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度聚焦超声换能器焦点峰值声压联合定征方法
1
作者 吴德林 张亨达 +6 位作者 朱怀球 吴键 高申平 王宏远 俞醒言 郑音飞 姚磊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18-1723,共6页
采用实验测量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一种高强度聚焦超声换能器焦点峰值声压联合定征方法。对于孔径60 mm、焦距75 mm的聚焦超声换能器,在水中测量并仿真模拟线性压力波形,修正得到聚焦超声换能器的有效孔径和焦距。在高强度激励... 采用实验测量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一种高强度聚焦超声换能器焦点峰值声压联合定征方法。对于孔径60 mm、焦距75 mm的聚焦超声换能器,在水中测量并仿真模拟线性压力波形,修正得到聚焦超声换能器的有效孔径和焦距。在高强度激励下对调整后的换能器模型进行数值计算,用零相位滤波器不失真地得到各谐波的初始相位信息,发现二次谐波、三次谐波相对基波的相对相位量随激励强度基本不变。利用光纤水听器对高强度聚焦超声换能器的各次谐波声压幅值的测量,结合仿真分析得到相位关系,各次谐波叠加得到焦点峰值声压。聚焦超声换能器在峰峰值电压V_(p-p)为250 V激励下,焦点正峰值声压为7.56 MPa,负峰值声压为-4.98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计量 强度聚焦超声 焦点 峰值声压 联合定征 非线性声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换能器的新型设计 被引量:11
2
作者 孙俊霞 寿文德 《声学技术》 CSCD 2003年第2期80-82,共3页
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局部肿瘤,如何增强对病变区域的辐照效果,而尽量减少对健康区域的辐照损伤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文章基于目前常用的凹球面自聚焦换能器,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设计了新型的换能器,对其工作方式及声场... 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局部肿瘤,如何增强对病变区域的辐照效果,而尽量减少对健康区域的辐照损伤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文章基于目前常用的凹球面自聚焦换能器,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设计了新型的换能器,对其工作方式及声场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换能器轮流发射的方式进行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换能器 新型设计 局部肿瘤 强度聚焦超声治疗 辐照损伤 工作方式 声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肿瘤治疗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换能器及其温度场测量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颖 萧翔麟 +2 位作者 江剑晖 王文卿 孙福成 《声学技术》 CSCD 2000年第3期158-160,共3页
高强度聚焦超声 (HIFU)作为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无损的、有效的肿瘤治疗手段 ,已得到普遍认同。本文介绍了所研制的 HIFU治疗系统 ,对其关键部分高强度聚焦超声换能器的温度场特性 ,从理论上和实验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并提出了超声声... 高强度聚焦超声 (HIFU)作为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无损的、有效的肿瘤治疗手段 ,已得到普遍认同。本文介绍了所研制的 HIFU治疗系统 ,对其关键部分高强度聚焦超声换能器的温度场特性 ,从理论上和实验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并提出了超声声场的理论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热疗 温度场 高强度聚焦超声换能器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频高强度聚焦超声换能器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欢 李发琪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3-247,共5页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消融实体肿瘤已在临床治疗中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HIFU消融肿瘤技术由于其使靶区肿瘤组织瞬时升温至60℃以上,产生不可逆性凝固性坏死,同时不影响靶区外正常组织而被广泛应用...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消融实体肿瘤已在临床治疗中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HIFU消融肿瘤技术由于其使靶区肿瘤组织瞬时升温至60℃以上,产生不可逆性凝固性坏死,同时不影响靶区外正常组织而被广泛应用。目前治疗用超声主要使用单频率高强度聚焦超声,但其临床应用的主要限制是靶区组织消融时间较长,靶区外正常组织损伤风险较大。缩短靶区组织消融时间,对于提高HIFU治疗效率,更好地应用于临床较为关键。在总结HIFU换能器的特性和影响HIFU治疗因素的基础上,综述了应用不同类型的双频HIFU换能器强空化和缩短靶区组织消融时间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聚焦超声 聚焦超声换能器 双频 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在腹部多层组织中的次生焦点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丹 徐佳虹 +2 位作者 赵封隆 史新旺 周小伟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2,共8页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腹部子宫肌瘤时会出现皮肤及浅表组织烧伤。该文依据声传播理论模型,探究该问题背后的潜在原因。首先,建立治疗场景下皮肤、肌肉、脂肪等多层组织的声反射模型,得出组织界面处的声反射可形成次生焦点;之后,通过k-Wav...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腹部子宫肌瘤时会出现皮肤及浅表组织烧伤。该文依据声传播理论模型,探究该问题背后的潜在原因。首先,建立治疗场景下皮肤、肌肉、脂肪等多层组织的声反射模型,得出组织界面处的声反射可形成次生焦点;之后,通过k-Wave仿真计算该次生焦点的声场和温度场,并探究其空间位置规律;最后,设计离体实验观察次生焦点。仿真结果表明,由于肌肉与脂肪间的声阻抗差较大,聚焦超声的入射声波在该界面处反射的能量确实可在组织内部二次聚焦,聚焦处的温度可达50◦C甚至更高。并且,实验结果也与仿真计算吻合。该研究证实了高强度聚焦超声在腹部多层组织中可形成次生焦点,在一定条件下该次生焦点是导致皮肤及浅表组织烧伤的一个潜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聚焦超声 次生焦点 皮肤损伤 子宫肌瘤 声波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熏洗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效果及对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指标的影响
6
作者 李佳琳 张俊杰 +2 位作者 及灵霄 叶荣蕾 王晓宇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7期93-97,共5页
目的分析中药熏洗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效果及对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98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组(运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和联合... 目的分析中药熏洗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效果及对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98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组(运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和联合组(运用中药熏洗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每组99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随访1年复发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8)]。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6%(95/99),高于超声组的86.87%(86/99,P<0.05)。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低于超声组(P<0.05)。治疗后,2组WBC及血清TNF⁃α、IL⁃18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低于超声组(P<0.05)。治疗后随访1年,联合组复发率为4.04%(4/99),低于超声组18.18%(18/99,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超声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可明显改善外阴白色病变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升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白色病变 中药 外阴熏洗 强度聚焦超声 中医证候积分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8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中医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研究
7
作者 孔元蓉 盛晓艳 +1 位作者 朱柳 王瑶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4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中医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纳入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4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单独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观察组(高强度聚焦超声...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中医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纳入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4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单独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观察组(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每组各120例。治疗后采用经阴道彩超观察子宫肌瘤的回声、体积及血流灌注的变化,按Adler血流分级法对肌瘤治疗前后血流进行评估,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3、6、12个月后子宫肌瘤体积缩小率、疗效及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1、3、6、12个月后子宫肌瘤体积缩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3个月后的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FSH、LH、E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效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中医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更有效地缩小肌瘤体积,减少肌瘤的血流,调节性激素水平。该联合疗法为子宫肌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聚焦超声 中医刺络放血疗法 子宫肌瘤 血流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纳米颗粒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宗桂 潘桂洪 管海辰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02-106,共5页
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肿瘤领域的研究中,理想的多模态多功能纳米诊疗剂不仅能够对感兴趣区域进行靶向治疗,还能特异性显影实现影像诊断的目的。二者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提高诊疗的精确性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无机纳米颗粒、... 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肿瘤领域的研究中,理想的多模态多功能纳米诊疗剂不仅能够对感兴趣区域进行靶向治疗,还能特异性显影实现影像诊断的目的。二者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提高诊疗的精确性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无机纳米颗粒、有机纳米颗粒、载有靶向基因的纳米颗粒、以化疗药物为核心的纳米颗粒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聚焦超声 靶向治疗 肿瘤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被动波束成像的高强度聚焦超声焦点定位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封隆 徐佳虹 +1 位作者 史新旺 周小伟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7-575,共9页
针对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中实际焦点偏离引导治疗的几何焦点这一问题,基于被动波束成像原理,将治疗探头与影像探头联合,探讨一种新的焦点定位策略。首先,基于k-Wave声学软件创建了具有多层组织结构的超声传播模型,通过理论仿真探究了不... 针对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中实际焦点偏离引导治疗的几何焦点这一问题,基于被动波束成像原理,将治疗探头与影像探头联合,探讨一种新的焦点定位策略。首先,基于k-Wave声学软件创建了具有多层组织结构的超声传播模型,通过理论仿真探究了不同脂肪、肌肉厚度条件下被动波束成像方法定位焦点的准确性;除此之外,还通过仿体在实验环境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同脂肪厚度的仿真模型中,被动波束合成所定位的焦点和几何焦点在轴向距离上分别与实际焦点相差(0.54±0.15)mm和(4.76±0.95)mm。在不同肌肉厚度的仿真模型中,由合成算法定位的焦点和几何焦点在轴向距离上分别与实际焦点相差(0.51±0.26)mm、(4.95±0.47)mm。仿体实验也验证了被动波束成像定位的焦点比几何焦点更接近实际损伤位置。该文从理论仿真和实验两个角度验证了被动波束成像方法在高强度聚焦超声焦点定位中的优越性,可为该方法进一步走向临床应用提供支撑,对提升高强度聚焦超声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有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聚焦超声 被动波束成像 焦点定位 k-Wave 多层组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瘢痕妊娠的治疗效果分析
10
作者 陈思 郝晓园 王新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4期126-129,共4页
目的研究子宫瘢痕妊娠治疗中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米非司酮的临床有效性。方法64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采用奇偶分组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32例。参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方案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研究子宫瘢痕妊娠治疗中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米非司酮的临床有效性。方法64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采用奇偶分组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32例。参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预后效果[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恢复正常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实验室检查[β-HC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8、IL-17]结果、超声检查[包块体积、血流指数(FI)、搏动指数(PI)、血管化指数(VI)]结果、临床相关指标(阴道流血时间、清宫出血量、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6.88%高于参照组的81.25%(P<0.05)。试验组β-HCG恢复正常时间(3.02±0.36)d、月经恢复时间(1.39±0.42)个月、住院时间(6.75±1.25)d均比参照组的(4.12±1.12)d、(2.53±0.61)个月、(13.26±3.41)d短(P<0.05)。治疗后,试验组β-HCG、hs-CRP、IL-8、IL-17分别为(1389.22±167.43)U/L、(9.48±2.15)mg/L、(66.13±6.20)pg/ml、(8.15±2.53)pg/ml,参照组分别为(1873.54±216.40)U/L、(12.94±2.20)mg/L、(73.96±6.59)pg/ml、(11.95±3.26)pg/ml;试验组β-HCG、hs-CRP、IL-8、IL-17均比参照组低(P<0.05)。治疗后,试验组包块体积、FI、PI、VI分别为(1.97±0.25)cm^(3)、(0.05±0.01)、(0.59±0.10)、(6.07±0.86),参照组分别为(2.46±0.32)cm^(3)、(0.08±0.02)、(0.79±0.14)、(8.57±0.92);试验组包块体积、FI、PI、VI均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差异较小(P>0.05)。试验组阴道流血时间(2.58±0.29)d比参照组的(5.07±1.31)d更短、清宫出血量(45.12±4.62)ml比参照组的(258.06±24.82)ml更少、治疗后疼痛评分(2.58±0.25)分比参照组的(4.31±0.32)分更低(P<0.05)。结论子宫瘢痕妊娠治疗中联合使用高强度聚焦超声和米非司酮的临床价值显著,一方面能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缩短β-HCG恢复正常时间,另一方面患者实验室指标、超声检查指标恢复速度更快,疼痛感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瘢痕妊娠 强度聚焦超声 米非司酮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前后HSP70、PTN、PIVKA-Ⅱ水平变化及对早期复发的预测效能
11
作者 刘红涛 王冬冬 陈英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5期67-72,共6页
目的探究原发性肝癌(PHC)患者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前后热休克蛋白70(HSP70)、多效生长因子(PTN)、异常凝血酶原Ⅱ(PIVKA-Ⅱ)水平变化及对早期复发的影响和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PHC 120例,均行HIFU治疗,... 目的探究原发性肝癌(PHC)患者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前后热休克蛋白70(HSP70)、多效生长因子(PTN)、异常凝血酶原Ⅱ(PIVKA-Ⅱ)水平变化及对早期复发的影响和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PHC 120例,均行HIFU治疗,根据术后6个月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26例)与未复发组(94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治疗前后血清HSP70、PTN、PIVKA-Ⅱ水平及变化值(ΔHSP70、ΔPTN、ΔPIVKA-Ⅱ值),分析ΔHSP70、ΔPTN、ΔPIVKA-Ⅱ与HIFU治疗后早期复发的相关性,并评价预测效能。结果2组治疗后血清HSP70、PTN、PIVKA-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复发组治疗前、治疗后血清HSP70、PTN、PIVKA-Ⅱ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0.01)。复发组血清ΔHSP70、ΔPTN、ΔPIVKA-Ⅱ值低于未复发组(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前血清HSP70、PTN、PIVKA-Ⅱ与肿瘤直径、CNLC分期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肿瘤直径、CNLC分期、分化程度因素前后血清ΔHSP70、ΔPTN、ΔPIVKA-Ⅱ值均与PHC患者HIFU治疗后早期复发独立相关(P<0.01);血清ΔHSP70、ΔPTN、ΔPIVKA-Ⅱ值联合预测PHC患者HIFU治疗后早期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916(95%CI:0.851,0.958),敏感度为0.923,特异度为0.872,优于三者单独预测。结论PHC患者HIFU治疗前后HSP70、PTN、PIVKA-Ⅱ水平变化值与早期复发独立相关,且联合预测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强度聚焦超声 热休克蛋白70 多效生长因子 异常凝血酶原Ⅱ 早期复发 相关性 预测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阵元高强度聚焦超声相控换能器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文征 王意喆 +2 位作者 张千 薛凡凡 菅喜岐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4-427,共4页
超声相控换能器具有焦距可调,多焦点聚焦的特性。以64阵元球面相控换能器为例,利用Westervelt声波非线性传播方程及时间反转法(TR)对64阵元圆形相控换能器在水中不同焦点处形成的焦域声压分布进行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仿真研究。研... 超声相控换能器具有焦距可调,多焦点聚焦的特性。以64阵元球面相控换能器为例,利用Westervelt声波非线性传播方程及时间反转法(TR)对64阵元圆形相控换能器在水中不同焦点处形成的焦域声压分布进行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频率为0.5-0.8 MHz时自聚焦形成的焦距均小于球面几何焦距;单焦点聚焦时,随着焦点偏离声轴的距离增大,焦点处的最大声压逐渐降低,随着焦距增大,旁瓣与主瓣最大声强比值先减小后增大;频率为0.7MHz,双焦点聚焦时,在焦点间设定距离〉7mm的条件下,焦点间旁瓣很小,当焦点间距离≤2.5mm时,两焦域融合成单一焦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聚焦超声(HIFU) 相控换能器 Westervelt 时域有限差分 时间反转法 旁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清宫术治疗瘢痕妊娠34例报道
13
作者 刘群 苏文辉 张慧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2期80-80,89,共2页
2021年1月—2022年12月菏泽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患者34例,年龄33~41岁,平均36岁,孕周均<12周,既往有剖宫产手术史、有停经史,尿、血妊娠试验阳性,部分患者有阴道流血史。经阴联合经腹诊断为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 2021年1月—2022年12月菏泽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患者34例,年龄33~41岁,平均36岁,孕周均<12周,既往有剖宫产手术史、有停经史,尿、血妊娠试验阳性,部分患者有阴道流血史。经阴联合经腹诊断为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诊断标准参照《剖宫产瘢痕妊娠专家共识(2016)》^([1])分型,Ⅰ型12例,Ⅱ型13例,Ⅲ型9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瘢痕妊娠 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 清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蝶呤辅助高强度聚焦超声预处理对宫腔镜微创清宫术在瘢痕子宫妊娠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14
作者 郭学玲 郑玉霞 +1 位作者 崔风云 王晓晓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326-328,共3页
目的:探析瘢痕子宫妊娠(ca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患者治疗中,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辅助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在宫腔镜微创清宫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本院90例CSP... 目的:探析瘢痕子宫妊娠(ca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患者治疗中,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辅助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在宫腔镜微创清宫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本院90例CSP患者,均采用宫腔镜微创清宫术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用HIFU预处理,观察组采用HIFU+MTX预处理,术后1 m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妊娠不良结局与并发症,术后半年采用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Rating,SF-36)评分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出血量相比,观察组较少;观察组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半年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妊娠结局、足月分娩、早产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TX辅助HIFU用于CSP患者宫腔镜微创清宫术中,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出血,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术后半年的生活质量,不影响患者的妊娠结局,有效降低妊娠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微创清宫术 强度聚焦超声 甲氨蝶呤 瘢痕子宫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换能器的超构透镜设计与制备
15
作者 朱志强 安志武 李威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3-518,共6页
高强度聚焦超声是一种新型的体外无创治疗肿瘤技术。为实现超声的超近聚焦,现有的方法主要为超声聚焦透镜或超声相控阵。超声聚焦透镜多为凹面镜,其表面的非平面结构会加强空化效应,进而损害透镜,缩短其使用寿命,且非平面结构不利于换... 高强度聚焦超声是一种新型的体外无创治疗肿瘤技术。为实现超声的超近聚焦,现有的方法主要为超声聚焦透镜或超声相控阵。超声聚焦透镜多为凹面镜,其表面的非平面结构会加强空化效应,进而损害透镜,缩短其使用寿命,且非平面结构不利于换能器表面与机体的耦合。超声相控阵为多阵元编程控制,存在阵元一致性差和栅瓣角度过小而进入目标范围等问题。为此,该文提出通过超构材料构建超声透镜(超构透镜),实现超声换能器的超近聚焦,即通过不同超构结构的相位延迟作用,实现不同位置处超声信号的相位调制,进而实现超近聚焦效果。该文利用上述方案设计制备了1MHz的超声换能器,并测得超构透镜的F数(聚焦深度与孔径之比)为2.5,与几何超声透镜相当。该文工作可为新型超声聚焦换能器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聚焦超声 超近聚焦 超构材料 超构透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球形高强度聚焦超声相控换能器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世敬 常诗卉 +1 位作者 王鹏 菅喜岐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93-898,共6页
大开口半球形相控换能器能够最大化覆盖颅骨表面,使超声能量尽可能多地穿越颅骨到达治疗靶区,从而避免颅骨处能量沉积。该文基于人体头颅结构建立三维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经颅传播模型,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结合Westervelt声波非... 大开口半球形相控换能器能够最大化覆盖颅骨表面,使超声能量尽可能多地穿越颅骨到达治疗靶区,从而避免颅骨处能量沉积。该文基于人体头颅结构建立三维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经颅传播模型,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结合Westervelt声波非线性传播方程和Pennes生物热传导方程进行温度场数值仿真,首先研究小开口换能器的阵元信号激励频率、激励面积比、阵元半径和阵元数对其形成温度场的影响及变化规律,其次将这些规律应用于大开口换能器,并对其形成温度场特性进行研究。小开口换能器结果表明,在一定频率范围内,焦域中心温度随激励频率增加而升高,而54℃以上区域长轴长逐渐减小,短轴长基本无变化;激励总功率一致时,激励面积比越大,焦域中心温度越高,54℃以上区域长轴、短轴较长;使用小开口直径换能器模型筛选的阵元激励频率和激励面积比可应用于设计大开口换能器,为大开口换能器的开发提供结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聚焦超声(HIFU) 半球形相控换能器 经颅治疗 温度场 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生物学焦域温场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李发琪 王智彪 +5 位作者 杜永洪 许贵华 文爽 白晋 伍烽 王芷龙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1-325,共5页
采用热电偶探针测温系统 ,研究了运用JC A型HIFU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定点辐照新鲜离体牛肝脏的生物学焦域温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 :焦域中心温度最高 ,温升可达 74 .4± 1.5℃。在空间上 ,远离焦点温升快速下降 ,Z轴有效温升宽度 1... 采用热电偶探针测温系统 ,研究了运用JC A型HIFU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定点辐照新鲜离体牛肝脏的生物学焦域温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 :焦域中心温度最高 ,温升可达 74 .4± 1.5℃。在空间上 ,远离焦点温升快速下降 ,Z轴有效温升宽度 12 .4mm ,X、Y轴有效温升宽度均为 5 .4mm。X、Y、Z轴有效温升宽度与生物学焦域大小一致。光镜下 ,生物学焦域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楚。所以 ,在空间上 ,由生物学焦域中心向外缘 ,能量递减十分陡峭 ,具有“刀”的特征。高强度聚焦超声对深部组织定位损伤在空间上是精确的、有效的、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聚焦超声 生物学焦域 温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 T_2 WI信号强度与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子宫肌瘤疗效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侯静 刘晟 +2 位作者 王维 梁琪 廖云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5期820-823,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消融前M RI T2 WI信号强度特点与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ablation ,HIFU )治疗子宫肌瘤消融疗效之间的关系,从信号方面探讨影响 HIFU 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0月... 目的:通过研究消融前M RI T2 WI信号强度特点与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ablation ,HIFU )治疗子宫肌瘤消融疗效之间的关系,从信号方面探讨影响 HIFU 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7月经MRI诊断的子宫肌瘤患者50例,行超声引导下的 HIFU 治疗,共有子宫肌瘤56个,消融前根据M RI T2 WI信号强度将其分为四种类型:①高信号;②等信号;③低信号;④混杂信号,消融后次日及术后6个月行增强M RI扫描评估肌瘤体积的消融范围,计算消融率及术后6个月肌瘤体积的缩小率,分别作为早期和中期 HIFU疗效的指标,同时记录术中与消融有关的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未出现显著并发症。消融前肌瘤的体积0.43~502.12cm3,平均(125.13±111.40)cm3,消融后次日增强M RI中无增强剂灌注区域体积0.38~316.63cm3,平均(87.09±78.05)cm3,消融率25.16%~97.92%,平均(70.61±15.62)%,且MRI T2WI不同信号强度之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低信号强度的肌瘤消融率最高,6个月后此类肌瘤体积进一步缩小,且此缩小率与术后次日消融率呈正相关( r =0.67,P <0.05)。结论 M RI T2 WI低信号子宫肌瘤更易达到理想的消融疗效,且术后肌瘤体积缩小程度较大,可为选择患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 子宫肌瘤 磁共振成像 信号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探讨 被引量:28
19
作者 邓健 范雪莲 +1 位作者 李成琳 徐廷惠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2-204,共3页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是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一种新的局部治疗手段。它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新的理论与要求。本文通过对56例HCC患者HIFU治疗后的观察,总结了一套较完整的护理方法。
关键词 强度聚焦超声 原发性肝癌 护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对骶骨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邓凤莲 邹建中 +3 位作者 孙立群 申俊玲 沈洁 王智彪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401-404,共4页
目的:应用MRI成像观察并检测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前后骶骨MRI信号,评价HIFU治疗子宫肌瘤对骶骨影响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50例子宫肌瘤患者HIFU治疗前后行MRI成像检查,观察骶骨MRI信号的变化并在T1WI、T2WI和增强扫描矢状... 目的:应用MRI成像观察并检测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前后骶骨MRI信号,评价HIFU治疗子宫肌瘤对骶骨影响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50例子宫肌瘤患者HIFU治疗前后行MRI成像检查,观察骶骨MRI信号的变化并在T1WI、T2WI和增强扫描矢状面上测定其信号值。结果:HIFU治疗子宫肌瘤后部分患者骶骨出现异常信号,其MRI T2WI信号强度增高,T1WI信号强度降低。结论:MRI可有效评价HIFU治疗子宫肌瘤对骶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聚焦超声 MRI 子宫肌瘤 骶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