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含水率淤泥絮凝脱水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庞锋 《现代交通技术》 2023年第3期1-5,共5页
为解决高含水率淤泥因孔隙小、渗透性差等导致脱水困难的问题,并为絮凝剂在高含水率淤泥脱水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通过单元抽滤试验,根据淤泥的比阻(specific resistance to filtration,SRF)、抽滤时间(time to filtration,TTF)、泥饼... 为解决高含水率淤泥因孔隙小、渗透性差等导致脱水困难的问题,并为絮凝剂在高含水率淤泥脱水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通过单元抽滤试验,根据淤泥的比阻(specific resistance to filtration,SRF)、抽滤时间(time to filtration,TTF)、泥饼含水率(ω)、絮凝剂成本,通过模糊评价法确定适合淤泥脱水的絮凝剂种类,研究絮凝泥浆脱水效果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淤泥脱水的最佳絮凝剂为PAC(聚合氯化铝),相比未掺加絮凝剂的淤泥,掺加PAC后淤泥的最终排水量增加了75%,淤泥的泥浆平均比阻降低了72.9%,淤泥的泥饼含水率由75.7%降至52.9%,可见PAC具有显著的絮凝脱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率淤泥 絮凝剂 淤泥脱水 比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孔管道真空预压加固高含水率淤泥效果影响试验分析
2
作者 冯照亮 《居业》 2022年第12期28-30,共3页
本文将详细介绍打孔管道真空预压加固高含水率淤泥效果影响试验的全过程控制,即在具体试验中全面分析试验前准备、试验过程控制与试验结论等,其试验过程控制中包含分析出水量与沉降量变化、关注孔隙水压力值、完备木板剪切强度、控制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打孔管道真空预压加固高含水率淤泥效果影响试验的全过程控制,即在具体试验中全面分析试验前准备、试验过程控制与试验结论等,其试验过程控制中包含分析出水量与沉降量变化、关注孔隙水压力值、完备木板剪切强度、控制效果影响试验内部要素等内容,透过对该类信息数据的合理分析,有效强化试验结果数据的准确性,提升试验质量与工程建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率淤泥 真空预压 打孔管道 木板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磷石膏双掺固化处理高含水率疏浚淤泥试验研究 被引量:94
3
作者 丁建文 张帅 +1 位作者 洪振舜 刘松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817-2822,共6页
在传统水泥固化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用水泥-磷石膏双掺固化处理高含水率疏浚淤泥的方法,以期达到以废治废,将废弃高含水率疏浚淤泥经济合理转化为良质土资源的目的。系列室内试验的结果表明,磷石膏对疏浚淤泥固化土的增强效果显著,并... 在传统水泥固化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用水泥-磷石膏双掺固化处理高含水率疏浚淤泥的方法,以期达到以废治废,将废弃高含水率疏浚淤泥经济合理转化为良质土资源的目的。系列室内试验的结果表明,磷石膏对疏浚淤泥固化土的增强效果显著,并存在一最佳掺量,最佳掺量随淤泥初始含水率增大而增大,水泥-磷石膏双掺固化土的应力-应变曲线表明,其破坏应变一般在2%~3%左右,变形系数E50与抗压强度近似呈线性递增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磷石膏 含水疏浚淤泥 固化处理 无侧限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率疏浚淤泥固化土的抗压试验与强度预测 被引量:42
4
作者 丁建文 刘铁平 +2 位作者 曹玉鹏 杨瑞敏 王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55-60,共6页
河湖疏浚及港口建设等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疏浚淤泥。针对高含水率疏浚淤泥流动固化处理方法,对淤泥固化土的抗压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抗压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明确了淤泥固化土的三种破坏形态,从机理上解... 河湖疏浚及港口建设等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疏浚淤泥。针对高含水率疏浚淤泥流动固化处理方法,对淤泥固化土的抗压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抗压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明确了淤泥固化土的三种破坏形态,从机理上解释了以工业废料磷石膏为主要成分的专用添加材料存在最佳掺量的原因。试验结果还表明固化土强度与固化材料掺量呈近似线性递增关系,强度与淤泥初始含水率呈近似线性递减关系,强度随龄期的增长表现出先快后慢的对数增长规律。建立了固化土不同龄期强度与28 d强度的定量关系,提出了高含水率疏浚淤泥流动固化土的抗压强度预测方法,为疏浚淤泥流动固化处理土的工程应用和强度预判提供了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疏浚淤泥 固化土 无侧限抗压试验 强度 强度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率疏浚淤泥流动固化处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丁建文 张帅 洪振舜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0-34,共5页
为高效处理高含水率疏浚淤泥,提出将高含水率疏浚淤泥进行流动固化处理,并对"固化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和固化土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疏浚淤泥初始含水率、固化剂掺量、放置时间对"固化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均... 为高效处理高含水率疏浚淤泥,提出将高含水率疏浚淤泥进行流动固化处理,并对"固化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和固化土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疏浚淤泥初始含水率、固化剂掺量、放置时间对"固化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均有很大影响;同时试验亦表明疏浚淤泥固化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添加磷石膏对水泥固化土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疏浚淤泥 流动固化处理 流动性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水树脂快速固化高含水率疏浚淤泥试验 被引量:5
6
作者 赵辰洋 王保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63,共5页
为利用吸水树脂快速固化高含水率疏浚淤泥,以树脂和淤泥直接拌和、树脂按不同方式布置于淤泥中的试验为基础,研究树脂使用方式对淤泥状态和质量含水率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树脂与淤泥直接拌和可以提高淤泥的液限和塑限,并能快速将... 为利用吸水树脂快速固化高含水率疏浚淤泥,以树脂和淤泥直接拌和、树脂按不同方式布置于淤泥中的试验为基础,研究树脂使用方式对淤泥状态和质量含水率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树脂与淤泥直接拌和可以提高淤泥的液限和塑限,并能快速将淤泥由流态转变为可塑态,方便淤泥的转运;吸水树脂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布置在淤泥中,能快速将淤泥质量含水率由初始的1.3倍液限降至液限含水率附近;吸水饱和的树脂在30℃左右的环境中烘干后可以循环利用以降低成本;不同的使用方式的吸水树脂对不同状态的高含水率疏浚淤泥的固化效果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树脂 含水疏浚淤泥 淤泥快速固化 吸水树脂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率滨海软基水上水泥搅拌桩加固方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唐云 刘堃 李春阳 《港工技术》 2018年第4期106-109,共4页
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水上水泥搅拌桩加固高含水率淤泥质软粘土的设计和计算分析方法,具体说明了复合地基强度指标的取值和计算方法,提出了设计中需注意的重难点问题,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水上水泥搅拌桩 高含水率淤泥质软粘土 复合地基强度 设计和计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珍珠岩调控固化淤泥物理-力学性能的方法
8
作者 韩爽 谈云志 +4 位作者 杨舒涵 明华军 吴军 王冲 肖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324-3332,共9页
疏浚淤泥含水率高导致干化和固化成本过高。充分利用膨胀珍珠岩(expanded perlite,简称EP)的多孔吸水性,局部分离淤泥中的自由水,使其变为不均匀分布,营造泥-水分离的固化环境。试验发现,掺入EP可以有效提高固化淤泥的无侧限抗压强度(un... 疏浚淤泥含水率高导致干化和固化成本过高。充分利用膨胀珍珠岩(expanded perlite,简称EP)的多孔吸水性,局部分离淤泥中的自由水,使其变为不均匀分布,营造泥-水分离的固化环境。试验发现,掺入EP可以有效提高固化淤泥的无侧限抗压强度(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简称UCS),但其掺入方式影响固化强度的增长速率和孔隙分布特征。焖料方式最有利于提升固化效果,即把EP先掺入到淤泥中,混合24 h后再加水泥固化;养护28 d时,焖料试样的强度是直接固化试样(EP掺入后直接加水泥固化)强度的1.56倍,是仅掺入水泥固化试样强度的2.15倍,说明EP营造的局部泥-水分离环境可有效提高固化淤泥的强度。同时,水化热试验结果表明,EP促进了水泥水化作用。EP-淤泥固化土的孔隙分布曲线和表观形貌照片显示,虽然掺入EP引入了气孔,但也为水化产物提供了生长空间,使得淤泥和EP界面形成嵌入式胶结,共同构成固化土骨架。EP调控淤泥含水率属于物理方法,方便快捷,并且EP是高硅轻骨料,与淤泥相容性好,兼具环境友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率淤泥 膨胀珍珠岩 泥-水分离 内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气真空排水法对疏浚淤泥表面水的促排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周源 高玉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5-169,共5页
通过自行研制的模型试验装置,进行了16组不同控制条件下的透气真空排水室内模型试验,得出了采用透气真空排水法各试验的淤泥试样表面水层厚度.在相同试验容器内进行相同初始含水率疏浚淤泥的自然静置沉降试验,对比了自然静置沉降试验与... 通过自行研制的模型试验装置,进行了16组不同控制条件下的透气真空排水室内模型试验,得出了采用透气真空排水法各试验的淤泥试样表面水层厚度.在相同试验容器内进行相同初始含水率疏浚淤泥的自然静置沉降试验,对比了自然静置沉降试验与透气真空排水试验的表面水排出率.结果表明:透气真空排水试验的表面水层厚度大于自然静置沉降试验中的表面水层厚度;透气真空排水法能够促进淤泥向上表面排出水分.通过排水面和淤泥颗粒受力分析,从颗粒絮凝的"絮凝-断裂"沉降过程以及下部支撑淤泥层的"抽空"效应解释了透气真空排水法促进表面水排出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疏浚淤泥 透气真空排水 自然静置 表面水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