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体系重建——兼谈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培养 被引量:1
1
作者 杜扬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37,共5页
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其主干课程体系应是该专业内在规定性的体现,是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培养语文知识和能力形成发展的根本保障。而现行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结构与中小... 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其主干课程体系应是该专业内在规定性的体现,是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培养语文知识和能力形成发展的根本保障。而现行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结构与中小学语文课程的知识能力培养目标存在着本质差异,其原因在于"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对"中小学语文"课程功能、内涵及研究范畴认识的误区。文章通过对这些误区的分析,提出更改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称谓和重建该专业主干课程体系的主张,以满足中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和能力培养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体系 中小学语文课程功能 “语文学”学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被引量:5
2
作者 孙艳红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44,共7页
数字化赋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要注意做好五个方面:一是课程体系重构。二是教学模式创新。三是教师数字化能力培训。四是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创建“人机”结合的阅读新场域。五是评价体系的完善与创新,推动“数智”评价回归育人... 数字化赋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要注意做好五个方面:一是课程体系重构。二是教学模式创新。三是教师数字化能力培训。四是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创建“人机”结合的阅读新场域。五是评价体系的完善与创新,推动“数智”评价回归育人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院校 汉语言文学专业 核心素养 数字化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言文学专业板块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5
3
作者 赵炎秋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2年第1期45-47,共3页
板块课程体系是按照二级学科,将课程设置为若干个板块,再将板块组合起来形成的课程体系。与传统的课程设置方式相比,它更关注知识的系统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实行板块课程体系,应加强主干课的教学,加强对非主干课的指导,改因人设... 板块课程体系是按照二级学科,将课程设置为若干个板块,再将板块组合起来形成的课程体系。与传统的课程设置方式相比,它更关注知识的系统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实行板块课程体系,应加强主干课的教学,加强对非主干课的指导,改因人设课为按需设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专业 板块课程体系 主干 主干 教学改革 自主学习 学生 高师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研讨会召开 四川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正式成立 被引量:1
4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F0002-F0002,共1页
由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协办的全国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研讨会10月15日至17日在四川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的专家,学... 由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协办的全国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研讨会10月15日至17日在四川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及部分中学校长,就语文教师的专业培养及语文新课程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 汉语言文学专业 四川师范大学 课程体系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 高师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修订刍议
5
作者 江锡铨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78-79,共2页
高师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修订刍议江锡铨接受具有专科学历的在职中学教师进修高师本科,组织实施相关课程的教学,一直是省级教育学院和本科层次的高等师范院校成人教育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学历补... 高师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修订刍议江锡铨接受具有专科学历的在职中学教师进修高师本科,组织实施相关课程的教学,一直是省级教育学院和本科层次的高等师范院校成人教育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广义的继续教育,专科起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 教学计划修订 “专升本”教育 中学语文教师 省级教育学院 培养方式 高师本科 课程设置 选修课 普通高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评《外国文学教程(第二版)》
6
作者 李勇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I0005-I0005,共1页
外国文学课程一直都是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国内外文学创作、传播与审美中架构起了一个对内拓展、对外开放的窗口。通过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建立多元文化发展的现代人文视野,学通古今、横... 外国文学课程一直都是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国内外文学创作、传播与审美中架构起了一个对内拓展、对外开放的窗口。通过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建立多元文化发展的现代人文视野,学通古今、横贯东西,从而在文学艺术创作与鉴赏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多层次的、多元化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专业 外国文学课程 人文视野 理论与实践 多元文化发展 课程体系 传播与审美 改革探索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国文学开放性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翠萍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0期142-143,共2页
外国文学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章提出在外国文学教学改革实践中应构建开放性的教学模式,主要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改革考试方法... 外国文学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章提出在外国文学教学改革实践中应构建开放性的教学模式,主要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改革考试方法,建立新的考核评价体系。新的教学模式既解决了外国文学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提高了教学效果,又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文学课程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开放性教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 高校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考核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语文》课程的目标
8
作者 罗俊华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5-155,共1页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大学语文是全日制高校和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除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其他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课,一门人文工具基础学科.工具性、基础性、人文性是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但可加大人文性的比重.
关键词 大学语文课程 课程性质 江苏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汉语言文学专业 非中文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 教育学科体系 写作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知识融合下古代汉语词汇教学研究——评《古代汉语词汇引论》
9
作者 于正安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I0009-I0009,共1页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且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字词、语音、语法、语用等多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学习的难度较大。而古代汉语词汇的教学是学好古代汉语课程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
关键词 古代汉语 汉语词汇 教学研究 知识融合 引论 汉语言文学 主干课程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旦大学课堂上的鲁迅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业松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6-40,共5页
关键词 大学课堂 鲁迅 汉语言文学专业 课程体系改革 精读课程 通识教育 本科教学 复旦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