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德人口迁徙数据的松花江流域城市网络格局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冯宇轩 杨欣蕾 赵映慧 《绿色科技》 2022年第7期163-167,共5页
城市间人口迁徙是城市联系的直接体现,基于松花江流域内20个城市的高德人口迁徙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松花江流域城市网络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松花江流域内城市网络密度较大,形成“一核一轴”的城市网络格... 城市间人口迁徙是城市联系的直接体现,基于松花江流域内20个城市的高德人口迁徙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松花江流域城市网络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松花江流域内城市网络密度较大,形成“一核一轴”的城市网络格局,流域“中部强、东西两侧弱”的联系特征明显;②整个流域城市网络由1个核心城市、4个城市对、3个子群构成,地理邻近城市之间更容易形成子群或者城市对;③人口集散能力以流域中部的哈尔滨、长春、绥化三市为最强,由中部向东西部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网络 高德迁徙 人口迁徙 松花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VID-19疫情前后中国居民城际出行网络空间结构及其演变特征
2
作者 魏石梅 潘竟虎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9,89,共12页
综合、全面地分析COVID-19疫情前后中国居民城际出行网络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变特征,对掌握重大安全事件影响、引导区域间交流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提升区域韧性等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2019—2023年每年3月逐日高德迁徙数据构建居... 综合、全面地分析COVID-19疫情前后中国居民城际出行网络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变特征,对掌握重大安全事件影响、引导区域间交流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提升区域韧性等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2019—2023年每年3月逐日高德迁徙数据构建居民城际出行网络,从宏观、中观、微观尺度分析网络的时空格局、结构演变及组织模式,探讨疫情对中国居民城际出行网络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宏观层面,COVID-19疫情影响下,中国居民城际出行规模下降趋势明显,但恢复速度较快。疫情结束后,周五出城、周日回城的周期性城际出行规律凸显。在COVID-19疫情暴发期及恢复期,居民城际出行网络在“震中”区域呈显著的“结构洞”空间分布格局,在与其紧密关联的“近邻”区域呈第二阶梯衰减特征。(2)中观层面,疫情暴发前后居民城际出行网络的空间组织结构相对稳定,仅局部区域变化明显。2019年居民城际出行网络的空间组织结构最松散,随后趋于紧凑。珠三角—中三角、川渝—黔滇2个城际出行网络空间集群片区在2021年后基本趋于稳定,而长三角—京津冀、西北片区变动频繁,尤其在COVID-19疫情暴发期。(3)微观层面,疫情冲击下,居民城际出行网络城市节点中心性的空间分布不均衡现象进一步加剧。2021年和2023年高优势度的城市数量呈逐渐增多之势,但主要位于“胡焕庸线—博台线”第一、二象限;第三、四象限城市节点的优势度在空间上虽具有相对均衡分布特征,但节点在网络中的地位竞争和更新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网络 居民出行 网络结构 COVID-19 高德迁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