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地热大埋深环境隧道支护结构受力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玉锁 叶跃忠 +3 位作者 杨超 唐建辉 陈龙 曾宏飞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0-267,共8页
为了研究高地热大埋深环境下隧道支护结构内力随周围介质温度变化的规律,设计了测试不同温度环境条件下隧道模型结构受力的室内模型试验,并对模型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模型试验测得的轴力比数值模拟结果大20%,两者的轴力分布趋势相同... 为了研究高地热大埋深环境下隧道支护结构内力随周围介质温度变化的规律,设计了测试不同温度环境条件下隧道模型结构受力的室内模型试验,并对模型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模型试验测得的轴力比数值模拟结果大20%,两者的轴力分布趋势相同,结构安全系数接近.以某隧道工程为例,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埋深为1 000 m、地热温度为60℃的环境条件下,隔热层设置对隧道支护结构体系受力特征及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隔热层的设置对支护结构内力分布形式、初支和混凝土模筑支护结构内力的影响较小,但对二次衬砌受力有显著改善作用,设隔热层后二次衬砌的最小安全系数由2.0提高到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高地热 -固耦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热铁路隧道造价分析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赵红星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0-95,共6页
研究目的:在山区铁路隧道工程建设中,高地热将导致隧道施工环境的恶化并增加工程投资,可在铁路工程现行的造价标准体系中高地热危害对隧道工程建设投资影响的定量关系仍是空白。本文以向莆铁路中戴云山、青云山、高盖山和金瓜山隧道为... 研究目的:在山区铁路隧道工程建设中,高地热将导致隧道施工环境的恶化并增加工程投资,可在铁路工程现行的造价标准体系中高地热危害对隧道工程建设投资影响的定量关系仍是空白。本文以向莆铁路中戴云山、青云山、高盖山和金瓜山隧道为研究样本,分析高地热铁路隧道的造价特殊因素,同时结合现场测定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综合确定高地热铁路隧道施工费用的补充定额,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研究结论:(1)根据隧道地热在不同围岩级别、环境温度情况下测定的基础数据,量化人工、机械消耗的差异和变化规律及采取降温措施对隧道施工费用的影响;(2)根据分析得到的量化结果编制相应的补充定额或费用标准;(3)将补充定额或费用标准运用于现场施工的投资测算,其测算值与实际发生费用的差值控制在5%以内,两者契合度高;(4)本文研究对今后高地热铁路隧道概预算的准确编制及投资控制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热 铁路隧道 量化 补充定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热易自燃综放工作面收尾回撤防灭火实践 被引量:4
3
作者 董伟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7年第6期126-127,184,共3页
高地热矿井为采空区遗煤提供了较高的基础温度,只要积蓄较少的热量,煤体温度即可以达到煤的自燃点,极大地缩短了煤的自然发火期。另外,在矿井存在易自燃煤层时,在矿压作用下破碎的煤体和采空区的遗煤更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作用,... 高地热矿井为采空区遗煤提供了较高的基础温度,只要积蓄较少的热量,煤体温度即可以达到煤的自燃点,极大地缩短了煤的自然发火期。另外,在矿井存在易自燃煤层时,在矿压作用下破碎的煤体和采空区的遗煤更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作用,更早地进入自热期。以某高地热矿井易自燃煤层综放工作面为例,在收尾回撤期间综合采用常规和专项应急防灭火技术措施,工作面上隅角未出现CO超限,也未出现C2H6、C2H4等自然发火标志性气体,实现了矿井安全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自燃综放工作面 高地热 易自燃 液氮 液态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热地质条件下地下工程施工的降温措施浅析
4
作者 季然 《门窗》 2019年第5期63-64,共2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不断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主要针对高地热地质条件下的隧洞施工降温措施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下工程,在...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不断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主要针对高地热地质条件下的隧洞施工降温措施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下工程,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特殊水文地质条件时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和方案才能保证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热 隧洞工程 降温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高地热段设计施工关键技术
5
作者 李乐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年第11期55-57,共3页
当前,我国隧道高地热段的设计已取得一定成就,但在实际施工时,受到地形等条件的制约,往往需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通过渝黔铁路天坪隧道高地热段的设计及施工实例,分析了地热对隧道工程施工产生的不利影响,系统地阐述了隧道在高地热段... 当前,我国隧道高地热段的设计已取得一定成就,但在实际施工时,受到地形等条件的制约,往往需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通过渝黔铁路天坪隧道高地热段的设计及施工实例,分析了地热对隧道工程施工产生的不利影响,系统地阐述了隧道在高地热段采取的各种降温及保证快速施工的技术措施,最终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工程顺利推进,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热 接力通风 冰块降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TBM施工技术进展、挑战及对策 被引量:113
6
作者 杜立杰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63-1075,共13页
总结我国近30年来TBM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发展历程,可归纳为以下5个阶段:1)研发探索和试用阶段;2)以国外施工承包商为主体,采用国外设计制造TBM施工我国隧道工程阶段;3)独立进行TBM招标采购和选型设计,并建立起自主的TBM施工队伍阶段;4)与... 总结我国近30年来TBM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发展历程,可归纳为以下5个阶段:1)研发探索和试用阶段;2)以国外施工承包商为主体,采用国外设计制造TBM施工我国隧道工程阶段;3)独立进行TBM招标采购和选型设计,并建立起自主的TBM施工队伍阶段;4)与国外厂家联合设计制造TBM,工程应用和自主施工快速发展阶段;5)实现TBM国产化,面向国内外TBM工程市场自主施工阶段。通过我国不同时期TBM施工的典型工程,介绍我国在复杂地质、大坡度、高海拔、不同直径、不同机型、超长隧洞TBM施工方面取得的经验、技术积累和业绩,展示我国TBM在穿越断层破碎带、软弱变形、岩爆、涌水等不良地质洞段取得的一系列施工新技术,以及最高月进尺1 868 m、平均月进尺超过600 m和掘进作业利用率超过40%的掘进技术水平。分析TBM在极硬岩、大断层破碎带、软弱大变形围岩、强岩爆围岩、涌水突泥洞段、高地热隧洞和超长隧洞工程中施工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对策,期望这些措施和对策在未来大量实际工程中进一步得到实践验证、优化和改进,不断积累和创新TBM设计与施工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TBM 敞开式 护盾式 小直径 大直径 超长隧洞集群 大坡度 极硬岩 断层破碎带 软岩 岩爆 涌水突泥 高地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质条件下隧洞支护结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燕波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6年第10期66-70,共5页
为研究隧洞支护结构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稳定性,以新疆塔什库尔干河齐热哈塔尔水电站引水隧洞为例,使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建立了热-结构耦合分析模型,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高地热、高地应力、地震等荷载作用的条件下,水工隧洞支护结... 为研究隧洞支护结构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稳定性,以新疆塔什库尔干河齐热哈塔尔水电站引水隧洞为例,使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建立了热-结构耦合分析模型,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高地热、高地应力、地震等荷载作用的条件下,水工隧洞支护结构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围岩与一期混凝土间设置隔热层能显著提高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当二期混凝土衬砌厚度为0.25 m且过水断面形状为圆形时,只需适当提高二期混凝土的标号并按规范进行配筋,支护结构即能满足工程安全性的要求;在高地热、高地应力条件下,支护结构的地震位移响应与衬砌厚度基本符合线性关系,衬砌厚度每增加0.05 m结构的最大响应位移平均涨幅为7.72%。但当衬砌厚度较大时,支护结构可能与地震发生较大的响应,不利于结构的稳定性。上述计算结果与结论可为实际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护结构 高地热 高地应力 地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缅油气管道工程技术创新点 被引量:3
8
作者 高东方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3-94,共2页
中缅油气管道是我国第四大能源通道的收官工程,是保证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的战略通道。该工程针对管道敷设所经过的滇、黔、桂的地形、地貌、地理、地质、地灾和地震原生特点,以及相应高地震烈度、高地应力、高地热,活跃的新构造运动、活... 中缅油气管道是我国第四大能源通道的收官工程,是保证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的战略通道。该工程针对管道敷设所经过的滇、黔、桂的地形、地貌、地理、地质、地灾和地震原生特点,以及相应高地震烈度、高地应力、高地热,活跃的新构造运动、活跃的地热水环境、活跃的外动力地质条件、活跃的岸坡再造过程等不良地质活动特点,结合管道同沟、同桥、同隧穿跨越以及油气合建站的新要求,在技术方面做了先导性的创新工作并加以工程化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高地震烈度 高地应力 高地热 地质活跃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干燥下速凝剂对水泥净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吕鹏程 谢友均 +2 位作者 龙广成 马昆林 曾晓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295-2304,共10页
为掌握高地热环境条件下隧道初期支护水泥基材料的水分蒸发及其性能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探讨高温(60℃)与速凝剂共同作用对水泥浆体的水分损失、力学强度及化学结合水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0℃干燥条件显著加速了水泥... 为掌握高地热环境条件下隧道初期支护水泥基材料的水分蒸发及其性能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探讨高温(60℃)与速凝剂共同作用对水泥浆体的水分损失、力学强度及化学结合水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0℃干燥条件显著加速了水泥浆体水分蒸发而增大质量损失率,速凝剂掺入并不能有效降低试件早期水分蒸发引起的质量损失,高吸水性树脂会显著增大基准水泥及掺粉煤灰试件的质量损失;硅灰和速凝剂双掺可较好地减少试件在60℃干燥条件下的质量损失。同标准养护条件相比,60℃干燥条件下各试件抗压强度随龄期增长按1 d抗压强度增大、7 d和28 d抗压强度下降的规律变化;速凝剂和高温干燥条件共同作用下水泥净浆强度增速缓慢;速凝剂有利于增强掺粉煤灰试件28 d龄期的抗压强度,但不利于掺硅灰试件28 d龄期抗压强度的发展。硅灰与速凝剂双掺会降低水泥净浆的毛细吸水系数,速凝剂单掺和速凝剂与高吸水树脂双掺对掺有粉煤灰试件毛细系数影响不大。与标准养护条件相比,60℃干燥条件下纯水泥基准组试样所含化学结合水和Ca(OH)2含量明显降低;速凝剂可略微提高水泥基准试样化学结合水和Ca(OH)2含量,但不利于60℃干燥条件下的水泥水化。研究成果可为提升高地热环境下隧道初支施工质量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热 速凝剂 抗压强度 毛细吸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