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高家堡子银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代军治 王可勇 +1 位作者 毛景文 杨言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55-1064,共10页
高家堡子银矿床经历了沉积变质期和热液叠加期。包裹体岩相学研究表明,沉积变质期不发育可供研究的流体包裹体,热液叠加期发育大量原生流体包裹体,其中石英黄铁矿阶段主要发育Ⅰ型气液两相、Ⅱ型含CO2三相、Ⅲ型单CO2及Ⅳ型单液相包... 高家堡子银矿床经历了沉积变质期和热液叠加期。包裹体岩相学研究表明,沉积变质期不发育可供研究的流体包裹体,热液叠加期发育大量原生流体包裹体,其中石英黄铁矿阶段主要发育Ⅰ型气液两相、Ⅱ型含CO2三相、Ⅲ型单CO2及Ⅳ型单液相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6~359C,盐度为3.1%~15.9%NaCl。成矿流体属NaCl-H2O-CO2体系;独立银阶段主要发育Ⅰ型气液两相和Ⅳ型单液相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分别为114~190℃,2.0%~5.5%NaCleq,属低温、低盐度NaCl-H2O流体体系。通过与矿区新岭岩体中流体对比研究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表明成矿阶段流体主要来自岩浆热液,在成矿过程中,成矿流体经历了早期阶段不混溶作用到晚期阶段地下水的混合过程。流体的不混溶作用到混合过程对银的沉淀成矿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家堡子银矿床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流体不混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高家堡子大型银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可勇 王力 +1 位作者 刘正宏 汪建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085-2093,共9页
高家堡子银矿床为辽东地区近年来发现的一大型独立银矿床,它赋存于早元古代辽河群大石桥组大理岩地层之中,受层间破碎带构造控制。矿区发育含银-铅-锌碎裂大理岩型及硅化石英脉型两种主要类型矿石。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前者石英中主要... 高家堡子银矿床为辽东地区近年来发现的一大型独立银矿床,它赋存于早元古代辽河群大石桥组大理岩地层之中,受层间破碎带构造控制。矿区发育含银-铅-锌碎裂大理岩型及硅化石英脉型两种主要类型矿石。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前者石英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含 CO_2三相、CO_2及单液相四种类型的原生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属 H_2O-CO_2-NaCl 体系类型,与造山型矿床成矿流体相似;后者石英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及单液相包裹体,成矿流体属 H_2O-NaCl 体系类型,其低温低盐度特点及氢、氧同位素数据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大气降水。综合分析表明,本区银的大规模富集成矿作用是印支期以来以大气降水来源为主的热液活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家堡子银矿床 辽宁 流体包裹体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