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场磁共振1H—MRS在乳腺肿瘤定性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辛德友 李洪松 武玉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10期1681-1684,共4页
目的探讨高场磁共振1 H-MRS在乳腺肿瘤定性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160例,共计172个肿瘤作为研究组,其中乳腺癌93个,良性肿瘤79个。全部病例均于术前行磁共振动态增强... 目的探讨高场磁共振1 H-MRS在乳腺肿瘤定性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160例,共计172个肿瘤作为研究组,其中乳腺癌93个,良性肿瘤79个。全部病例均于术前行磁共振动态增强后1 H-MRS检查,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例的1 H-MRS表现及MRI诊断,并将MRI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93个乳腺癌病灶中78个出现胆碱(Choline,Cho)峰。79个良性肿瘤中6个出现Cho峰。以3.23ppm处出现Cho峰(SNR≥2)为乳腺癌的诊断标准,其诊断的敏感性为83.9%,特异性为92.4%,准确率为87.8%,阳性预测值为92.9%,阴性预测值为83.0%。结论高场磁共振1 H-MRS对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在乳腺肿瘤的定性诊断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场磁共振成像仪 氢质子波谱 乳腺肿瘤 定性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T分期应用3.0T高场磁共振的评估价值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冯庆亮 刘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29期107-108,111,共3页
目的探讨3.0T高场磁共振在直肠癌诊断及TNM分期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来该院就诊的96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1.5T磁共振检查,观察组采用3.0T高场磁共振检查... 目的探讨3.0T高场磁共振在直肠癌诊断及TNM分期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来该院就诊的96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1.5T磁共振检查,观察组采用3.0T高场磁共振检查,将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总诊断正确率为81.3%,T1分期正确率为40.0%,T2分期正确率为50.0%,T3分期正确率为90.6%,T4分期正确率为100%,观察组总诊断正确率为91.7%,T1分期正确率为66.7%,T2分期正确率为85.7%,T3分期正确率为97.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T高场磁共振对于直肠癌的T分期诊断具有显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场磁共振 直肠癌 诊断 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在恶性脑肿瘤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占翠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4期26-27,共2页
目的分析高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恶性脑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5例行手术治疗的脑肿瘤患者,根据WHO的相关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高级别肿瘤患者(25例)和低级别肿瘤患者(20例)。采用GESigna3.0T超导MR扫描仪以及8通道正交线圈... 目的分析高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恶性脑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5例行手术治疗的脑肿瘤患者,根据WHO的相关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高级别肿瘤患者(25例)和低级别肿瘤患者(20例)。采用GESigna3.0T超导MR扫描仪以及8通道正交线圈对患者进行检查。分析患者手术前后的纤维束示踪情况,比较不同级别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肿瘤邻近、健侧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分数(FA)值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20例低级别肿瘤患者主要表现为肿瘤导致其周围的白质纤维束中出现明显的推挤、异位等情况,部分位置甚至出现了水肿和浸润的情况;术后1个月再次检查显示患者的纤维束位置和形态等均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异常情况逐渐减少。25例高级别脑肿瘤患者主要表现为肿瘤导致其周围的白质纤维束出现缺失、中断的情况;术后1个月再次检查显示患者的中断纤维束保持原状,无明显的变化。术前,高级别患者肿瘤邻近白质纤维束FA值(0.355±0.138)明显低于健侧的(0.575±0.135),ADC值(1.119±0.158)×10^-3mm^2/s明显高于健侧的(0.866±0.125)×10^-3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98、6.279,P=0.000、0.000<0.05);术后,高级别患者肿瘤邻近白质纤维束FA值、ADC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2、0.170,P=0.872、0.866>0.05)。术前,低级别患者肿瘤邻近白质纤维束FA值明显高于健侧,ADC值明显低于健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94、2.570,P=0.027、0.014<0.05);术后,低级别患者肿瘤邻近白质纤维束FA值、ADC值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9、0.484,P=0.797、0.631>0.05)。结论在临床脑肿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高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能够有效地了解患者肿瘤邻近纤维束的相关情况,作为临床制定患者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和了解患者手术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 恶性脑肿瘤 影像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高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联合血管成像技术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华志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8期168-169,共2页
目的:探讨用3.0T高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联合血管成像技术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收治的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55例患者均采用3.0T高场磁共振... 目的:探讨用3.0T高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联合血管成像技术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收治的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55例患者均采用3.0T高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与血管成像技术进行检查,然后观察其检查的结果。结果:在这55例患者中共检出71个梗死灶,其中有59个梗死灶为超急性期、急性期或亚急性期病灶,有12个梗死灶为陈旧性病灶。在这71个梗死灶中,有多发病灶15个,大面积病灶8个,腔隙性梗死灶29个。在这55例患者中,梗死灶位于额叶、枕叶及丘脑的患者有13例,位于颞叶的患者有7例,位于半卵圆中心的患者有9例,位于小脑及脑干的患者有8例,位于基底节区的患者有18例。结论:用3.0T高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与血管成像技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能明确其脑梗死的范围及脑血管闭塞或狭窄的情况,可为对其进行超早期溶栓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T高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 血管成像技术 急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T高场磁共振在胼胝体变性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许凤娥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7期15-16,共2页
目的探究1.5T高场磁共振在胼胝体变性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例经过磁共振成像确定的胼胝体变性患者进行常规矢状面T2WI序列扫描,同时进行轴位T2WI、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T1WI、FLAIR等序列扫描,判断1.5T高场磁共... 目的探究1.5T高场磁共振在胼胝体变性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例经过磁共振成像确定的胼胝体变性患者进行常规矢状面T2WI序列扫描,同时进行轴位T2WI、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T1WI、FLAIR等序列扫描,判断1.5T高场磁共振在胼胝体变性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 8例患者经过1.5T高场磁共振诊断均呈现出对称分布的病灶,且矢状位T2WI序列表现为较为典型的"夹心蛋糕征",6例患者DWI均呈现出弥散受限状态。结论 1.5T高场磁共振在胼胝体变性疾病检查中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可以及时判断出患者是否发生胼胝体变性疾病,因此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高场磁共振 胼胝体变性 鉴别诊断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超高场磁共振的革命——飞利浦多源发射磁共振带来前所未有的临床、科研新高度
6
《中国医院院长》 2011年第20期67-67,共1页
高场强带来的更高图像质量和更短扫描时间,使以3.0T为代表的超高场磁共振迅速发展成为目前临床与科研应用的最高双重平台。同时,传统单源发射磁共振诸多不尽如人意的缺陷,也推动着磁共振射频技术由采集部分日渐集中于发射部分的研... 高场强带来的更高图像质量和更短扫描时间,使以3.0T为代表的超高场磁共振迅速发展成为目前临床与科研应用的最高双重平台。同时,传统单源发射磁共振诸多不尽如人意的缺陷,也推动着磁共振射频技术由采集部分日渐集中于发射部分的研发改进,其中尤以飞利浦独家推出的多源发射技术最具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场磁共振 飞利浦 临床 科研 扫描时间 图像质量 射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高场磁共振的伟大革命
7
《中国医院院长》 2009年第11期53-53,共1页
2003年在MRI研发领域发生了一件大事,这年11月,诺贝尔医学奖评委会宣布,本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的保罗C·劳特伯(Paul Lauterbur和英国的皮特·曼斯菲尔德(Peter Mansfield),表彰他们对磁共振成像技术做... 2003年在MRI研发领域发生了一件大事,这年11月,诺贝尔医学奖评委会宣布,本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的保罗C·劳特伯(Paul Lauterbur和英国的皮特·曼斯菲尔德(Peter Mansfield),表彰他们对磁共振成像技术做出的杰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场磁共振 诺贝尔医学奖 Lauterbur 磁共振成像技术 曼斯菲尔德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场MRCP在梗阻性黄疸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宁 张虎 司晓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3期427-429,共3页
目的探讨MRCP对梗阻性黄疸定位和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4月~2011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78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MRCP及CT检查,并与临床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别统计出MRCP、CT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准确率。结果 MRCP对梗阻定位诊断准确率... 目的探讨MRCP对梗阻性黄疸定位和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4月~2011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78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MRCP及CT检查,并与临床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别统计出MRCP、CT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准确率。结果 MRCP对梗阻定位诊断准确率、梗阻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9.74%、85.90%;CT对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率分别为67.95%、67.95%。结论 MRCP作为无创性检查技术,对梗阻性黄疸的定位与定性诊断准确率均高于CT,可作为胆系梗阻性病变诊断的首选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场磁共振 梗阻性黄疸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场MR中含钆对比剂优化使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郭丽君 柳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1期128-131,共4页
1998年前后,主要的MR生产厂家开始推出高场全身MR扫描仪,其中以3Tesla(T)为代表[1]。随着场强不断增加的同时,MRI含钆对比剂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先后出现了离子型、非离子型细胞外对比剂及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等。在由低场向高场应用转变中... 1998年前后,主要的MR生产厂家开始推出高场全身MR扫描仪,其中以3Tesla(T)为代表[1]。随着场强不断增加的同时,MRI含钆对比剂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先后出现了离子型、非离子型细胞外对比剂及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等。在由低场向高场应用转变中,磁敏感效应加大,随着组织T1驰豫时间不断延长,增强扫描时钆对比剂剂量将如何变化?不同部位的选择有无差异?不同序列又该做何调整?本文将对上述问题相关研究做一综述,以期指导临床优化使用含钆对比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场磁共振 含钆对比剂 优化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与高场MRI评价鼻咽癌颅底侵犯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勇 彭婧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8期74-76,共3页
目的分析鼻咽癌患者分别通过多排螺旋CT和高场磁共振成像(MRI)对颅底侵犯情况进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200例鼻咽癌患者,均通过多排螺旋CT和高场MRI进行检查诊断,分析通过两种检查方法对鼻咽癌患者不同位置颅底侵犯的检出率。结果CT检... 目的分析鼻咽癌患者分别通过多排螺旋CT和高场磁共振成像(MRI)对颅底侵犯情况进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200例鼻咽癌患者,均通过多排螺旋CT和高场MRI进行检查诊断,分析通过两种检查方法对鼻咽癌患者不同位置颅底侵犯的检出率。结果CT检查的翼板、蝶骨体、斜坡骨、岩锥尖以及卵圆孔处颅底侵犯检出率及总检出率分别为6.0%、4.5%、3.0%、10.0%、1.5%、31.0%,均低于高场MRI检查的13.5%、11.5%、13.0%、20.0%、11.5%、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通过高场MRI进行检查诊断,可以有效提高颅底各个位置的侵犯检出率,给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指导以及根据,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 高场磁共振成像 鼻咽癌 颅底侵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场^(1)H qNMR定量分析缴获毒品中氯胺酮及4种掺杂物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翠梅 宋春辉 +2 位作者 贾薇 花镇东 廖琦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55-761,共7页
建立了可同时定量分析缴获毒品中氯胺酮、二甲基砜、磺胺、烟酰胺和非那西丁的低场氢谱核磁共振定量方法(LF-^(1)H qNMR),并将其定量能力与高场氢谱核磁共振定量方法(HF-^(1)H qNMR)进行了比较。对于LF-^(1)H qNMR,氯胺酮和4种掺杂物的... 建立了可同时定量分析缴获毒品中氯胺酮、二甲基砜、磺胺、烟酰胺和非那西丁的低场氢谱核磁共振定量方法(LF-^(1)H qNMR),并将其定量能力与高场氢谱核磁共振定量方法(HF-^(1)H qNMR)进行了比较。对于LF-^(1)H qNMR,氯胺酮和4种掺杂物的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日间RSD和定量下限分别为0.50%~2.9%、2.0%~7.4%和0.3~5 mg/mL;对于HF-^(1)H qNMR,氯胺酮和4种掺杂物的日内RSD、日间RSD和定量下限分别为0.40%~1.1%、1.5%~3.9%和0.003~0.05 mg/mL。采用LF-^(1)H qNMR和HF-^(1)H qNMR对167份缴获氯胺酮样品进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定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5%。LF-^(1)H qNMR测得氯胺酮、二甲基砜、磺胺、烟酰胺和非那西丁的纯度分别为13.5%~102.6%、1.1%~81.3%、2.6%~83.4%、1.8%~22.7%和3.4%~43.8%;HF-^(1)H qNMR测得的纯度分别为13.2%~99.7%、1.0%~78.4%、2.5%~75.9%、1.7%~21.3%和3.0%~43.5%。两种方法均可在不使用标准物质的情况下实现对氯胺酮和掺杂物的同时定量分析。虽然LF-^(1)H qNMR法的精密度和灵敏度略低于HF-^(1)H qNMR法,但其对复杂基质中多组分同时定量分析的能力较好。LF-^(1)H qNMR的仪器购置和日常维护费用远低于HF-^(1)H qNMR,未来将在法庭科学实验室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品 氯胺酮 掺杂物 定量分析 磁共振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械
12
《中国医院院长》 2012年第23期21-21,共1页
全球首台全数字磁共振住华发布 11月9日,飞利浦在华发布全球首台全数字磁共振Ingenia,实现了业界首创的全程数字传输,率先突破了传统磁共振受制于模拟信号源的瓶颈。与传统磁共振相比,全数字磁共振的图像信噪比可提升40%,患者可... 全球首台全数字磁共振住华发布 11月9日,飞利浦在华发布全球首台全数字磁共振Ingenia,实现了业界首创的全程数字传输,率先突破了传统磁共振受制于模拟信号源的瓶颈。与传统磁共振相比,全数字磁共振的图像信噪比可提升40%,患者可在8分钟内完成任何部位常规磁共振临床检查,是目前最精准的超高场磁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磁共振 数字传输 器械 高场磁共振 临床检查 飞利浦 信号源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