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GDR数据用于高度计定标先期计算的可行性
1
作者 管斌 孙中苗 +1 位作者 刘晓刚 翟振和 《海洋测绘》 CSCD 2018年第1期10-13,22,共5页
针对拟开展的Jason-3卫星高度计定标试验,分析了利用IGDR数据先期计算定标结果的可行性。介绍了基于GPS浮标的直接绝对定标方法,设计了IGDR数据用于定标计算的可行性评估方法,利用经过全球4大定标站海域的数据比较了IGDR、GDR数据计算... 针对拟开展的Jason-3卫星高度计定标试验,分析了利用IGDR数据先期计算定标结果的可行性。介绍了基于GPS浮标的直接绝对定标方法,设计了IGDR数据用于定标计算的可行性评估方法,利用经过全球4大定标站海域的数据比较了IGDR、GDR数据计算定标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通过两种数据计算的定标结果之间没有明显的系统性偏差,其差异的不确定性约为1cm;相对于传统定标站GDR定标结果 3cm量级的标准差,该不确定性对于定标结果的一致性影响不大,在定标试验中可使用IGDR先期进行定标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测高 高度计定标 IGDR 试验 轨道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ITRF下建立与统一卫星测高定标场的高程基准 被引量:2
2
作者 孔超 孙中苗 管斌 《海洋测绘》 CSCD 2016年第2期50-53,共4页
针对卫星测高定标场中地面设备的高程基准相互独立的问题,选定ITRF参考框架进行高程基准的建立与统一。介绍了通过沿岸GPS参考站建立ITRF2008下的高程基准,以及分别利用水准仪和GPS浮标将验潮仪、海洋学阵列的高程基准进行统一的方法。... 针对卫星测高定标场中地面设备的高程基准相互独立的问题,选定ITRF参考框架进行高程基准的建立与统一。介绍了通过沿岸GPS参考站建立ITRF2008下的高程基准,以及分别利用水准仪和GPS浮标将验潮仪、海洋学阵列的高程基准进行统一的方法。在为期4天的静水试验中,将验潮仪、GPS浮标的高程基准统一到ITRF2008下,两种设备不同时段对水位测量差值的不确定性在3mm量级,初步验证了利用本文方法能够实现高程基准的有效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计定标 验潮站 GPS浮 高程基准 国际地球参考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测高定标场选址中有效波高因素分析
3
作者 管斌 孙中苗 +2 位作者 翟振和 刘晓刚 秦显平 《海洋测绘》 CSCD 2020年第2期66-70,共5页
利用Jason-3卫星在国外4个主要卫星高度计定标场所在海域的测量数据,分析了这些海域的有效波高变化特性。在我国大陆沿岸选取了Jason-3卫星经过的12个海域,分析了它们的有效波高变化特性,给出了在我国大陆沿岸建设卫星测高定标场的选址... 利用Jason-3卫星在国外4个主要卫星高度计定标场所在海域的测量数据,分析了这些海域的有效波高变化特性。在我国大陆沿岸选取了Jason-3卫星经过的12个海域,分析了它们的有效波高变化特性,给出了在我国大陆沿岸建设卫星测高定标场的选址建议。Bass、Corsica、Gavdos等3个定标场海域的平均有效波高约为1.1 m,说明平均有效波高1.1 m及以下的海域适用于建设定标场。选定的12个沿岸海域中,渤海及黄海海域平均有效波高小于0.8 m,显著小于东海及南海1.3~1.5 m平均有效波高,单独从有效波高的角度渤海及黄海海域更适合于建设卫星高度计定标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测高 高度计定标 有效波高 选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浮标测高精度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闫龙浩 陈春涛 +3 位作者 翟万林 朱建华 张倩 张晓旭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2-108,共7页
海洋二号(HY-2)卫星高度计已在轨运行两年多,亟需深入开展海面高度定标工作,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浮标的高度计海面高度定标法是主要的定标方法。GPS浮标定标法的定标精度受到时间窗口、浮标姿态、温盐以及相位中心等因素影响。为了提... 海洋二号(HY-2)卫星高度计已在轨运行两年多,亟需深入开展海面高度定标工作,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浮标的高度计海面高度定标法是主要的定标方法。GPS浮标定标法的定标精度受到时间窗口、浮标姿态、温盐以及相位中心等因素影响。为了提高高度计海面高度GPS定标法的定标精度,本文对影响GPS浮标测高精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充分考虑影响因素基础上自主研制的GPS浮标高程测量精度可以达到1 cm,满足高度计海面高度定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浮精度 影响因素 高度计定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son-3的海洋二号C卫星IGDR数据质量评估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建波 王锦洋 +2 位作者 宋焕宇 翟国君 桂维振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共5页
为了评估国产第3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海洋二号C卫星(HY-2C)高度计产品质量,选择HY-2C卫星15~56周期的IGDR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质量评估。首先分析了HY-2C卫星IGDR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然后以同期Jason-3卫星GDR数据为参考,利用标准差、... 为了评估国产第3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海洋二号C卫星(HY-2C)高度计产品质量,选择HY-2C卫星15~56周期的IGDR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质量评估。首先分析了HY-2C卫星IGDR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然后以同期Jason-3卫星GDR数据为参考,利用标准差、均方根误差(RMSE)、皮尔逊相关系数等方法分析了两卫星之间的后向散射系数、有效波高、海况偏差、电离层延迟改正和湿对流层延迟改正等地球物理参数的日均值情况;最后统计了HY-2C卫星地面轨迹自交叉点海平面异常(SLA)不符值以及HY-2C和Jason-3之间的互交叉点SLA差值。结果显示:HY-2C数据完整性较高,有效性较好;与Jason-3对应的地球物理参数日均值一致性较好;地面轨迹自交叉点SLA不符值的RMSE为5.80 cm,平均值为0 cm;互交叉点SLA差值的RMSE为5.46 cm,平均值为1.84 cm。因此,HY-2C卫星整体运行稳定,精度与Jason-3接近,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测高 海面高异常 星星交叉相对 高度计定标检验 数据质量评估 海洋二号C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