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源流理论视角下拔尖创新医学人才政策动力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万晓文 黄蓉 +4 位作者 盛文彬 曾程 陈小可 曹晓辉 肖永平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87,共5页
运用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探讨拔尖创新医学人才政策的演进动力和演进过程,提出政策优化建议。研究认为,医疗需求增长、高层次医疗人才缺乏和医药创新能力不足是推动拔尖创新医学人才政策的问题源流;专家学者的建议、医学教育试点成果的... 运用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探讨拔尖创新医学人才政策的演进动力和演进过程,提出政策优化建议。研究认为,医疗需求增长、高层次医疗人才缺乏和医药创新能力不足是推动拔尖创新医学人才政策的问题源流;专家学者的建议、医学教育试点成果的支撑和利益相关者的推动是推动拔尖创新医学人才政策的政策源流;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和历史经验、公众舆论是推动拔尖创新医学人才政策的政治源流;三流交汇开启政策之窗。基于分析发现,存在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定义界定不清晰、政策目标不清晰、政策研究不足及政策推广不足等问题,提出关注问题源流,明确政策界定;优化政策源流,拓展建议渠道;紧跟政治源流,发挥推广作用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才 多源流 拔尖创新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考察与本土行动——以中、美、日3所一流大学医学项目为例
2
作者 黄滋淳 周笑影 +1 位作者 操太圣 胡文涵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90,共9页
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领域,加快生物医药相关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文章基于知识生产模式理论,以中国北京协和医学院“4+4”试点班项目、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MSTP项目、日本东京大学WINGS-LST项... 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领域,加快生物医药相关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文章基于知识生产模式理论,以中国北京协和医学院“4+4”试点班项目、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MSTP项目、日本东京大学WINGS-LST项目为例,从生源背景、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路径、评价内容等维度对中美日一流大学拔尖创新医学人才项目进行了比较分析与反思。文章提出,我国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应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组织模式;单一的“点”式培养转向“线”式培养的培养理念;探索内部突破学科边界、外部拓展大学场域的培养机制;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科学化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医学 中美日 知识生产模式 生物医药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临床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及挑战
3
作者 罗友晖 刘晓萌 侯建林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47-51,共5页
当前我国临床医学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培养模式和特点包括:“5+3+X”模式与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接轨,实现了院校教育到职业发展路径的无缝衔接;八年制模式突破传统分段式培养的壁垒,提高了培养效率;“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术型博士”模式... 当前我国临床医学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培养模式和特点包括:“5+3+X”模式与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接轨,实现了院校教育到职业发展路径的无缝衔接;八年制模式突破传统分段式培养的壁垒,提高了培养效率;“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术型博士”模式通过临床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并重机制,培养既精医术又擅科研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要处理好三对关系:临床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关系、时间成本与培养效果的关系、一贯制培养与跨学科培养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路径 医学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匹配: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经历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任可欣 张洪泰 +1 位作者 安晓菲 余秀兰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8,共9页
扎根我国学术系统,基于对26位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一手访谈资料及网络文本资料,发现个体-组织的动态匹配是我国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在学术职业阶段持续拔尖的关键所在。组织的学术本位与人才的科学求真形成一致性的价值观匹配,始终在人... 扎根我国学术系统,基于对26位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一手访谈资料及网络文本资料,发现个体-组织的动态匹配是我国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在学术职业阶段持续拔尖的关键所在。组织的学术本位与人才的科学求真形成一致性的价值观匹配,始终在人才成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科研积累与成长期,相匹配的导师与平台使其努力成才;在独立科研与发展期,自由宽松的组织氛围与充足的资源支持使其尽展其才。由于有限理性以及快于组织的成长速度,人才通过主动流动、坚守、负责,以及走出舒适区等主动性行为使个体与组织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动态匹配过程。基于动态匹配的成才规律,组织应在“总体宽松、底线公平、精准支持”原则的指导下,建立动态响应的匹配机制,在组织内部为人才提供精准匹配,在需要跨组织参与时为人才创造主动匹配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 个体-组织匹配 主动性行为 人才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被引量:7
5
作者 桂永浩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2020年3月3日,在武汉抗疫前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援鄂医疗队领队、中山医院副院长朱畴文通过网络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学生们开讲特殊一课。课前,他对学生说了这样一段肺腑之言:"这段时间,我在武汉的感慨是,医学是一个好专业... 2020年3月3日,在武汉抗疫前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援鄂医疗队领队、中山医院副院长朱畴文通过网络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学生们开讲特殊一课。课前,他对学生说了这样一段肺腑之言:"这段时间,我在武汉的感慨是,医学是一个好专业,希望大家珍惜。"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广大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成为新时代最闪亮的英雄。作为医学教育工作者,我们一直在思考,面对层出不穷的全球健康挑战,如何进一步提升医学教育能级,培养多学科背景的高层次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尤其是具有全球视野的公共卫生拔尖人才?当前,我国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全球化背景下新发和输入性传染病不断出现,疾病谱和群众主要健康问题发生转变,这次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绝不会是我们人类面临的最后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更需要精准发力,为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医学人才打出"组合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医学教育 医院副院长 上海医学 拔尖人才 公共卫生 疾病威胁 健康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改革创新,实现八年制医学教育新发展 被引量:26
6
作者 林蕙青 谢阿娜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1期1-4,共4页
2001年以来,为加快培养医学拔尖创新人才,我国在部分高校试点创办了八年制医学教育,经多年探索取得明显成效。本文在总结已有工作成绩的基础上,以北京协和医学院改革实践为例,对新发展阶段如何以更大力度改革创新、推动我国八年制医学... 2001年以来,为加快培养医学拔尖创新人才,我国在部分高校试点创办了八年制医学教育,经多年探索取得明显成效。本文在总结已有工作成绩的基础上,以北京协和医学院改革实践为例,对新发展阶段如何以更大力度改革创新、推动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加快发展进行了系统阐述,强调要聚焦培养定位的准确性、培养模式的先进性和培养体系的完整性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八年制医学教育制度,在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年制医学教育 人才培养改革 高层次医学拔尖创新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137
7
作者 尚丽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78-1081,共4页
新一轮的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使得医学和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顺应知识从分化到整合的发展趋势、满足"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需要以及社会对交叉融合医学人才的需求,新医科应运而生。新医科背... 新一轮的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使得医学和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顺应知识从分化到整合的发展趋势、满足"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需要以及社会对交叉融合医学人才的需求,新医科应运而生。新医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其本质是基于培养理念、培养路径和培养目标的继承与创新,而作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医学研究生教育更应该顺应时代需求。为此,应当重新思考医学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和实施路径:创新医学研究生培养理念、优化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重塑医学研究生人才评价标准,从而为培养新时代医学发展所需要的国际视野、大师潜质、创新精神和交叉融合思维的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有益启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智能医学 医学研究生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医学院校嵌入式学位制度及其启示 被引量:2
8
作者 侯建林 冯政明 +3 位作者 卢晓东 张蕾 吴红斌 王维民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3-56,共4页
英国医学院校嵌入式学位项目是医学生攻读第二个学位课程的制度安排,医学生在院校医学教育的第三学年或第四学年等某个时间点中断医学学位课程的学习,额外花费一年或更长时间攻读另外一个学士或研究生学位。分析英国多所医学院校嵌入式... 英国医学院校嵌入式学位项目是医学生攻读第二个学位课程的制度安排,医学生在院校医学教育的第三学年或第四学年等某个时间点中断医学学位课程的学习,额外花费一年或更长时间攻读另外一个学士或研究生学位。分析英国多所医学院校嵌入式学位项目的制度安排与详细课程,发现嵌入式学位制度延长了学习年限,但有利于保证学习效果,拥有较为广泛的专业方向且比较强调科研,在学位授予方面更加灵活,医学生参与程度也较高。嵌入式学位制度是我国建设新医科的一个参考方向。我国高校应引入嵌入式学位制度,以促进“医学+X”新医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学科交叉 嵌入式学位 拔尖创新人才 新医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医学部9位教师入选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
9
作者 北京大学医学部科研处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4-244,共1页
2019年2月27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入选人员名单的通知》,北京大学共有33名教师入选,其中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师入选9人,基础医学院孔炜教授,药学院叶敏教授,公共卫生学院高培研究员,第一医院杨莉... 2019年2月27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入选人员名单的通知》,北京大学共有33名教师入选,其中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师入选9人,基础医学院孔炜教授,药学院叶敏教授,公共卫生学院高培研究员,第一医院杨莉教授、林志淼副教授,人民医院何菁教授6人入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第一医院汪旸副教授,口腔医院刘燕副研究员、卫彦副教授3人入选“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大学医学部在青年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中取得可喜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医学 教师 高层次人才培养 基础医学 公共卫生学院 拔尖人才 科技创新 研究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雪涛院士科研教学团队荣膺中国研究生教育成果特等奖
10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111,共1页
日前,由本刊主编曹雪涛院士领衔的科研教学团队在首届中国研究生教育成果奖评选中荣膺唯一的特等奖。该奖项每两年评先一次,是目前国内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最高规格奖项。曹院士团队申报的评比项目为《医学免疫学研究生拔尖... 日前,由本刊主编曹雪涛院士领衔的科研教学团队在首届中国研究生教育成果奖评选中荣膺唯一的特等奖。该奖项每两年评先一次,是目前国内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最高规格奖项。曹院士团队申报的评比项目为《医学免疫学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思行'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着眼于研究生教育中'人才培养—优秀成果—科技转化—反哺学科'的良性循环,贯彻拔尖创新人才'思行'教育模式,受到了同行专家的一致好评。曹院士团队在育人理念、內容、方式、管理等方面寻求突破。针对研究生入学前成分复杂多样,存在自我意识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曹雪涛 拔尖创新人才 医学免疫学 教育模式 育人理念 人才培养 科研教学 奉献精神 自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