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密度城市建成环境下线性交通基础设施复合化:发展、模式与特征
1
作者
沈洁
林云杉
+1 位作者
雒彦皓
李宾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0-37,共8页
高密度城市建成环境下,线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走向复合化发展。探究线性交通基础设施复合化的立体空间组织逻辑,构建复合化设计的基本模式框架,对提高高密度城市空间效能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城市线性交通基础设...
高密度城市建成环境下,线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走向复合化发展。探究线性交通基础设施复合化的立体空间组织逻辑,构建复合化设计的基本模式框架,对提高高密度城市空间效能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城市线性交通基础设施的阶段性演变为主线,结合典型案例剖析,归纳出其由美学导向的城市道路建设,转向功能主义主导的交通系统建设,再到当前复合化发展的演变路径。现阶段的复合化建设以地面立体化为核心,发展出3类空间复合类型:地面空间与高架空间的复合、地面空间与浅层地下空间的复合、高架-地面-浅层地下空间的综合复合。在不同空间复合类型下,进一步提炼出4类基本复合设计模式:上跨复合廊道、下嵌功能网络、上盖复合基面、多维系统叠合,并归纳其特征、建设方式与适用场景。结合实践经验,进一步探讨复合设计模式在中国本土制度环境下的实践路径,指出复合化设计模式作为具有方法论意义的通用空间设计范式,亟须在实施落地的过程中探索与本土制度适配的建设路径。通过建立灵活的用地混合与审批机制、多元主体协作机制,可为高密度城市中交通基础设施复合化建设提供可参考的路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高密度城市建成环境
线性交通基础设施
复合化
演变特征
设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密度城市建成环境对沿海地区鸟类多样性的影响探究——以超大城市上海和广州为例
2
作者
曹洋
田国行
+2 位作者
罗雅文
郭诗怡
姜佳怡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122,共8页
“同一健康”(One Health)理念下,高密度城市建成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关乎人类福祉的重要命题。既往研究多以鸟类为指征,剖析城市建成环境特征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策略。然而,多数研究偏向于讨论城市蓝绿空间对鸟类多样...
“同一健康”(One Health)理念下,高密度城市建成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关乎人类福祉的重要命题。既往研究多以鸟类为指征,剖析城市建成环境特征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策略。然而,多数研究偏向于讨论城市蓝绿空间对鸟类多样性的影响,而对高密度建成环境的人工环境刻画不足,且缺乏对于特定城市类型的在地化研究。以沿海地区的2座超大城市——上海和广州为例,利用公众科学平台获取73处城市公园中共计3265条鸟类观测数据,通过多源地理空间数据获取公园内外城市建成环境要素,从而探讨高密度城市建成环境对鸟类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人口密度是影响鸟类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在不同缓冲区情景下均与鸟类多样性呈显著负相关;2)鸟类物种分布对高密度建成环境的响应可能通过公园类型作为媒介。大型自然公园和亲水公园具有较高的鸟类多样性水平,同时是濒危鸟类分布的热点区域,常见鸟种则广泛分布于各类公园。揭示了沿海地区高密度城区建成环境因素与鸟类多样性的关系,为高密度城区鸟类多样性保护和城市生态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鸟类多样性
高密度城市建成环境
沿海地区
公园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密度城市建成环境下线性交通基础设施复合化:发展、模式与特征
1
作者
沈洁
林云杉
雒彦皓
李宾
机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出处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0-37,共8页
文摘
高密度城市建成环境下,线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走向复合化发展。探究线性交通基础设施复合化的立体空间组织逻辑,构建复合化设计的基本模式框架,对提高高密度城市空间效能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城市线性交通基础设施的阶段性演变为主线,结合典型案例剖析,归纳出其由美学导向的城市道路建设,转向功能主义主导的交通系统建设,再到当前复合化发展的演变路径。现阶段的复合化建设以地面立体化为核心,发展出3类空间复合类型:地面空间与高架空间的复合、地面空间与浅层地下空间的复合、高架-地面-浅层地下空间的综合复合。在不同空间复合类型下,进一步提炼出4类基本复合设计模式:上跨复合廊道、下嵌功能网络、上盖复合基面、多维系统叠合,并归纳其特征、建设方式与适用场景。结合实践经验,进一步探讨复合设计模式在中国本土制度环境下的实践路径,指出复合化设计模式作为具有方法论意义的通用空间设计范式,亟须在实施落地的过程中探索与本土制度适配的建设路径。通过建立灵活的用地混合与审批机制、多元主体协作机制,可为高密度城市中交通基础设施复合化建设提供可参考的路径支持。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高密度城市建成环境
线性交通基础设施
复合化
演变特征
设计模式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high-density urban built environment
linear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integration
evolutionary characteristics
design model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密度城市建成环境对沿海地区鸟类多样性的影响探究——以超大城市上海和广州为例
2
作者
曹洋
田国行
罗雅文
郭诗怡
姜佳怡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武汉大学湖北省人居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
出处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12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08083,32401656)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24A220002)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32102521015)。
文摘
“同一健康”(One Health)理念下,高密度城市建成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关乎人类福祉的重要命题。既往研究多以鸟类为指征,剖析城市建成环境特征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策略。然而,多数研究偏向于讨论城市蓝绿空间对鸟类多样性的影响,而对高密度建成环境的人工环境刻画不足,且缺乏对于特定城市类型的在地化研究。以沿海地区的2座超大城市——上海和广州为例,利用公众科学平台获取73处城市公园中共计3265条鸟类观测数据,通过多源地理空间数据获取公园内外城市建成环境要素,从而探讨高密度城市建成环境对鸟类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人口密度是影响鸟类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在不同缓冲区情景下均与鸟类多样性呈显著负相关;2)鸟类物种分布对高密度建成环境的响应可能通过公园类型作为媒介。大型自然公园和亲水公园具有较高的鸟类多样性水平,同时是濒危鸟类分布的热点区域,常见鸟种则广泛分布于各类公园。揭示了沿海地区高密度城区建成环境因素与鸟类多样性的关系,为高密度城区鸟类多样性保护和城市生态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鸟类多样性
高密度城市建成环境
沿海地区
公园绿地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vian biodiversity
high-density urban built environment
coastal area
urban green space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密度城市建成环境下线性交通基础设施复合化:发展、模式与特征
沈洁
林云杉
雒彦皓
李宾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密度城市建成环境对沿海地区鸟类多样性的影响探究——以超大城市上海和广州为例
曹洋
田国行
罗雅文
郭诗怡
姜佳怡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