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骨料高强预应力混凝土平台的配筋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宋玉普 张燕坤 宋小软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75-778,共4页
对硅灰陶粒混凝土与普通陶粒混凝土收缩徐变性能 ,以及二者分别在空气中和水中预应力损失进行试验研究 ,得出了轻骨料高强混凝土预应力损失中的钢筋种类、硅灰掺入、张拉龄期、收缩、徐变、工作环境等的影响系数 .并以此为基础 ,根据对... 对硅灰陶粒混凝土与普通陶粒混凝土收缩徐变性能 ,以及二者分别在空气中和水中预应力损失进行试验研究 ,得出了轻骨料高强混凝土预应力损失中的钢筋种类、硅灰掺入、张拉龄期、收缩、徐变、工作环境等的影响系数 .并以此为基础 ,根据对预应力混凝土平台罐体的有限元分析结果 ,进行了配筋设计 .为了检验配筋设计的可靠性 ,在预应力配筋设计后又对罐体结构进行了考虑预应力筋的有限元分析和模型试验验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骨料 高强预应力混凝土平台 海洋平台 预应力损失 收缩 徐变 配筋设计 油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力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抗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志坚 盖常宏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3-431,共9页
目的研究轴力和往复荷载作用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抗震性能,为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设计和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进行有限元模拟,并与已有试验结果对比,两者吻合良好,验证了... 目的研究轴力和往复荷载作用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抗震性能,为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设计和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进行有限元模拟,并与已有试验结果对比,两者吻合良好,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研究轴压比和有无普通钢筋及普通钢筋直径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延性及耗能能力的影响。结果配置普通钢筋可以提高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承载能力和延性,对刚度影响不大;随着轴压比的增加,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承载能力逐渐提高,但延性变差,轴压比为0.45时,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发生脆性破坏。结论配置普通钢筋可以有效改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抗震性能,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轴压比不宜超过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 轴压比 抗震性能 滞回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桁架转换层结构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唐兴荣 蒋永生 +3 位作者 孙宝俊 樊德润 郭泽贤 李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7年第A11期6-11,共6页
结合南京新世纪广场工程,进行了一榀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桁架转换层结构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试验,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桁架转换层结构的变形能力、延性系数等抗震性能及其破坏机制作了研究.
关键词 转换层结构 桁架 预应力 高强混凝土 高层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高强钢丝绳抗弯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29
4
作者 吴刚 吴智深 +2 位作者 魏洋 蒋剑彪 崔毅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8-37,共10页
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加固是一种新型高效加固方法(简称P-SWR加固技术)。首先对试验用钢丝绳抗拉强度、拉伸极限应变和松弛等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然后给出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加固后混凝土梁开裂荷载、最大承载力计算方法;结合预应力高强钢... 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加固是一种新型高效加固方法(简称P-SWR加固技术)。首先对试验用钢丝绳抗拉强度、拉伸极限应变和松弛等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然后给出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加固后混凝土梁开裂荷载、最大承载力计算方法;结合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加固混凝土梁的荷载-挠度关系曲线,分析了预应力度、配筋率、钢丝绳与混凝土黏结性能等各种参数对P-SWR加固梁截面短期刚度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基于高强钢丝绳抗弯加固对混凝土梁裂缝平均间距和钢筋应力影响的分析,建议了计算P-SWR加固后混凝土梁最大裂缝宽度的修正规范方法、名义拉应力方法和实用简化方法。建议的各计算方法简单,与相应试验值的比较表明具有较高的精度,可用于P-SWR抗弯加固混凝土结构的理论分析和简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高强钢丝绳 抗弯加固 混凝土 理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空心板梁优化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赵顺波 张利梅 李凤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11,共6页
采用C8 0高强混凝土和低松弛 2 70级高强钢绞线 ,经优化选取了跨度 16m~ 3 0m、宽度 1 2m、截面混凝土空心率 5 3 5 %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进行了跨度为 15 5m的原型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从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到承载极限破坏的受力全... 采用C8 0高强混凝土和低松弛 2 70级高强钢绞线 ,经优化选取了跨度 16m~ 3 0m、宽度 1 2m、截面混凝土空心率 5 3 5 %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进行了跨度为 15 5m的原型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从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到承载极限破坏的受力全过程试验 ,研究了其正截面和斜截面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抗裂度、裂缝宽度和跨中挠度、极限承载能力以及延性等受力性能 ,为在公路桥梁结构中经济可靠的利用高效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空心板提供科研依据。研究成果应用于河南省重点工程———焦作至巩义黄河公路大桥及其连接线工程中的两座立交桥建设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高强混凝土 空心板 优化设计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变形计算 被引量:6
6
作者 宋永发 宋玉普 王清湘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52-557,共6页
通过26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试验,研究了影响无粘结梁变形的主要因素:预应力筋配筋率、非预应力筋配筋率、跨高比、荷载作用方式.将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对无粘结梁跨中最大挠度的影响,用无粘结配筋指标和综合配筋指标... 通过26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试验,研究了影响无粘结梁变形的主要因素:预应力筋配筋率、非预应力筋配筋率、跨高比、荷载作用方式.将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对无粘结梁跨中最大挠度的影响,用无粘结配筋指标和综合配筋指标之比η和换算配筋率αpρ这两个参数来反映,并且采用与国内有关规范相一致的直接双直线法,在单调荷载作用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变形计算基础上,建立了任意荷载作用下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变形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荷载作用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正常使用阶段性能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宋永发 王清湘 宋玉普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9-23,55,共6页
通过26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研究了影响裂缝宽度及裂缝闭合和变形的主要因素,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在使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态转化为偏心受压构件的受力状态,求解非预应力筋的应力,然后采用现有规范裂缝宽... 通过26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研究了影响裂缝宽度及裂缝闭合和变形的主要因素,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在使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态转化为偏心受压构件的受力状态,求解非预应力筋的应力,然后采用现有规范裂缝宽度计算公式来求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的裂缝宽度,并建立了重复荷载作用下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应用名义拉应力建立了闭合弯矩计算公式。将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对无粘结梁跨中最大挠度的影响,用无粘结配筋指标和综合配筋指标之比η和换算配筋率αpρ这两个参数来反映,并且采用与国内有关规范相一致的直接双直线法,建立了任意荷载作用下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变形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 预应力 重复荷载 裂缝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高强钢丝绳抗弯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5
8
作者 吴刚 蒋剑彪 +2 位作者 吴智深 田野 张敏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27,共11页
提出一种预应力高强钢丝绳抗弯加固混凝土结构的新方法(简称P-SWR加固技术)。介绍这种新技术的提出思想及实现工艺,对预应力高强钢丝绳抗弯加固混凝土梁进行试验研究,重点讨论直接加载、先损伤后加载、钢丝绳层数、钢丝绳与混凝土黏结... 提出一种预应力高强钢丝绳抗弯加固混凝土结构的新方法(简称P-SWR加固技术)。介绍这种新技术的提出思想及实现工艺,对预应力高强钢丝绳抗弯加固混凝土梁进行试验研究,重点讨论直接加载、先损伤后加载、钢丝绳层数、钢丝绳与混凝土黏结性能、锚固方式等参数对加固性能的影响,并与粘贴CFRP和钢板加固混凝土梁性能作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加固能同时显著提高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截面刚度、屈服荷载、最大承载力,加固后的梁发生钢筋屈服、受压区混凝土压坏、钢丝绳断裂的延性破坏,能有效限制混凝土裂缝宽度,钢丝绳能达到极限拉伸应变而充分发挥作用。P-SWR加固技术可较好地解决现有加固方法中的诸多缺点,是一种高效主动式的加固技术。另外,该技术还具有易施工、耐火、耐老化、成本低等优点,值得在实际工程中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高强钢丝绳 抗弯加固 混凝土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特种轨枕的疲劳特性 被引量:4
9
作者 严捍东 孙伟 +1 位作者 蒋立新 陈惠苏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B11期99-105,共7页
采用双重和多重复合技术, 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轨枕的基础上分别制备了预应力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纤维硅灰高强混凝土特种轨枕;在500 kN 伺服液压疲劳试验机上测试了三个系列轨枕疲劳荷载时裂缝宽度和高度的变化规律.研... 采用双重和多重复合技术, 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轨枕的基础上分别制备了预应力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纤维硅灰高强混凝土特种轨枕;在500 kN 伺服液压疲劳试验机上测试了三个系列轨枕疲劳荷载时裂缝宽度和高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钢纤维的阻裂效应,显著提高了高强混凝土轨枕的抗疲劳性能;再因硅灰的填充效应、微集料效应和火山灰效应改善了高强混凝土内部的微观结构,尤其是界面结构, 使预应力钢纤维高强混凝土轨枕的抗疲劳性能进一步提高.该轨枕不仅可用于特殊应力下承担复杂荷载,而且可带裂缝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轨枕 铁路 高强混凝土 疲劳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钢与高强混凝土组合梁徐变效应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连广 刘莉 崔敬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95-698,共4页
在长期荷载作用下,预应力钢与高强混凝土组合梁中的混凝土将产生徐变和收缩变形,从而导致带有柔性剪力连接件的组合梁中混凝土板和钢梁的应力发生重分布·采用按龄期调整有效模量与平均应力相结合的方法,利用预应力组合梁中混凝土... 在长期荷载作用下,预应力钢与高强混凝土组合梁中的混凝土将产生徐变和收缩变形,从而导致带有柔性剪力连接件的组合梁中混凝土板和钢梁的应力发生重分布·采用按龄期调整有效模量与平均应力相结合的方法,利用预应力组合梁中混凝土板、钢梁及预应力钢索之间变形关系,分别建立了简支预应力组合梁的弹性分析和考虑混凝土徐变效应影响的黏弹性分析数学模型,研制了其数值计算模拟程序·通过计算示例,分析不同时间段内预应力组合梁内力变化、应变分布、弯曲变形及交接面相对滑移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高强混凝土 组合梁 徐变效应 承载力 弯曲变形 交接面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14
11
作者 宋永发 王清湘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24-229,共6页
通过15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探讨了配筋特征参数β0和跨高比l/h对预应力增量和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给出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两种方法,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 正截面承载力 预应力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环境下预应力CFRP加固高强混凝土的耐久性 被引量:8
12
作者 洪雷 马腾龙 王苏岩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31,共7页
通过试验研究了湿度为98%,温度分别为20℃,40℃,60℃的湿热环境下预应力碳纤维增强复合塑料(CFRP)加固高强混凝土的破坏形态和承载性能,分析了预应力等级、温度、环境作用时间等因素对加固试件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湿热环境作用... 通过试验研究了湿度为98%,温度分别为20℃,40℃,60℃的湿热环境下预应力碳纤维增强复合塑料(CFRP)加固高强混凝土的破坏形态和承载性能,分析了预应力等级、温度、环境作用时间等因素对加固试件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湿热环境作用后,施加预应力等级为CFRP极限抗拉强度30%的预应力加固试件的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随着环境温度的提高,加固试件的破坏形态逐渐由弯剪破坏转变为弯曲破坏;湿热环境作用对预应力CFRP加固试件的整体不利影响大于非预应力试件,并且随着预应力增加,不利影响会进一步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 高强混凝土 耐久性 湿热环境 预应力 开裂荷载 极限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压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飞 鄢泰宁 卢春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7期81-84,共4页
研究了静压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柱承载力度计算方法,给出了不同规格管桩单桩的设计承载力值。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审判楼桩基工程实例分析表明,静压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对流塑、软塑状态的软弱地基处理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同等情... 研究了静压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柱承载力度计算方法,给出了不同规格管桩单桩的设计承载力值。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审判楼桩基工程实例分析表明,静压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对流塑、软塑状态的软弱地基处理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同等情况下采用静压管桩可节省工程造价20%以上,工期可缩短30d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预应力混凝土营桩 软弱地基承载力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与高强混凝土预应力组合梁滑移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莉 王连广 时光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34-936,共3页
为了对钢与高强混凝土预应力组合梁的受力性能做出正确评价,在试验基础上,根据其实际受力特征以及组合梁弯矩与曲率关系、交接面应变变化及内力平衡条件,建立预应力组合梁在不同载荷作用下交界面滑移计算公式,以承受对称集中荷载为例,... 为了对钢与高强混凝土预应力组合梁的受力性能做出正确评价,在试验基础上,根据其实际受力特征以及组合梁弯矩与曲率关系、交接面应变变化及内力平衡条件,建立预应力组合梁在不同载荷作用下交界面滑移计算公式,以承受对称集中荷载为例,理论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研究结果表明,交接面相对滑移沿梁长分布呈现出中间大,两端小的鼓状分布;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交界面滑移随着连接刚度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高强混凝土 组合梁 连接刚度 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高强钢绞线网加固钢筋混凝土板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郭俊平 邓宗才 +1 位作者 林劲松 卢海波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4-92,共9页
采用新型张拉锚固系统对钢绞线网施加预应力,研究预应力水平值对板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对3块不同预应力水平加固板、1块非预应力加固板和1块对比板进行抗弯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较对比板,预应力加固板的承载力、截面刚度大幅度提高... 采用新型张拉锚固系统对钢绞线网施加预应力,研究预应力水平值对板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对3块不同预应力水平加固板、1块非预应力加固板和1块对比板进行抗弯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较对比板,预应力加固板的承载力、截面刚度大幅度提高,裂缝宽度明显减小;较非预应力加固板,其开裂荷载显著提高,屈服荷载、极限荷载、截面刚度均有提高,裂缝宽度减小;随预应力水平的提高,加固效果、钢绞线强度的利用率明显提高。对钢绞线的预应力损失进行分析,提出预应力加固板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可作为预应力钢绞线抗弯加固混凝土板理论分析和设计的参考。预应力高强钢绞线加固技术解决了非预应力加固方法钢绞线应变滞后、发生剥离破坏、高强度利用率低等缺点,是一种主动高效的加固技术,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高强钢绞线 钢筋混凝土 试验研究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混凝土预应力框架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剑 刘麟玮 +1 位作者 徐福泉 王洋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109,共9页
通过5根高强钢筋(500MPa)高强混凝土(C60)预应力框架梁与1根非预应力框架梁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了换算配筋率、预应力强度比、箍筋强度等参数对预应力框架梁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换算配筋率的增加,预应力框架... 通过5根高强钢筋(500MPa)高强混凝土(C60)预应力框架梁与1根非预应力框架梁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了换算配筋率、预应力强度比、箍筋强度等参数对预应力框架梁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换算配筋率的增加,预应力框架梁滞回曲线逐渐捏拢,承载力下降段变陡,延性性能和耗能能力降低;当换算配筋率为2.6%-3.1%时,位移延性系数均大于3.0;当换算配筋率为3.6%时,位移延性系数为2.82,延性稍差。但若采用高强箍筋替代普通箍筋,将改善预应力框架梁的延性性能和耗能能力,此时位移延性系数为3.36;在换算配筋率等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预应力强度比的提高并没有明显改变梁的抗震性能;非预应力梁的延性性能及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均要优于预应力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 高强钢筋 预应力框架梁 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跨非规则预应力型钢高强混凝土框架静力性能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5
17
作者 计静 陈晓坤 +3 位作者 张文福 张云峰 刘迎春 卢召红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46,共8页
为研究基于套建增层的两跨非规则预应力型钢高强混凝土框架(PSRCF)静力受力性能,以高强混凝土强度等级、框架柱轴压比和长细比、框架梁跨高比、框架柱角钢含钢率以及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为主要参数,设计了15组单层两跨PSRCF体系;基... 为研究基于套建增层的两跨非规则预应力型钢高强混凝土框架(PSRCF)静力受力性能,以高强混凝土强度等级、框架柱轴压比和长细比、框架梁跨高比、框架柱角钢含钢率以及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为主要参数,设计了15组单层两跨PSRCF体系;基于简化力学模型和材料本构关系,利用ABAQUS软件建立PSRCF的有限元模型,开展了单跨非规则预应力和非预应力框架的滞回分析,对通过仿真分析获得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与拟静力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基于此开展15组单层两跨PSRCF在竖向轴力及水平荷载作用下的静力分析,得到框架的单调荷载-位移曲线,考察了荷载-位移曲线随主要参数的变化规律,给出结构体系的塑性铰出现顺序和两跨PSRCF在套建增层工程中的设计建议。结果表明:柱的轴压比和长细比是影响框架静力性能的主要因素,塑性铰依然按照强柱弱梁的顺序出现,两跨非规则框架结构体系设计是合理的,可为该类新型结构体系在地震区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规则预应力型钢高强混凝土框架 套建增层 静力性能 塑性铰 设计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钢与高强混凝土组合梁变形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伟 王连广 +1 位作者 许峰 朱浮声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3-396,共4页
通过预应力钢与高强混凝土组合梁的试验研究,得到其荷载-挠度曲线,分析表明,预应力的施加使钢与高强混凝土组合梁的弹性承载力提高10%左右;考虑交接面相对滑移对预应力钢与高强混凝土组合梁变形的影响,利用弹性分析理论建立了预应力钢... 通过预应力钢与高强混凝土组合梁的试验研究,得到其荷载-挠度曲线,分析表明,预应力的施加使钢与高强混凝土组合梁的弹性承载力提高10%左右;考虑交接面相对滑移对预应力钢与高强混凝土组合梁变形的影响,利用弹性分析理论建立了预应力钢与高强混凝土组合梁的变形微分方程,得到了跨中集中荷载、均布荷载及对称集中荷载作用下的预应力钢与高强混凝土组合梁的变形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组合梁 高强混凝土 变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钢与高强混凝土组合梁的变形计算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莉 王连广 侯献语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99-702,共4页
在承受荷载过程中,组合梁交界面存在的相对滑移对组合梁的承载力、变形及抗震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为了对预应力钢与高强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力性能做出正确评价,根据其实际受力特征,分别利用换算截面法和虚功原理建立组合梁在完全交互... 在承受荷载过程中,组合梁交界面存在的相对滑移对组合梁的承载力、变形及抗震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为了对预应力钢与高强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力性能做出正确评价,根据其实际受力特征,分别利用换算截面法和虚功原理建立组合梁在完全交互作用及滑移影响下的变形计算公式,分析了在对称集中荷载和均布荷载作用下交接面相对滑移对组合梁变形的影响,理论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进一步说明交接面滑移会使组合梁的变形增加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高强混凝土 组合梁 滑移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的延性 被引量:11
20
作者 胡立黎 郑宏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479-483,共5页
利用建立的遗传-神经网络模型,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的延性进行预报,并且利用网络模型分析影响此种梁的延性因素,得到各种位移延性比曲线.结果表明:随着预应力筋配筋指标、非预应力筋配筋指标、跨高比和截面高度的增大,梁的... 利用建立的遗传-神经网络模型,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的延性进行预报,并且利用网络模型分析影响此种梁的延性因素,得到各种位移延性比曲线.结果表明:随着预应力筋配筋指标、非预应力筋配筋指标、跨高比和截面高度的增大,梁的位移延性比呈逐渐减小趋势.据此提出了计算梁位移延性比的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高强混凝土 预应力 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