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密度聚乙烯共混体系的动态流变行为 被引量:5
1
作者 白露 李艳梅 +2 位作者 杨伟 谢邦互 杨鸣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3-106,共4页
通过对两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高密度聚乙烯的共混体系动态流变行为研究,探寻了共混物的动态流变行为随组分含量、温度、频率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共混物流变行为讨论了相形态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HDPE的多分散性,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 通过对两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高密度聚乙烯的共混体系动态流变行为研究,探寻了共混物的动态流变行为随组分含量、温度、频率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共混物流变行为讨论了相形态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HDPE的多分散性,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偏离经典的线性粘弹性理论模型,而且由于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同,HDPE6098的动态模量和复数黏度均远大于HDPE2911,共混体系则处于两纯样之间,呈现递变趋势。随着频率ω的增加,纯HDPE及其共混物熔体的复数黏度η*均呈下降趋势,表现出典型的假塑性流体的流动特征。两种HDPE的共混体系在不同温度的熔体均为均相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动态流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混方式对高密度聚乙烯/聚碳酸酯共混体系形态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郑学晶 杨鸣波 +3 位作者 李忠明 冯建民 江宗正 周德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8,13,共3页
研究了不同共混方式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碳酸酯(PC)共混体系形态与性能的影响。将不同组成的HDPE/PC分别在双螺杆、单螺杆挤出机中共混后注射成型,测试注射样条的力学性能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条断... 研究了不同共混方式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碳酸酯(PC)共混体系形态与性能的影响。将不同组成的HDPE/PC分别在双螺杆、单螺杆挤出机中共混后注射成型,测试注射样条的力学性能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条断面进行形态观察。结果发现,共混方式对共混体系拉伸强度影响不大,但对冲击强度和断面形态影响较大。当PC含量低时,双螺杆的共混效果不如单螺杆;当PC含量较高时,双螺杆的共混效果优于单螺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 方式 形态 性能 聚碳酸酯 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尼龙1010共混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三喜 葛铁军 +2 位作者 李旭日 杨晓亮 周晓立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01年第5期11-13,共3页
采用接枝共聚方法,合成了高密度聚乙烯与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丁酯的接枝共聚物增容剂,研究了增容剂中接枝单体的种类及含量和增容剂用量等因素对高密度聚乙烯/尼龙1010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类型的接枝共聚物... 采用接枝共聚方法,合成了高密度聚乙烯与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丁酯的接枝共聚物增容剂,研究了增容剂中接枝单体的种类及含量和增容剂用量等因素对高密度聚乙烯/尼龙1010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类型的接枝共聚物中以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对HDPE/PA1010共混体系的增容效果最好,在接枝单体含量和增容剂用量分别为4%~6%和5%左右时,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尼龙1010 力学性能 HDPE/PA10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乙丙橡胶共混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尚文宇 高乃奎 +1 位作者 刘庆峰 陈寿田 《绝缘材料通讯》 CAS 2000年第1期20-22,共3页
本文研究了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乙丙橡胶共混体系中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乙丙橡胶(EPDM)对聚丙烯(PP)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加入EPDM可以改变PP的结晶度与球晶结构,有利于应力的平均分布,使其冲击强度得到提... 本文研究了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乙丙橡胶共混体系中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乙丙橡胶(EPDM)对聚丙烯(PP)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加入EPDM可以改变PP的结晶度与球晶结构,有利于应力的平均分布,使其冲击强度得到提高。而HDPE作为第三相,可以改善PP与EPDM之间的相界面结构,增加体系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高密度聚乙烯 乙丙橡胶 绝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照增韧高密度聚乙烯共混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爱民 李惠林 +1 位作者 何其佳 徐僖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8-101,共4页
采用自行设计的聚合物微波辐照装置 ,研究微波辐照对填充高密度聚乙烯共混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微波辐照能在不影响材料刚性的基础上 ,提高材料的韧性和断裂伸长率 ,炭黑、钛酸铅锆(PZT)、碳酸钙填充的高密度聚乙烯经微波辐... 采用自行设计的聚合物微波辐照装置 ,研究微波辐照对填充高密度聚乙烯共混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微波辐照能在不影响材料刚性的基础上 ,提高材料的韧性和断裂伸长率 ,炭黑、钛酸铅锆(PZT)、碳酸钙填充的高密度聚乙烯经微波辐照后在保持屈服强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 2 70 %、10 0 %、4 1%。透射红外光谱 (FT- IR)、光电子能谱 (ESCA)和扫描电镜 (SEM)分析表明 ,微波辐照对以微波导体为填料的高密度聚乙烯的增强是界面化学反应和物理浸润协同作用的结果 ;微波对介电材料为填料的高密度聚乙烯的增强主要是物理浸润的结果。微波辐照对不同填料填充高密度聚乙烯的界面相互作用的强弱顺序为 :微波导体 >磁性材料 >介电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性能 微波辐照 增韧 高密度聚乙烯 材料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与橡胶共混物的研究——Ⅰ.HDPE/SBR共混物 被引量:5
6
作者 方征平 鲍诗杰 +1 位作者 单旭亮 许承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84-88,共5页
本文考察了HDPE/SBR共混物的拉伸、耐环境应力开裂、熔体流动等性能,并用差示扫描量热、扫描电镜、相差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共混物的结构及其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部分SBR链段被HDPE晶区夹持,由于SBR链很长,每个分子可穿过多个晶区和... 本文考察了HDPE/SBR共混物的拉伸、耐环境应力开裂、熔体流动等性能,并用差示扫描量热、扫描电镜、相差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共混物的结构及其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部分SBR链段被HDPE晶区夹持,由于SBR链很长,每个分子可穿过多个晶区和非晶区,受外力时不易从晶区拨出,从而起连接分子的作用,使HDPE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耐环境应力开裂等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丁苯胶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废橡胶胶粉共混物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岩 张勇 张隐西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3-86,共4页
采用新的改性体系三元乙丙橡胶 (EPDM )、硅油、过氧化二异丙苯 (DCP)对高密度聚乙烯 /胶粉 (HDPE/SRP)共混物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各改性剂用量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EPDM用量为 10~ 15份 ,硅油用量为 4份 ,DCP用量为 0 .2... 采用新的改性体系三元乙丙橡胶 (EPDM )、硅油、过氧化二异丙苯 (DCP)对高密度聚乙烯 /胶粉 (HDPE/SRP)共混物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各改性剂用量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EPDM用量为 10~ 15份 ,硅油用量为 4份 ,DCP用量为 0 .2份 ,共混物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与未改性HDPE/SRP共混物相比 ,改性后共混物(EPDM为 10份 ,硅油为 4份 ,DCP为 0 .2份 )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可以大幅度提高 ,并且胶粉含量越少 ,提高的幅度越明显。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胶粉 改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聚碳酸酯共混体系性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扬鸣波 李忠明 冯建民 《中国塑料》 CAS CSCD 1996年第3期38-44,共7页
本文介绍了不同牌号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聚碳酸酯(PC)对HDPE/PC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同时以PE接枝马来酸酐(PE-g-MAH)和自制PE接枝烯丙基双酚A醚(PE-g-DABPAE)及PE接枝烯丙基双酚A... 本文介绍了不同牌号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聚碳酸酯(PC)对HDPE/PC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同时以PE接枝马来酸酐(PE-g-MAH)和自制PE接枝烯丙基双酚A醚(PE-g-DABPAE)及PE接枝烯丙基双酚A(PE-g-DABPA)作为增容剂,研究了不同增容剂、PC含量和增容剂含量对HDPE/PC共混物力学和热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聚碳酸酯 体系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聚乙烯接枝烯基双酚A醚对HDPE/PC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徐鸣 李忠明 +1 位作者 冯建民 杨鸣波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5-26,共2页
本文采用烯基双酚A醚接枝低密度聚乙烯(LDPE-g-DBAE)作为高密度聚乙烯/聚碳酸酯(HDPE/PC)共混体系的增容剂,初步研究了LDPE-g-DBAE对HDPE/PC体系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共混物形态观察、耐热性... 本文采用烯基双酚A醚接枝低密度聚乙烯(LDPE-g-DBAE)作为高密度聚乙烯/聚碳酸酯(HDPE/PC)共混体系的增容剂,初步研究了LDPE-g-DBAE对HDPE/PC体系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共混物形态观察、耐热性能及力学性能测试,发现LDPE-g-DBAE对HDPE/PC体系有良好的增容效果;并发现了增容剂的最佳用量质量比大致为10%,提高增容剂的接枝率更有利于改善共混物的性能。65/35HDPE/PC共混物的HDT为92℃,拉伸强度302MPa,冲击强度298kJ/m2,分别比未加增容剂时的82℃,273MPa和155kJ/m2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聚碳酸酯 增容剂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熔体强度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共混体系的挤出发泡行为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伟 王向东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8-83,共6页
利用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和转矩流变仪对不同比例的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SPP)/低密度聚乙烯(PE-LD)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进行研究,并对共混体系的流变数据进行分析。随后采用超临界CO2作为发泡剂进行了HMSPP/PE-LD共混体系的挤出发泡研究,... 利用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和转矩流变仪对不同比例的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SPP)/低密度聚乙烯(PE-LD)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进行研究,并对共混体系的流变数据进行分析。随后采用超临界CO2作为发泡剂进行了HMSPP/PE-LD共混体系的挤出发泡研究,并通过真密度计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发泡材料的表观密度和泡体结构参数。结果表明,纯HMSPP的熔体弹性优于纯PE-LD,但是共混体系中PE-LD的比例在50%以下时,对共混体系的熔体弹性影响较小,能够保持纯HMSPP较好的可发性。同时少量加入PE-LD能够提高共混体系的泡孔密度,当PE-LD含量过多时,发泡倍率和泡孔密度均出现下降,泡孔分布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熔体强度聚丙烯 低密度聚乙烯 体系 挤出发泡 流变行为 泡孔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聚丙烯/茂金属线形低密度聚乙烯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与结晶行为 被引量:7
11
作者 秦江雷 高俊刚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1-25,共5页
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冲击性能相对优良的共聚聚丙烯 (cPP)与茂金属低密度聚乙烯 (m PE LLD)共混物熔体的流变行为。讨论了共混物的组成、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对熔体流变行为、熔体粘度的影响。测定了不同cPP及m PE LLD配比的共混物熔体... 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冲击性能相对优良的共聚聚丙烯 (cPP)与茂金属低密度聚乙烯 (m PE LLD)共混物熔体的流变行为。讨论了共混物的组成、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对熔体流变行为、熔体粘度的影响。测定了不同cPP及m PE LLD配比的共混物熔体的非牛顿指数。结果表明 :共混物熔体属假塑性流体 ,但其粘度随m PE LLD加入量的增加变化不大。DSC分析及微观形态分析表明 ,m PE LLD的加入使cPP的结晶温度提高 ,具有异相成核作用。m PE LLD对cPP有明显的增韧作用 ,当m PE LLD含量为 15 %时 ,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明显提高 ,增幅在 75 %左右 ,而拉伸强度保持率为 85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聚丙烯 茂金属线形低密度聚乙烯 改性 流变行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同聚1-丁烯/低密度聚乙烯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邵华锋 姚薇 黄宝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6-98,102,共4页
采用双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全同聚1-丁烯/低密度聚乙烯(iPB/LDPE)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随着iPB用量的增加,共混熔体的剪切黏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iPB/LDPE共混熔体在剪切速率为100 s-1~1000 s-1时,为假塑性流体,且随着iPB... 采用双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全同聚1-丁烯/低密度聚乙烯(iPB/LDPE)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随着iPB用量的增加,共混熔体的剪切黏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iPB/LDPE共混熔体在剪切速率为100 s-1~1000 s-1时,为假塑性流体,且随着iPB含量增加和温度升高,其非牛顿性增大;共混体系的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的增大、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粘流活化能随剪切速率的增大呈逐渐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同聚1-丁烯 低密度聚乙烯 流变性能 粘流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的共混改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苏朝化 张照军 《绝缘材料》 CAS 2007年第3期35-38,共4页
以高密度聚乙烯(TR-144和2200J)为主要原料,加入润滑剂、抗氧剂、光屏蔽剂等改性剂,在双阶螺杆挤出机上进行共混改性,制备了一种界面相容性优良的聚乙烯共混物。对共混物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共混物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耐... 以高密度聚乙烯(TR-144和2200J)为主要原料,加入润滑剂、抗氧剂、光屏蔽剂等改性剂,在双阶螺杆挤出机上进行共混改性,制备了一种界面相容性优良的聚乙烯共混物。对共混物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共混物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耐环境应力开裂和耐气候老化等性能,可满足光缆、电缆护套料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改性 耐环境应力开裂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聚丙烯(cPP)/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共混体系的流变与结晶形为 被引量:2
14
作者 秦江雷 高俊刚 姚子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5期150-153,161,共5页
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共聚聚丙烯(cPP)与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共混物熔体的流变行为。讨论了共混物的组成、切应力和剪切速率对熔体流变行为和熔体粘度的影响。测定了不同配比共混物熔体的非牛顿指数。结果表明:共混物熔体属假塑性流... 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共聚聚丙烯(cPP)与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共混物熔体的流变行为。讨论了共混物的组成、切应力和剪切速率对熔体流变行为和熔体粘度的影响。测定了不同配比共混物熔体的非牛顿指数。结果表明:共混物熔体属假塑性流体,但共混体系粘度随LLDPE加入量的增加变化不大。DSC结晶曲线及扫描电镜(SEM)照片表明,LLDPE的加入使cPP的结晶温度变化不大,但对晶体形态有一定影响。LLDPE对cPP有一定的增韧改性作用,当LLDPE质量分数为1 5%时,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增幅在4 0 %左右,而拉伸强度保持率为8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聚聚丙烯 体系 扫描电镜(SEM) LLDPE 物熔体 晶形 毛细管流变仪 流变行为 非牛顿指数 假塑性流体 强度保持率 熔体粘度 剪切速率 温度变化 晶体形态 改性作用 质量分数 冲击强度 CPP 应力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二元共混物的流变行为 被引量:1
15
作者 廖华勇 陶国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53,共5页
测试了3种高密度聚乙烯(HDPE)二元共混物的低熔体流动速率(MFR)、表观黏度曲线、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结果表明,随着低MFR组分含量x的增加,共混物的MFR逐渐下降。可用指数衰减函数拟合共混物的MFR-含量x关系曲线。当低MFR组分含量x增加... 测试了3种高密度聚乙烯(HDPE)二元共混物的低熔体流动速率(MFR)、表观黏度曲线、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结果表明,随着低MFR组分含量x的增加,共混物的MFR逐渐下降。可用指数衰减函数拟合共混物的MFR-含量x关系曲线。当低MFR组分含量x增加时,3种共混物发生剪切变稀的角频率减小,同一角频率下黏度值逐渐增大。通过非线性拟合Maxwell模型的方法获得共混物HDPE 9641/5000S的松弛时间谱。在同一松弛模量下,HDPE 9641/5000S(10/90,质量比)和HDPE 5000S松弛时间最长,HDPE 9641/5000S(50/50,质量比)居中,HDPE 9641最短。随着HDPE5000S在共混物中含量的增加,松弛时间谱曲线以短时区为轴心逆时针旋转,向长时区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高分子 松弛时间 黏度 模量 熔体流动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共混物超临界流体的微孔发泡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晓辉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59,共4页
共混改性是改善聚丙烯(PP)发泡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以不同组分比的PP/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体系为研究对象,用扫描电镜对发泡样品的泡孔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加工条件对泡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向PP中加入HDPE可改善泡孔结构,与饱和... 共混改性是改善聚丙烯(PP)发泡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以不同组分比的PP/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体系为研究对象,用扫描电镜对发泡样品的泡孔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加工条件对泡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向PP中加入HDPE可改善泡孔结构,与饱和温度为120℃相比,饱和温度在140℃时,得到泡孔直径更小,泡孔密度更大,泡孔分布更均匀的复合物。稳定温度在170℃时的泡孔结构明显优于稳定温度在179℃时的泡孔结构,并非压降速率越大得到的泡孔结构越理想,当压降速率过大时,泡孔容易合并或塌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发泡 聚丙烯 高密度聚乙烯 超临界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混物的动态流变行为相形态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晶如 樊风成 夏阳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2-67,共6页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共混物,采用旋转流变仪、扫描电镜及电子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共混物的动态流变行为、相形态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HDPE/EVA为不相容共混物,HDPE质量分数较高的共...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共混物,采用旋转流变仪、扫描电镜及电子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共混物的动态流变行为、相形态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HDPE/EVA为不相容共混物,HDPE质量分数较高的共混物界面相互作用高于EVA质量分数较高的共混物,这就导致了HDPE质量分数较高的共混物中分散相尺寸更小。在50/50共混物中发现了明显的共连续相结构。HDPE与EVA共混后降低了HDPE相的熔点,提高了EVA相的熔点,这归因于EVA相对HDPE相的稀释作用以及HDPE相对EVA相的成核作用。当HDPE质量分数较高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呈现出正偏差,而对于50/50的共混物以及EVA质量分数较高的共混物则显示出负偏差。断裂伸长率与拉伸强度的变化趋势相同,除了80/20共混物有所例外,这可能是由于该组成下共晶度较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乙烯-醋酸乙烯聚物 动态流变行为 相形态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与其他聚烯烃共混物高取向薄膜结晶结构的电子显微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伟广 杨德才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6期509-515,共7页
本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方法研究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与其它聚烯烃[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等规聚丙烯(iPP)、聚丁烯-1(PB-1)等]共混物高取向薄膜的结晶结构,其中聚烯烃组分含量为10%。在共混物熔体拉伸薄膜... 本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方法研究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与其它聚烯烃[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等规聚丙烯(iPP)、聚丁烯-1(PB-1)等]共混物高取向薄膜的结晶结构,其中聚烯烃组分含量为10%。在共混物熔体拉伸薄膜中,HDPE以高取向的片晶形式存在,片晶的生长方向垂直于拉伸方向。共混物中LLDPE、LDPE与HDPE形成共晶。与HDPE不相容的iPP、PB-1在共混体系中未观察到明显的相区存在。聚烯烃组分的加入,不仅影响HDPE的片晶尺寸,同时影响结构的对称性,即由纯HDPE的非对称“近单晶”结构变为对称的纤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聚烯烃 结晶结构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共结晶研究
19
作者 李勇 田国华 王鑫磊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B08期152-153,共2页
关键词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结晶 高密度聚乙烯 聚合物技术 聚合物材料 复合体系 体系 聚集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峰/单峰高密度聚乙烯共混物的动态流变行为
20
作者 刘晶如 杨晓晓 +1 位作者 陈超 俞强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共4页
使用旋转流变仪研究了一种双峰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单峰HDPE共混物在熔融状态下的动态流变行为,探讨了共混物的动态流变行为随不同组分含量、温度以及角频率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共混物的相容性。结果表明:随着角频率的增加,双峰HDPE、... 使用旋转流变仪研究了一种双峰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单峰HDPE共混物在熔融状态下的动态流变行为,探讨了共混物的动态流变行为随不同组分含量、温度以及角频率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共混物的相容性。结果表明:随着角频率的增加,双峰HDPE、单峰HDPE及其共混物熔体的复数黏度均呈现下降趋势,表现出假塑性流体的剪切变稀行为。共混物的零剪切黏度随单峰HDPE质量分数的升高出现了正偏差。所有样品的时温叠加主曲线在低频区未出现特殊的黏弹松弛行为,Cole-Cole曲线变化趋势一致,未出现相分离特征,说明双峰HDPE与单峰HDPE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双峰聚乙烯 单峰聚乙烯 动态流变行为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