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度计数据的拉格朗日流体粒子轨迹准确性验证
1
作者 刘逸凡 夏琼 陈泽凯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21,共9页
卫星高度计数据提供了大范围、长期稳定的海洋流场信息,但其较低的分辨率可能影响基于该数据计算的拉格朗日流体粒子轨迹的准确性。本文采用浮标轨迹及叶绿素结构演变对比的方法,系统评估了基于高度计数据的拉格朗日流体粒子轨迹的可靠... 卫星高度计数据提供了大范围、长期稳定的海洋流场信息,但其较低的分辨率可能影响基于该数据计算的拉格朗日流体粒子轨迹的准确性。本文采用浮标轨迹及叶绿素结构演变对比的方法,系统评估了基于高度计数据的拉格朗日流体粒子轨迹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刻画中尺度海洋运动特征,流体粒子轨迹在整体趋势上与实际浮标轨迹匹配度较高,尤其在旋转运动模式中具有较好的跟踪能力。然而,该轨迹对中小尺度运动的敏感性较低,运动速度偏慢,难以准确捕捉短周期扰动。进一步分析发现,流体粒子轨迹在30 d内能较稳定地追踪叶绿素结构的演变,表明其适用于中尺度海洋现象研究。该研究为高度计数据在拉格朗日分析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对海洋环流和生态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格朗日方法 叶绿素结构 轨迹验证 浮标 高度计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嫦娥一号卫星激光高度计数据的月表有效反射率 被引量:5
2
作者 孟治国 陈圣波 +1 位作者 崔腾飞 连懿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21-725,共5页
月壤厚度反演是我国月球探测的重要科学目标之一,其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就是月球表面的有效反射率。前人在月壤厚度反演研究中使用了光滑月表反射率模型,使得月表水平极化反射率和水平极化反射率分别为0.063和0.028(观测角:30°)。然而... 月壤厚度反演是我国月球探测的重要科学目标之一,其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就是月球表面的有效反射率。前人在月壤厚度反演研究中使用了光滑月表反射率模型,使得月表水平极化反射率和水平极化反射率分别为0.063和0.028(观测角:30°)。然而,月球表面是非常粗糙的,必须建立适合粗糙月球表面的有效反射率模型。因此,以嫦娥一号卫星微波辐射计数据的空间分辨率(3GHz通道,56km×56km)为标准,利用每个微波辐射计像元范围内的激光高度计数据(8×8个)建立相应的粗糙月表模型。然后,基于Q/H模型,进行月球表面的有效反射率研究,生成了观测角为30°时月球表面水平极化有效反射率和垂直极化有效反射率分布图。结果表明,月球表面的粗糙性对月表反射率影响很大,使得水平极化反射率降低,局部地区降至0.050;垂直极化反射率增加,局部地区可达0.040,增幅达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一号卫星 激光高度计数据 粗糙表面 有效反射率 Q/H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卫星高度计数据确定南海长周期分潮及季节环流 被引量:1
3
作者 暴景阳 赵进平 +1 位作者 张杰 许军 《海洋测绘》 2009年第3期74-78,共5页
应用1993~2002年的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数据,经沿迹潮汐调和分析方法,提取Sa分潮调和常数。由调和常数内插得到南海及邻近海域分潮波模型。根据潮汐模型计算了各季节平均海面距平并进而计算了平均季节环流,初步分析了海面高... 应用1993~2002年的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数据,经沿迹潮汐调和分析方法,提取Sa分潮调和常数。由调和常数内插得到南海及邻近海域分潮波模型。根据潮汐模型计算了各季节平均海面距平并进而计算了平均季节环流,初步分析了海面高变化和季节环流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高度计数据 长周期分潮 南海 季节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度计数据的南极冰水边界识别算法研究
4
作者 张婷 张杰 +2 位作者 王红霞 张晰 纪永刚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16,共5页
海冰边缘线是南极海冰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基于ENVI RA-2(ENVISAT Radar Altimeter 2)高度计数据开展了南极海冰边缘线提取方法研究。首先根据海冰和海水后向散射系数的不同,利用其各自方差对两者进行区分,获得了冰水分界线;其次通... 海冰边缘线是南极海冰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基于ENVI RA-2(ENVISAT Radar Altimeter 2)高度计数据开展了南极海冰边缘线提取方法研究。首先根据海冰和海水后向散射系数的不同,利用其各自方差对两者进行区分,获得了冰水分界线;其次通过ENVISAT-ASAR(ENVISAT-Advanc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数据和冰况图对提取的海冰边缘线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最后简要分析了误差存在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高度计数据在提取大范围海冰边缘线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海冰 海冰边缘线 高度计数据 SA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宋海峡附近中尺度涡特征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林宏阳 胡建宇 郑全安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共7页
采用1993年1月到2008年12月16a融合海面高度距平数据,追踪吕宋海峡附近海域(18°~23°N,116°~126°E)中尺度涡的移动轨迹,结果表明:时间分辨率为7d的卫星高度计资料难以观测到中尺度涡从西北太平洋通过吕宋海峡传进... 采用1993年1月到2008年12月16a融合海面高度距平数据,追踪吕宋海峡附近海域(18°~23°N,116°~126°E)中尺度涡的移动轨迹,结果表明:时间分辨率为7d的卫星高度计资料难以观测到中尺度涡从西北太平洋通过吕宋海峡传进南海的过程,但对1994年吕宋海峡中部观测到的一个气旋涡及其附近中尺度涡的运动轨迹进行分析可见,西北太平洋海面高度变化会与吕宋海峡内部海面高度耦合后向南海传播。海面高度距平数据的时间-经度图表明,西北太平洋海面高度变化信号在西传至吕宋海峡附近(121°~122°E)时出现信号不连续。对21°N,116°~140°E断面的海面高度距平数据按周期分别为1~3月、3~6月、330~390d(年信号)进行分段带通滤波,发现不同周期的西北太平洋信号穿过吕宋海峡传入南海受到的阻隔作用、向西传播的速度以及它们所受的强迫机制均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宋海峡 中尺度涡 卫星高度计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VEWATCHⅢ同化模块的建立和检验 被引量:5
6
作者 齐鹏 范秀梅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1-119,共9页
将基于最优插值(OI)的同化并行模块植入全谱空间的第三代海浪模式 WAVEWATCH III ver-sion3.14,建立数据同化的海浪模式预报系统,并通过实际的预报个例对同化系统进行检验。个例实验是以5°S以北的印度洋海域为目标计算区域,海面... 将基于最优插值(OI)的同化并行模块植入全谱空间的第三代海浪模式 WAVEWATCH III ver-sion3.14,建立数据同化的海浪模式预报系统,并通过实际的预报个例对同化系统进行检验。个例实验是以5°S以北的印度洋海域为目标计算区域,海面风场强迫采用业务单位的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WRF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提供的逐时海面风场预报产品。模式积分过程中连续同化2010年12月15日、16日和17日过境北印度洋的Jason-2卫星高度计沿轨有效波高(SWH)数据(需要指出的是,每次同化得到新的SWH分析场后需重构相应的二维海浪谱用于谱模式)。SWH同化分析值和无同化的对照组分别与高度计沿轨观测数据比较发现,就日平均统计来看,同化较无同化使SWH分析值的均方根误差减小约25%-50%。以 SWH同化分析场作为初始场的预报表明,同化对预报影响的时效性可延长至48-60 h。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将高度计测量的SWH数据同化到海浪模式进一步提升海浪数值预报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VEWATCH III 最优插值(OI) 数据同化 卫星高度计波高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灾害性波浪基本特征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王绿卿 夏运强 +2 位作者 梁丙臣 王海峰 杨锦凌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34,共12页
本文基于1991-2016年全球卫星高度计融合数据对南海灾害性波浪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灾害性波浪诱发天气类型不同,将其分为"台风浪"和"非台风浪"。依此主线,对两类波浪在南海不同海域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 本文基于1991-2016年全球卫星高度计融合数据对南海灾害性波浪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灾害性波浪诱发天气类型不同,将其分为"台风浪"和"非台风浪"。依此主线,对两类波浪在南海不同海域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用于定量研究两类波浪强度关系的台风浪权重系数(W),得到了两类波浪在南海相对强弱关系的分布规律,量化研究了南海灾害性波浪的特征。本文以卫星高度计波高数据为样本进行了极值分析,得到了南海重现期波浪要素整体分布规律,研究发现W值大小与广义极值曲线类型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极值分析 卫星高度计波高数据 台风浪权重系数 灾害性波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ilarity measure design for high dimensional data 被引量:3
8
作者 LEE Sang-hyuk YAN Sun +1 位作者 JEONG Yoon-su SHIN Seung-so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9期3534-3540,共7页
Information analysis of high dimensional data was carried out through similarity measure application. High dimensional data were considered as the a typical structure. Additionally, overlapped and non-overlapped data ... Information analysis of high dimensional data was carried out through similarity measure application. High dimensional data were considered as the a typical structure. Additionally, overlapped and non-overlapped data were introduced, and similarity measure analysis was also illustrated and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similarity measure. As a result, overlapped data comparison was possible to present similarity with conventional similarity measure. Non-overlapped data similarity analysis provided the clue to solve the similarity of high dimensional data. Considering high dimensional data analysis was designed with consideration of neighborhoods information. Conservative and strict solutions were proposed. Proposed similarity measure was applied to express financial fraud among multi dimensional datasets. In illustrative example, financial fraud similarity with respect to age, gender, qualification and job was presented. And with the proposed similarity measure, high dimensional personal data were calculated to evaluate how similar to the financial fraud.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tual fraud has rather high similarity measure compared to the average, from minimal 0.0609 to maximal 0.1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dimensional data similarity measure DIFFERENCE neighborhood information financial frau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