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雨入渗下强风化软岩高填方路堤边坡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97
1
作者 刘新喜 夏元友 +2 位作者 蔡俊杰 宁齐元 陈向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705-1709,共5页
降雨入渗是影响边坡稳定性、导致边坡失稳的最主要和最普遍的环境因素。强风化软岩用于高填方路堤填土边坡时,填土的压实度直接影响路堤土的渗透性和强度。利用饱和与非饱和渗流有限元模拟降雨入渗时高填方路堤的暂态渗流场,将计算得到... 降雨入渗是影响边坡稳定性、导致边坡失稳的最主要和最普遍的环境因素。强风化软岩用于高填方路堤填土边坡时,填土的压实度直接影响路堤土的渗透性和强度。利用饱和与非饱和渗流有限元模拟降雨入渗时高填方路堤的暂态渗流场,将计算得到的暂态孔隙水压力分布用于边坡的极限平衡分析,并考虑基质吸力对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的影响。探讨降雨强度、持时和压实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强风化软岩用于高填方路堤压实度不能低于90%;当暴雨强度为200 mm/d时,边坡就会失稳。其成果将为高填方路堤边坡防护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高填方路堤 非饱和土 边坡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坦地基上山区高填方路堤变形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涛 郭院成 谢春庆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43,共5页
山区地形地貌多变,地基条件复杂,高填方路堤的不均匀变形和失稳破坏时有发生.针对山区高路堤的基本特点,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平坦地基上高填方路堤的工程特性及不同填方高度、软弱地基厚度、填筑速率、压实度下山区高路堤的弹塑性固结问... 山区地形地貌多变,地基条件复杂,高填方路堤的不均匀变形和失稳破坏时有发生.针对山区高路堤的基本特点,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平坦地基上高填方路堤的工程特性及不同填方高度、软弱地基厚度、填筑速率、压实度下山区高路堤的弹塑性固结问题,得出山区高路堤变形与破坏问题的规律.利用此规律可以较为全面地认识山区高路堤的变形与破坏形态,有效地指导实际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山区高填方路堤 变形 稳定性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昔格达层高填方路堤沉降变形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薛新华 樊旭 +1 位作者 蒋楚生 李庆海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45,共5页
研究目的:新建的攀枝花南站车站路堤填筑高度达到36 m,出于地质、地形条件限制和经济考虑,该处的高填方路堤工程的填料拟采用路堑开挖的昔格达层土,但受其成因机制、物理力学特性、构造条件及地下水等因素的影响,昔格达土工程性质极差,... 研究目的:新建的攀枝花南站车站路堤填筑高度达到36 m,出于地质、地形条件限制和经济考虑,该处的高填方路堤工程的填料拟采用路堑开挖的昔格达层土,但受其成因机制、物理力学特性、构造条件及地下水等因素的影响,昔格达土工程性质极差,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本文以成昆线攀枝花南站昔格达层高填方路基工程为依托,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三维整体有限元模型,分析昔格达层高填方路堤在分层填筑过程中的沉降变形规律,从而为实际工程建设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昔格达地层为极软岩,产状平缓,具有水稳性差、透水性弱的特性;(2)在合理控制施工质量,做好排水措施的情况下,昔格达土可作为路堤填料使用;(3)昔格达层高路堤在分层填筑过程中,最大变形位置发生在填筑体高度的1/2h~1/3h处;(4)昔格达层路堤和路基表面的最大沉降量都随填方高度的增长而增长,路基的最终工后沉降量为4.2 cm,最大沉降速率为3.99 cm/a,基本满足规范的要求;(5)本研究成果对我国西南山区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铁路、公路等工程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昔格达层 高填方路堤 分层填筑 数值模拟 变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填方路堤强夯效果的现场检测及三维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5
4
作者 徐平 乐金朝 +1 位作者 刘忠玉 马清文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8-273,共6页
针对河南某岩石碎渣高填方路堤,提出了夯击能1000kN.m、虚铺厚度1.5m的强夯施工工艺,对试验段进行了现场检测:地质雷达波形较好地反映强夯后虚铺层厚度的减小幅度,并可判断强夯水平有效加固范围为4m,瑞利波速沿深度变化比较均匀,平均值... 针对河南某岩石碎渣高填方路堤,提出了夯击能1000kN.m、虚铺厚度1.5m的强夯施工工艺,对试验段进行了现场检测:地质雷达波形较好地反映强夯后虚铺层厚度的减小幅度,并可判断强夯水平有效加固范围为4m,瑞利波速沿深度变化比较均匀,平均值达到了310m.s-1,重型动力触探结果表明试验段达到中密程度,灌水法测得的固体体积率都达到了83%以上,上述检测结果说明强夯的加固效果比较理想。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将夯锤简化为刚性体,通过施加竖向初速度的方式模拟了强夯作用,结合雷达测试结果,认为夯沉量20mm可作为强夯的有效加固范围,最后模拟了存在涵洞结构物的路堤的强夯作用,指出涵洞上方路堤厚度必须达到8m以上,才能保证强夯安全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 高填方路堤 现场检测 有效加固范围 涵洞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弱地基上高填方路堤沉降观测及数值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冯忠居 曹文海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6-129,共4页
为研究软弱地基上高填方路堤沉降规律,依托某高填方路堤填筑的工程实际,现场测试原地表沉降量、分层沉降量和地表水平位移,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不同填筑高度对地基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路堤填土完成后,路堤中心沉降量为44.6cm,路肩处... 为研究软弱地基上高填方路堤沉降规律,依托某高填方路堤填筑的工程实际,现场测试原地表沉降量、分层沉降量和地表水平位移,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不同填筑高度对地基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路堤填土完成后,路堤中心沉降量为44.6cm,路肩处为32.5cm;填土完成后6个月,路堤沉降趋于稳定,沉降分别为59.5cm和47.8cm;工后沉降占沉降的比例分别为25%和32%.路堤填筑过程中,地基软弱土体向外挤出,最大位移发生在地表以下2~4m处,为22.4cm.数值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数值上有所差异,但规律一致且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高填方路堤 软弱地基 现场试验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填方路堤互锚式薄壁挡土墙土压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窦斌 梅利芳 +2 位作者 范瑛 余天庆 杨凯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9-112,共4页
在山区修建高等级公路工程中,挡土墙结构广泛应用于高填方路堤工程。在提出一种新型互锚式薄壁挡土墙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埋设土压力盒的方法对该种挡土墙的结构型式进行了力学模型试验,并进行了模型土压力强度特性分析。试验及分析表明,... 在山区修建高等级公路工程中,挡土墙结构广泛应用于高填方路堤工程。在提出一种新型互锚式薄壁挡土墙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埋设土压力盒的方法对该种挡土墙的结构型式进行了力学模型试验,并进行了模型土压力强度特性分析。试验及分析表明,该挡土墙结构成本低廉,施工方便,结构合理,可以应用于高填方路堤实际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路堤 互锚 薄壁挡土墙 土压力 模型试验 等级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填方路堤段桩网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桩土应力比计算方法 被引量:9
7
作者 杨明辉 尧奕 赵明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2-98,共7页
针对高填方段软土路基在路堤荷载下桩网复合地基的受力特点,分析了其自上而下的荷载传递机理.首先,将路堤简化为内外土柱,通过内外土柱的整体微分平衡关系,得到了等沉面高度的理论计算式,由此较为合理地模拟了高填方段的土拱效应.而后,... 针对高填方段软土路基在路堤荷载下桩网复合地基的受力特点,分析了其自上而下的荷载传递机理.首先,将路堤简化为内外土柱,通过内外土柱的整体微分平衡关系,得到了等沉面高度的理论计算式,由此较为合理地模拟了高填方段的土拱效应.而后,针对荷载传递至土工垫层阶段,采用薄膜模拟了桩土之间的荷载分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将桩网复合地基划分为众多土工格栅、桩及桩间土单元体,桩体及桩间土简化为弹性支撑,进一步得到了高填方段桩网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式.最后,对影响高填方段桩网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各主要影响参数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桩土应力比随路堤高度增大逐渐减小,即填土高度增加后桩土荷载分配趋于均匀,而桩间距、填土的压缩模量的增大将导致桩土应力比增加.此外,土工格栅抗拉强度的增大将加大桩土应力比值,但影响幅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处理 高填方路堤 桩网复合地基 土拱效应 桩土应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填方路堤沉降模型现场试验 被引量:6
8
作者 朱彦鹏 蔡文霄 杨校辉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4-90,共7页
通过单点沉降现场实测数据对软土地区兰永一级公路高填方路堤沉降规律进行分析,建立了指数模型、乘幂模型、双曲线模型、对数模型4种沉降预测模型,并将这4种模型的预测值和实测值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指数与双曲线... 通过单点沉降现场实测数据对软土地区兰永一级公路高填方路堤沉降规律进行分析,建立了指数模型、乘幂模型、双曲线模型、对数模型4种沉降预测模型,并将这4种模型的预测值和实测值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指数与双曲线模型的组合模型。结果表明:4种模型中指数模型和双曲线模型的预测精度相对较高,利用指数与双曲线组合模型得到的预测曲线与实测曲线吻合良好,使误差平方和减小到22.789mm2,能够满足工程要求;高填方路堤工后沉降在730d左右的时间内基本完成,预测最终沉降量为60.44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点沉降计 高填方路堤 预测模型 工后沉降 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安综合试车场高填方路堤施工沉降控制数值模拟 被引量:4
9
作者 孙笑 赵明阶 +1 位作者 汪魁 项建明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7-260,共4页
相对于高速公路而言,汽车试车场的建设具有技术标准高、施工难度大、项目管理及施工工艺复杂等特点,而且在我国它的设计和施工没有现成的标准和规范。通过对长安综合试车场(垫江)高填方路堤试验路段的高速环道断面和标准坡道断面进行数... 相对于高速公路而言,汽车试车场的建设具有技术标准高、施工难度大、项目管理及施工工艺复杂等特点,而且在我国它的设计和施工没有现成的标准和规范。通过对长安综合试车场(垫江)高填方路堤试验路段的高速环道断面和标准坡道断面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试车场典型断面高填方的沉降变形规律,分析了黏土路基经过石灰土换填后典型断面路堤的沉降变形情况。研究表明:石灰土对高填方路堤的沉降变形和稳定性有着很好的改良作用,有效的提高了路堤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小了路堤的沉降变形以及表面沉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高填方路堤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填方路堤顶部沉降及黄土填料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颖 巨玉文 +1 位作者 王文正 郑雪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26-229,共4页
在山区建设公路,由于其地形、经济等原因,往往采用挖填方的方案,由此产生的黄土作为主要填料的高填方路堤工程中,它的一些特性及其引发的沉降备受工程人员及科研人员的关注.结合实际工程进行现场原位观测,并且对其填料开展一系列室内试... 在山区建设公路,由于其地形、经济等原因,往往采用挖填方的方案,由此产生的黄土作为主要填料的高填方路堤工程中,它的一些特性及其引发的沉降备受工程人员及科研人员的关注.结合实际工程进行现场原位观测,并且对其填料开展一系列室内试验,得出对于路堤顶部来说,由路肩到路堤中心线的方向,沉降量逐渐增大,同时路堤顶部的沉降变形总体随着填筑体干密度的增大而降低,而且路堤顶部的最大单位沉降量与千密度及含水率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最后通过室内击实试验分析,建议宜将黄土填料的含水率控制在12%~ 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路堤 沉降变形 击实试验 黄土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沙高速高填方路堤工后沉降监测及数值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吴福宝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267-271,共5页
依托厦沙高速某段高达63.38 m的填方路堤,使用分层沉降仪监测填方路堤的工后沉降,分析其沉降规律。监测结果显示,工后240 d高路堤总沉降量处于0.151~0.191 m。使用有限元软件ANSYS计算高路堤的沉降量,得到工后240 d总沉降值为0.232 m,... 依托厦沙高速某段高达63.38 m的填方路堤,使用分层沉降仪监测填方路堤的工后沉降,分析其沉降规律。监测结果显示,工后240 d高路堤总沉降量处于0.151~0.191 m。使用有限元软件ANSYS计算高路堤的沉降量,得到工后240 d总沉降值为0.232 m,与监测值接近。数值计算结果所显示的分层沉降规律和监测结果也较为一致。并且计算了不同压实度下路堤工后沉降量,为填方路堤工后沉降计算和控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公路 高填方路堤 沉降 现场监测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水高填方路堤变形性状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范亮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78-82,96,共6页
通过室内模型实验对高填方路堤在浸水情况下的变形特性进行研究,探讨了水位高低、路堤高度、加筋、填料性质等因素对浸水高填方路堤侧向变形和竖向变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水位时路堤的侧向位移和竖向位移比低水位时显著;浸水高填方... 通过室内模型实验对高填方路堤在浸水情况下的变形特性进行研究,探讨了水位高低、路堤高度、加筋、填料性质等因素对浸水高填方路堤侧向变形和竖向变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水位时路堤的侧向位移和竖向位移比低水位时显著;浸水高填方路堤的最大侧向位移一般发生在填土层高度的25%~35%处;加筋能有效地减小浸水高填方路堤的侧向位移和竖向位移,起到防止路堤填土层底部开裂和提高路堤稳定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路堤 浸水 位移 变形 模型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填方路堤下CFG桩复合地基渐进破坏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正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3-88,共6页
对地基反力系数法中地基土体水平位移进行修正,将桩体断裂位置以上土的位移按系数分配给相邻桩体,然后将桩土位移差值代入微分方程求解桩身位移和弯矩,得出了桩体断裂后相邻桩体的变形与受力情况的计算公式。利用软件ABAQUS中的XFEM模... 对地基反力系数法中地基土体水平位移进行修正,将桩体断裂位置以上土的位移按系数分配给相邻桩体,然后将桩土位移差值代入微分方程求解桩身位移和弯矩,得出了桩体断裂后相邻桩体的变形与受力情况的计算公式。利用软件ABAQUS中的XFEM模块模拟了实际高填方路堤工程中桩体的弯矩、断裂位置及顺序,验证计算的正确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理论公式对路堤边缘位置桩体的弯曲情况描述的较好,桩身弯矩变化规律、桩身弯矩最大值、最大值发生位置与数值计算模型拟合相近。理论计算公式通过分配桩体断裂位置以上土的位移给相邻桩体并求解微分方程,能够有效描述桩体断裂后邻桩的弯矩增量,判断桩体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路堤 软土地基处理 理论计算 数值模拟 CFG桩 渐进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堤设置合理性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有飞 刘军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1期652-654,共3页
以江合高速公路D7合同段的龙井沟大桥变更为高填方而进行的桥和高路堤2种方案比选为依托,论述了高填方路堤设置的优势,如消化弃方、减少占地等,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工后沉降量大、边坡稳定性及后期维护费用高等。为类似路段进行桥路... 以江合高速公路D7合同段的龙井沟大桥变更为高填方而进行的桥和高路堤2种方案比选为依托,论述了高填方路堤设置的优势,如消化弃方、减少占地等,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工后沉降量大、边坡稳定性及后期维护费用高等。为类似路段进行桥路比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速公路 高填方路堤 江合速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填方加筋黄土路堤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家鼎 谢婉丽 骆凤涛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8-272,共5页
采用有限元法对国内最高(62 m)的山西北张沟加筋黄土高填路堤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对其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剪应力和塑性破坏区及其变形进行了计算,然后将其计算结果与未加筋路堤相比较,得出高填方加筋黄土路堤及地基变形特性和... 采用有限元法对国内最高(62 m)的山西北张沟加筋黄土高填路堤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对其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剪应力和塑性破坏区及其变形进行了计算,然后将其计算结果与未加筋路堤相比较,得出高填方加筋黄土路堤及地基变形特性和应力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由于加筋的作用,降低了黄土高路堤的变形,提高了其稳定性。这与现场沉降观测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黄土 高填方路堤 土工格栅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陡坡地基上高填路堤极限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志斌 李亮 杨小礼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3-38,共6页
结合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实践,采用大型室内模型试验,找出了荷载作用下陡坡地基上高填方路堤滑动破坏面出现的位置及形态。通过对路堤边坡稳定性计算的极限分析上限法进行研究,根据折线形滑动面形式建立机动容许速度场,推导计算斜坡地基... 结合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实践,采用大型室内模型试验,找出了荷载作用下陡坡地基上高填方路堤滑动破坏面出现的位置及形态。通过对路堤边坡稳定性计算的极限分析上限法进行研究,根据折线形滑动面形式建立机动容许速度场,推导计算斜坡地基上高填方路堤稳定性及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运用此方法对斜坡地基上不同斜坡坡度、不同填土高度、不同路堤宽度以及不同路堤边坡坡度的填方路堤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得出各个因素对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路堤填筑高度和顶面宽度对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斜坡坡度的影响,而路堤边坡坡度对其影响并不显著。建议在斜坡地基上填方路堤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综合考虑斜坡坡度、填土高度、路堤宽度、路堤边坡坡度、极限承载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以确保山区高速公路安全畅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路堤 室内模型试验 陡坡地基 极限分析上限法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荷载作用下高填方涵洞动力响应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军 申俊敏 赵建斌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14,共5页
通过建立高填方路堤下拱涵数值模型,对拱涵修筑和路堤填筑过程进行了模拟.在道路顶面沿纵向施加循环交通荷载,探究拱涵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受力与变形的动力响应.着重论述了荷载循环次数、荷载大小以及行车速度对拱涵动力响应的影响.结... 通过建立高填方路堤下拱涵数值模型,对拱涵修筑和路堤填筑过程进行了模拟.在道路顶面沿纵向施加循环交通荷载,探究拱涵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受力与变形的动力响应.着重论述了荷载循环次数、荷载大小以及行车速度对拱涵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交通荷载作用下,拱圈结构受力较大,为拱涵最薄弱的位置;当荷载循环次数大于8次时,路面沉降与涵顶垂直土压力趋于稳定;涵顶土压力随交通荷载的增大而逐渐增加;行车速度对涵顶垂直土压力和基底土压力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荷载 高填方路堤 涵洞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高填方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彭仪普 陈立 +1 位作者 于风晓 谢文都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3-482,共10页
目的研究高填方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规律,为同类型工程项目的施工提供参考。方法以新建长株潭城际铁路与长石铁路联络线CSLLXZQ-1标高填方CFG桩复合地基工程为背景,采用ABAQUS软件建立高填方CFG桩复合地基三维模型,针对该工程路堤... 目的研究高填方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规律,为同类型工程项目的施工提供参考。方法以新建长株潭城际铁路与长石铁路联络线CSLLXZQ-1标高填方CFG桩复合地基工程为背景,采用ABAQUS软件建立高填方CFG桩复合地基三维模型,针对该工程路堤填筑高度相对较高的情况,采用“生死单元”方法模拟高填方路堤的分层填筑过程,并将模拟计算结果与沉降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随着高填方CFG桩复合地基桩长、桩径、垫层厚度分别增大100%、33.3%、66.6%,桩间距减少40%时,复合地基沉降量分别减少63.2%、46.9%、7.9%、61.3%。结论在数值模拟中采用“生死单元”方法分级加载来模拟高填方路堤荷载,与实测结果更加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G桩 高填方路堤 数值模拟 地基沉降 地基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州五桥机场高填方碾压施工控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何兆益 赵川 +2 位作者 朱洪洲 陈松敏 林新东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69-71,共3页
针对重庆万州五桥机场高填方路堤的碾压施工 ,通过对现场振动功率分别为 33t和 5 0t两种振动压路机的碾压试验 ,获得了碾压遍数、松铺厚度、碾压沉降率 (沉降差 )。
关键词 碾压遍数 松铺厚度 最大粒径 沉降率 机场 施工控制 高填方路堤 跑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靠度理论的路堤稳定安全性分析
20
作者 冯震 许兆义 +1 位作者 王连俊 刘升传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7期105-108,共4页
笔者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 ,考虑路堤土体的非线性特性。运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 ,与可靠度计算程序结合使用 ,得出应力水平、抗剪强度可靠指标的等值线图 ,从而分析路堤稳定的安全系数和可靠指标。并且提出通过降低c和 φ值的方法 ,得... 笔者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 ,考虑路堤土体的非线性特性。运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 ,与可靠度计算程序结合使用 ,得出应力水平、抗剪强度可靠指标的等值线图 ,从而分析路堤稳定的安全系数和可靠指标。并且提出通过降低c和 φ值的方法 ,得出路堤稳定的安全储备系数。实例结果表明 ,当高填方路堤的设计安全系数接近规范允许值时 ,通过笔者的分析方法可得到满意的结果。笔者的方法对高填方路堤的稳定安全性分析和路堤边坡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路堤 路堤边坡 可靠度理论 可靠指标 稳定 应力水平 安全性分析 土体 安全系数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