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吸水性树脂包膜尿素的水肥一体化调控效果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杜建军 廖宗文 +1 位作者 王新爱 崔英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77,共7页
以不同类型和吸水倍率的高吸水性树脂为包膜材料,以大颗粒尿素和改性矿物包膜尿素为核心肥料,研制出高吸水性树脂单层包膜尿素、高吸水性树脂复式包膜尿素系列产品。通过盆栽玉米试验,在养分淋失和水分胁迫条件下研究了肥料的水肥一体... 以不同类型和吸水倍率的高吸水性树脂为包膜材料,以大颗粒尿素和改性矿物包膜尿素为核心肥料,研制出高吸水性树脂单层包膜尿素、高吸水性树脂复式包膜尿素系列产品。通过盆栽玉米试验,在养分淋失和水分胁迫条件下研究了肥料的水肥一体化调控效果。结果表明:在高吸水性树脂与核心肥料配比为6∶100、9∶100时,高吸水性树脂包膜尿素能显著延缓氮素释放速率,减少淋溶损失量,降低耗水量,玉米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较核心肥料均显著提高。高吸水性树脂包膜尿素的水肥一体化调控效果主要与肥料包膜状况、内膜材料的性质、高吸水性树脂类型及用量有关,高吸水性树脂复式包膜尿素的内膜能显著提高肥料的控/缓释效果,其肥效明显优于高吸水性树脂单层包膜尿素;对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倍率影响较小、对养分离子具有吸持作用的内膜材料效果较好;不论哪一种高吸水性树脂包膜尿素,均随高吸水性树脂包膜用量的增加控/缓释效果也愈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包膜尿素 水肥一体化调控 水分利用效率 氮肥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甘蔗渣/膨润土基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的研究
2
作者 梁鸿霞 李涛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79-1486,共8页
本文以尿素、甘蔗渣、膨润土为原料,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单体,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利用微波法合成尿素-甘蔗渣/膨润土基高吸水树脂。采用SEM和FT-IR对其进行表征,并进行了性能研究,对比研究了尿素-甘蔗渣/膨润土基高吸水树脂和甘蔗渣/膨... 本文以尿素、甘蔗渣、膨润土为原料,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单体,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利用微波法合成尿素-甘蔗渣/膨润土基高吸水树脂。采用SEM和FT-IR对其进行表征,并进行了性能研究,对比研究了尿素-甘蔗渣/膨润土基高吸水树脂和甘蔗渣/膨润土基高吸水树脂的吸水与保水性能,探讨了尿素-甘蔗渣/膨润土基高吸水树脂在水中和土壤中的缓释性能,并进一步研究了缓释动力学。结果显示:条形状的甘蔗渣粉末均匀的分散在单体中,尿素-甘蔗渣/膨润土基高吸水树脂表面有针状晶体为尿素,说明尿素和甘蔗渣/膨润土基高吸水树脂复合到一起。红外光谱进一步说明尿素和甘蔗渣/膨润土基高吸水树脂复合到一起。尿素含量对甘蔗渣/膨润土基高吸水树脂本身的吸水和保水性能几乎没有影响;在水中,三种不同尿素含量的树脂,变化基本一致,在2 h内缓释率都较低,8 h后释放基本达到平衡,缓释率都在90%以上。在土壤中,不同尿素含量的树脂每日缓释率较为均匀,7 d累计缓释率超过90%,缓释基本平衡,表明该树脂具有较好的控释/缓释效果,释放过程的动力学更符合Weibull模型,且b>1,表明释放过程受复杂机制支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吸水性树脂 蔗渣 缓释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吸水性树脂对高强度聚焦超声杀伤肝包虫囊的增强效应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静 叶彬 +5 位作者 蔡辉 张成武 赵毅峰 韩秀敏 李发琪 王琦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2-446,共5页
目的探索高吸水性树脂(superabsorbent resin,SAR)增强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热效应的可行性及杀伤棘球蚴内原头节效率。方法将囊径大小为4.5~5cm的新鲜肝包虫囊分为6个组。空白(采取普通超声照射,无... 目的探索高吸水性树脂(superabsorbent resin,SAR)增强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热效应的可行性及杀伤棘球蚴内原头节效率。方法将囊径大小为4.5~5cm的新鲜肝包虫囊分为6个组。空白(采取普通超声照射,无SAR)对照组(Ⅰ组),空白(采取普通超声照射)对照组(囊内注入半饱和量SAR)(Ⅱ组),空白(采取普通超声照射)对照(囊内注入饱和量SAR)(Ⅲ组);单纯HIFU辐照对照组(Ⅳ组),以单纯HIFU辐照,HIFU照射+SAR半饱和量辐照(Ⅴ组),HIFU照射+SAR饱和量(Ⅵ)。各照射试验组均采用200w声功率、点扫的方式照射整个包囊。照射后立即测定距包囊5mm部位肝组织、囊液、囊壁的温度,并抽取囊液涂片,经台盼兰染色后计数原头节的死亡率。结果 HIFU照射后,棘球蚴囊壁、囊液、包囊周围肝组织的温度均有升高,HIFU+SAR作用组的各测量点温度分别为:囊壁(49±0.87)℃和(55±0.81)℃,囊液(38.9℃±1.02)℃和(44.6±1.82)℃,肝(34.5±0.88)℃和(37.88±0.67)℃,均显著高于单纯HIFU照射组和超声假照组(P<0.05)。HIFU照射各组原头节杀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组(从Ⅰ到Ⅵ组)原头节死亡率分别为22.94%、23.11%、24.43%、55.28%、63.4%、74.2%,Ⅳ、Ⅴ组(即SAR协同HIFU照射)原头节杀伤效率高于单纯HIFU照射组,且达囊液饱和状态时,其内原头节杀伤效率高于半饱和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R协同HIFU照射能使棘球蚴包囊的囊壁、囊液产生明显的升温效应,协同HIFU杀伤囊液内的游离原头节,SAR的剂量越大,HIFU照射杀伤原头节的效应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聚焦超声 吸水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的尿素负载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林鑫晨 龚磊 +5 位作者 刘倩 戴润英 吴时宇 袁文兴 黄忠 吴南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28-1532,共5页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和生物炭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生物炭复合高吸水性树脂(BC-SA),并研究了其尿素负载性能。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实验,以尿素负载量为考察对象,得到最优合成工艺条件:生物炭质量分数5%,引发剂和交联...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和生物炭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生物炭复合高吸水性树脂(BC-SA),并研究了其尿素负载性能。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实验,以尿素负载量为考察对象,得到最优合成工艺条件:生物炭质量分数5%,引发剂和交联剂质量均为聚合单体质量的0. 3%,中和度65%,反应温度65℃,该条件下制备的BC-SA尿素负载量可达77. 8%。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TG)分析对BCSA的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生物炭与AA、AM之间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生物炭的加入使复合树脂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吸水性树脂 尿素负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降雨条件下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对土壤氮素流失的控制效应 被引量:14
5
作者 高杨 王霞 +2 位作者 宋付朋 赵杰 卢艳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12,55,共5页
采用三种类型土壤,通过静水释放试验和模拟降雨试验方法,研究了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对土壤氮素流失的控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具有良好的控制释放性能;在历次模拟降雨过程中,褐土、棕壤和红壤的平均产流强度均呈现出先上... 采用三种类型土壤,通过静水释放试验和模拟降雨试验方法,研究了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对土壤氮素流失的控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具有良好的控制释放性能;在历次模拟降雨过程中,褐土、棕壤和红壤的平均产流强度均呈现出先上升后稳定平缓的趋势;树脂包膜控释尿素的控释性能有效推迟了土壤径流硝态氮和铵态氮流失高峰的出现;与普通尿素相比,施用树脂包膜控释尿素降低了土壤径流硝态氮和铵态氮以及总氮流失量的23.9%~30.4%,20.6%~30.8%,3.7%~7.9%,进一步证实了树脂包膜控释尿素的推广施用能够控制土壤氮素流失,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降雨 树脂控释尿素 土壤氮素流失 控制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不同配比在春玉米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衣文平 毕长海 +5 位作者 屈浩宇 李伟 赵玲 武良 曹兵 徐秋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85-1390,共6页
通过大田试验系统研究了释放期为60 d的树脂包膜尿素(CU60)与普通尿素(U)不同配比基施对春玉米花前花后地上部干物质和吸氮量、地上部总吸氮量、氮肥利用效率、产量、净收益的影响,并对CU60氮素田间溶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 通过大田试验系统研究了释放期为60 d的树脂包膜尿素(CU60)与普通尿素(U)不同配比基施对春玉米花前花后地上部干物质和吸氮量、地上部总吸氮量、氮肥利用效率、产量、净收益的影响,并对CU60氮素田间溶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等氮量情况下,CU60与U的不同配比基施与习惯施肥比增加了花后干物质比例和花后吸氮量比例。在等氮量情况下,地上部总吸氮量、子粒吸氮量明显增加,氮肥利用率(REN)提高2-12个百分点,氮肥农学效率(AEN)提高2-5个百分点,氮肥偏生产力(PFPN)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CU60与U的配比为3:7时上述各指标优于其他各处理。CU60与U的配比在2.5:7.5-4:6范围内基施与习惯施肥相比春玉米产量显著提高,增7.3%-10.7%,净收入增加1425-2166元·hm-2,其中CU60与U的配比为3:7时千粒重增加,产量最高。 CU60氮素在田间溶出时间大大延长,与U配比基施符合春玉米的吸氮动态。综上所述,在东北风沙土地区种植春玉米应用60d的树脂包膜尿素配施普通尿素最适宜比例为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树脂尿素 产量 净收入 氮素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磺树脂包膜尿素氮素释放与小麦、玉米需氮规律的匹配性及最佳配施比例 被引量:8
7
作者 张玉凤 沈玉文 +7 位作者 王江涛 杨力 张强 陈剑秋 林海涛 边文范 田慎重 刘兆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5-255,共11页
【目的】研究小麦、玉米专用硫磺树脂包膜尿素(SRCU)在水中和土壤中的氮素释放规律及其与作物氮素吸收的匹配性,并研究现有条件下其与普通尿素的配施比例,为调整该产品的氮素释放特征、提高其利用效率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包括氮素... 【目的】研究小麦、玉米专用硫磺树脂包膜尿素(SRCU)在水中和土壤中的氮素释放规律及其与作物氮素吸收的匹配性,并研究现有条件下其与普通尿素的配施比例,为调整该产品的氮素释放特征、提高其利用效率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包括氮素静水、土壤释放规律试验以及缓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最佳配比试验。供试缓控释肥料静水释放期分别为3个月(SRCU3)和2个月(SRCU2)。静水氮素释放试验取10.00 g SRCU于孔径为0.15 mm的尼龙袋中,置于200 mL无离子水内,在25℃恒温培养,定期取样,测定水中氮素含量,直至80%以上氮素释放;土壤氮素释放规律试验在小麦、玉米播种后第1天,将20.00 g SRCU装入尼龙网袋,埋入20 cm深土壤中,从第1天起,定期取出肥料袋,称量肥料袋质量,以相邻取样时期的质量差作为氮素释放量。肥料配比试验设不施氮肥(CK)、普通尿素常规施用(FP)、普通尿素全部基施(100%U)和100%、70%、50%、30%SRCU分别与普通尿素配合一次性基施,共7个处理。在小麦、玉米收获期取植株和籽粒样品,测定氮素含量、产量,调查了小麦、玉米产量构成,计算氮肥表观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结果】1)SRCU2和SRCU3在静水中第1天氮素累积释放率分别为9.29%和7.09%,28天的氮素累积释放率分别为63.45%和43.86%;SRCU2在64天的氮素累积释放率为89.77%,SRCU3在90天的氮素累积释放率为85.70%。2)埋入土壤中的SRCU2在玉米苗期(1-14天)、拔节期(14-42天)、大喇叭口期(42-56天)、开花期(56-70天)、灌浆期(70-94天)的氮素累积释放率分别为8.96%、25.28%、9.54%、21.77%、15.82%;氮素日均释放率在拔节期较高,至开花期最高。埋入土壤中的SRCU3在小麦越冬期(1-128天)、返青期(128-170天)、拔节期(170-201天)、开花-收获期(201-239天)的氮素累积释放速率分别为21.54%、7.60%、26.96%、26.24%;氮素日均释放率在拔节期、灌浆期较高。3)与常规施肥(FP)相比,100%SRCU和70%SRCU处理玉米产量显著升高,70%SRCU处理小麦产量显著升高;经济效益的增减与产量结果一致,施用100%SRCU、70%SRCU、50%SRCU处理玉米经济效益分别提高1107.82、1348.70、1065.80元/hm2,70%SRCU、50%SRCU处理小麦经济效益分别提高1609.98、683.71元/hm2,效益最高的均是70%SRCU处理。70%SRCU处理在玉米、小麦上的氮肥表现利用率分别提高8.97、7.10个百分点。【结论】小麦和玉米专用硫磺树脂包膜尿素的氮素释放率符合行业标准要求,但还需根据作物需求调整。目前SRCU3的氮素释放量在小麦返青期和拔节期不足,SRCU2需要增加玉米开花期后的释放量。本试验条件下,硫磺树脂包膜尿素在玉米和小麦上适宜的一次性配施比例为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磺树脂尿素 氮素释放规律 土壤埋袋法 掺混比例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施树脂包膜尿素替代追肥对冬小麦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薛亚光 韩笑 +6 位作者 刘海翠 石吕 李赢 魏亚凤 石晓旭 杨美英 刘建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67-72,共6页
研究树脂包膜尿素在冬小麦生产上的高效施肥模式,选用缓释期60 d(S1)、90 d(S2)2种树脂包膜尿素为材料,设置“一基两追+替代20%追肥”(T1)、“一基一追+替代60%追肥”(T2)和“一次性基施+替代100%追肥”(T3)3种模式,以常规尿素施肥模式... 研究树脂包膜尿素在冬小麦生产上的高效施肥模式,选用缓释期60 d(S1)、90 d(S2)2种树脂包膜尿素为材料,设置“一基两追+替代20%追肥”(T1)、“一基一追+替代60%追肥”(T2)和“一次性基施+替代100%追肥”(T3)3种模式,以常规尿素施肥模式(全部为尿素,基肥、分蘖肥、拔节肥、孕穗肥比例为50%、10%、20%、20%)为对照(CK),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小麦产量形成、氮肥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基施树脂包膜尿素替代追肥模式中,以T2模式的增产效果最显著,T2S1、T2S2处理分别较对照增产5.08%、10.0%,增产的原因主要在于总粒数(即穗数×每穗粒数)的显著增加。与对照相比,T2S1、T2S2处理生育前期茎蘖数无明显差异,但提高了高峰苗茎蘖数和最终成穗数,其在小麦开花期后的干物质积累也显著高于对照,尤其在籽粒灌浆期,能提高乳熟期旗叶SPAD值,有效延缓旗叶的衰老及乳熟期净光合速率的下降,促进籽粒灌浆和花后干物质积累;另外,二者的氮肥表观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也高于对照。3种树脂包膜尿素替代追肥模式均能降低成本投入,但以T2模式产值增加最多,T2S2处理净效益最高,达8297.15元/hm^(2),比对照增加23.16%。因此,生产上推荐采用“一基一追+替代60%追肥”(T2)模式,此模式有利于构建冬小麦适宜群体、协调产量构成,增加产量,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尤以缓释期较长的树脂包膜尿素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尿素 追肥 冬小麦 氮肥利用率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包膜尿素在稻田中的释放特征及与积温的关系 被引量:9
9
作者 杨锌 吴良欢 +1 位作者 伍少福 陈剑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9-204,共6页
为了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和适应农业机械化耕作的需要,水稻一次性施肥技术显得十分重要。该文采用埋袋法研究了一种用于一次性基施的树脂包膜尿素在水稻生长期内的释放规律,并对其释放与温度关系建立了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该树脂包膜尿素... 为了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和适应农业机械化耕作的需要,水稻一次性施肥技术显得十分重要。该文采用埋袋法研究了一种用于一次性基施的树脂包膜尿素在水稻生长期内的释放规律,并对其释放与温度关系建立了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该树脂包膜尿素在稻田中释放80%的养分所需时间比标注的长。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内,其累计释放率可达到69%~83%。该树脂包膜尿素在田间的释放过程不存在明显的迟滞期,可分为快速释放阶段和缓慢释放阶段,且日均释放率为0.5%。其累计释放率与水稻移栽天数可用二次项方程描述。尽管试验地土壤相对含水率存在差异(60%~100%),但养分的累计释放率与气温积温和15 cm深处土壤积温显著相关(R^2=0.964和0.983)。这可为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确定控释肥的施用量并掌握其释放情况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肥料 温度 土壤相对含水率 树脂尿素 气温积温 土壤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果酚醛树脂包膜尿素的制备及缓释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卢玉栋 林筱璇 +3 位作者 叶琳 柯金炼 吴宗华 尤宇文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5期648-651,共4页
用腰果酚醛树脂作为包膜材料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膜厚的包膜尿素。并采用水浸泡溶解法、淋溶法、土壤法评价所得包膜尿素的缓释特性。结果表明,利用腰果酚醛树脂包膜后的尿素具有明显的缓释性能,包覆量为26.3%的单层包膜尿素30 min后溶解率... 用腰果酚醛树脂作为包膜材料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膜厚的包膜尿素。并采用水浸泡溶解法、淋溶法、土壤法评价所得包膜尿素的缓释特性。结果表明,利用腰果酚醛树脂包膜后的尿素具有明显的缓释性能,包覆量为26.3%的单层包膜尿素30 min后溶解率为50%,而包覆量为82.6%的双层包膜尿素113 h后溶出率为83.16%,双层包膜尿素的缓释性能明显好于单层包膜尿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特性 腰果酚醛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加树脂包膜尿素(PSCU)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于淑芳 杨力 +1 位作者 张民 吴文良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1-325,共5页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硫加树脂包膜尿素对冬小麦最大分蘖数、叶片叶绿素、穗数、千粒重、产量、籽粒粗蛋白含量、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普通尿素比较,控释期为4个月的硫加树脂包膜尿素在减少20%和40%用量且一次性作基肥施用...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硫加树脂包膜尿素对冬小麦最大分蘖数、叶片叶绿素、穗数、千粒重、产量、籽粒粗蛋白含量、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普通尿素比较,控释期为4个月的硫加树脂包膜尿素在减少20%和40%用量且一次性作基肥施用情况下,冬小麦最大分蘖数、穗数、产量没有明显差别,而千粒重、籽粒粗蛋白含量和肥料利用率显著提高;研究还表明,硫加树脂包膜尿素一次性作基肥施用效果优于基肥和追肥分次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加树脂尿素 冬小麦 生长发育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包膜尿素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正景 邹志荣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07-109,共3页
研究了树脂包膜尿素对温室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相比,包膜尿素可降低番茄畸形果率及NO3--N含量,提高了糖/酸比;树脂包膜尿素CU 可明显提高番茄vC含量;CUI和CUII有一定的增产作用,CUI减量15%施用,不减产;二者各半量... 研究了树脂包膜尿素对温室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相比,包膜尿素可降低番茄畸形果率及NO3--N含量,提高了糖/酸比;树脂包膜尿素CU 可明显提高番茄vC含量;CUI和CUII有一定的增产作用,CUI减量15%施用,不减产;二者各半量混用,番茄产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尿素 日光温室 番茄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包膜尿素对温室番茄肥效的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正景 邹志荣 +1 位作者 程瑞峰 陈昌文 《长江蔬菜》 2002年第7期35-38,共4页
试验观察了树脂包膜尿素对日光温室番茄的生长、产量、品质及土壤EC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膜尿素一次全量基施基本可以满足番茄整个生育期的氮素需求,相同产量水平下,包膜肥可以节省15%左右;包膜尿素处理土壤中矿质氮稳定而持久,有利于... 试验观察了树脂包膜尿素对日光温室番茄的生长、产量、品质及土壤EC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膜尿素一次全量基施基本可以满足番茄整个生育期的氮素需求,相同产量水平下,包膜肥可以节省15%左右;包膜尿素处理土壤中矿质氮稳定而持久,有利于植株平衡生长,畸形果率和果实硝酸盐含量明显下降;包膜尿素一次性使用,可避免人为加大追肥量而造成土壤盐渍化、EC值过高等问题;养分释放快的(60天型)和较慢者(100天型)两者混用,使土壤中速效氮水平更适合番茄吸收规律,有增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尿素 温室 番茄 肥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包膜控释尿素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混施对番茄生长及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丁坤 王秀峰 +3 位作者 杨凤娟 张民 魏珉 史庆华 《山东农业科学》 2012年第10期70-75,共6页
在日光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尿素(U)、硫包膜控释尿素(SCU,控释期4个月)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RCU,控释期6个月)混施(各提供50%氮素)在同等氮素及减氮30%、50%条件下,对番茄生长、光合作用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取样时... 在日光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尿素(U)、硫包膜控释尿素(SCU,控释期4个月)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RCU,控释期6个月)混施(各提供50%氮素)在同等氮素及减氮30%、50%条件下,对番茄生长、光合作用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取样时期,番茄叶片中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净光合速率(Pn)及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均随氮素用量减少而下降,进而表现为番茄株高和茎粗随之降低。同等氮素条件下定植30 d后,硫包膜控释尿素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混施处理其NR、GS和GOGAT活性均低于尿素处理,Chla、Chlb、Car含量和Pn无显著差异;定植60 d和90 d后,硫包膜控释尿素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混施处理所有指标均高于尿素,且定植60 d后,在减氮30%条件下,其叶片中Chla、Chlb、Car含量、Pn及NR、GS和GOGAT活性与100%尿素处理差异不显著,番茄株高和茎粗长势良好。综上所述,硫包膜控释尿素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混施在番茄生长中后期养分释放规律与番茄需肥规律基本一致,能促进光合色素合成和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延缓叶片衰老,更有利于番茄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控释尿素树脂控释尿素混施 光合特性 氮代谢相关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包膜尿素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玉红 王长松 +3 位作者 陈莉萍 胡姚凯 许仙菊 张永春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6-128,共3页
氮肥利用率低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难题,缓释尿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通过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树脂包膜尿素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树脂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相比在水稻上应用具有增产、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效果。在总氮量减少20%... 氮肥利用率低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难题,缓释尿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通过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树脂包膜尿素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树脂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相比在水稻上应用具有增产、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效果。在总氮量减少20%的情况下,树脂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配合施用可以增产8%-21%,平均为13.2%,氮肥利用率提高5-7百分点,提高幅度在15%-20%,说明配合施用的效果要优于单独施用树脂包膜尿素。其增产原因主要是群体结构合理,无效分蘖少,成穗率和结实率高;也可能是因为与普通尿素配施后,弥补了树脂包膜尿素前期速效养分释放较慢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尿素 水稻 氮肥利用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包膜尿素配施普通尿素对直播稻田氨挥发、氮素径流和渗漏损失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乾顺 朱建强 +3 位作者 邹宇傲 杨泽宇 何明佳 吴启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16-2026,共11页
为探究树脂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对直播稻田氮素损失的影响,于2021年开展大田试验,在施氮180 kg·hm^(-2)水平下,设置8个氮肥处理:树脂包膜尿素(基肥)∶普通尿素(分蘖肥)=4∶6(CRF4U6)、6∶4(CRF6U4)、8∶2(CRF8U2),一次性基施树... 为探究树脂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对直播稻田氮素损失的影响,于2021年开展大田试验,在施氮180 kg·hm^(-2)水平下,设置8个氮肥处理:树脂包膜尿素(基肥)∶普通尿素(分蘖肥)=4∶6(CRF4U6)、6∶4(CRF6U4)、8∶2(CRF8U2),一次性基施树脂包膜尿素(CRF10U0);普通尿素(基肥)∶普通尿素(分蘖肥)=4∶6(C4U6)、6∶4(C6U4)、8∶2(C8U2);以不施氮处理为对照(CK)。结果表明:施树脂包膜尿素处理(CRFU系列)基肥期氨挥发通量峰值显著低于施普通尿素处理(U系列),水稻整个生育期氨挥发损失量以CRF10U0最低,CRF8U2次之,其氨挥发损失率分别为7.35%和8.92%。CRFU系列水稻生育期总氮(TN)径流流失率均显著低于U系列,以CRF10U0最低,CRF8U2次之,其流失率仅为1.69%和2.04%,原因是直播稻田径流主要发生在施基肥后,而CRFU系列基肥期(5月22日、5月26日)径流TN浓度显著低于U系列。直播稻田30 cm处渗漏水中氮素以NH^(+)_(4)-N为主,基肥期CRFU系列30 cm处渗漏水中TN、NH^(+)_(4)-N浓度峰值显著低于U系列,水稻整个生育期氮素渗漏损失量CRFU系列显著低于U系列,以CRF10U0最低,CRF8U2次之,其渗漏淋失率分别为2.90%、3.18%。CRF8U2与C4U6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CRF10U0除外),而CRF8U2产投比仅比C4U6低4.90%。综合考虑氮素损失、产量和产投比等多方面因素,CRF8U2施肥模式更加贴合直播稻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稻 氨挥发 径流 渗漏 氮素流失 树脂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包膜尿素氮素养分释放测定方法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泉 贾文欣 +5 位作者 陈立 李春燕 丁锦峰 朱敏 郭文善 朱新开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8-72,共5页
为探究评价树脂包膜尿素(PCU)养分释放性能的适宜方法,在肥包埋置法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失重法和凯氏定氮法两种测定PCU田间氮素释放动态方法的准确性和简便性,并采用Richards模型进行拟合,比较两种方法在不同条件下的氮素养分释放特征... 为探究评价树脂包膜尿素(PCU)养分释放性能的适宜方法,在肥包埋置法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失重法和凯氏定氮法两种测定PCU田间氮素释放动态方法的准确性和简便性,并采用Richards模型进行拟合,比较两种方法在不同条件下的氮素养分释放特征参数差异。结果表明,失重法和凯氏定氮法测定的PCU氮素释放动态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慢—快—缓的“S”型,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均可以表征PCU氮素释放动态,失重法步骤简便、可操作性强,凯氏定氮法则更为精确。Richards模型参数表明,相比于基施,PCU在返青期追施的氮素释放平均速率、最大速率均增大,释放有效期缩短,且最大释放速率出现的时间提前;在氮素释放渐释期、快释期和缓释期,于返青期追施PCU均表现出释放速率增大,释放期缩短的趋势。Richards模型能很好地拟合PCU的田间氮素释放动态,对分析其氮素释放特征和促进肥料氮素供应和作物生长养分需求匹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尿素 氮素释放 测定方法 Richards模型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包膜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混施对土壤氮素代谢及番茄品质的影响
18
作者 丁坤 王秀峰 +3 位作者 杨凤娟 张民 魏珉 史庆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7-152,共6页
在日光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尿素(U)、硫包膜控释尿素(SCU,控释期4个月)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RCU,控释期6个月)混施(各提供一半氮素)在同等氮素及减氮30%和50%条件下,对土壤氮素代谢及番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取样时期,番茄植株干... 在日光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尿素(U)、硫包膜控释尿素(SCU,控释期4个月)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RCU,控释期6个月)混施(各提供一半氮素)在同等氮素及减氮30%和50%条件下,对土壤氮素代谢及番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取样时期,番茄植株干物质质量、土壤碱解氮含量及酶活性均随氮素用量减少而降低。同等氮素条件下,定植30d后,硫包膜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混施处理下,番茄植株干物质质量、土壤碱解氮含量、土壤脲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低于尿素处理;定植60d和90d后,硫包膜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混施处理下,其上述指标均高于尿素,定植60d后,在减氮30%条件下,其番茄植株干物质质量、土壤碱解氮含量、土壤脲酶、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和羟胺还原酶活性与100%尿素用量处理无显著差异;且所有取样时期,硫包膜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混施处理下,其土壤亚硝酸还原酶和羟胺还原酶活性均高于尿素处理。同等氮素条件下,硫包膜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混施能有效降低番茄果实中硝酸盐含量,提高其维生素C含量和糖酸比,说明能改善番茄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控释尿素 树脂控释尿素 混施 土壤酶活性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轭改性大豆油制备醇酸树脂包膜尿素及其肥效
19
作者 景旭东 林海琳 +2 位作者 阎杰 梁关生 肖爱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74-377,共4页
以共轭改性大豆油制备的醇酸树脂为包膜材料,与过磷酸钙粉末共混并加入固化剂,利用工业圆盘造粒机的原理制得包膜尿素。通过红外光谱(FTIR)分析包膜材料结构,发现膜层结构中出现了新的官能团;利用高倍金相显微镜和电镜扫描技术(SEM)观... 以共轭改性大豆油制备的醇酸树脂为包膜材料,与过磷酸钙粉末共混并加入固化剂,利用工业圆盘造粒机的原理制得包膜尿素。通过红外光谱(FTIR)分析包膜材料结构,发现膜层结构中出现了新的官能团;利用高倍金相显微镜和电镜扫描技术(SEM)观察膜结构,发现固体颗粒紧密排列在一起,形成致密的结构网。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中后期,包膜肥试验组与对照组(CK0、CK1、CK2)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株高、茎周长等指标均差异显著,可见此包膜肥具有一定缓释性能,并可提高作物的生物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改性 醇酸树脂 尿素 玉米 肥效 大豆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包膜型缓释尿素在玉米上应用的肥效试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邵鹏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第14期39-40,共2页
为验证树脂包膜型缓释尿素(颗粒,N≥43%,缓释期3个月)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在沂南县砖埠镇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施用普通尿素相比,施用该肥料处理的玉米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均有所增加,增产幅度在12%... 为验证树脂包膜型缓释尿素(颗粒,N≥43%,缓释期3个月)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在沂南县砖埠镇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施用普通尿素相比,施用该肥料处理的玉米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均有所增加,增产幅度在12%~20%,增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型缓释尿素 玉米 肥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