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强钢组合K形偏心支撑框架抗震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田小红
苏明周
宋丹
李慎
-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69-76,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8382)。
-
文摘
为研究不同强度组合、不同层数高强钢组合K形偏心支撑框架结构(K-HSS-EBFs)的抗震性能,设计了10层、15层和20层三组不同强度组合的K形偏心支撑框架结构算例,选取10条地震记录对其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得到各算例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耗能梁段转角和塑性应变。研究表明:K-HSS-EBFs的层间侧移角沿结构高度分布与普通钢偏心支撑框架结构一致;罕遇地震作用下,K-HSS-EBFs的层间位移角满足抗震规范的限值要求,K-HSS-EBFs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和足够的承载能力;Q690-X承受的地震作用和耗能梁段转角更大,用规范规定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作为控制指标进行设计偏保守;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能够保证EBFs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仅耗能梁段进入塑性,其他构件保持弹性,突出耗能梁段在偏心支撑结构中的耗能作用。
-
关键词
高强钢(hss)
偏心支撑
动力时程分析
抗震性能
耗能梁转角
-
Keywords
high-strength steel(hss)
eccentrically brace
dynamic time-history analysis
seismic performance
rotation angle of the link
-
分类号
TU39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Q460高强钢交错孔板疲劳损伤后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梁刚
杨佳男
李淑敏
刘云贺
-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
-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07-315,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857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2M712562)
+1 种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JQ-628.2023-JC-YB-309)
陕西省教育厅项目(21JK0795)。
-
文摘
为研究Q460高强钢交错孔板疲劳损伤后的残余力学性能,进行了9组共36个Q460高强钢试件的高周疲劳试验与疲劳损伤后静力拉伸试验,探讨了加载系数、损伤因子和交错孔数量等因素,对交错孔板破坏模式、荷载-位移曲线、承载力和应变分布模式等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当损伤因子增加到0.45时,三交错孔板试件的断裂路径与理论屈服线路径存在明显差异,且断裂面不规则;一定范围内增大损伤因子,多交错孔板的变形能力呈增加趋势,但试件较早出现承载能力突降等劣化现象;加载系数对多交错孔板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程度与损伤因子密切相关,随着开孔数量增多,疲劳损伤对试件的承载力影响越大。基于AISC/ANSI 360-16和EN 1993-1-8规范,建立了考虑疲劳损伤的Q460高强钢多交错孔板残余承载力预测模型,该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较好地反映疲劳损伤对多交错孔板试件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成果可为高强钢结构性能可靠性评估提供试验和理论依据。
-
关键词
高强钢(hss)
交错孔板
疲劳损伤
破坏模式
承载力
-
Keywords
high strength steel(hss)
staggered-hole plate
fatigue damage
failure mode
load-bearing capacity
-
分类号
TU39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