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大环柄菇原生质体制备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金卫根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111-113,共3页
以高大环柄菇为出发菌株,对其原生质体制备条件进行研究,具体分析了酶浓度、菌龄、渗透压稳定剂以及酶解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高大环柄菇原生质体产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液体发酵培养第5 d的菌丝体,以0.5 mol/L NaC l作渗透压稳定剂... 以高大环柄菇为出发菌株,对其原生质体制备条件进行研究,具体分析了酶浓度、菌龄、渗透压稳定剂以及酶解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高大环柄菇原生质体产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液体发酵培养第5 d的菌丝体,以0.5 mol/L NaC l作渗透压稳定剂,加入1.5 g/L混合酶(即纤维素酶与蜗牛酶按1∶1混合)在30℃下酶解3.5 h,制备原生质体效果最佳,原生质体产出量可达6.1×107个/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大环柄菇 原生质体 制备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大环柄菇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6
2
作者 丁智权 黄水珍 《食用菌》 2003年第4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高大环柄菇 生物学特性 高产栽培 培养料 堆料 播种 覆土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大环柄菇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明广 丁寅寅 +1 位作者 张新红 陈毛华 《中国林副特产》 2017年第6期91-92,共2页
综述了我国野生高大环柄菇的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营养成分、栽培状况及开发前景。
关键词 高大环柄菇 资源分布 生物学特性 营养成分 栽培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大环柄菇菌株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7
4
作者 潘雪娇 曲晓华 +1 位作者 刘宇 王守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9-202,共4页
以1株大环柄菇属野生菌为研究对象,依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鉴定为高大环柄菇。通过测定菌丝生长速度、菌丝体干质量和生长势等指标,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淀粉,最适氮源为大豆蛋白胨;菌丝生长适宜的... 以1株大环柄菇属野生菌为研究对象,依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鉴定为高大环柄菇。通过测定菌丝生长速度、菌丝体干质量和生长势等指标,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淀粉,最适氮源为大豆蛋白胨;菌丝生长适宜的碳氮比为(10~30)∶1,最适碳氮比为20∶1;最适生长因子为维生素B1;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4~28℃,最适温度为28℃;最适p H值为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大环柄菇 鉴定 组织分离 碳氮比 生长因子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野生高大环柄菇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及仿野生栽培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潇文 陈润臣 +3 位作者 徐晨 王鸿磊 王红艳 丁强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9期88-94,共7页
【目的】为丰富山东省食用菌栽培品种,实现高大环柄菇的人工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形态学和分子学相结合的方法对采自烟台的1株野生大环柄菇属真菌进行鉴定;采用单因素试验,以菌丝生长量为指标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并在此基础上... 【目的】为丰富山东省食用菌栽培品种,实现高大环柄菇的人工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形态学和分子学相结合的方法对采自烟台的1株野生大环柄菇属真菌进行鉴定;采用单因素试验,以菌丝生长量为指标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仿野生栽培。【结果】经形态学和分子学鉴定,确定该真菌(编号EF-5)为大环柄菇属高大环柄菇,其子实体直径8.5 cm,上有同心圆状排列的棕褐色鳞片,子实体中央乳头状凸起,褐色;菌柄中生,长8.2 cm,直径0.8 cm,上有双层移动菌环;菌褶近白色,不等长,离生,孢子印白色;菌落不规则圆形,灰白色,菌丝多分枝,具锁状联合;其菌丝生长的最佳条件:氮源为土豆浸粉,碳源为糖蜜,温度为25℃,pH为8.0,无机盐为硫酸锰;此菌在麦粒二级种培养基上的生长时间为60 d,接种栽培料后66 d长满菌袋,经仿野生栽培成功获得了子实体。【结论】采集的野生大环柄菇属真菌为高大环柄菇;此菌二级种生长缓慢,栽培周期长,在实验室无法获得子实体,经仿野生栽培虽然获得子实体,但总产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大环柄菇 鉴定 生物学特性 仿野生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