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6篇文章
< 1 2 9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性能混凝土劈拉损伤破坏的声光联合表征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徐东 冯子鸣 +3 位作者 王宁宁 吴文文 石丹丹 栾金津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9-187,共9页
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劈拉破坏特征,采用3种不同的加载速率(0.1、0.01、0.001 mm/s)进行劈拉加载,在加载过程中采用数字图像相关(DIC)方法非接触观测裂缝演化,同时结合声发射(AE)技术对UHPC的破坏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并基于DIC... 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劈拉破坏特征,采用3种不同的加载速率(0.1、0.01、0.001 mm/s)进行劈拉加载,在加载过程中采用数字图像相关(DIC)方法非接触观测裂缝演化,同时结合声发射(AE)技术对UHPC的破坏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并基于DIC应变云图、AE参量分析试件的破坏特征。结果表明,钢纤维的掺入改善了混凝土的脆性,UHPC峰后荷载-位移曲线下降更平缓,没有出现急剧下降的情况;加载速率越高,UHPC测出劈拉强度越高,符合混凝土速率效应规律,加载速率由0.001 mm/s提升到0.01 mm/s和由0.01 mm/s提升到0.1 mm/s,劈拉峰值荷载分别提高了27.9%和28.5%。采用DIC法进行UHPC劈拉试验的变形测量可获得连续的变形数据,能完整地捕捉裂缝的开展过程,证明DIC能很好地反映试件表面裂缝开展演化过程。基于RA-AF值分析可以快捷、有效地判断混凝土中裂缝的开展类型。根据分析结果,UHPC劈拉试验的裂缝类型绝大多数为拉伸裂缝,且随着加载速率的提高,拉伸裂缝占总裂缝的比例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劈拉 声发射 数字图像相关 损伤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性能混凝土连接的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薛伟辰 胡新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1-1119,共9页
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超高强度和类金属拉伸强化特性,与钢筋的粘结性能远优于普通混凝土。将UHPC用于预制混凝土梁、柱中钢筋的连接,可大幅缩短钢筋搭接长度、简化连接构造、提高施工效率,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及应用前景。近年来,国内... 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超高强度和类金属拉伸强化特性,与钢筋的粘结性能远优于普通混凝土。将UHPC用于预制混凝土梁、柱中钢筋的连接,可大幅缩短钢筋搭接长度、简化连接构造、提高施工效率,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及应用前景。近年来,国内外对基于UHPC连接的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开展了系列的研究。本文介绍了UHPC中钢筋搭接性能,梳理了试验方法、破坏模式、粘结强度和粘结应力分布规律,比较了搭接强度计算方法,并提出了搭接长度设计建议。总结了基于UHPC连接的预制混凝土柱、节点和框架的构造特点和抗震性能。总体上,经合理设计的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可实现“等同现浇”的抗震性能,包括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等方面,满足在抗震设防区推广应用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对基于UHPC连接的预制混凝土结构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钢筋搭接性能 预制混凝土 预制混凝土节点 预制混凝土框架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受损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寇佳亮 温江 +1 位作者 齐悦 周恒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28,共12页
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加固受损试件的力学性能,共设计10根UHPC加固受损钢筋混凝土梁,通过四点弯曲性能试验,研究UHPC加固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梁受弯的裂缝开展情况、破坏形态、... 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加固受损试件的力学性能,共设计10根UHPC加固受损钢筋混凝土梁,通过四点弯曲性能试验,研究UHPC加固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梁受弯的裂缝开展情况、破坏形态、承载能力和位移,分析了不同加固厚度、不同加固方式对UHPC加固受损RC梁的受弯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UHPC加固受损RC梁的承载能力有极大的提升,峰值荷载最高提升194%;发生破坏时的裂缝较原梁数目多且发展较完全;延性较原梁有很大的提升,其中加固梁相较于原梁的位移延性系数增大了49.77%~178.31%;提出了UHPC加固混凝土梁峰值荷载计算方法及基本假定,将试验参数代入公式,结果与试验值较为吻合,表明所提出的计算公式可以有效地预测此类加固梁的峰值荷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加固试件 受弯性能 承载能力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与钢筋黏结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黄远 吴仁迪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0-179,共10页
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中加入粗骨料可以有效地解决UHPC自身收缩大、成本高等问题.为了研究弯曲应力状态下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CA)与钢筋的黏结性能,对12根UHPC-CA搭接梁式试件进行4点弯曲加载试验,并采用钢筋开槽粘贴应变片... 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中加入粗骨料可以有效地解决UHPC自身收缩大、成本高等问题.为了研究弯曲应力状态下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CA)与钢筋的黏结性能,对12根UHPC-CA搭接梁式试件进行4点弯曲加载试验,并采用钢筋开槽粘贴应变片的方式测量了沿搭接钢筋长度方向黏结应力,研究其分布规律.主要研究参数包括粗骨料粒径、粗骨料含量、搭接长度以及保护层厚度.试验结果表明,试件破坏以劈裂破坏为主.粗骨料对钢筋的黏结性能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骨料与钢筋的互锁机制能增强机械咬合力,提升黏结强度;另一方面,骨料的加入会增加材料的不均匀程度,对黏结性能产生不利影响.5~10 mm粒径的骨料对黏结性能的影响比10~15 mm粒径的骨料更显著,当骨料含量达到800 kg/m^(3)时,钢筋黏结应力沿搭接长度方向的分布变得更均匀.增大钢筋搭接长度和增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均能增强对黏结强度的保持作用,从而提高试件的峰后黏结强度.提出了考虑粗骨料特征参数的UHPC-CA劈裂黏结强度计算表达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粗骨料 黏结性能 梁式试验 搭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混凝土抗氯离子扩散性能及扩散系数计算模型
5
作者 杨国平 陈际丰 +2 位作者 田琦 古李田 贡金鑫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2,20,共6页
对42组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进行了氯离子扩散系数试验,分析了水胶比、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矿渣、硅灰)掺量和龄期对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合反映水胶比及矿物掺合料掺量的养护28 d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计算式。计... 对42组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进行了氯离子扩散系数试验,分析了水胶比、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矿渣、硅灰)掺量和龄期对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合反映水胶比及矿物掺合料掺量的养护28 d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计算式。计算式简单、实用,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可用于海水环境混凝土结构耐久寿命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环境 高性能混凝土 氯离子扩散系数 矿物掺合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开挖料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和微观性能研究
6
作者 陈忠章 段木子 +2 位作者 蔡升宇 苏伟锋 李鹏飞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2,共9页
探讨了利用隧道开挖料中的岩石作为高性能混凝土粗骨料的可行性。当粗骨料对细骨料的替代率在40%以下时,高性能混凝土的流变学性能可达到规范要求,但7、28 d的抗压强度分别下降了22.2%、14.1%,抗折强度变化不大;基于试验结果,利用单纯... 探讨了利用隧道开挖料中的岩石作为高性能混凝土粗骨料的可行性。当粗骨料对细骨料的替代率在40%以下时,高性能混凝土的流变学性能可达到规范要求,但7、28 d的抗压强度分别下降了22.2%、14.1%,抗折强度变化不大;基于试验结果,利用单纯型重心设计法对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流变性能进行了评价;根据紧密堆积理论模型计算了不同粗骨料产量下的堆积密实度,发现开挖粗骨料的针片状粒型改变了材料堆积状态,降低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堆积密实度,从而降低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分析了开挖粗骨料和天然粗骨料高性能混凝土的微观结构,验证了开挖粗骨料高性能混凝土强度下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工程 开挖粗骨料 高性能混凝土 紧密堆积理论 堆积密实度 界面过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湿生物炭对超高性能混凝土自收缩和抗压强度的影响
7
作者 黄从斌 邰洪生 罗居刚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58-2464,共7页
为解决内养护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抗压强度降低的问题,本文使用生物炭取代粉煤灰,研究了不同粒径预湿生物炭对UHPC新拌性能、自收缩、抗压强度、孔结构和微观结构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湿生物炭的加入显著提高了UHPC的内部湿度,并... 为解决内养护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抗压强度降低的问题,本文使用生物炭取代粉煤灰,研究了不同粒径预湿生物炭对UHPC新拌性能、自收缩、抗压强度、孔结构和微观结构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湿生物炭的加入显著提高了UHPC的内部湿度,并有效降低了其自收缩,与不添加预湿生物炭的UHPC相比,降低幅度为28%~55%,其中粒径较小的生物炭内养护效果更好。此外,预湿生物炭所释放的内养护水,提升了水泥水化程度,促使更多水化产物形成,不但增强了UHPC的密实性,还使7和28 d抗压强度小幅提升,有效解决了传统内养护UHPC抗压强度降低的突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生物炭 自收缩 抗压强度 内部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性能混凝土高温后动态劈裂抗拉性能
8
作者 陈猛 冯珺 张通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26,共9页
为了研究高温和应变率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劈裂抗拉性能的影响,对不同温度(20、105、200、300、400℃)作用后UHPC的质量损失率、抗压强度、弹性模量、静态和动态(应变率为1.8~6.8 s^(-1))劈裂抗拉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以2~10℃/... 为了研究高温和应变率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劈裂抗拉性能的影响,对不同温度(20、105、200、300、400℃)作用后UHPC的质量损失率、抗压强度、弹性模量、静态和动态(应变率为1.8~6.8 s^(-1))劈裂抗拉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以2~10℃/min的加热速率升温至400℃后,所有试件均在保温期间发生爆裂性剥落;U H P C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静态劈裂抗拉强度均随温度增大而提高,300℃作用后比常温时分别提高了13.2%、19.1%和17.3%;动态劈裂抗拉强度和耗散能均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当应变率从1.8~2.2 s^(-1)增加到6.3~6.8 s^(-1)时,20~300℃作用后的UHPC动态劈裂抗拉强度和耗散能分别提高了69.1%~74.1%和146.7%~177.6%;高温作用后UHPC中C-S-H表面的吸附水、孔隙内自由水和凝胶结合水先后分解,增大了试件的质量损失率;基体内高温和高压环境促进了水泥水化反应和硅灰火山灰反应,提升了UHPC的致密程度,增强了钢纤维的桥连作用;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基体开裂速度的加快和由钢纤维拔出所致基体摩擦效应的增强导致耗散能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高温 动态劈裂抗拉 力学性能 爆裂性剥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陶砂对超高性能轻质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高德军 赵一诺 +3 位作者 彭艳周 孙婧 丁超 王青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70,共7页
研究了不同范围粒径(0.15~2.36、0.30~2.36、0.60~2.36mm)的页岩陶砂(以下简称陶砂)、饱和面干页岩陶砂(以下简称饱和面干陶砂)的比例(分别占陶砂总质量的0%、50%、75%、100%)对超高性能轻质混凝土(UHPLC)自收缩和干燥收缩的影响.同时,... 研究了不同范围粒径(0.15~2.36、0.30~2.36、0.60~2.36mm)的页岩陶砂(以下简称陶砂)、饱和面干页岩陶砂(以下简称饱和面干陶砂)的比例(分别占陶砂总质量的0%、50%、75%、100%)对超高性能轻质混凝土(UHPLC)自收缩和干燥收缩的影响.同时,借助三维视频显微镜研究了饱和面干陶砂在浆体中的释水扩散距离,以分析其内养护作用.结果表明:在相同陶砂用量下,使用粒径为0.60~2.36mm的陶砂制备的UHPLC自收缩和干燥收缩值最小;加入饱和面干陶砂可进一步减小UHPLC的自收缩和干燥收缩,且减缩作用随其比例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轻质混凝土 页岩陶砂 饱和面干陶砂 内养护 自收缩 干燥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超高性能混凝土单轴受压力学性能
10
作者 黄乐 苏凯栋 +2 位作者 高奔浩 池寅 徐礼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3-192,共10页
为解决超高性能混凝土水泥用量成倍增加所带来的高碳排放问题,采用高炉矿渣、粉煤灰和硅灰等材料大掺量替代硅酸盐水泥,制备了一种低水泥含量的低碳超高性能混凝土(LC-UHPC)。考虑水泥替代率、钢纤维体积掺量和水胶比等3个因素,设计制作... 为解决超高性能混凝土水泥用量成倍增加所带来的高碳排放问题,采用高炉矿渣、粉煤灰和硅灰等材料大掺量替代硅酸盐水泥,制备了一种低水泥含量的低碳超高性能混凝土(LC-UHPC)。考虑水泥替代率、钢纤维体积掺量和水胶比等3个因素,设计制作了11组共154个试件,通过不同龄期的立方体抗压试验、抗折试验与单轴受压试验研究了LC-UHPC破坏形态、基本强度与变形能力等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并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数学方程。结果表明:LC-UHPC轴心受压破坏形态为剪切破坏,钢纤维掺入能明显改善LC-UHPC各项力学性能指标;与传统UHPC相比,LC-UHPC的水泥替代率最高可达70%,其28 d单轴抗压强度可达149.09 MPa;建立的轴心受压应力-应变曲线方程能够较好地预测LC-UHPC单轴受压下的力学响应全过程,可为LC-UHPC力学性能研究及其结构构件的设计计算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低水泥含量 单轴受压试验 力学性能 应力-应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钢-PVA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盾构管片抗弯性能研究
11
作者 许成祥 周志豪 +1 位作者 许奇琦 杨曌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11,共12页
本文利用弯曲加载破坏试验,研究了钢纤维体积率、聚乙烯醇(PVA)纤维体积率以及矿粉掺量对高温后的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HFHPC)盾构管片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一定量钢纤维、PVA纤维以及矿粉的HFHPC盾构管片在经受高温后的极限... 本文利用弯曲加载破坏试验,研究了钢纤维体积率、聚乙烯醇(PVA)纤维体积率以及矿粉掺量对高温后的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HFHPC)盾构管片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一定量钢纤维、PVA纤维以及矿粉的HFHPC盾构管片在经受高温后的极限承载力、初始刚度、延性系数以及耗能系数等力学性能指标较普通混凝土盾构管片相应值均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钢-PVA混杂纤维 高性能混凝土 盾构管片 抗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低成本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与微观机理评价分析
12
作者 赵文华 孔佳慧 孙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322,共10页
针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水胶比低、成本高、水泥用量大等问题,利用工业固废及天然火山灰材料,制备以石灰石粉、矿渣和浮石粉为掺合料的绿色低成本UHPC,通过UHPC性能试验、BBD响应曲面试验、PCAS孔隙率分析系统及SEM扫描电镜技术,探究... 针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水胶比低、成本高、水泥用量大等问题,利用工业固废及天然火山灰材料,制备以石灰石粉、矿渣和浮石粉为掺合料的绿色低成本UHPC,通过UHPC性能试验、BBD响应曲面试验、PCAS孔隙率分析系统及SEM扫描电镜技术,探究各掺合料对其基本物理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石灰石粉、矿渣和浮石粉混掺替代水泥,可提升UHPC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改善其微观结构,能在保证UHPC良好性能的同时降低制备成本以及对环境的危害。研究成果可为制备绿色低成本UHPC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超高性能混凝土 固废 低成本 碳排放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渣比表面积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13
作者 李战国 万忠赫 +1 位作者 沈佳乐 李悦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6-171,共6页
采用5种比表面积为600~1 500 m^(2)/kg的锂渣(LS)取代部分水泥,制备了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研究了不同比表面积LS对UHPC流动性、力学性能、自收缩等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试验、TG/DTG试验和压汞试验等研究了UHPC的水化产物和孔结构,... 采用5种比表面积为600~1 500 m^(2)/kg的锂渣(LS)取代部分水泥,制备了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研究了不同比表面积LS对UHPC流动性、力学性能、自收缩等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试验、TG/DTG试验和压汞试验等研究了UHPC的水化产物和孔结构,探索了LS比表面积对性能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1)LS降低了UHPC的流动度和自收缩,提高了3 d和28 d的抗压和抗折强度。随着LS比表面积的增加,自收缩、3 d抗压和抗折强度表现出持续增加的趋势;流动度、28 d抗压和抗折强度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且在比表面积为1 100 m^(2)/kg时,流动度、28 d抗压和抗折强度达到最大值;(2)掺入LS后,基体中C-S-H凝胶和钙矾石含量高于基准组,Ca(OH)_(2)含量低于基准组;随着LS比表面积的增加,基体中C-S-H凝胶和钙矾石含量先升高后降低,Ca(OH)_(2)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当LS的比表面积为1 100 m^(2)/kg时,水化产物含量最多,Ca(OH)_(2)含量最低;(3)与基准组相比,掺入LS可以降低多害孔和有害孔的数量,增加少害孔和无害孔的数量;随着LS比表面积的增加,孔隙率和多害孔数量先降低后升高,当LS的比表面积为1 100 m^(2)/kg时,UHPC的孔隙率和多害孔数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锂渣 比表面积 孔隙特征 水化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混凝土铺装层对正交异性钢桥面疲劳应力消减效应实测与量化研究
14
作者 叶华文 叶杨帆 +3 位作者 黄澳 蒋成川 徐勋 段智超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60,共8页
铺设高性能混凝土层能够显著降低正交异性钢桥面疲劳应力,从而提升其疲劳性能。依托宜宾临港公铁平层长江大桥工程,采用足尺模型疲劳试验和有限元模拟进行钢纤维混凝土层对钢桥面疲劳应力消减效应的定量分析。通过钢-混组合桥面足尺模... 铺设高性能混凝土层能够显著降低正交异性钢桥面疲劳应力,从而提升其疲劳性能。依托宜宾临港公铁平层长江大桥工程,采用足尺模型疲劳试验和有限元模拟进行钢纤维混凝土层对钢桥面疲劳应力消减效应的定量分析。通过钢-混组合桥面足尺模型静力和疲劳试验,观测钢桥面易损细节的疲劳应力和混凝土层开裂情况。根据足尺模型建立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其合理性,基于有限元模型进行参数分析,探明影响钢桥面疲劳应力消减作用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混凝土层对钢桥面的疲劳应力消减作用主要受混凝土层和钢桥顶面刚度影响,深度不超过混凝土保护层的裂缝的不利影响可忽略。提出的疲劳应力消减作用量化公式可为正交异性钢-混组合桥面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异性钢-混组合桥面板 高性能纤维混凝土 足尺模型 疲劳应力消减作用 量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双相不锈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
15
作者 唐红元 王辉祥 刘烨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7-159,共13页
在环境腐蚀介质作用下,普通碳钢管混凝土柱构件的承载力和延性会出现明显的下降,从而危害整个结构体系的安全。为了使钢管混凝土柱在耐腐蚀、承载力和延性方面具有更好的表现,本文提出采用双相型不锈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柱(UFSST)代替普... 在环境腐蚀介质作用下,普通碳钢管混凝土柱构件的承载力和延性会出现明显的下降,从而危害整个结构体系的安全。为了使钢管混凝土柱在耐腐蚀、承载力和延性方面具有更好的表现,本文提出采用双相型不锈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柱(UFSST)代替普通碳钢管混凝土柱,并对12根矩形短柱试件进行轴心受压试验。通过对试件破坏模式、荷载-位移曲线和荷载-应变行为规律的研究,讨论了3种混凝土强度等级和3种钢管壁厚对矩形UFSST短柱试件轴压承载力性能影响,以及双相不锈钢与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矩形UFSST短柱试件破坏模式可分为腰鼓屈曲和剪切破坏,两类破坏均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试件极限承载力随钢管壁厚和混凝土强度增加而提升,钢管约束效应使试件荷载在峰值后随轴向位移增加仍保持相对平稳发展。对比试验结果与现行规范承载力设计公式计算结果发现:在未考虑钢管约束效应的规范中,欧洲规范BS EN 1994-1-1计算结果均值与试验结果最接近且偏于安全,可直接用于矩形UFSST短柱承载力估算;考虑了钢管约束效应的中国技术规程T/CECS 952—2021承载力公式计算结果偏于不安全。基于矩形钢管对混凝土的非均匀约束作用,对中国技术规程T/CECS 952—2021公式进行了修正,修正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用于矩形UFSST短柱承载力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不锈钢钢管混凝土 轴压试验 破坏模式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和养护制度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阻尼性能及机理的影响
16
作者 陈昭晖 陶然 汪瑶杰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45-253,共9页
考虑钢纤维参数和养护制度等因素,研究了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的阻尼性能和机理。结果表明:掺入钢纤维提升了UHPC阻尼性能,纤维体积掺量为2.5%时UHPC阻尼比较未掺时增加了54.9%;减小钢纤维长径比、采... 考虑钢纤维参数和养护制度等因素,研究了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的阻尼性能和机理。结果表明:掺入钢纤维提升了UHPC阻尼性能,纤维体积掺量为2.5%时UHPC阻尼比较未掺时增加了54.9%;减小钢纤维长径比、采用标准养护可使UHPC具有更好的阻尼性能。合理选择钢纤维参数和养护制度可制备出兼顾阻尼、强度和经济成本的UHPC材料。考虑钢纤维对UHPC阻尼性能的正负效应,建立了UHPC材料阻尼的半经验预测公式。微观层面上,随钢纤维掺量增加、长径比减小以及采用标准养护制度,UHPC基体中掺入钢纤维形成的纤维-基体界面过渡区、微孔隙和微裂缝等内部缺陷会增多,但有利于UHPC材料通过钢纤维的形变、钢纤维-基体界面间摩擦、微裂缝开合、微孔隙变形以及微孔隙内部空气的柔性缓冲等机制产生阻尼耗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Uhpc) 钢纤维 养护制度 阻尼性能 微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优化Z形试件的界面抗剪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方钰 张大山 +3 位作者 王慧青 董毓利 戴玉成 曾婷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49-3358,共10页
针对常见界面抗剪性能测试的试件形式存在不能有效反映界面上切应力的实际情况,提出对传统Z形试件的优化改进方案。采用优化改进的Z形试件,开展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与普通混凝土(normal concrete,NC)... 针对常见界面抗剪性能测试的试件形式存在不能有效反映界面上切应力的实际情况,提出对传统Z形试件的优化改进方案。采用优化改进的Z形试件,开展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与普通混凝土(normal concrete,NC)界面处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考察抗剪钢筋配筋率和界面粗糙度对界面抗剪强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界面受剪时的破坏面发生在NC侧或者部分界面与部分NC侧,为典型的脆性破坏特征;界面的抗剪强度随着粗糙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当粗糙度大于1.8时,增大界面粗糙度来提高界面抗剪强度的效果不太明显;带肋钢筋作为抗剪钢筋能充分发挥钢筋的销栓作用,比光圆钢筋提高界面抗剪强度的效果有显著提高。建立能考虑抗剪钢筋和界面粗糙度贡献的UHPC和NC界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其理论计算值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能够为具有UHPC和NC界面的叠合构件在进行工程设计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Uhpc)-普通混凝土(NC)界面 优化Z形试件 界面抗剪性能 粗糙度 抗剪钢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超高性能混凝土梁抗弯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斌 刘芳 +2 位作者 朱豪杰 彭铁坤 胡杰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62,共10页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具有抗压强度高、弹性模量高、耐久性高且韧性好诸多优点。将UHPC与预应力筋结合制成的预应力UHPC梁拥有更好的受力性能,可以更充分发挥UHPC的抗压强度和预应力筋的屈服强度。通过对文献中的预应力UHPC试验梁进行...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具有抗压强度高、弹性模量高、耐久性高且韧性好诸多优点。将UHPC与预应力筋结合制成的预应力UHPC梁拥有更好的受力性能,可以更充分发挥UHPC的抗压强度和预应力筋的屈服强度。通过对文献中的预应力UHPC试验梁进行有限元模拟和理论分析,研究了预应力UHPC梁的屈服荷载、极限承载力和荷载-挠度曲线等抗弯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和编制的理论分析程序均能准确地模拟预应力UHPC梁的抗弯性能,均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预应力UHPC梁的破坏过程可以分为弹性阶段、裂缝开裂阶段、屈服强化阶段和持荷破坏阶段,阶段转折点对应UHPC开裂、受拉纵筋屈服和预应力筋屈服。最后,选取预应力混凝土梁独有的预应力筋配筋率和预应力筋张拉应力这两个参数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增大预应力筋配筋率会显著增大屈服荷载和极限承载力,减小位移延性系数;提高预应力筋张拉应力可以显著提高梁的屈服荷载,几乎不能提高梁的极限承载力,对延性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抗弯性能 有限元分析 理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护制度对添加纳米SiO_(2)超高性能混凝土动静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晓楠 张春晓 +4 位作者 王世合 张高展 毛继泽 曹少华 刘国强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89,共7页
本工作首先研究了标准养护、蒸汽养护、干热养护和组合养护(先蒸汽养护再干热养护)条件下纳米SiO_(2)掺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静态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相比标准养护,蒸汽养护和组合养护均可显著提高UHPC的抗压和抗折强... 本工作首先研究了标准养护、蒸汽养护、干热养护和组合养护(先蒸汽养护再干热养护)条件下纳米SiO_(2)掺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静态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相比标准养护,蒸汽养护和组合养护均可显著提高UHPC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干热养护提高了UHPC的抗压强度但降低了抗折强度;标准养护下,纳米SiO_(2)掺量为5%时UHPC的抗压和抗折强度达到最高,蒸汽养护、干热养护和组合养护的最佳掺量为3%。依据静态试验的研究结果,本工作使用Φ100 mm霍普金森杆探究了不同养护制度对掺有3%纳米SiO_(2)的UHPC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使用经验公式对UHPC动态增长因子进行了拟合,构建了不同应变率下UHPC的应力应变曲线本构模型,并计算了不同养护制度下UHPC的耗能能力。研究发现相同应变率下标准养护UHPC的动态增长因子最大,组合养护UHPC的耗能能力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护制度 高性能混凝土(Uhpc) 纳米SiO_(2)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掺合料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青沙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8-192,共5页
为了研究矿物掺合料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性能的影响,以及矿物掺合料在超高性能混凝土中应用可行性,将矿物掺合料复配到C120超高性能混凝土体系中替代部分水泥,研究性能影响规律以及得到应用最佳比例。结果表明:(1)最小需水量试验及... 为了研究矿物掺合料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性能的影响,以及矿物掺合料在超高性能混凝土中应用可行性,将矿物掺合料复配到C120超高性能混凝土体系中替代部分水泥,研究性能影响规律以及得到应用最佳比例。结果表明:(1)最小需水量试验及标准稠度试验得到矿物掺合料最佳占比为水泥∶矿粉∶粉煤灰∶硅灰=0.7∶0.1∶0.1∶0.1。(2)粉煤灰对扩展度的影响较为显著,可使扩展度最大提升62 mm;矿粉能显著增强早期强度,最高可使早期强度增加8 MPa;硅灰则对后期强度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后期强度最高可提高5 MPa。(3)经对矿物掺合料复合胶凝材料体系的研究,确定了最优配合比,即水泥、矿粉、粉煤灰、硅灰的比例为0.75∶0.10∶0.05∶0.10,在此配合比下,扩展度可达610 mm,28 d抗压强度为126.77 MPa。(4)SEM表明,掺矿物掺合料的硬化体更密实,钢纤维包裹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掺合料 高性能混凝土 最小需水量 标准稠度 扩展度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