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氰酸酯树脂与高强高模型碳纤维的界面相容和性能匹配研究
1
作者 张月义 唐小惠 +2 位作者 高尚兵 李刚 杨小平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98,共8页
自行制备了两种增刚氰酸酯树脂(7180M和7180S),比较了与纯氰酸酯树脂的固化反应和力学性能,在氰酸酯树脂主链中引入高刚性链段和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提高了交联密度和刚性,其拉伸模量分别达到3 450 MPa(7180M)和3 400 MPa(7180S)。研究... 自行制备了两种增刚氰酸酯树脂(7180M和7180S),比较了与纯氰酸酯树脂的固化反应和力学性能,在氰酸酯树脂主链中引入高刚性链段和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提高了交联密度和刚性,其拉伸模量分别达到3 450 MPa(7180M)和3 400 MPa(7180S)。研究了CCM55J/氰酸酯单丝、束丝和单向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与界面相增强机理,与CCM55J/CE复合材料相比,CCM55J/7180M和CCM55J/7180S复合材料单丝界面剪切强度、束丝横向拉伸强度与层间剪切强度分别提高42.5%和30.6%、152.2%和91.6%、18.1%和15.5%,提出了拓宽的界面相厚度和平缓的界面相模量过渡容易传递外加载荷,提高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增强机理。考察了单向复合材料的耐湿热性能和空间性能,与CCM55J/CE复合材料相比,CCM55J/7180M和CCM55J/7180S复合材料360 h的沸水吸湿率降低至0.67%、0.83%;质量损失和可凝挥发物分别降低至0.11%、0.095%和0.04%、0.006%。树脂基体完善的交联网络结构导致复合材料界面相应力集中减少,有效阻止水分子进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耐湿热和空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高模型碳纤维 氰酸酯树脂 界面相 界面性能 耐湿热性能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