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5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联合治疗参数对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后残余子宫肌瘤复生长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刘洋 肖智博 +3 位作者 邱雪珂 罗远利 邓勇斌 吕发金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5-542,共8页
目的:探讨临床-MRI联合模型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后残余子宫肌瘤复生长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将2016年1月-2021年12月在重庆海扶医院接受HIFU治疗且治疗后一天及1年行MRI检查(T_(2)WI和CE-MRI序列)、治疗后随访2年及以上的116... 目的:探讨临床-MRI联合模型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后残余子宫肌瘤复生长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将2016年1月-2021年12月在重庆海扶医院接受HIFU治疗且治疗后一天及1年行MRI检查(T_(2)WI和CE-MRI序列)、治疗后随访2年及以上的116例子宫肌瘤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治疗1年后MRI复查显示残余子宫肌瘤的体积增大或缩小将患者分为复生长组(73例)和无复生长组(43例)。搜集每例患者的基本临床信息及治疗剂量、治疗时间、辐照时间和能效因子(EEF)等治疗参数,分析和记录子宫肌瘤的术前MRI特征,并将上述3类变量通过曼-惠特尼U检验或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的参数纳入逻辑回归分析,筛选出残余子宫肌瘤复生长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并采用ROC曲线分析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残余子宫肌瘤复生长的3个独立危险因素分别是残余肌瘤最大厚度、能效因子(EEF)和CE-MRI图像上残余子宫肌瘤与子宫肌层信号强度比(SI残余肌瘤/SI子宫肌层)。临床-影像联合模型的AUC为0.925(95%CI:0.873~0.967)。随访24~30(中位数26)个月发现,残余子宫肌瘤复生长组的再干预率明显高于无复生长组(45.21%vs.6.98%)。结论:影响残余子宫肌瘤复生长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残余子宫肌瘤最大厚度、EEF和CE-MRI图像上SI残余肌瘤/SI子宫肌层;临床-影像联合模型可以对残余子宫肌瘤复生长进行有效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磁共振成像 强度聚焦超声消融 残余肿瘤复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在腹部多层组织中的次生焦点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丹 徐佳虹 +2 位作者 赵封隆 史新旺 周小伟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2,共8页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腹部子宫肌瘤时会出现皮肤及浅表组织烧伤。该文依据声传播理论模型,探究该问题背后的潜在原因。首先,建立治疗场景下皮肤、肌肉、脂肪等多层组织的声反射模型,得出组织界面处的声反射可形成次生焦点;之后,通过k-Wav...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腹部子宫肌瘤时会出现皮肤及浅表组织烧伤。该文依据声传播理论模型,探究该问题背后的潜在原因。首先,建立治疗场景下皮肤、肌肉、脂肪等多层组织的声反射模型,得出组织界面处的声反射可形成次生焦点;之后,通过k-Wave仿真计算该次生焦点的声场和温度场,并探究其空间位置规律;最后,设计离体实验观察次生焦点。仿真结果表明,由于肌肉与脂肪间的声阻抗差较大,聚焦超声的入射声波在该界面处反射的能量确实可在组织内部二次聚焦,聚焦处的温度可达50◦C甚至更高。并且,实验结果也与仿真计算吻合。该研究证实了高强度聚焦超声在腹部多层组织中可形成次生焦点,在一定条件下该次生焦点是导致皮肤及浅表组织烧伤的一个潜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聚焦超声 次生焦点 皮肤损伤 子宫肌瘤 声波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下组织力学特性对空化效应的影响
3
作者 陈禄丰 王月兵 +2 位作者 于亚萍 赵鹏 郭晓安 《声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238,共7页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法,空化效应在超声治疗中有重要作用,为保证HIFU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制定HIFU临床治疗方案时,需要考虑靶区组织的力学特性并合理选择HIFU辐照剂量,...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法,空化效应在超声治疗中有重要作用,为保证HIFU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制定HIFU临床治疗方案时,需要考虑靶区组织的力学特性并合理选择HIFU辐照剂量,以控制空化活动的剧烈程度。文章探究了组织力学特性对空化效应的影响。焦区在HIFU作用下出现大气泡,大气泡造成的声波反射有利于激发空化,降低空化阈值。仿真结果表明,随着组织杨氏模量增加,焦区气泡生长膨胀减小,因此降低了冲击散射从而提高了空化阈值。通过被动空化监测系统,对离体组织空化情况进行监测,杨氏模量较低的脂肪组织在42、56 W声功率下便能达到稳态空化阈值和惯性空化阈值,并具有最高的空化活动强度,而杨氏模量较高的肌肉组织和牛肝组织则分别在56、77 W声功率达到稳态空化阈值,在77、84 W声功率达到惯性空化阈值,空化活动强度也随之降低。实验结果表明,组织空化阈值与杨氏模量成正比,空化强度与杨氏模量成反比。文中的研究为HIFU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对于减少HIFU治疗的不良影响、提高HIFU临床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聚焦超声 组织力学特性 被动空化监测 空化阈值 空化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T2WI纹理分析在预测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后疗效的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罗锦文 何月明 +2 位作者 张婷 关玉宝 戚莹莹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0-258,共9页
目的:探讨基于MR-T2WI纹理分析在预测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术后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接受HIFU消融术治疗前后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MR图像及临床资料,进行T2WI全瘤定量纹理分析,以子宫肌瘤非灌注体积比率(NPV)达80... 目的:探讨基于MR-T2WI纹理分析在预测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术后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接受HIFU消融术治疗前后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MR图像及临床资料,进行T2WI全瘤定量纹理分析,以子宫肌瘤非灌注体积比率(NPV)达80%及以上为消融显著,分析肌瘤术前全瘤纹理参数与术后消融效果的相关性,使用3D-slicer软件勾画容积感兴趣区(VOI),PyRadiomics提取867个组学特征,采用MaZda软件内置FPM(Fisher系数、交互信息、分类错误概率组合平均相关系数联合)法保留30个最优特征,使用最小绝对选择与收缩算子(LASSO)降维得到最优的纹理特征,并将患者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及验证集,采用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用于评价预测模型诊断性能,绘制决策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LASSO最终选择得到9个最优特征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在训练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0.833、0.926、0.651,验证集中对应的AUC、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0.829、0.667、0.944;决策曲线在组学特征训练集、验证集中的净收益分别为14.1和13.5。结论:采用MR放射组学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在术前预测子宫肌瘤HIFU消融术后疗效有较大价值,预测效果好,可为子宫肌瘤HIFU消融术后疗效评估及术前患者选择提供个性化及量化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纹理分析 子宫肌瘤 强度聚焦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热球子宫内膜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相关月经过多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丹 金卓婷 +2 位作者 王李纲 葛佳 张勇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60-565,共6页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热球子宫内膜消融(TBEA)治疗子宫腺肌病(AM)相关月经过多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AM合并月经过多患者7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H...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热球子宫内膜消融(TBEA)治疗子宫腺肌病(AM)相关月经过多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AM合并月经过多患者7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HIFU联合TBEA组(HIFU+TBEA组,n=26)和HIFU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及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LNG-IUS)(HIFU+药物组,n=51)。以HIFU治疗后不同随访时间点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作为主要结局指标,以痛经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肿瘤糖类抗原125(CA 125)水平、再干预率、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情况作为次要结局指标。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间结局指标的差异,评价HIFU联合TBEA治疗AM相关月经过多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PBAC评分、NRS评分及CA 125均有显著下降(P<0.05)。与HIFU+药物组比较,HIFU+TBEA组治疗后6、9、12月PBAC评分更低(P<0.05),治疗后1、3月PBA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3、6、9、12月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FU+TBEA组(11.54%)和HIFU+药物组(21.57%)治疗后再干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FU+TBEA组(80.77%)和HIFU+药物组(70.59%)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国际介入放射治疗协会(SIR)分类均在A~B级,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HIFU联合TBEA治疗AM相关月经过多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作为无生育需求尤其是合并月经过多AM患者的一种长期管理方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强度聚焦超声 热球子宫内膜消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换能器焦点峰值声压联合定征方法
6
作者 吴德林 张亨达 +6 位作者 朱怀球 吴键 高申平 王宏远 俞醒言 郑音飞 姚磊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18-1723,共6页
采用实验测量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一种高强度聚焦超声换能器焦点峰值声压联合定征方法。对于孔径60 mm、焦距75 mm的聚焦超声换能器,在水中测量并仿真模拟线性压力波形,修正得到聚焦超声换能器的有效孔径和焦距。在高强度激励... 采用实验测量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一种高强度聚焦超声换能器焦点峰值声压联合定征方法。对于孔径60 mm、焦距75 mm的聚焦超声换能器,在水中测量并仿真模拟线性压力波形,修正得到聚焦超声换能器的有效孔径和焦距。在高强度激励下对调整后的换能器模型进行数值计算,用零相位滤波器不失真地得到各谐波的初始相位信息,发现二次谐波、三次谐波相对基波的相对相位量随激励强度基本不变。利用光纤水听器对高强度聚焦超声换能器的各次谐波声压幅值的测量,结合仿真分析得到相位关系,各次谐波叠加得到焦点峰值声压。聚焦超声换能器在峰峰值电压V_(p-p)为250 V激励下,焦点正峰值声压为7.56 MPa,负峰值声压为-4.98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计量 强度聚焦超声 焦点 峰值声压 联合定征 非线性声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被动波束成像的高强度聚焦超声焦点定位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封隆 徐佳虹 +1 位作者 史新旺 周小伟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7-575,共9页
针对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中实际焦点偏离引导治疗的几何焦点这一问题,基于被动波束成像原理,将治疗探头与影像探头联合,探讨一种新的焦点定位策略。首先,基于k-Wave声学软件创建了具有多层组织结构的超声传播模型,通过理论仿真探究了不... 针对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中实际焦点偏离引导治疗的几何焦点这一问题,基于被动波束成像原理,将治疗探头与影像探头联合,探讨一种新的焦点定位策略。首先,基于k-Wave声学软件创建了具有多层组织结构的超声传播模型,通过理论仿真探究了不同脂肪、肌肉厚度条件下被动波束成像方法定位焦点的准确性;除此之外,还通过仿体在实验环境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同脂肪厚度的仿真模型中,被动波束合成所定位的焦点和几何焦点在轴向距离上分别与实际焦点相差(0.54±0.15)mm和(4.76±0.95)mm。在不同肌肉厚度的仿真模型中,由合成算法定位的焦点和几何焦点在轴向距离上分别与实际焦点相差(0.51±0.26)mm、(4.95±0.47)mm。仿体实验也验证了被动波束成像定位的焦点比几何焦点更接近实际损伤位置。该文从理论仿真和实验两个角度验证了被动波束成像方法在高强度聚焦超声焦点定位中的优越性,可为该方法进一步走向临床应用提供支撑,对提升高强度聚焦超声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有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聚焦超声 被动波束成像 焦点定位 k-Wave 多层组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1
8
作者 姜曼 赵卫 +1 位作者 姚瑞红 易根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2-85,共4页
子宫肌瘤发病率高且患者逐渐低龄化。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的问世,为子宫肌瘤的治疗开辟的新的途径。HIFU是一种非侵袭性治疗实体肿瘤的方法,利用超声波的穿透性、可聚焦性和人体组织对超声波的吸收特性,将体外低能量超声波聚焦于靶区组... 子宫肌瘤发病率高且患者逐渐低龄化。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的问世,为子宫肌瘤的治疗开辟的新的途径。HIFU是一种非侵袭性治疗实体肿瘤的方法,利用超声波的穿透性、可聚焦性和人体组织对超声波的吸收特性,将体外低能量超声波聚焦于靶区组织,产生高温使局部组织发生凝固坏死。随着其治疗技术日趋成熟,HIFU逐渐被患者和临床医师接受。大量临床实践及研究表明,HIFU治疗子宫肌瘤具有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现就其临床研究予以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强度聚焦超声 消融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生物学焦域温场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李发琪 王智彪 +5 位作者 杜永洪 许贵华 文爽 白晋 伍烽 王芷龙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1-325,共5页
采用热电偶探针测温系统 ,研究了运用JC A型HIFU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定点辐照新鲜离体牛肝脏的生物学焦域温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 :焦域中心温度最高 ,温升可达 74 .4± 1.5℃。在空间上 ,远离焦点温升快速下降 ,Z轴有效温升宽度 1... 采用热电偶探针测温系统 ,研究了运用JC A型HIFU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定点辐照新鲜离体牛肝脏的生物学焦域温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 :焦域中心温度最高 ,温升可达 74 .4± 1.5℃。在空间上 ,远离焦点温升快速下降 ,Z轴有效温升宽度 12 .4mm ,X、Y轴有效温升宽度均为 5 .4mm。X、Y、Z轴有效温升宽度与生物学焦域大小一致。光镜下 ,生物学焦域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楚。所以 ,在空间上 ,由生物学焦域中心向外缘 ,能量递减十分陡峭 ,具有“刀”的特征。高强度聚焦超声对深部组织定位损伤在空间上是精确的、有效的、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聚焦超声 生物学焦域 温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导航和温度监控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 被引量:30
10
作者 许永华 符忠祥 +4 位作者 杨利霞 陈文直 刘映江 叶方伟 王智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69-874,共6页
目的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在MR导航定位和靶区焦域温度监控下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采用西门子1.5TAvantoTIMMR导航和温度监控JM-HIFU进行HIFU治疗52例子宫肌瘤共61个肌瘤。肌瘤大小(6.1±2.1)cm,其中浆膜下10枚、... 目的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在MR导航定位和靶区焦域温度监控下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采用西门子1.5TAvantoTIMMR导航和温度监控JM-HIFU进行HIFU治疗52例子宫肌瘤共61个肌瘤。肌瘤大小(6.1±2.1)cm,其中浆膜下10枚、肌壁间46枚和黏膜下5枚。治疗前、后采用增强扫描MRI检查,测量肌瘤体积、消融坏死区域大小占肌瘤体积的比率,并记录治疗时间和超声释放剂量。治疗后3个月MRI检查观察肌瘤的缩小情况;同时观察和评估其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并对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变化进行评分。结果 MR导航HIFU(MRgHIFU)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肌瘤平均体积分别为(113.3±87.7)cm3和(58.1±45.0)cm3,肌瘤体积平均缩小(48.7±16.4)%(P<0.05);每个肌瘤被消融区域占整个肌瘤体积平均为(78.8±18.8)%(51%~100%);聚焦超声治疗时间(19.8±8.8)min,治疗所用的超声热剂量为(7.1±6.7)焦耳/mm3。患者症状平均总分治疗前、后从(24.7±4.8)下降至(16.7±3.2)分(P<0.05),除1例术中出现腹壁皮下轻度烫伤,余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MRgHIFU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无创治疗方法,而且单次热消融可达到肌瘤大部分甚至完全凝固性坏死,并使其短期内缩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肌瘤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2
11
作者 朱剑芳 周伟芳 +3 位作者 秦军丽 汪芳 石珍 周金水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3-466,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疗效的价值。方法分析20例经超声诊断子宫瘢痕妊娠患者HIFU治疗前、治疗后1周、4周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并对其周边血流阻力指数(RI)及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T...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疗效的价值。方法分析20例经超声诊断子宫瘢痕妊娠患者HIFU治疗前、治疗后1周、4周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并对其周边血流阻力指数(RI)及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T-HCG)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例胚囊型治疗后孕囊塌陷、变形、胚芽未见长大,6例卵黄囊回声稍增强、壁增厚,血流轻度减少;6例包块型治疗后回声先稍增高,而后中央区回声减低,最终表现为稍高回声,血流明显减少。治疗后1周、4周RI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RI高于治疗后1周(P均<0.05);但T-HCG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HIFU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疗效观察及随访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妊娠 异位 强度聚焦超声消融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骨肉瘤初步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12
作者 陈文直 伍烽 +3 位作者 朱辉 白晋 邹建中 王智彪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89-491,共3页
目的:探讨HIFU治疗骨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用HIFU对5例已失去保肢条件的骨肉瘤患者进行部分覆盖治疗,通过主要脏器功能测定、临床症状体征变化、骨显像、DSA、组织病理学、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血清ALP水平等指标,观察HIFU治疗... 目的:探讨HIFU治疗骨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用HIFU对5例已失去保肢条件的骨肉瘤患者进行部分覆盖治疗,通过主要脏器功能测定、临床症状体征变化、骨显像、DSA、组织病理学、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血清ALP水平等指标,观察HIFU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心、肝、肾功能正常,疼痛减轻,ALP下降。治疗区肿瘤血供减少和肿瘤血管染色消失、异常放射性浓聚消失,肿瘤细胞变性坏死。结论:HIFU治疗骨肉瘤是有效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聚焦超声 治疗 骨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17
13
作者 唐胜平 李强 +3 位作者 陈岗 李利生 赵富奇 张俊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11-112,共2页
关键词 强度聚焦超声 治疗 麻醉 HI-FU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定量参数对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效果的即时评估价值初探 被引量:24
14
作者 王伟 张暹东 +5 位作者 李祎 兰岚 戴险峰 张睿 张义彬 黄宁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8期603-607,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子宫肌瘤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定量参数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探讨定量参数对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效果即时评估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 目的通过研究子宫肌瘤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定量参数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探讨定量参数对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效果即时评估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子宫肌瘤HIFU治疗的13个病例,根据治疗后DCE-MRI表现分为完全消融组及不完全消融组。应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研究定量参数与分组的关联。结果 Ktrans(治疗后)、Ve(治疗后)、Vp(治疗后)与分组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713、0.757和0.668;Ktrans(变化率)、Ve(变化率)与分组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均为r=-0.802,且相关性更显著。结论 DCE-MRI定量参数对子宫肌瘤HIFU治疗疗效即时评估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强度聚焦超声 平滑肌瘤 子宫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对骶骨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20
15
作者 邓凤莲 邹建中 +2 位作者 李锐 孙立群 申俊玲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5期457-460,共4页
目的探讨HIFU治疗子宫肌瘤影响骶骨MR的因素。方法子宫肌瘤患者52例,根据子宫位置分为前位、后位、中位三组;依肌瘤位置分为前壁、后壁、侧壁三组;按肌瘤类型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三组;根据肌瘤体积分为<47 mm3和... 目的探讨HIFU治疗子宫肌瘤影响骶骨MR的因素。方法子宫肌瘤患者52例,根据子宫位置分为前位、后位、中位三组;依肌瘤位置分为前壁、后壁、侧壁三组;按肌瘤类型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三组;根据肌瘤体积分为<47 mm3和≥47 mm3两组;按肌瘤距骶骨的距离分为<30 mm,≥30 mm两组;按HIFU辐照时间分为<2500 s和≥2500 s两组;根据治疗能量分为<700 000 J和≥700 000 J两组;按治疗最大功率分为<340 W和≥340 W两组。采用χ2检验分析骶骨影响的相关因素。结果<30 mm组较≥30 mm组易导致骶骨出现异常MR信号(P<0.01);HIFU辐照时间≥2500 s较易引起骶骨MR异常信号;治疗能量≥700 000 J较易导致骶骨MR异常信号;骶骨MR异常信号与子宫位置、肌瘤位置、肌瘤类型、肌瘤体积及HIFU治疗最大功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肌瘤骶骨间的距离、HIFU治疗能量、辐照时间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中可能对患者骶骨出现异常MR信号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肌瘤 骶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45例胰腺癌 被引量:12
16
作者 顾勇主 王国民 +4 位作者 夏罕生 徐叶青 潘毅慧 张惠芳 王文平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5-137,141,共4页
目的 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 (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 ,HIFU)在胰腺癌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分析 2 0 0 0年 3月— 2 0 0 3年 3月间收治 4 5例胰腺癌用HIFU治疗后效果。 4 5例TNM分期 :Ⅱ期 5例 ,Ⅲ期 30例 ,Ⅳ期 10例。HIF... 目的 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 (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 ,HIFU)在胰腺癌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分析 2 0 0 0年 3月— 2 0 0 3年 3月间收治 4 5例胰腺癌用HIFU治疗后效果。 4 5例TNM分期 :Ⅱ期 5例 ,Ⅲ期 30例 ,Ⅳ期 10例。HIFU平均输出功率 1.5kW ,单次脉冲时间 36 0ms,治疗时间 5 5min/次。结果  38例完成治疗 ,瘤体平均缩小 10 .34% ,1、3年生存率分别为 78.94 %、2 3.6 8% ,中位生存期为 2 4 .6个月 ,94 .73%患者原有疼痛减轻或消失。结论 HIFU能减轻晚期胰腺癌症状 ,改善生活质量 ,延长生存期 ,安全、微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聚焦超声 治疗 胰腺癌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乳腺癌 被引量:15
17
作者 朱辉 伍烽 +3 位作者 陈文直 曹友德 白晋 王智彪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81-384,共4页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体外治疗乳腺癌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初步筛选判断治疗效果的检查手段。方法:24例乳腺癌患者在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前1~2周行HIFU治疗,HIFU治疗中和治疗后,监测患者血压、呼吸、脉搏和外周血氧饱和度...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体外治疗乳腺癌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初步筛选判断治疗效果的检查手段。方法:24例乳腺癌患者在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前1~2周行HIFU治疗,HIFU治疗中和治疗后,监测患者血压、呼吸、脉搏和外周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同时,观察HIFU对靶区处组织和皮肤的损伤作用。手术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观察HIFU对靶区组织的破坏效应。其中3例患者在HIFU治疗前后行99mTc-MIBIECT检查,1例患者在HIFU治疗前后行MRI检查。结果:HIFU治疗对靶区外邻近组织和患者生命体征无明显影响,HIFU靶区内组织呈完全凝固性坏死。99mTc-MIBIECT和MRI显示靶区内组织坏死。结论:在实时超声引导下,HIFU治疗安全、有效,99mTc-MIBIECT和MRI可作为判断疗效的检查方法,HIFU技术可望成为乳腺癌保乳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治疗 强度聚焦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子宫位置子宫肌瘤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效果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易根发 赵卫 +3 位作者 范宏杰 谢璇丞 寸江平 王滔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0-283,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子宫位置子宫肌瘤的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HIFU治疗的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372例,所有肌瘤患者根据子宫位置(前位、中位、后位)分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基线数据、HIFU消融结果。... 目的比较不同子宫位置子宫肌瘤的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HIFU治疗的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372例,所有肌瘤患者根据子宫位置(前位、中位、后位)分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基线数据、HIFU消融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HIFU治疗。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子宫位置子宫肌瘤的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位子宫1 cm3辐照时间显著小于后位子宫(P=0.007),能效因子(EEF)小于后位子宫(P=0.0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位子宫的子宫肌瘤更容易进行HIFU消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位置 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后荷瘤鼠的免疫变化及特异性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谢勋鹏 冉立峰 +3 位作者 伍烽 王智彪 范艳敏 赵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0-323,共4页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H22移植性肝癌后的细胞免疫学变化及特异性抗肿瘤作用。方法:将C57BL/6J近交系小鼠分为HIFU治疗组、HIFU假照组和对照组,于治疗后2周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采用MTT法测定...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H22移植性肝癌后的细胞免疫学变化及特异性抗肿瘤作用。方法:将C57BL/6J近交系小鼠分为HIFU治疗组、HIFU假照组和对照组,于治疗后2周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采用MTT法测定脾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ELISA法检测脾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共培养24小时后上清液中IFN-γ、TNF-α的含量。结果:HIFU治疗组和对照组CD3+、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假照组,CD8+T淋巴细胞低于假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HIFU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各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对H22肿瘤细胞和S180肿瘤细胞的杀伤率,与假照组和对照组比较,HIFU组对H22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但各组对S180肿瘤细胞的杀伤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各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与H22肿瘤细胞共培养上清液中TNF-α和INF-γ的浓度,与假照组或对照组比较,HIFU组上清液TNF-α和INF-γ浓度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HIFU治疗H22移植性肝癌后,宿主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增强,同时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的免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聚焦超声 肿瘤 治疗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形成生物学焦域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白晋 李发琪 +3 位作者 杜永洪 马平 陈文直 王智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1378-1380,共3页
目的 研究辐照剂量对高强度聚焦超声生物学焦域形状、大小的影响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 (highintensityfo cusedultrasound ,HIFU)形成生物学焦域的剂量学。方法 运用JC A型Haifu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 ,使用 1.6MHz、焦距12 0mm聚焦超... 目的 研究辐照剂量对高强度聚焦超声生物学焦域形状、大小的影响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 (highintensityfo cusedultrasound ,HIFU)形成生物学焦域的剂量学。方法 运用JC A型Haifu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 ,使用 1.6MHz、焦距12 0mm聚焦超声换能器 ,以 7× 10 3~ 2 7.7× 10 3W cm2 、辐照时间 1~ 2 0s的剂量定点辐照深度为 2 0mm的新鲜离体牛肝脏 ,辐照结束后沿凝固性坏死最大面剖开 ,测量生物学焦域的长、短轴和体积。结果 HIFU生物学焦域不等于声焦域。随着声强和辐照时间的增加 ,HIFU生物学焦域体积增加 ,其形态亦由椭圆体演变成圆锥体 ,且当声强增加时 ,圆锥体HIFU生物学焦域出现的更早。当声强一定 ,随着辐照时间的增加 ,HIFU生物学焦域形态指数 (K)逐渐减小。结论 辐照剂量影响HIFU生物学焦域的形状和大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聚焦超声 剂量学 生物学焦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