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地域性文学社群与高密诗派的形成及传衍
1
作者 赵红卫 《齐鲁学刊》 CSSCI 2022年第3期145-152,共8页
地域性文学社群的存在是清代诗歌史上一个非常突出的文化现象。以地域性文学社群作为考察清代诗歌创作的一个维度,可以还原历史语境,增进对清代诗歌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高密诗派是清代乾嘉时期一个影响广泛的诗歌流派,它由最初囿于... 地域性文学社群的存在是清代诗歌史上一个非常突出的文化现象。以地域性文学社群作为考察清代诗歌创作的一个维度,可以还原历史语境,增进对清代诗歌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高密诗派是清代乾嘉时期一个影响广泛的诗歌流派,它由最初囿于一隅发展到影响力遍布南北,地域性文学社群在其形成与传衍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相对稳定的地域文化体系中,家族文学共同体是地域文学社群实现代际传承的支柱和纽带;地域性的文人社集本身即带有地域文化的稳定性特质,地域文化特质在高密诗派诗歌创作中的呈现,是诗派形成与长期传衍的重要动因;地域文学社群的基层写作形态影响着高密诗派的诗论诗风;高密诗派成员在宦游地开展的地域性文人社集活动促生了新的诗学中心,完成了文化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文学 区域文学 家族文学 地域文化 文学社群 避籍制度 高密诗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偶论四名家诗》看清高密诗派对王士的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恒柱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5-59,共5页
 李宪乔是高密诗派代表人物,选辑清初诗坛四大家诗辑成《偶论四名家诗》,以辨明诗道。宪乔认为,渔洋诗"清远为尚",神韵为宗,诗学王、韦,能得唐人诗意。肯定其"怨逸伤远"的才情韵致,"典远谐则"的自然本...  李宪乔是高密诗派代表人物,选辑清初诗坛四大家诗辑成《偶论四名家诗》,以辨明诗道。宪乔认为,渔洋诗"清远为尚",神韵为宗,诗学王、韦,能得唐人诗意。肯定其"怨逸伤远"的才情韵致,"典远谐则"的自然本色。同时指出,渔洋诗追求清淡雅洁,有时情景志兴落不到实处。认为渔洋诗长于"明靓轻圆",与杜甫郁勃沉着的风格相反,所以其学韩学杜诸作,虽极为排宕以取古拙,终不能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宪乔 王士稹 偶论四名家 高密诗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派诗人的文化品格 被引量:1
3
作者 石玲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1-25,共5页
高密派是清代乾隆时期出现于山左地区、主要由寒士诗人组成的诗歌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高密三李”等。该诗派追步中晚唐之张籍和贾岛,极力强调诗人人格的傲岸,倡导“风雅”和“气骨”,提倡用心苦吟,以沉实瘦硬对抗诗坛“涂饰柔腻”的... 高密派是清代乾隆时期出现于山左地区、主要由寒士诗人组成的诗歌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高密三李”等。该诗派追步中晚唐之张籍和贾岛,极力强调诗人人格的傲岸,倡导“风雅”和“气骨”,提倡用心苦吟,以沉实瘦硬对抗诗坛“涂饰柔腻”的风气。它产生于传统文化的重镇,在价值观念和人格追求上皆体现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诗派 寒士 文化品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代高密派诗人李宪乔对韩愈的接受
4
作者 王皓潼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5-129,共5页
李宪乔是清代高密诗派领袖。在诗学上,宗奉韩愈,有专评韩诗的《韩诗臆说》,鲜明地体现了他对韩愈回归风雅传统的重视;在古体诗创作上,受南行途中壮美奇险景致的感染,唤醒了其早年的学韩记忆,呈现出雄奇恣肆的风貌;在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上... 李宪乔是清代高密诗派领袖。在诗学上,宗奉韩愈,有专评韩诗的《韩诗臆说》,鲜明地体现了他对韩愈回归风雅传统的重视;在古体诗创作上,受南行途中壮美奇险景致的感染,唤醒了其早年的学韩记忆,呈现出雄奇恣肆的风貌;在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上,李宪乔对韩愈善从生理层面表现自己身体对外部世界体验的感物机制有所发现,在创作实践中加以摹写,且能做到自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诗派 李宪乔 韩愈 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偶论四名家诗》看李宪乔的诗学观——从其对朱彝尊的评价考察
5
作者 王恒柱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70,共6页
李宪乔是高密诗派代表人物,选辑清初诗坛四大家诗辑成《偶论四名家诗》,以辨明诗道。李宪乔强调诗歌以独造为本,以真挚见情,情兴自然,精神感通。反对媚俗,强调风雅、气骨。认为朱彝尊以经史为诗,追求温柔敦厚的诗风,长于学识,短于独造... 李宪乔是高密诗派代表人物,选辑清初诗坛四大家诗辑成《偶论四名家诗》,以辨明诗道。李宪乔强调诗歌以独造为本,以真挚见情,情兴自然,精神感通。反对媚俗,强调风雅、气骨。认为朱彝尊以经史为诗,追求温柔敦厚的诗风,长于学识,短于独造和真情,指出其僵化、程式和流俗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宪乔 朱彝尊 偶论四名家 高密诗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