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燕矶长江大桥桥塔高强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研究
1
作者 王意平 李北星 +1 位作者 孙浩杰 宋金凤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共9页
湖北燕矶长江大桥为主跨1 860 m的双层桥面钢桁梁悬索桥,桥塔采用C60高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塔柱壁厚最厚达4.250 m。为提升混凝土泵送性能与抗裂性能、降低结构开裂风险,通过掺加降黏剂改善拌合物工作性能,采用温控膨胀抗裂剂(简称抗... 湖北燕矶长江大桥为主跨1 860 m的双层桥面钢桁梁悬索桥,桥塔采用C60高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塔柱壁厚最厚达4.250 m。为提升混凝土泵送性能与抗裂性能、降低结构开裂风险,通过掺加降黏剂改善拌合物工作性能,采用温控膨胀抗裂剂(简称抗裂剂)调控水泥水化历程与分阶段补偿混凝土各种类型收缩,并将成果应用于实桥。结果表明:降黏剂可显著降低浆体黏度,提高混凝土流动性,有助于减少收缩并改善耐久性;抗裂剂可有效延缓水化热峰值出现时间、降低早期水化放热速率,并产生持续膨胀补偿收缩;推荐C60高抗裂混凝土采用胶凝材料总量为460 kg/m~3(其组成为62%水泥+23%粉煤灰+7%降黏剂+8%抗裂剂)的配合比;该配合比下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呈全程微膨胀(60 d膨胀量达181με),抗氯离子渗透等级与抗碳化等级分别达到Q-Ⅳ级和T-Ⅳ级;实桥施工中采用该高抗裂混凝土并结合精准温控和精细养护措施,塔柱内部最大温升小于47℃、最大里表温差小于25℃、降温速率小于4.0℃/d,满足温控标准要求;混凝土温升阶段膨胀变形速率为(12.2~15.3)με/℃,高于温降阶段收缩速率(10.2~11.7)με/℃,至12 d龄期仍具有164.3με~241.1με的残余膨胀量,抗裂性能优异;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密实、色泽均匀,无有害裂缝,实现了厚壁、高强混凝土桥塔不裂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桥塔 高强大体积混凝土 温控膨胀抗裂剂 降黏剂 混凝土制备 防裂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强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温升及温差测试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冲 蒲心诚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21,共5页
用超高强混凝土浇注了尺寸为1 m×1 m×1 m的4组大体积构件,所用混凝土最低水胶比为0.16,最高胶凝材料用量达900 kg/m3,矿物掺料最高掺量为50%。分析了所用胶凝材料的水化热,测试了混凝土的水化放热温升及构件内外温差,试验表明... 用超高强混凝土浇注了尺寸为1 m×1 m×1 m的4组大体积构件,所用混凝土最低水胶比为0.16,最高胶凝材料用量达900 kg/m3,矿物掺料最高掺量为50%。分析了所用胶凝材料的水化热,测试了混凝土的水化放热温升及构件内外温差,试验表明:矿物掺合料的加入,显著降低了胶凝材料的水化热。同时,由于混凝土水胶比极低,胶凝材料水化程度较小,文中制备的大体积混凝土水化放热温升最高为52℃,混凝土构件的内外温差最高只有23℃。保温层增加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升的同时,对混凝土的降温速度的控制及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是有利的。在有保温层的条件下,超高强混凝土完全可以用于大体积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大体积混凝土 水化温升 温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体积高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场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强 夏菲 +5 位作者 刘太乾 王绍东 何昱兴 高翔 郝中华 荆建宇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3-458,共6页
针对高强混凝土中总胶凝材料用量较多导致水化热剧烈、从而产生裂缝的问题,对大体积高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模型结构进行温度监测来指导实际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对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进行了研究,根据水化热试... 针对高强混凝土中总胶凝材料用量较多导致水化热剧烈、从而产生裂缝的问题,对大体积高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模型结构进行温度监测来指导实际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对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进行了研究,根据水化热试验确定大体积高强混凝土水化热的计算参数.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GEN及ABAQUS进行温度场分析,结果表明,大体积高强混凝土结构比普通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升温更快,峰值温度更高,应当加强养护;进行水化热计算时,水化热系数m及最终水化热Q0的常用值需针对大体积高强混凝土作适当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高强混凝土 温度裂缝 温度监测 模型试验 温度场 水化热系数 最终水化热 温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