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深度岩溶管道的高密度电阻率法反演特征 被引量:33
1
作者 郑智杰 甘伏平 曾洁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2-297,共6页
高密度电法在岩溶区找水具有很好的效果,岩溶山区岩溶管道深度各异,为了探寻岩溶管道深度变化下高密度电阻率的响应规律,本文以高密度电阻率法原理为基础,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微测系统,利用铜柱体模型,模拟均匀介质下不同深度岩溶... 高密度电法在岩溶区找水具有很好的效果,岩溶山区岩溶管道深度各异,为了探寻岩溶管道深度变化下高密度电阻率的响应规律,本文以高密度电阻率法原理为基础,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微测系统,利用铜柱体模型,模拟均匀介质下不同深度岩溶管道的高密度电阻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当岩溶管道深度大于15倍电极距时,矩形 AMN 装置和滚动 MNB 装置未能探测到该深度的岩溶管道;当岩溶管道深度小于10-11倍电极距时,矩形 AMN 和滚动 MNB 装置联合能较精准地定位岩溶管道在平面上的投影位置;岩溶管道反演异常的横向宽度始终大于真实异常横向宽度,反演异常顶部埋深小于或等于真实异常顶部埋深,且岩溶管道深度越浅,反演异常体的形态、大小、埋深越接近真实异常;随岩溶管道深度的增加,岩溶管道的矩形 AMN 装置和滚动 MNB 装置异常反演形态由椭圆向半椭圆、弓形变化,直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阻率法微测系统 电极距 岩溶管道深度 物理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置和电极距对岩溶管道高密度电法响应特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郑智杰 曾洁 甘伏平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1-165,172,共6页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岩溶区找水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其成像效果和工作效率易受装置和电极距的影响。为了提高岩溶区高密度电法找水的勘探效果,文章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微测系统,利用铜柱体模拟地下岩溶管道,研究不同装置及电极距对高密度电法...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岩溶区找水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其成像效果和工作效率易受装置和电极距的影响。为了提高岩溶区高密度电法找水的勘探效果,文章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微测系统,利用铜柱体模拟地下岩溶管道,研究不同装置及电极距对高密度电法探测岩溶管道的影响。结果表明:矩形AMN装置和滚动MNB装置比α_2装置对异常的响应更灵敏,对确定异常体的顶部埋深优于α_2装置;而α_2装置对异常的定位及确定异常体的大小优于前二者;岩溶管道低阻异常体的高密度电阻率联合剖面法的响应特征为高阻正交点,利用该方法能精确地对异常体进行定位;电极距越小,分辨率越高,反演异常顶部埋深和横向宽度越接近真实异常,但反演异常投影中心越偏离真实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距 高密度电阻率 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角和偏移距对岩溶区高密度电法响应特征的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欧元超 胡雄武 +2 位作者 徐宝超 谭磊 陈雨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6-163,共8页
高密度电法是岩溶区隐患探查的重要手段,考虑到岩溶管道走向多变、现场测线布设偏离异常体等问题,为利用高密度电法实施岩溶区溶洞及岩溶管道等异常空间分布精确探测及准确定位,开展了高密度电法的旁侧响应研究。通过构建室内水槽试验模... 高密度电法是岩溶区隐患探查的重要手段,考虑到岩溶管道走向多变、现场测线布设偏离异常体等问题,为利用高密度电法实施岩溶区溶洞及岩溶管道等异常空间分布精确探测及准确定位,开展了高密度电法的旁侧响应研究。通过构建室内水槽试验模型,采用比值处理手段,研究并探讨了不同走向、不同深度的岩溶管道以及同一埋深下的溶洞模型逐渐偏离探测断面过程中的电场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岩溶管道与测线夹角从60°到30°的响应特征减弱幅度较从90°到60°明显;随着岩溶管道与测线之间夹角减小,探测到异常中心位置处的电阻率值逐渐变小,但其两侧电阻率值有所升高;溶洞模型逐渐偏离测线的过程中,异常区域逐渐下移但其顶部比底部下移明显。研究成果有效掌握并利用旁侧效应的特征和规律,从而为野外测线的合理布置及地质解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 旁侧效应 高阻电性体 物理模拟 测系统 温纳四极装置 地球物理方 地下水位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