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度有氧间歇运动对超重或肥胖老年人体成分、血脂及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兰霄宇 房国梁 +6 位作者 韩天雨 邹煦 张晗 李茜 汪涵 沈钰琳 张漓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10-517,共8页
目的:探究高强度有氧间歇运动对超重或肥胖老年人体成分及血脂、血糖相关指标的影响以及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的异同点,为老年人科学选择健身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招募了29名满足条件的超重或肥胖老年人,年龄65.10±3.89岁,体质指... 目的:探究高强度有氧间歇运动对超重或肥胖老年人体成分及血脂、血糖相关指标的影响以及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的异同点,为老年人科学选择健身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招募了29名满足条件的超重或肥胖老年人,年龄65.10±3.89岁,体质指数(BMI)27.56±1.92 kg/m2,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n=9)、高强度有氧间歇运动组(HIAIT组,n=10)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组(MICT组,n=10)。CON组受试者保持正常生活、不参与运动干预;HIAIT组和MICT组受试者通过最大摄氧量测试确定对应的负荷强度,HIAIT组以90%VO运动3 min、60%VO间歇3 min、重复4组,MICT组以70%VO运动30 min,两运动组均采用四肢联动训练仪进行为期12周、3次/周、共计90 min的运动干预。在干预前、后,测试所有受试者的身体成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游离脂肪酸(FFA)、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瘦素(LEP)和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干预前相比,12周干预后HIAIT组受试者的上身脂肪量显著降低(P<0.05);HIAIT组和MICT组受试者血液中的TG浓度(P<0.05)、LEP浓度(P<0.01)和HDL-C浓度(P<0.01)均显著降低;HIAIT组受试者血液中的FFA浓度显著降低(P<0.05),MICT组受试者血液中LDL-C浓度显著降低(P<0.01);HIAIT组受试者的FPG(P<0.01)、FINS(P<0.05)和HOMAIR(P<0.05)均显著降低,MICT组受试者的Hb Alc、HOMA-IR均显著降低(P<0.05)。与CON组相比,HIAIT组和MICT组受试者血液中的TG浓度(P<0.05)和HDL-C浓度(P<0.01)均显著降低。结论:在不限制饮食的前提下,高强度有氧间歇运动对超重或肥胖老年人的体重及体脂率无显著影响,但可有效降低上身脂肪量,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液中瘦素、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及血糖水平,尤其是降低甘油三酯的效果更为明显。高强度有氧间歇运动在改善老年人身体成分、血脂和血糖方面的效果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相似,但高强度有氧间歇运动降低上身脂肪量、血清游离脂肪酸、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的作用可能更佳,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糖化血红蛋白的作用可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有氧间歇运动 中等强度持续运动 超重或肥胖 老年人 血脂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对心梗大鼠左心室β3-AR和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陈婷 呼德尓朝鲁 +1 位作者 张可 田振军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7-63,76,共8页
目的:探讨心脏β3-AR及其下游分子eNOS和nNOS的变化是否在有氧运动保护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中发挥作用。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心肌梗死组(MI),心梗+中强度持续有氧运动组(ME1),心梗+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组(ME2),... 目的:探讨心脏β3-AR及其下游分子eNOS和nNOS的变化是否在有氧运动保护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中发挥作用。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心肌梗死组(MI),心梗+中强度持续有氧运动组(ME1),心梗+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组(ME2),每组12只。C组大鼠常规饲养,MI组采用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结扎法,建立MI模型。ME1和ME2组大鼠在MI手术后一周进行8周跑台运动。ME1组运动以10m/min速度,运动5min后,以3m/min的速度递增至16m/min。ME2组运动以10m/min速度,运动10min后,速度逐渐递增至25m/min,运动7min;然后间歇3min,其速度为15m/min,之后依次交替进行。ME1和ME2组运动总时间均为60 min,5d/1wk×8wk。训练结束后,测定LVSP、LVEDP、±dp/dtmax指标,判定各组大鼠心功能变化。之后开胸摘取心脏,进行组织学制片,Masson染色。免疫荧光法观察分析左心室β3-AR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β3-AR、eNOS及nNOS蛋白含量。结果:与C组相比,MI组胶原容积百分比(CVF)和LVEDP显著升高(P<0.01),LVSP和-dP/dt max均显著降低(P<0.05)。MI后可见左心室β3-AR阳性染色,位于心肌细胞膜表面。同时β3-AR蛋白表达有增高趋势。左心室eNOS蛋白表达有下降趋势,nNOS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MI组比较,ME1和ME2组CVF和LVEDP均显著降低(P<0.01),ME1组-dP/dt max显著升高(P<0.05),ME2组LVSP显著增加(P<0.05)。ME1和ME2组均可见左心室β3-AR阳性染色,同时ME1组β3-AR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ME2组β3-AR表达有增加趋势。ME1和ME2组eNOS和nNOS表达较MI组均显著增加(P<0.05,P<0.01)。而ME1和ME2组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中强度持续有氧运动和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两种运动方式均可通过增加左心室β3-AR表征,上调其下游因子eNOS及nNOS蛋白表达,抑制心梗后胶原过度增生,保护心梗大鼠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3-AR 强度持续有氧运动 强度间歇有氧运动 心肌梗死 一氧化氮合酶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