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光分组交换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分析
1
作者 赵俊 孙小菡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66-770,共5页
提出基于光分组交换及组播的新型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分析了系统冲突产生的原因.提出基于循环光纤延时线(Rec-FDL)的冲突解决方案,建立了该结构解决系统冲突时的稳定性及时延模型.比较了Rec-FDL与分组重传冲突解决机制的稳定性及时延特性.... 提出基于光分组交换及组播的新型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分析了系统冲突产生的原因.提出基于循环光纤延时线(Rec-FDL)的冲突解决方案,建立了该结构解决系统冲突时的稳定性及时延模型.比较了Rec-FDL与分组重传冲突解决机制的稳定性及时延特性.Rec-FDL架构所接入的CPU及从节点分组到达率比分组重传机制分别多了400和100packets/s,具有更高稳定性;分组到达率为500packets/s时,若CPU与控制节点距离大于20km,Rec-FDL架构在输出端口产生的时延比分组重传机制至少小4.5m s;若增至50km,Rec-FDL架构在系统内部产生的时延比分组重传机制小5μs.Rec-FDL架构更适于构建分布式HPCS及大范围的网格计算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光分组交换 组播 循环光纤延时线 时延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特为清华大学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提供可靠电源保障
2
《电子与电脑》 2010年第8期103-103,共1页
在清华大学高性能计算机集群系统项目招标工作中.山特电子(深圳)有限公司的不间断电源产品成功中标,为该项目提供山特ARRAY 3A3 30kVA UPS产品,为高性能计算机集群系统提供可靠电源保障。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电源保障 清华大学 山特 计算机集群系统 UPS产品 电源产品 招标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计算机有向指数步长环网拓扑结构设计(英文)
3
作者 方木云 金瑜 +3 位作者 吴辉冬 仇祯 刘海波 赵鲜鲜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170-178,共9页
针对高性能计算(HPC)系统规模的增大导致的通信延迟和物理电缆长度增加等不利因素,提出一种新的用于高性能计算机互连的有向指数步长环网拓扑结构。仿真结果表明:与随机步长相比,其可以进一步降低30%的通信延迟,同时降低封装复杂性和物... 针对高性能计算(HPC)系统规模的增大导致的通信延迟和物理电缆长度增加等不利因素,提出一种新的用于高性能计算机互连的有向指数步长环网拓扑结构。仿真结果表明:与随机步长相比,其可以进一步降低30%的通信延迟,同时降低封装复杂性和物理电缆长度;与固定步长和随机步长拓扑在生成拓扑后计算通信延迟不同,该方案能够在生成拓扑之前考虑延迟。文中还就延迟、封装复杂度、物理电缆长度、可扩展性等方面,将指数步长与固定步长和随机步长的拓扑结构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有向环网拓扑结构 指数步长 通信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首台超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刷新中国高性能计算速度
4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创新科技》 2010年第6期32-32,共1页
6月1日,中国首台实测性能超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曙光"星云"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发布,超千万亿次的计算能力再次刷新了中国高性能计算的最高速度。在德国时间2010年5月31日公布的第35届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 6月1日,中国首台实测性能超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曙光"星云"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发布,超千万亿次的计算能力再次刷新了中国高性能计算的最高速度。在德国时间2010年5月31日公布的第35届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排行榜中排名第二,创造了中国高性能计算机全球排名的最好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超级计算机 新中国 计算速度 TOP500 最高速度 计算能力 排行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SA订购Appro公司高性能计算机
5
作者 王海丹 《国外核新闻》 2007年第12期7-7,共1页
美国核军工管理局(NNSA)与美国高性能计算机供应商Appro公司签署了一份订购合同。根据该合同,Appro将向美国三大核武器实验室(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和桑迪亚国家实验室)交付并整合下一代... 美国核军工管理局(NNSA)与美国高性能计算机供应商Appro公司签署了一份订购合同。根据该合同,Appro将向美国三大核武器实验室(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和桑迪亚国家实验室)交付并整合下一代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Appro公司 订购 国家实验室 核武器实验室 利弗莫尔 供应商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高性能计算创新团队
6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F0004-F0004,共1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高性能计算创新团队,面向国家和军队重大战略需求,长期从事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研制与应用,在高性能计算体系结构、自主微处理器设计、高性能系统软件开发、可扩展并行算法研究等方面有雄厚的技术积累,是一支既能在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高性能计算创新团队,面向国家和军队重大战略需求,长期从事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研制与应用,在高性能计算体系结构、自主微处理器设计、高性能系统软件开发、可扩展并行算法研究等方面有雄厚的技术积累,是一支既能在学术上参与国际竞争,又能在国家重大工程中驾驭复杂系统研制的国内一流、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创新 计算体系结构 高性能系统 国际影响力 微处理器 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河高性能计算创新团队
7
《国防科技》 2016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国防科技大学天河高性能计算创新团队是全国首批入选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的高性能计算创新团队。该团队先后突破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取得多项高水平科研成果,有效提升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核心竞争力。2014年该团... 国防科技大学天河高性能计算创新团队是全国首批入选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的高性能计算创新团队。该团队先后突破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取得多项高水平科研成果,有效提升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核心竞争力。2014年该团队研制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天河一号和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先后7次位居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榜首,标志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实现了从“追随者”向“领跑者”的转变,其应用项目入围国际超级计算最高奖项“高登·贝尔奖”,实现了我国在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的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创新团队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超级计算机 国防科技大学 计算应用 国家教育部 核心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岸线、ARM发布全新NuSmart计算机系统芯片
8
作者 王涛 《通信世界》 2010年第35期39-39,共1页
ARM公司又有了新的收获。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供应商,ARM的产品形态一直以来都是在合作伙伴那里体现出来的。不同于以往的是:此次故事的演绎者是一家位于中国广东的企业——广东新岸线计算机系统芯片有限公司(以下简... ARM公司又有了新的收获。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供应商,ARM的产品形态一直以来都是在合作伙伴那里体现出来的。不同于以往的是:此次故事的演绎者是一家位于中国广东的企业——广东新岸线计算机系统芯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岸线”)。9月14日,新岸线公司和ARM公司在北京联合发布全球第首款40nmA9双核2.0G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芯片——NuSmart28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ARM公司 岸线 芯片 知识产权 合作伙伴 产品形态 供应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计算机实现超千万亿次的突破
9
《数字通信世界》 2010年第6期47-47,共1页
2010年6月1日,对于中国高性能产业界来讲,是一个值得铭记日子,中国首台实测性能超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曙光“星云”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于北京正式发布,超千万亿次的计算能力再次刷新了中国高性能计算的最高速度。在德国时间2010... 2010年6月1日,对于中国高性能产业界来讲,是一个值得铭记日子,中国首台实测性能超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曙光“星云”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于北京正式发布,超千万亿次的计算能力再次刷新了中国高性能计算的最高速度。在德国时间2010年5月31日公布的第35届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排行榜中排名第二,创造了中国高性能计算机全球排名的最好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超级计算机 TOP500 最高速度 计算能力 中国 排行榜 刷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高性能和高集成度芯片
10
《中国新通信》 2010年第18期94-94,共1页
我国在高端通用芯片和计算机单芯片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9月15日,新岸线公司和英国ARM公司在京联合发布全球首款40纳米A9双核2.0G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芯片。这款名为NuSmart2816的芯片是基于ARM公司技术架构,中国自主设计的计算机系... 我国在高端通用芯片和计算机单芯片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9月15日,新岸线公司和英国ARM公司在京联合发布全球首款40纳米A9双核2.0G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芯片。这款名为NuSmart2816的芯片是基于ARM公司技术架构,中国自主设计的计算机系统芯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芯片技术 高集成度 英国ARM公司 研发 通用芯片 自主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缓冲的光互连网络的吞吐率性能分析及优化
11
作者 齐星云 窦强 +2 位作者 陈永然 温俊 窦文华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72,共5页
针对当前高性能计算机光互连网络中存在的光缓冲不易实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缓冲的光互连网络结构BOIN,并在对网络结构进行建模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网络的吞吐率随不同的输入负载和网络规模而变化的规律,给出了在一定的互连总规模和... 针对当前高性能计算机光互连网络中存在的光缓冲不易实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缓冲的光互连网络结构BOIN,并在对网络结构进行建模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网络的吞吐率随不同的输入负载和网络规模而变化的规律,给出了在一定的互连总规模和输入负载下,网络实际吞吐率达到最大值时网络拓扑结构所必须满足的条件。最后用模拟实验证明了这一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处理器间互连 无缓冲光互连 网络吞吐率 网络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洪水 《交通世界》 2012年第3期198-199,共2页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以现代光电传感技术、网络传输技术及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为依托,通过结构安全分析和评估软件系统来对桥梁结构受力及变形等进行监测和分析,评估桥梁的承载能力和安全状态,为桥梁运营养护提供有效的科技手段。
关键词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应用 光电传感技术 网络传输技术 结构受力 软件系统 安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真技术发展必须依托创新体系——李伯虎院士在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仿真大会后一席谈
13
作者 高博特 《中国航天》 2013年第11期52-55,共4页
2015年11月15日,在北京航天工业发展大厦举行的“仿真的力量——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仿真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科技委常务副主任李伯虎为大会做专题演讲,题为《复杂系统高性能仿真计算机系统研究》。李伯虎院士向... 2015年11月15日,在北京航天工业发展大厦举行的“仿真的力量——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仿真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科技委常务副主任李伯虎为大会做专题演讲,题为《复杂系统高性能仿真计算机系统研究》。李伯虎院士向现场500余名参会代表介绍了复杂系统、计算科学、高性能仿真技术、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内涵;其次,从满足两类用户——“复杂系统高端建模仿真用户及按需提供高性能仿真云服务的海量用户”及其三类仿真——“数学、人在回路、硬件在回路/嵌入式仿真”的角度,讨论了对复杂系统高性能仿真技术的技术需求,并介绍了相关的技术概况,进而提出研制复杂系统高性能仿真计算机系统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 仿真技术 国防科技 工业系统 李伯虎 创新体系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航天科工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衔世界运算速度的总设计师——记2011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获得者、国防科技大学校长杨学军
14
作者 王溪 《中国科技产业》 2011年第11期73-73,共1页
杨学军,1963年4月出生于山东武城县。1983年毕业于南京通信工程学院,1991年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获工学博士,1995年晋升为教授。现任国防科技大学教授、校长、国家重大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总设计师,是我国超级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杰出科学家。
关键词 国防科技大学 总设计师 科学与技术 运算速度 校长 获得者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讯
15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2-692,共1页
2012年8月29日。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新建成的200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在四川绵阳通过验收。 2012年9月3日,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大尺寸超声速风洞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 2012年9月3日,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大功... 2012年8月29日。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新建成的200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在四川绵阳通过验收。 2012年9月3日,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大尺寸超声速风洞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 2012年9月3日,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大功率电弧风洞建成并圆满完成首次型号试验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研究与发展 空气动力 电弧风洞 四川绵阳 国家验收 试验任务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电脑“星云”即将在深圳安装
16
《中国科技财富》 2011年第9期8-8,共1页
近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浇筑,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科研楼主体结构正式封顶。该项目计划于今年底全部完工。超算中心将安装“星云”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峰值计算能力超过每秒3000万亿次。超算中心位于深圳大学城东校区西南部,深圳... 近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浇筑,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科研楼主体结构正式封顶。该项目计划于今年底全部完工。超算中心将安装“星云”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峰值计算能力超过每秒3000万亿次。超算中心位于深圳大学城东校区西南部,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东侧,南方科技大学启动校区北侧,总用地面积1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3414平方米。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广东省和深圳市重大项目,由科技部和深圳市共同出资,总投资超过12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大学城 超级电脑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安装 星云 基础设施项目 科技部 主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