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高密度住区居民应急疏散行为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林姚宇 丁川 +2 位作者 吴昌广 马婷 姜雪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5-109,共5页
随着我国城市突发灾害的逐渐增多,城市应急避难与防灾减灾规划等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在城市内部尤其是城市高密度居住区,如何将避难场所的规划设计同居民在灾害发生时的应急疏散行为结合起来,是一个重要课题。居民是防灾避难规划的服务... 随着我国城市突发灾害的逐渐增多,城市应急避难与防灾减灾规划等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在城市内部尤其是城市高密度居住区,如何将避难场所的规划设计同居民在灾害发生时的应急疏散行为结合起来,是一个重要课题。居民是防灾避难规划的服务对象和行为主体,突发灾害条件下人的疏散避难行为选择与综合决策需求应该成为规划的依据和导向。研究从行为学视角出发,剖析了突发灾害条件下居民疏散避难决策行为的相关特性,构建了居民避难场所及疏散路径选择理论模型,其分析结果有助于指导和完善住区防灾减灾规划与设计,以形成合理的避难空间布局及安全、可识别的应急疏散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住区 突发灾害 避难场所 应急疏散 行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社区休憩空间”的适居模式——珠三角高密度住区研究的人本视野 被引量:5
2
作者 杜宏武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7-101,共5页
本文以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社会剥夺"和"空间正义"理念及原理为工具,以可持续性住区和绿色建筑的理论为背景,分析了高密度居住条件下社区休憩空间研究的进展,认为社区休憩空间的"体系配置"是提高珠三角住... 本文以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社会剥夺"和"空间正义"理念及原理为工具,以可持续性住区和绿色建筑的理论为背景,分析了高密度居住条件下社区休憩空间研究的进展,认为社区休憩空间的"体系配置"是提高珠三角住区生活空间质量的根本途径。论文从宏观尺度与政策层面、中观尺度与操作层面、实质空间生产的微观实施层面做分析,提出了珠三角高密度社区休憩空间的可持续布局模式。从建筑学视角分析了研究实质空间的方法与内容,倡导运用"整体思维"建立完整的研究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憩空间 高密度住区 适居性 空间剥夺 珠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住区的开放性——新加坡高层组屋公共空间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宏宇 《城市建筑》 2016年第22期95-98,共4页
本文结合近期新加坡高层公共住房再开发的案例,探讨了高密度城市环境中,如何通过对水平和垂直空间的综合有效利用,处理好城市与社区之间、多种室内和室外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兼顾住房公共空间和私密性要求的同时,解决当代社会中共享... 本文结合近期新加坡高层公共住房再开发的案例,探讨了高密度城市环境中,如何通过对水平和垂直空间的综合有效利用,处理好城市与社区之间、多种室内和室外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兼顾住房公共空间和私密性要求的同时,解决当代社会中共享空间与社会需求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住区 开放性 新加坡 高层组屋 公共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高密度住区三维指标拓展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周成斌 王晓慧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年第1期118-124,共7页
根据高层高密度住区公共空间立体化发展策略提出建立对应的三维指标。引入三维空地率概念,将空中开放空间以一定比例折算计入空地率以鼓励公共空间面积的增加。针对高层高密度居住区对绿化效果重视不足的问题,引入"绿视率"和&... 根据高层高密度住区公共空间立体化发展策略提出建立对应的三维指标。引入三维空地率概念,将空中开放空间以一定比例折算计入空地率以鼓励公共空间面积的增加。针对高层高密度居住区对绿化效果重视不足的问题,引入"绿视率"和"三维绿容比"指标,并为"三维绿容比"的绿量计算建立简易的计算模型以提高指标的可操作性。所提出的三维指标将原有的居住区指标由二维平面上的控制向立体化发展,为改善高层高密度住区环境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高密度住区 三维空地率 绿视率 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高密度住区标准层形式及住户热舒适度相关评价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金振山 杜晓宇 《住区》 2021年第3期113-118,共6页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高层高密度住区成为中国大中城市的一个重要的空间现象。但在既有研究成果中,很少关注基于不同标准层形态的高层高密度住区的住户热舒适度研究。针对此问题,本文首先对重庆市近5年高层高密度住区的住宅标准层...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高层高密度住区成为中国大中城市的一个重要的空间现象。但在既有研究成果中,很少关注基于不同标准层形态的高层高密度住区的住户热舒适度研究。针对此问题,本文首先对重庆市近5年高层高密度住区的住宅标准层形式进了行总结,然后以不同形式标准层为研究对象,以住户满意度为核心,对采光通风情况、夏季遮阳情况和室内热舒适情况进行了调研,进而得出住户对住区不同套型设计的热舒适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高密度住区 标准层形式 热舒适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寒地高密度住区空间布局模拟优化研究
6
作者 谭卓琳 董禹 《建筑与文化》 2017年第8期115-116,共2页
梳理国内外低影响开发(LID)理念的发展及应用,选取哈尔滨市辰能溪树庭院作为寒地住区典型案例,通过调研分析研究区域特征建立SWMM模型,设计重现期为0.5、3、5、10、50年的降雨情景,对比分析LID空间布局优化方案的径流削减效果。提出寒... 梳理国内外低影响开发(LID)理念的发展及应用,选取哈尔滨市辰能溪树庭院作为寒地住区典型案例,通过调研分析研究区域特征建立SWMM模型,设计重现期为0.5、3、5、10、50年的降雨情景,对比分析LID空间布局优化方案的径流削减效果。提出寒地住区LID优化策略,以期对我国未来寒地住区LID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寒地 高密度住区 空间布局 SWM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高密度住区建筑布局对通风效能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胡春 王薇 夏斯涵 《住宅科技》 2022年第6期42-50,共9页
通过对合肥市中心区住区布局模式的归纳总结,提炼出8种典型模块,运用CFD软件进行风环境模拟,分析各模块夏、冬两季的风环境特征,探讨各模块风环境参数与布局形态因素的关联性。结果显示:在合肥地区相同气象条件下,8个模块的风环境状况... 通过对合肥市中心区住区布局模式的归纳总结,提炼出8种典型模块,运用CFD软件进行风环境模拟,分析各模块夏、冬两季的风环境特征,探讨各模块风环境参数与布局形态因素的关联性。结果显示:在合肥地区相同气象条件下,8个模块的风环境状况有明显差异;开阔的进风口和导风空地是影响夏季通风的主要因素,迎风界面的连续性是影响冬季防风的关键因素;在不同季节中,天空开阔度是影响住区风环境的主要空间形态指标,提出可以利用天空开阔度作为住区规划中风环境控制的引导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住区 建筑布局 数值模拟 通风效能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景理论视角下的高密度住区公共空间营造策略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曹时语 薛凯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11期116-118,共3页
当下人们对高密度住区公共空间品质的需求不断提升,场景理论为此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通过分析高密度住区公共空间的建设目标中蕴含的物质性和精神性两方面的特征,并利用场景理论中主观和客观两大体系与其进行耦合,探究高密度住区... 当下人们对高密度住区公共空间品质的需求不断提升,场景理论为此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通过分析高密度住区公共空间的建设目标中蕴含的物质性和精神性两方面的特征,并利用场景理论中主观和客观两大体系与其进行耦合,探究高密度住区公共空间的营造策略,提出了从空间单元设计、舒适物植入、空间场景组织、居民参与、特色活动开展五个方面的策略出发,营造高密度住区公共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住区 场景理论 公共空间 场景营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居住小区外部空间设计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乐天 《山西建筑》 2015年第13期16-17,共2页
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城市用地日益紧张的环境背景下,通过一个经典的实际案例,对高密度、高容积率下居住区的外部空间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总结出了解决高密度居住区带来的封闭感和压迫感的空间组合方法和设计手法,以营造一个舒适的... 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城市用地日益紧张的环境背景下,通过一个经典的实际案例,对高密度、高容积率下居住区的外部空间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总结出了解决高密度居住区带来的封闭感和压迫感的空间组合方法和设计手法,以营造一个舒适的空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空间 高密度住区 城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满意度调查的近郊高密度封闭住区户型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震 赵重坤 徐苗 《城市建筑》 2018年第17期31-35,共5页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近郊高密度封闭住区成为中国城市的一个重要的空间现象。但在既有研究成果中,对该类住区住宅户型的关注相对较少,尤其缺少基于用户视角的实证调研。针对此问题,本文以重庆两个典型近郊高密度封闭住区为案例,...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近郊高密度封闭住区成为中国城市的一个重要的空间现象。但在既有研究成果中,对该类住区住宅户型的关注相对较少,尤其缺少基于用户视角的实证调研。针对此问题,本文以重庆两个典型近郊高密度封闭住区为案例,开展以居民满意度为核心的户型使用后评价调查,得到详细的人群户型需求,形成具体的住宅户型评价,进而推导出户型设计的响应策略。研究成果可以为该类型住区的开发、设计与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郊高密度封闭 用户满意度 户型 设计响应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城市高层住区“天斩煞”场景视觉感知效应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尚媛丽 王飒 《建筑技艺》 2021年第1期120-123,共4页
模拟高层居住区的一个"天斩煞"场景,通过处理图片,控制山墙距和柔化设计手法两个客体变量,并通过年龄控制主体的感知变量,在实验室中完成多因素的眼动实验和生理实验。数据表明山墙距大的场景能带来更多的注视时间,前后错动... 模拟高层居住区的一个"天斩煞"场景,通过处理图片,控制山墙距和柔化设计手法两个客体变量,并通过年龄控制主体的感知变量,在实验室中完成多因素的眼动实验和生理实验。数据表明山墙距大的场景能带来更多的注视时间,前后错动的手法使得瞳孔直径更小,生理指标变化小。同时分析了山墙距和柔化设计手法交互效应对注视行为的影响,由此验证了"天斩煞"场景所引起的视觉感知效应,为减弱"天斩煞"的负面影响提供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斩煞” 高密度住区 柔化处理手法 视觉感知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住区设计中水资源利用与节水策略
12
作者 杨晨迪 庄宇 《住宅科技》 2020年第12期59-64,共6页
以我国城市发展导致的住区水资源紧缺为研究背景,以上海地区高密度城市住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对住区非传统水源利用现状及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结合该地区气候特征、地质条件等自然因素的优势与劣势,运用低影响开发理念,从住区... 以我国城市发展导致的住区水资源紧缺为研究背景,以上海地区高密度城市住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对住区非传统水源利用现状及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结合该地区气候特征、地质条件等自然因素的优势与劣势,运用低影响开发理念,从住区的空间形态布局角度提出适应性设计策略和量化评价方法,并提出符合该地区的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住区 非传统水源 低影响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住区风热环境模拟研究——以Fluent Airpak和Envi-met软件模拟对比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薇 朱珍英 胡春 《住宅科技》 2019年第12期56-61,共6页
计算机模拟建筑群风热环境有别于现场测试等方法。文章选取合肥市某高密度混合住区为研究对象,以合肥市夏季典型平均气候要素作为初始条件,选用Fluent Airpak和Envi-met两个软件,模拟建筑群内部风热情况,以住区空间形态为切入点,结合图... 计算机模拟建筑群风热环境有别于现场测试等方法。文章选取合肥市某高密度混合住区为研究对象,以合肥市夏季典型平均气候要素作为初始条件,选用Fluent Airpak和Envi-met两个软件,模拟建筑群内部风热情况,以住区空间形态为切入点,结合图表对比,分析两个软件的异同,得出适用于高密度混合住区风热模拟分析的软件,归纳总结两个软件的适用范围。并进一步结合优化建议进行了方案优化,量化分析了建筑室外开敞区、行人密集区、建筑沿路、迎风面等几方面的通风场和温度场、分析涡流、风影区等在建筑周围的分布情况以及其产生的影响,总结高密度住区规划对小区外部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混合 Fluent Airpak软件 Envi-met软件 风热模拟 优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