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8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浇注方式对超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中纤维取向及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林泽文 陈浩 +3 位作者 水中和 余睿 宋秋磊 肖勋光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010-2015,共6页
通过改变新拌浆体的浇筑方式(单侧浇筑和混乱浇筑)以及流动距离(400 mm,600 mm,800 mm以及1000 mm),研究超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UHPFRC)中纤维取向与分布。结果表明:采用从模具单侧浇注的方式以及增长流动距离都可改善纤维的取向与分... 通过改变新拌浆体的浇筑方式(单侧浇筑和混乱浇筑)以及流动距离(400 mm,600 mm,800 mm以及1000 mm),研究超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UHPFRC)中纤维取向与分布。结果表明:采用从模具单侧浇注的方式以及增长流动距离都可改善纤维的取向与分布。此外,新拌UHPFRC中纤维的流动过程可分为三个区域:混乱期,稳定期和再混乱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 取向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中钢纤维拔出行为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龚明子 潘阿馨 +4 位作者 张子龙 王涛 饶先鹏 陈晨 黄伟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764-2772,共9页
自行研发的纤维定位装置可较为精准地控制钢纤维的空间位置,基于此,研究了钢纤维埋置深度、直径和埋置角度对超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UHPFRC)中钢纤维拔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钢纤维埋置深度增加,钢纤维最大拔出力、拔出功、最大... 自行研发的纤维定位装置可较为精准地控制钢纤维的空间位置,基于此,研究了钢纤维埋置深度、直径和埋置角度对超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UHPFRC)中钢纤维拔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钢纤维埋置深度增加,钢纤维最大拔出力、拔出功、最大拔出应力及钢纤维强度利用率均呈不断提高的趋势,而最大平均黏结强度却呈减小的趋势;随着钢纤维直径增加,钢纤维最大拔出力、拔出功和最大平均黏结强度相应增加,而钢纤维强度利用率和最大拔出应力均减小;随着钢纤维埋置角度增大,钢纤维最大拔出力和拔出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别在埋置角度为45°和30°时达到最大,而埋置角度为75°时,试件破坏模式表现为钢纤维拉断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 纤维 拉拔 埋置参数 界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纤维增强混凝土与筋材复合体系拉伸性能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余江滔 史天成 +2 位作者 郁颉 谢正良 俞可权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25-833,890,共10页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具有优异的抗压强度,而超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具有优良的拉伸应变强化能力,二者均属于高性能纤维增强基材。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FRP bar)具有抗拉强度高、密度小、耐腐蚀性能好的优点。高性能基体与高强度筋...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具有优异的抗压强度,而超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具有优良的拉伸应变强化能力,二者均属于高性能纤维增强基材。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FRP bar)具有抗拉强度高、密度小、耐腐蚀性能好的优点。高性能基体与高强度筋材的结合使用,有望解决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同时保证结构体系的承载能力。选取力学性能不同的3种基体(普通混凝土、ECC和UHPC)与2种筋材(钢筋、BFRP筋),在其材料性能试验基础上,对其组成的6种配筋复合体系进行了轴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性能基材可以有效地提升构件强度,但复合体系的变形能力由基材与筋材中应变能力较弱的一方决定;高性能基材所提供的抗拉贡献和应变软化会导致复合体系提前进入破坏状态,反而降低了体系的延性(拉伸变形能力)。初步证明,基于高性能材料的结构构件设计必须综合考虑材料各自的力学性能和材料间相互作用造成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延性混凝土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 复合体系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工艺对镀铜钢纤维增强废弃陶瓷粉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张立卿 余家乐 +6 位作者 肖振荣 潘延念 龚良勇 熊进刚 李希友 王云洋 许开成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6,共7页
绿色低碳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是应对混凝土结构日益恶劣的服役环境和实现中国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废弃陶瓷粉取代25%的水泥并引入良好耐久性的镀铜钢纤维制备绿色低碳超高性能混凝土。镀铜钢纤维的分散... 绿色低碳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是应对混凝土结构日益恶劣的服役环境和实现中国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废弃陶瓷粉取代25%的水泥并引入良好耐久性的镀铜钢纤维制备绿色低碳超高性能混凝土。镀铜钢纤维的分散状态无疑对其增强增韧效果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探索了两种镀铜钢纤维分散方式(均匀筛入和直接倒入)对废弃陶瓷粉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流动性、抗折强度、断裂韧性、抗压强度、压缩韧性、折压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均匀筛入法掺入镀铜钢纤维对废弃陶瓷粉超高性能混凝土抗折强度、抗压强度、折压比和断裂能的增强增韧效果均优于直接倒入,但对压缩功的提高效果稍弱于直接倒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废弃陶瓷粉 镀铜钢纤维 分散工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钢-PVA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盾构管片抗弯性能研究
5
作者 许成祥 周志豪 +1 位作者 许奇琦 杨曌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11,共12页
本文利用弯曲加载破坏试验,研究了钢纤维体积率、聚乙烯醇(PVA)纤维体积率以及矿粉掺量对高温后的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HFHPC)盾构管片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一定量钢纤维、PVA纤维以及矿粉的HFHPC盾构管片在经受高温后的极限... 本文利用弯曲加载破坏试验,研究了钢纤维体积率、聚乙烯醇(PVA)纤维体积率以及矿粉掺量对高温后的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HFHPC)盾构管片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一定量钢纤维、PVA纤维以及矿粉的HFHPC盾构管片在经受高温后的极限承载力、初始刚度、延性系数以及耗能系数等力学性能指标较普通混凝土盾构管片相应值均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钢-PVA混杂纤维 高性能混凝土 盾构管片 抗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钢-PVA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爆裂性能
6
作者 许成祥 李先琪 +1 位作者 许奇琦 肖良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7期11783-11792,共10页
为研究钢纤维、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纤维和矿粉3种因素对钢-PVA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hybrid fibre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HFHPC)高温后的爆裂行为和立方体抗压强度。对钢纤维、PVA纤维和矿粉3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 为研究钢纤维、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纤维和矿粉3种因素对钢-PVA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hybrid fibre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HFHPC)高温后的爆裂行为和立方体抗压强度。对钢纤维、PVA纤维和矿粉3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并进行高温爆裂试验以及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利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对不同温度后的HFHPC试件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钢-PVA混杂纤维的掺入能有效抑制混凝土爆裂的发生,少量掺入PVA纤维(0.1%)时,即可有效抑制爆裂现象的发生,适量掺入钢纤维(不少于1.0%)能够改善混凝土爆裂现象。在试验范围内,当钢纤维掺量为1.5%、PVA纤维为0.3%和矿粉为10%时,HFHPC试件抗爆裂性能最佳。随着目标温度的升高,HFHPC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下降,在常温至400℃时,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下降幅度较小,在400℃后,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下降幅度明显增大。通过扫描电镜对微观结构观察分析得出,PVA纤维在试件内融化并形成孔道,为试件内部水分的蒸发提供了通道,降低了试件内部蒸汽压力,从而有效抑制了混凝土的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钢-PVA混杂纤维 爆裂性能 高温后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RP筋与混杂钢纤维超高性能混凝土黏结性能分析
7
作者 范小春 郭浩宇 +1 位作者 张澳 张浩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4-161,共8页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FRP)筋与混杂钢纤维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黏结性能,采用拉拔试验对BFRP筋与混杂钢纤维UHPC的黏结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回收轮胎钢纤维(RTSF)掺量、UHPC保护层厚度、UHPC龄期及不同纤维掺入比例对B...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FRP)筋与混杂钢纤维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黏结性能,采用拉拔试验对BFRP筋与混杂钢纤维UHPC的黏结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回收轮胎钢纤维(RTSF)掺量、UHPC保护层厚度、UHPC龄期及不同纤维掺入比例对BFRP筋-UHPC结构黏结破坏模式、黏结滑移响应和黏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BFRP筋-UHPC结构有拔出破坏、劈裂破坏和拔出且劈裂破坏3种黏结破坏形态;BFRP筋-UHPC结构的极限黏结强度随着UHPC保护层厚度、UHPC龄期的增大而增大,且RTSF掺量由0%提升至3%时极限黏结强度提升了42.3%,但随着RTSF掺量的增大提升效果逐渐减弱。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BFRP筋-UHPC结构的黏结滑移本构模型,模型模拟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RP筋 高性能混凝土 纤维 拉拔试验 黏结滑移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和养护制度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阻尼性能及机理的影响
8
作者 陈昭晖 陶然 汪瑶杰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45-253,共9页
考虑钢纤维参数和养护制度等因素,研究了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的阻尼性能和机理。结果表明:掺入钢纤维提升了UHPC阻尼性能,纤维体积掺量为2.5%时UHPC阻尼比较未掺时增加了54.9%;减小钢纤维长径比、采... 考虑钢纤维参数和养护制度等因素,研究了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的阻尼性能和机理。结果表明:掺入钢纤维提升了UHPC阻尼性能,纤维体积掺量为2.5%时UHPC阻尼比较未掺时增加了54.9%;减小钢纤维长径比、采用标准养护可使UHPC具有更好的阻尼性能。合理选择钢纤维参数和养护制度可制备出兼顾阻尼、强度和经济成本的UHPC材料。考虑钢纤维对UHPC阻尼性能的正负效应,建立了UHPC材料阻尼的半经验预测公式。微观层面上,随钢纤维掺量增加、长径比减小以及采用标准养护制度,UHPC基体中掺入钢纤维形成的纤维-基体界面过渡区、微孔隙和微裂缝等内部缺陷会增多,但有利于UHPC材料通过钢纤维的形变、钢纤维-基体界面间摩擦、微裂缝开合、微孔隙变形以及微孔隙内部空气的柔性缓冲等机制产生阻尼耗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UHPC) 纤维 养护制度 阻尼性能 微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识别法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平板钢纤维掺量检测研究
9
作者 范学明 赵坤 +2 位作者 周晓鹏 叶小杭 孙向东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3-89,103,共8页
为研究图像识别法在超高性能混凝土结构钢纤维掺量检测中的应用,制作了四块足尺超高性能混凝土平板结构,结果表明:对超高性能混凝土试件截面纤维源图像经过灰度化、二值化、提取初始检测区域、纤维轮廓椭圆拟合步骤后可以识别出纤维的... 为研究图像识别法在超高性能混凝土结构钢纤维掺量检测中的应用,制作了四块足尺超高性能混凝土平板结构,结果表明:对超高性能混凝土试件截面纤维源图像经过灰度化、二值化、提取初始检测区域、纤维轮廓椭圆拟合步骤后可以识别出纤维的分布情况;对图像识别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可视化地绘制超高性能混凝土平板纤维掺量平面分布图,能够原位检测超高性能混凝土结构各个位置钢纤维掺量,并引用纤维分布系数评价指标量化表征超高性能混凝土板纤维分布均匀性程度,可用于评价施工质量优劣;在一定流动距离内,钢纤维分布过程划分为稳定期和混乱期二段过程,从一侧浇筑流动距离为1 100 mm的超高性能混凝土,钢纤维分布稳定区域在950 mm,对于从中间浇筑流动距离为550 mm的超高性能混凝土,钢纤维分布稳定区域缩小到400 mm,流动距离越长稳定期长度越长,表明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增长流动距离显著地增加稳定期在总距离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图像识别法 纤维掺量 流动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醛纤维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影响
10
作者 程书祥 李晨瑶 +4 位作者 惠卫华 李家攀 张永园 丁庆军 贺图升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0-213,共4页
为探究聚甲醛(POM)纤维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了POM纤维体积掺量分别为1.0%、1.5%、2.0%和2.5%时对UHPC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弯曲韧性、抗冲击性能以及抗冲磨性能影响,并通过SEM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随着PO... 为探究聚甲醛(POM)纤维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了POM纤维体积掺量分别为1.0%、1.5%、2.0%和2.5%时对UHPC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弯曲韧性、抗冲击性能以及抗冲磨性能影响,并通过SEM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随着POM纤维掺量的增加,会降低UHPC的扩展度和坍落度,当POM纤维掺量为2.5%时,其扩展度为600 mm;UHPC的力学性能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POM纤维掺量为2%时,UHPC的力学性能最高;UHPC的抗冲磨/抗冲击强度逐渐增大,当纤维掺量为2.5%时,其抗冲磨/抗冲击性能分别为116 h/(kg/m^(2))和2760 J,且能改善UHPC的弯曲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抗冲磨性能 聚甲醛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率对镀铜钢纤维超高性能混凝土自感知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张立卿 刘秋萍 +3 位作者 潘延念 熊信福 熊进刚 许开成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86-2194,共9页
镀铜钢纤维增强废弃陶瓷超高性能混凝土(CSF-UHPC)具有导电性好、灵敏度高等优势,在混凝土结构健康监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混凝土结构在服役过程中往往会暴露在不同的湿度环境下,含水率变化会影响其导电性能,进而影响其自感知... 镀铜钢纤维增强废弃陶瓷超高性能混凝土(CSF-UHPC)具有导电性好、灵敏度高等优势,在混凝土结构健康监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混凝土结构在服役过程中往往会暴露在不同的湿度环境下,含水率变化会影响其导电性能,进而影响其自感知性能。因此,研究了CSF-UHPC在不同加载条件下含水率对其自感知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比较了不同因素对其自感知性能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加载条件下,CSF-UHPC的自感知性能均随含水率的降低而降低。含水率降低引起的电阻率变化率、应力灵敏度和应变灵敏度降低率均随着加载幅值和加载速率的增大而增大。CSF-UHPC在完全干燥后的电阻率变化率、应力灵敏度和应变灵敏度降低率最大分别可达75.44%、76.32%和70.96%。由雷达图分析结果可知,不同环境因素对CSF-UHPC自感知性能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加载幅值、含水率和加载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含水率 自感知性能 镀铜钢纤维 废弃陶瓷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对锚栓受拉行为影响研究
12
作者 张岳峰 陈昭 +3 位作者 刘佳俊 王菁 刘兵 李福海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48,共6页
鉴于国内外以高性能混凝土(HPSFRC)为基材的锚栓等连接件锚固行为的研究还较匮乏。对安装于HPSFRC中的后锚固膨胀锚栓进行了拉拔试验,以研究锚栓受拉行为。将纤维掺量(0.5%和1.0%)和锚固深度(25 mm、35 mm和45 mm)作为试验变量。分析了... 鉴于国内外以高性能混凝土(HPSFRC)为基材的锚栓等连接件锚固行为的研究还较匮乏。对安装于HPSFRC中的后锚固膨胀锚栓进行了拉拔试验,以研究锚栓受拉行为。将纤维掺量(0.5%和1.0%)和锚固深度(25 mm、35 mm和45 mm)作为试验变量。分析了不同试验因素和水平下锚栓的拉拔荷载位移行为,以及已有锚栓抗拉承载力预测模型(CCD和Toth模型)对HPSFRC中锚栓受拉试验承载力预测的准确性。研究发现:加入钢纤维的混凝土中锚栓的拉拔破坏模式、破坏裂缝形态、极限拉拔承载力和锚固性能都与其在普通混凝土中显著不同。随纤维掺量增多,主导破坏模式由锥体破坏向穿出破坏转变,且拉拔承载力增大、锚固刚度减小、锚固延性增大。锥体破坏模式下混凝土的开裂呈现多裂缝形态,显微镜视角下纤维多横跨裂缝两侧形成“桥接”。增大锚固深度,同样会导致更高的拉拔承载力且锚固刚度减小。HPSFRC中发生相应破坏模式的锚固深度/锚栓直径(H_(ef)/D)阈值远小于普通混凝土中的阈值。基材为HPSFRC,CCD模型会显著低估锚栓拉拔承载力,Toth模型的锚栓承载力预测值则较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纤维混凝土 后锚固膨胀锚栓 拉拔试验 抗拉承载力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纤维对超高性能混凝土高温爆裂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王雄锋 陈波 张晓闯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9-113,共5页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水胶比低、结构致密,在高温条件下易发生爆裂。为提升UHPC的高温性能,采用钢纤维与聚丙烯(PP)纤维混掺、钢纤维与聚乙烯醇(PVA)纤维混掺和长短PVA纤维混掺的方式,制备UHPC并进行600℃的高温试验,并研究了纤维混掺U...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水胶比低、结构致密,在高温条件下易发生爆裂。为提升UHPC的高温性能,采用钢纤维与聚丙烯(PP)纤维混掺、钢纤维与聚乙烯醇(PVA)纤维混掺和长短PVA纤维混掺的方式,制备UHPC并进行600℃的高温试验,并研究了纤维混掺UHPC抗温爆性能机制。结果表明,钢纤维混掺有机纤维时,UHPC的抗高温爆裂性能得到改善,随着有机纤维的掺量增加,试件爆裂程度不断降低,完整度提高。钢-PVA纤维混掺UHPC的完整度比钢-PP纤维混掺UHPC高。随着有机纤维掺量的增加,UHPC破碎度减小。钢纤维与1.0%掺量的PP/PVA纤维混掺,对UHPC高温爆裂起到了较好的抑制作用。PVA纤维比PP纤维更有利于提高UHPC的抗高温爆裂性能。小直径、大长径比的有机纤维对UHPC抗高温爆裂作用大。有机纤维聚合物在高温作用下气化,为混凝土内部水分逸出提供了有效通道,避免蒸汽压力超过UHPC抗拉强度而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PP纤维 PVA纤维 高温抗爆裂性能 破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纤维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高温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罗伊明 张博 +2 位作者 刘彦钰 吴守军 付国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5-832,共8页
本文对混杂钢纤维(SF)-聚丙烯纤维(PPF)-硫酸钙晶须(CSW)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进行高温试验(200~800℃),研究了混杂纤维增强UHPC高温前后的物理力学性能,并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微观形貌观测,探讨了基体裂缝发展过程... 本文对混杂钢纤维(SF)-聚丙烯纤维(PPF)-硫酸钙晶须(CSW)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进行高温试验(200~800℃),研究了混杂纤维增强UHPC高温前后的物理力学性能,并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微观形貌观测,探讨了基体裂缝发展过程中多尺度纤维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UHPC的质量损失率呈增大趋势,而超声波速则呈下降趋势,同时混杂SF-PPF-CSW对基体超声波速的降低有一定减缓作用;当温度小于400℃时,混杂SF-PPF-CSW增强UHPC的弯曲强度变化微弱(<5%),超过400℃后则迅速下降,在800℃下仅为初始强度的19.2%~24.7%;残余抗压强度随温度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400℃时达到峰值,较常温时提升了48.9%~62.0%;各温度下,掺加SF-PPF-CSW的UHPC物理力学性能均得到了有效提升,其中混杂1.7%(体积分数)SF、0.3%(体积分数)PPF、1.0%(体积分数)CSW对UHPC力学性能提升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 高性能混凝土 高温 物理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锈蚀钢筋与纤维增强混凝土黏结性能试验研究
15
作者 刘延春 陈本晟 +3 位作者 刘才玮 闫良泰 刘新宇 苗吉军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1-273,共13页
为研究锈蚀钢筋与玄武岩-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BPFRC)的黏结滑移机理,本文应用电化学加速锈蚀方法制备了48个不同锈蚀率(0、2%、5.0%和10.0%)下的棱柱体偏心拉拔试件,通过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探究纤维掺入对混凝土基体影响;开展拉拔试验... 为研究锈蚀钢筋与玄武岩-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BPFRC)的黏结滑移机理,本文应用电化学加速锈蚀方法制备了48个不同锈蚀率(0、2%、5.0%和10.0%)下的棱柱体偏心拉拔试件,通过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探究纤维掺入对混凝土基体影响;开展拉拔试验观察纤维增强混凝土(FRC)黏结性能变化规律,记录试件表面变化与破坏模式;采用电镜扫描对破坏后黏结界面进行微观测试。试验结果表明:1)纤维的桥接有效抑制裂缝发展并分散荷载作用,FRC的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提高了12.43%~18.65%和5.36%~9.64%;2)在黏结性能方面,锈蚀影响下混凝土约束和界面摩擦大幅降低,钢筋锈蚀率6%~7%时,普通混凝土黏结强度平均降低18.1%,BPFRC与普通混凝土割线黏结刚度分别下降43.3%和39.0%,而初始黏结刚度受锈蚀影响较小,降低了5.0%~11.8%;3)锈蚀损伤条件下FRC在黏结强度、黏结刚度、残余强度等方面表现出一定优势,不同锈蚀率下FRC的黏结强度比普通混凝土提高11.1%~27.6%,BPFRC较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BFRC)/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PFRC)提高了5.2%~11.8%,两种纤维混合时体现出正协同效应。在试验结果基础上,本文结合锈蚀损伤系数建立不同纤维掺入的半经验半理论黏结强度预测公式与三段式黏结-滑移本构关系。研究结果可为BF-PF增强混凝土的性能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混凝土 锈蚀 力学性能 黏结-滑移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组合双连梁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16
作者 田建勃 焦崧 +4 位作者 陈田宁 张书林 王梦梦 张俊发 杨海增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0-202,共13页
连梁作为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重要的耗能构件,要求其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双连梁通过提高跨高比,降低连梁内力,在地震作用下表现出良好的延性。为此,在采用双连梁的基础上考虑基体材料与钢板的影响,提出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组合双连梁,... 连梁作为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重要的耗能构件,要求其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双连梁通过提高跨高比,降低连梁内力,在地震作用下表现出良好的延性。为此,在采用双连梁的基础上考虑基体材料与钢板的影响,提出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组合双连梁,并使用有限元软件对试验试件进行数值模拟,对其混凝土裂缝发展、钢板和钢筋应力、钢板沿梁跨的内力分布进行探究分析。并对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组合双连梁的跨高比、含钢率、配箍率、纵筋配筋率、纤维增强混凝土强度和连梁中间开缝间距等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纵筋配筋率、含钢率、纤维增强混凝土强度和跨高比对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组合双连梁的抗震性能影响相对较大;纤维增强混凝土的使用有利于钢板性能的充分发挥;双连梁左、右梁内的受力基本相同,双连梁可以近似按左、右梁转角刚度相同进行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混凝土组合双连梁 纤维增强混凝土 抗震性能 有限元模拟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混凝土静动态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王道远 袁金秀 +1 位作者 武薇 闫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3-503,共11页
纤维增强混凝土(FRC)兼具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在桥梁隧道、海上建筑和军事防护工程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增强和抑裂效果及作用机理,对于FRC的设计和工程应用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不同类型FRC的组成及特点,综述... 纤维增强混凝土(FRC)兼具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在桥梁隧道、海上建筑和军事防护工程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增强和抑裂效果及作用机理,对于FRC的设计和工程应用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不同类型FRC的组成及特点,综述了FRC在抗压、抗拉等静态力学性能,以及抗冲击、抗侵彻等动态力学性能和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对现阶段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混凝土 水泥基复合材料 静态力学性能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混凝土铺装层对正交异性钢桥面疲劳应力消减效应实测与量化研究
18
作者 叶华文 叶杨帆 +3 位作者 黄澳 蒋成川 徐勋 段智超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60,共8页
铺设高性能混凝土层能够显著降低正交异性钢桥面疲劳应力,从而提升其疲劳性能。依托宜宾临港公铁平层长江大桥工程,采用足尺模型疲劳试验和有限元模拟进行钢纤维混凝土层对钢桥面疲劳应力消减效应的定量分析。通过钢-混组合桥面足尺模... 铺设高性能混凝土层能够显著降低正交异性钢桥面疲劳应力,从而提升其疲劳性能。依托宜宾临港公铁平层长江大桥工程,采用足尺模型疲劳试验和有限元模拟进行钢纤维混凝土层对钢桥面疲劳应力消减效应的定量分析。通过钢-混组合桥面足尺模型静力和疲劳试验,观测钢桥面易损细节的疲劳应力和混凝土层开裂情况。根据足尺模型建立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其合理性,基于有限元模型进行参数分析,探明影响钢桥面疲劳应力消减作用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混凝土层对钢桥面的疲劳应力消减作用主要受混凝土层和钢桥顶面刚度影响,深度不超过混凝土保护层的裂缝的不利影响可忽略。提出的疲劳应力消减作用量化公式可为正交异性钢-混组合桥面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异性钢-混组合桥面板 高性能纤维混凝土 足尺模型 疲劳应力消减作用 量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拌和对纤维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中钢纤维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勋光 余睿 +2 位作者 孙美娟 王武峰 董恩来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26,共5页
通过采用不同水泥含量制备海水拌和纤维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UHPFRC),研究了海水拌和对UHPFRC中钢纤维的影响机理及其对宏观性能的作用机制。参照相关测试标准对其工作性能与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同时设计单丝拉拔测试和水泥含量等效电路... 通过采用不同水泥含量制备海水拌和纤维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UHPFRC),研究了海水拌和对UHPFRC中钢纤维的影响机理及其对宏观性能的作用机制。参照相关测试标准对其工作性能与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同时设计单丝拉拔测试和水泥含量等效电路试验。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对钢纤维表面的元素分布进行了面扫描,进而形貌分析及锈蚀情况分析。首先,海水拌和会引起UHPFRC中钢纤维轻微锈蚀,导致钢纤维与基体之间脱黏拉应力增大,会略有降低钢纤维拉拔过程中的最大拉应力、平均黏结强度和等效黏结强度;其次,海水拌和UHPFRC后期抗压强度可以达到基准组的90%以上,可以满足它的力学性能使用要求;最后,海水拌和会引起UHPFRC体积电阻的增大,而水泥含量的增加会降低它的体积电阻,使钢纤维锈蚀程度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拌和 高性能混凝土 纤维 力学性能 交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PVA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高温后残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许成祥 赵晓悦 +1 位作者 许奇琦 肖良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15-2025,共11页
为探究3种因素钢纤维、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纤维和矿粉对钢-PVA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hybrid fiber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HFHPC)高温后残余力学性能的影响。对钢纤维、PVA纤维和矿粉3种因素各取3个水平,采用L_(9)(3^(... 为探究3种因素钢纤维、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纤维和矿粉对钢-PVA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hybrid fiber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HFHPC)高温后残余力学性能的影响。对钢纤维、PVA纤维和矿粉3种因素各取3个水平,采用L_(9)(3^(3))方案进行正交设计,测试HFHPC遭受高温作用后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并进行极差与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钢纤维体积分数为2.0%时可以有效提高HFHPC的各项强度。PVA纤维能够抑制混凝土爆裂,与钢纤维混杂可体现优势互补。800℃时,当钢纤维体积分数为2.0%、PVA纤维体积分数为0.3%、矿粉掺量为10%时,HFHPC的抗压强度残余率与劈拉强度残余率达到最高,分别为60.23%和74.5%。当矿粉掺量大于10%时,HFHPC抗压强度可显著提高,而劈拉强度与抗折强度略有下降。最后分别建立了HFHPC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PVA混杂纤维 高性能混凝土 高温 力学性能 强度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