发性浅表膀胱移行细胞癌VEGF的高表达明显高于单发者的高表达 ;VEGF高表达的浅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高于低表达者的复发率。结论 :VEGF表达的高低与浅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浅表膀胱移行细胞 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患者合并膀胱移行细胞癌4例报告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涛 王晓峰 +3 位作者 黄晓波 张小东 曲星珂 叶海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2-222,共1页
关键词 前列腺 合并症 膀胱移行细胞 膀胱镜检查 血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间隙连接蛋白Cx43 mRNA、Bcl-2 mRNA和Bax mRNA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志平 赵晓昆 +2 位作者 吕晨 杨明根 肖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674-1677,共4页
目的探讨间隙连接蛋白Cx43、Bcl-2及Bax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Cx43、Bcl-2及Bax在35例BTCC和21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BTCC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同时取正常膀胱组织15例做... 目的探讨间隙连接蛋白Cx43、Bcl-2及Bax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Cx43、Bcl-2及Bax在35例BTCC和21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BTCC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同时取正常膀胱组织15例做对照。结果 BTCC组织中Cx43 mRNA的表达比值[Cx43/人肌动蛋白(β-actin)]为(0.34±0.37),低于BTCC癌旁组织中的(0.79±0.70)和正常膀胱组织的(0.81±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l-2 mRNA表达比值为(0.35±0.43),高于癌旁组织中的(0.16±0.33)和正常膀胱组织的(0.15±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癌旁组织与正常膀胱组织Cx43 mRNA及Bcl-2mRNA的表达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x43 mRNA在BTCC病理分级G3的表达为(0.30±0.16),G2的表达为(0.54±0.22),G1的表达为(0.60±0.25),3个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 mRNA在BTCC病理分级G3的表达为(0.47±0.15),G2的表达为(0.35±0.11),G1的表达为(0.24±0.10),3个级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BTCC组织中Bcl-2 mRNA的表达水平(0.40±0.15)高于初发癌组织(0.28±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x mRNA在BTCC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x mRNA的表达水平与BTCC患者的肿瘤分期、病理分级以及肿瘤有无复发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x43表达下调与BTCC的发生、进展及其恶性特征有关,Cx43基因可能与凋亡相关基因Bcl-2(或Bcl-2/Bax)在BTCC的发展中起拮抗作用,与细胞的凋亡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移行细胞 CX43 Bcl-2 BAX 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MMP-2的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医术 那万里 +3 位作者 周洪澜 李一雷 王心蕊 李玉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93,F003,共4页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在膀胱移行细胞癌 (TCCB)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 6 0例不同病理分期、分级的 TCCB组织中 MMP- 2的表达情况 ,同时取 5例正常膀胱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MMP- 2...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在膀胱移行细胞癌 (TCCB)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 6 0例不同病理分期、分级的 TCCB组织中 MMP- 2的表达情况 ,同时取 5例正常膀胱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MMP- 2蛋白在间质细胞中表达远多于肿瘤细胞 ,在肿瘤细胞中仅呈散在表达且表达较弱 ;MMP- 2 m RNA在间质细胞和肿瘤细胞均有表达 ;在正常膀胱组织中 MMP- 2不表达或呈分布均匀的微量表达 ;随着 TCCB临床病理分期、分级的升高 ,MMP- 2表达呈现增高趋势 (P<0 .0 1)。结论 :MMP- 2在 TCCB组织中表达并且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膀胱移行细胞 明胶酶A 肿瘤侵润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甲基化及其异常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延敏博 孙华宾 +1 位作者 刘燕 徐白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49-1251,共3页
目的探讨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mRNA异常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48例)和正常膀胱组织(15例)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应用RT-PCR技术检测其mRNA的表达... 目的探讨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mRNA异常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48例)和正常膀胱组织(15例)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应用RT-PCR技术检测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膀胱癌组织中PTEN启动子甲基化率为47.9%(23/48),而在1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其启动子未发生甲基化,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TEN基因mRNA在膀胱癌组织和正常膀胱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6.2%(27/48)和100.0%(15/1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与其mRNA表达水平在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TEN启动子甲基化与其mRNA表达存在明显关联性(χ2=21.372,r=0.555,P<0.01)。结论 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导致其mRNA表达的缺失,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及转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移行细胞 PTEN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NMP-22对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葛京平 高建平 +5 位作者 张征宇 薛松 徐林锋 梁培禾 齐名 熊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7期521-523,共3页
目的 :探讨尿核基质蛋白 2 2 (NMP 2 2 )在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 (BTCC)中的价值 ,并与尿脱落细胞学 (VUC)检查进行比较。 方法 :6 9例患者分为三组 ,BTCC组 30例 ,非膀胱癌 (NBC)组 2 9例 ,健康人 (对照 )组 1 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 目的 :探讨尿核基质蛋白 2 2 (NMP 2 2 )在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 (BTCC)中的价值 ,并与尿脱落细胞学 (VUC)检查进行比较。 方法 :6 9例患者分为三组 ,BTCC组 30例 ,非膀胱癌 (NBC)组 2 9例 ,健康人 (对照 )组 1 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对尿中的NMP 2 2进行测定。 结果 :BTCC组尿中NMP 2 2显著高于NBC组和对照组 (P <0 .0 1 )。ROC曲线分析表明 ,NMP 2 2检测BTCC的最佳临界值为 8.35U/ml。NMP 2 2诊断BTCC的敏感性显著高于VUC检查 (P <0 .0 5 )。而VUC的特异性则高于NMP 2 2 (P <0 .0 5 )。NMP 2 2诊断表浅性BTCC(临床Ta ,T1 期 )的敏感性显著高于VUC(P <0 .0 5 ) ,对于浸润性BTCC ,二者相比差异不显著 (P >0 .0 5 )。NMP 2 2对病理Ⅰ、Ⅱ级BTCC诊断的敏感性显著高于VUC检查 (P <0 .0 5 ) ,而二者对Ⅲ级BTCC诊断的敏感性则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结论 :检测尿中NMP 2 2有助于BTCC的早期诊断 ,对低期低级BTCC诊断的敏感性高于VU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移行细胞 肿瘤 诊断 核基质蛋白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穿通支原体的检出及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燕英 余志贤 周丽萍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8-240,共3页
目的探讨穿通支原体(Mycoplasma penetrans,Mpe)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血液和肿瘤组织中的分离检出及意义。方法将55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的膀胱组织标本、血液标本分别接种于改良SP-4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支原体分离培养,可疑阳性... 目的探讨穿通支原体(Mycoplasma penetrans,Mpe)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血液和肿瘤组织中的分离检出及意义。方法将55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的膀胱组织标本、血液标本分别接种于改良SP-4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支原体分离培养,可疑阳性菌株用PCR予以证实。结果55例患者的Mpe累计分离率为41.8%(23/55),对照组的分离率为11.1%(3/2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按UICC-TNM标准进行分期,浸润癌(T2~T4)组Mpe分离率为69.0%(9/13),非浸润癌(Ta^T1)组为33.0%(14/42),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的膀胱组织、血液中Mpe分离阳性率高,且浸润性膀胱癌组较非浸润癌组高,提示Mpe感染与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的发生有一定关联,与肿瘤是否浸润也存在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通支原体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4v6和surv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俊航 陈炜 +3 位作者 戴宇平 陈凌武 石华 廖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6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细胞黏附分子CD44v6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预 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5名正常人膀胱黏膜标本中CD44v6和survivin的表 达。[结果]56例膀... [目的]探讨细胞黏附分子CD44v6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预 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5名正常人膀胱黏膜标本中CD44v6和survivin的表 达。[结果]56例膀胱癌的CD44v6和survivin的表达总阳性率为57.1%和85.7%,且随着癌细胞分化程度降低、癌组织浸润 深度增加CD44v6的表达减弱,而survivin在分级和分期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CD44v6和survivin的表达与肿瘤复发无明显相 关。[结论]CD44v6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分级、分期有关,有助于膀胱癌早期诊断;survivin的高表达率可能成为膀胱移 行细胞癌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V6 表达 膀胱移行细胞 膀胱 分期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细胞分化 标本 凋亡抑制蛋白 细胞黏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花素促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培 罗春丽 +2 位作者 胡宏波 吕纯芳 冀慧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824-1827,共4页
目的研究藏花素诱导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MTT比色法分析藏花素对T24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Annexin V-FITC/PI荧光双标流式细胞术检测T24细胞周期动力学和凋亡诱导率的影响,RT-PC... 目的研究藏花素诱导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MTT比色法分析藏花素对T24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Annexin V-FITC/PI荧光双标流式细胞术检测T24细胞周期动力学和凋亡诱导率的影响,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变化。结果藏花素能明显抑制T24细胞的增殖,并可导致其形态学的改变;随藏花素作用时间的延长,G0/G1期细胞比例逐渐增加,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逐渐减少,早期凋亡细胞逐渐增多,同时可以上调Bax和下调Bcl-2的基因表达水平。结论藏花素可明显抑制T24细胞的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可能与Bcl-2和Bax等凋亡调控基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花素 膀胱移行细胞T24细胞 细胞凋亡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survivin及其剪接变异体survivin-2B和survivin-ΔEx3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凯 刘春晓 +2 位作者 郑少波 徐亚文 许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98-1600,共3页
目的:研究survivin及其剪接变异体survivin-2B和survivin-ΔEx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癌旁和正常膀胱组织survivin、survivin-2B和survivin-ΔEx3表达。结... 目的:研究survivin及其剪接变异体survivin-2B和survivin-ΔEx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癌旁和正常膀胱组织survivin、survivin-2B和survivin-ΔEx3表达。结果:Survivin、survivin-2B和survivin-ΔEx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均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升高,survivin和survivin-ΔEx3表达升高(P<0.05),且两者正相关(0<r<1,P<0.05);而survivin-2B的表达则降低(P<0.05)。结论:Survivin、survivin-2B和survivin-ΔEx3可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不同作用,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移行细胞 SURVIVIN survivin-2B survivin-ΔEx3 剪接变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