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周期地震波作用下复杂高层连体结构的弹塑性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范旭红 卢凡 陈兴雷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5-112,共8页
以一实际框架(型钢混凝土柱)—核心筒(混凝土)复杂连体结构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其结构特性,并就其连接处楼板部分进行分析,以供实际方案借鉴。根据结构特性选择若干条地震波,利用等加速度的Newmark方法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其中对... 以一实际框架(型钢混凝土柱)—核心筒(混凝土)复杂连体结构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其结构特性,并就其连接处楼板部分进行分析,以供实际方案借鉴。根据结构特性选择若干条地震波,利用等加速度的Newmark方法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其中对结构在两条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时程特性分别进行Hilbert-Huang变换,采用响应峰值系数量化分析,并对结构在两类地震波下的动力响应均值进行分析。通过对复杂连体结构的位移响应、受力响应等的分析对比,探讨了长周期地震波作用下复杂连体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结果表明:该结构有充足的承载及抗震性能;结构需要考虑在长周期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上下连接体处地震能量相对集中,需采取适当的抗震构造措施来加强连体部分的结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高层连体结构 超限 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 HILBERT-HUANG变换 峰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超高层连体结构多点输入地震响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安东亚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0年第S1期82-88,共7页
非对称超高层连体结构属于一种复杂的高层结构,受力特点与单塔结构差别较大,当连体跨度较大时,两个塔楼底部地震动的差异性可能导致不同的地震响应结果。本文通过对"东方之门"这一超高层连体结构进行不同工况下的多点地震输... 非对称超高层连体结构属于一种复杂的高层结构,受力特点与单塔结构差别较大,当连体跨度较大时,两个塔楼底部地震动的差异性可能导致不同的地震响应结果。本文通过对"东方之门"这一超高层连体结构进行不同工况下的多点地震输入分析,研究了地震波的相位差、振动方向以及传播方向对连体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结论表明,非对称连体结构在多点输入下的地震响应和两塔楼本身刚度差异大小、地震波相位差以及传播方向密切相关,通过合理调整塔楼刚度,可以有效减小结构在实际地震中的扭转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超高层连体结构 多点输入 一致输入 地震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接方式对高层连体结构动力可靠度影响研究
3
作者 李春锋 杜永峰 李慧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28,35,共8页
针对高层连体结构受力特点,采用串并联质点系层模型建立了5种连接方式下连体结构计算模型,探讨了不同连接方式下连体结构耦联特性;将状态空间分析法、Bouc-Wen模型等效线性化与虚拟激励法相结合,求解不同连接方式下连体结构的平稳随机响... 针对高层连体结构受力特点,采用串并联质点系层模型建立了5种连接方式下连体结构计算模型,探讨了不同连接方式下连体结构耦联特性;将状态空间分析法、Bouc-Wen模型等效线性化与虚拟激励法相结合,求解不同连接方式下连体结构的平稳随机响应;利用获得的随机响应并结合动力可靠度理论,详细讨论了小震、大震下高层连体结构的动力可靠度以及不同连接方式对结构在大、小地震功率谱作用下连体结构动力可靠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耗能柔性连接方式在小震下对提高结构动力可靠度效果较明显;大震下连接方式对塔楼的可靠度影响不明显,但对连体可靠度影响较大;当采用非耗能连接方式连接时,随连体与塔楼连接方式增强对毗邻塔楼可靠度影响显著,分析了结果产生的原因,为实际工程应用和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连体结构 连接方式 计算模型 BOUC-WEN模型 等效线性化 随机振动分析 动力可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层连体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红军 张达生 杨竞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7,共8页
本文以一超高层连体结构实际工程为例,采用Midas Building有限元软件对该结构进行详细弹塑性时程计算分析,采用了单体和连体2种计算模型。由计算结果知,该结构塔楼单体模型最大弹塑性层间位移角为1/102,连体为1/135,均满足规范要求的最... 本文以一超高层连体结构实际工程为例,采用Midas Building有限元软件对该结构进行详细弹塑性时程计算分析,采用了单体和连体2种计算模型。由计算结果知,该结构塔楼单体模型最大弹塑性层间位移角为1/102,连体为1/135,均满足规范要求的最低标准1/100。并对该工程结构构件进行抗震性能评价,2种计算模型剪力墙、框架柱、连接体构件均未屈服,连梁与框架梁出现塑性铰,但均未达到CP状态。从2种计算模型损伤结果来看,该连体结构应采用2种计算模型的包络进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连体结构 弹塑性时程分析 抗震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三塔连体超高层结构连廊施工方案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袁智杰 孙广俊 +1 位作者 李鸿晶 伍小平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6,共11页
连体超高层结构属于大型复杂结构,时变特性显著。连廊作为连接各塔楼的纽带,其施工过程对整体结构安全性的影响较大,需要对其施工方案进行研究。以某非对称三塔连体超高层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该结构的数值模型。采用整体提升法和悬臂... 连体超高层结构属于大型复杂结构,时变特性显著。连廊作为连接各塔楼的纽带,其施工过程对整体结构安全性的影响较大,需要对其施工方案进行研究。以某非对称三塔连体超高层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该结构的数值模型。采用整体提升法和悬臂拼接法作为连廊的施工方案,分别进行了有限元计算,研究了不同施工方案下塔楼的竖向变形、连廊处各塔楼间的变形差、塔楼与连廊连接处单元的内力。结果表明:2种施工方案均不影响连体结构整体施工阶段的竖向变形规律。相较于整体提升法,悬臂拼接法将导致在连廊施工期间及竣工时刻塔楼结构产生更大的竖向变形、连廊处标高差及连廊连接处单元内力。整体提升法更适合本文研究对象的连廊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体高层结构 连廊施工 竖向变形 整体提升法 悬臂拼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多点激励下大跨度连体高层结构减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尚鸿 林伟 祁皑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6-291,共6页
针对连体高层结构连廊跨度不断增大的趋势,在多维多点地震激励下采用黏滞阻尼器对其进行了减振研究.首先从主动线性二次型调节(LQR)理论出发推导了阻尼器的主动最优控制力以指导阻尼器选型,进而通过在一大跨度连体高层结构算例在一致激... 针对连体高层结构连廊跨度不断增大的趋势,在多维多点地震激励下采用黏滞阻尼器对其进行了减振研究.首先从主动线性二次型调节(LQR)理论出发推导了阻尼器的主动最优控制力以指导阻尼器选型,进而通过在一大跨度连体高层结构算例在一致激励以及多维多点激励下对其进行了减振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连体高层结构上布置黏滞阻尼器可以有效减小地震响应并提高其抗震安全性,但同时也发现地震动空间效应会使减振效果发生明显波动,因此在设计减振方案后应考虑不同地震激励条件对减振效果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结构 连体高层结构 多维多点激励 振动控制 黏滞阻尼器 行波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置黏滞阻尼器的连体高层结构的减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林剑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研究采用阻尼器对连体高层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行振动控制。首先从结构动力方程出发,推导了在主塔与连廊之间设置有黏滞阻尼器的有控结构的基本振动控制方程;进而通过数值模拟,以某实际工程为原型,尝试将连廊与主塔间的斜撑利用黏滞阻尼器... 研究采用阻尼器对连体高层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行振动控制。首先从结构动力方程出发,推导了在主塔与连廊之间设置有黏滞阻尼器的有控结构的基本振动控制方程;进而通过数值模拟,以某实际工程为原型,尝试将连廊与主塔间的斜撑利用黏滞阻尼器进行替换,分别在不同地震激励下比较了有控结构和无控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黏滞阻尼器可以有效降低结构的层剪力、结构位移、加速度等地震响应;同时能量分析的结果也表明本文采用的减振方案在不同地震激励下都可以有效耗散地震能量,由此得出结论采用黏滞阻尼器提高连体高层结构的抗震安全性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黏滞阻尼器 连体高层结构 地震激励 能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层连体建筑风荷载干扰效应大涡模拟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柯世堂 王浩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62,共10页
超高层三塔连体建筑的主楼受到裙房及子楼的干扰作用显著,以某超高层三塔连体建筑为对象,基于LES(大涡模拟)方法对其进行了24个方向角下的数值风洞试验,并将主楼的体型系数与物理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再基于大涡模拟结果分别从... 超高层三塔连体建筑的主楼受到裙房及子楼的干扰作用显著,以某超高层三塔连体建筑为对象,基于LES(大涡模拟)方法对其进行了24个方向角下的数值风洞试验,并将主楼的体型系数与物理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再基于大涡模拟结果分别从平均和脉动风压特性、涡量分布以及干扰机理等方面探讨了超高层多塔连体建筑风荷载和干扰效应.结果表明:大涡模拟和风洞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单体工况下主塔表面随机涡旋较密集、风压脉动较大、且尾流分离区域较小,当子塔处于主塔上游位置时对主塔结构抗风设计存在有利的"遮挡效应",此时来流湍流对主塔风场分布起主导作用;当子塔处于主塔下游位置时会对主塔存在不利的风压放大作用,特征湍流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连体结构 数值风洞试验 大涡模拟 风荷载 干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接方式对非对称双塔连体结构动力可靠度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春锋 杜永峰 李慧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5-433,共9页
针对非对称双塔连体结构受力特点和地震地面加速度在强震阶段内的大致平稳性,采用串并联质点系层模型建立了5种连接方式下连体结构计算模型,将状态空间分析法、Bouc-Wen模型等效线性化与虚拟激励法相结合,求解不同连接方式下连体结构的... 针对非对称双塔连体结构受力特点和地震地面加速度在强震阶段内的大致平稳性,采用串并联质点系层模型建立了5种连接方式下连体结构计算模型,将状态空间分析法、Bouc-Wen模型等效线性化与虚拟激励法相结合,求解不同连接方式下连体结构的平稳随机响应;利用获得的随机响应并结合动力可靠度理论讨论了小震、大震下高层连体结构的动力可靠度以及不同连接方式对结构在大、小地震功率谱作用下连体结构动力可靠度的变化规律,采用Monte Carlo方法对所给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耗能柔性连接方式在小震下对提高连体结构动力可靠度效果较明显;大震下连接方式对塔楼的可靠度影响不明显,但对连体可靠度影响较大;当采用非耗能连接方式连接时,随连体与塔楼连接方式增强对毗邻塔楼可靠度影响显著,分析了结果产生的原因,为实际工程应用和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连体结构 随机振动分析 连接方式 BOUC-WEN模型 动力可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理工大学科技大厦结构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红卫 郭志东 +1 位作者 张玲 张晶波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6年第4期61-64,共4页
长春理工大学科技大厦为双塔连体高层建筑。本文介绍了该工程结构设计中针对其弧形平面、高位连体等特点所做的关于平扭耦联地震效应、双塔连体受力特性等方面的各种对比分析,并介绍了弧形混凝土箱梁施工等方面的内容,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关键词 高层双塔连体结构 平扭耦联效应 弧形混凝土箱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