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栅干栏与高台城垣:工具史视野下青铜时代巴蜀聚落建筑的文化技术探究
1
作者 徐辉 邓宇瀚 范银典 《世界建筑》 2025年第1期34-41,共8页
本文立足于工具史视野审视青铜时代的巴蜀聚落建筑,阐述以“木栅干栏与高台城垣”为空间特征的聚落建筑文化技术。通过分析以农业栽培及青铜礼器为生业特色的蜀地聚落建筑,以盐泉渔猎及青铜兵器为生业特色的巴地聚落建筑;论述青铜时代... 本文立足于工具史视野审视青铜时代的巴蜀聚落建筑,阐述以“木栅干栏与高台城垣”为空间特征的聚落建筑文化技术。通过分析以农业栽培及青铜礼器为生业特色的蜀地聚落建筑,以盐泉渔猎及青铜兵器为生业特色的巴地聚落建筑;论述青铜时代巴蜀地区基于生产生活、宗教王权、安全防御等复杂职能的干栏建筑空间逐步走向多样化,同时高台宫室及夯土城垣的大型聚落形态也呈现规模化,并进一步发现其聚落建筑的功能分区明晰,具有显著的轴线及围合性特征;聚落类型可分为木栅城垣与夯土城垣,建筑类型可分为干栏建筑与高台宫室。其中大型祭祀台及宫室区位于聚落核心区域,围绕祭祀台与宫室区形成向心性的仪式空间。这种向心性秩序把青铜时代社会分层系统中类“尖锥体”的等级结构物化于物质空间中,体现了方国联盟集团的共同利益与意志,是青铜时代巴蜀社会制度系统的空间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建筑 文化技术 木栅干栏 高台宫室 夯土城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绿洲型县域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张掖市高台县为例
2
作者 何悦铭 唐相龙 《城市建筑》 2024年第4期116-119,129,共5页
为推动村镇国土空间合理开发,本研究以张掖市高台县为例,从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和村镇建设三类空间构建县域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千层饼”模型对河西走廊绿洲型县域空间开发适宜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高台... 为推动村镇国土空间合理开发,本研究以张掖市高台县为例,从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和村镇建设三类空间构建县域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千层饼”模型对河西走廊绿洲型县域空间开发适宜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高台县村镇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差异显著,适宜性层级不同,空间分布特征也不同,远离村镇中心区域的开发适宜性占比越高,国土空间内可开发修复的区域潜力就越大,距离村镇中心较近区域的开发建设适宜性则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型县域 村镇空间开发 适宜性评价 高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承记忆、符号表征与文化阐释——以连州瑶安瑶族乡“高台小长鼓舞”为例
3
作者 胡蝶 张川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80-188,共9页
生长在南岭民族走廊腹地的瑶族“高台小长鼓舞”,在一代又一代民间艺人传承表演的过程中,以独特的民族特色符号、固定的程式规定动作、显著的节拍动律,延续着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地区的瑶族文化,并在时代的发展及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 生长在南岭民族走廊腹地的瑶族“高台小长鼓舞”,在一代又一代民间艺人传承表演的过程中,以独特的民族特色符号、固定的程式规定动作、显著的节拍动律,延续着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地区的瑶族文化,并在时代的发展及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不断裂变与重组,极大的丰富了其本民族的时代文化内涵与新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族舞蹈 高台小长鼓舞 文化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高台县水系连通建设路径探讨
4
作者 杜国虎 《水利技术监督》 2024年第8期87-90,共4页
水系连通对恢复水系生态功能,推进水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强水系连通的研究,文章以高台县为例,通过查阅资料和现场勘察的方法对县域水系现状情况进行分析。从基础设施、水生态文明、城乡防洪能力、人居环境等角度阐... 水系连通对恢复水系生态功能,推进水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强水系连通的研究,文章以高台县为例,通过查阅资料和现场勘察的方法对县域水系现状情况进行分析。从基础设施、水生态文明、城乡防洪能力、人居环境等角度阐述了水系连通工程实施的必要性,并提出通过治理沟道、改建或新建渠系建筑物、水库坝顶加宽等工程措施,结合污染防控与政策宣传实施水系连通工程,同时对工程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结果可为其他地区水系治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连通 人居环境 水网建设 乡村振兴 甘肃高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台县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营林技术的强化应用
5
作者 刘佳 《南方农业》 2024年第6期173-175,共3页
林业病虫害直接影响我国林业发展质量,加强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研究刻不容缓。为充分发挥营林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实际效能,给相关地区提供借鉴,以甘肃省高台县为例,重申营林技术对林业发展的重要性,从树种筛选与培育、修枝抚育、封... 林业病虫害直接影响我国林业发展质量,加强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研究刻不容缓。为充分发挥营林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实际效能,给相关地区提供借鉴,以甘肃省高台县为例,重申营林技术对林业发展的重要性,从树种筛选与培育、修枝抚育、封山育林与营造混交林、设置防护带、清理受害林木等环节分别阐述营林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在总结高台县林业病虫害防治经验的基础上,指明高台县基于营林技术的林业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林技术 林业病虫害 防治 甘肃省高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台县农业绿色发展成效及对策建议
6
作者 马秀芳 李龙 《现代化农业》 2024年第12期47-49,共3页
农业绿色发展需要健全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政策保障,不断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高台县不断探索农业绿色发展模式,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文章总结了近几年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同... 农业绿色发展需要健全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政策保障,不断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高台县不断探索农业绿色发展模式,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文章总结了近几年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同时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期持续推进县域农业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绿色发展 成效 问题与对策 高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台县所辖乡镇耕地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崔理想 陈兴鹏 +2 位作者 许新宇 张金 李恒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3-217,共5页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对高台县所辖8个乡镇2005—2010年耕地资源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8乡镇的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均呈现波动变化,整体上均呈上升趋势,但各乡镇所经历的变化阶段及幅度有所差异;8乡镇的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也均...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对高台县所辖8个乡镇2005—2010年耕地资源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8乡镇的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均呈现波动变化,整体上均呈上升趋势,但各乡镇所经历的变化阶段及幅度有所差异;8乡镇的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也均呈波动变化,其中6个乡镇的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整体呈上升趋势,2个乡镇整体呈下降趋势;8个乡镇中,人均耕地生态赤字呈波动变化的有7个乡镇;8乡镇的耕地生态超载指数几乎全部为正值,说明8个乡镇的耕地资源处于超负荷利用状态,且大部分乡镇的耕地资源超负荷利用状况呈加重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生态超载指数 高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10年高台县耕地生态足迹和承载力动态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周丽萍 王平 +1 位作者 刘淑英 张学昕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07-212,共6页
为了了解高台县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高台县1990—2010年耕地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及生态赤字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0—2010年,高台县人均耕地生态足迹由0.4745hm2/人增加到1.9271 hm2/人,而人均耕地... 为了了解高台县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高台县1990—2010年耕地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及生态赤字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0—2010年,高台县人均耕地生态足迹由0.4745hm2/人增加到1.9271 hm2/人,而人均耕地承载力由0.7095 hm2/人降低到0.6651 hm2/人,可见耕地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呈反方向发展趋势;在1990、1991、1996年,高台县耕地资源为生态盈余,其中1995年出现生态赤字,人均生态赤字由1995年的0.0220hm2/人逐年增加到2010年的1.2620 hm2/人,截止2010年生态赤字达到最高值。分析结果表明,高台县人口对耕地资源的利用压力逐年增加,目前已超出了耕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加之人口逐年增长,高台县耕地生态环境处于不安全状态,故对现有耕地资源的利用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高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台整地和苗木截干对水曲柳次生林下水曲柳栽植苗成活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博文 胡立江 +2 位作者 沈海龙 孙相臣 张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4-113,共10页
【目的】研究高台整地和苗木截干对水曲柳次生林下水曲柳栽植苗成活及生长的影响,以期解释低洼地带水曲柳次生纯林林下水曲柳天然更新不良的原因,为同样立地的水曲柳人工造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水曲柳典型分布区内选择生长在低洼... 【目的】研究高台整地和苗木截干对水曲柳次生林下水曲柳栽植苗成活及生长的影响,以期解释低洼地带水曲柳次生纯林林下水曲柳天然更新不良的原因,为同样立地的水曲柳人工造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水曲柳典型分布区内选择生长在低洼且有季节性积水地段上的水曲柳次生纯林,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其林下进行高台整地(配合地被物去除处理,并设置未整地对照),人工栽植水曲柳1年生苗(栽植后立即截干至8cm高和未截干保持原15.8 cm平均高2种处理),对苗木栽植后3个生长季内的成活和成长情况及栽植后第3年的地表水分与温度变化动态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配合死、活地被物去除处理的高台整地可以有效降低表层土壤含水量,且变化幅度明显降低;高台整地可增加生长季初期(5月)地表温度升幅、降低生长季末期(9月)地表温度降幅和生长季地表温度变幅,使地表温度趋于匀质化;2)高台整地可提高栽植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未截干情况下,3个生长季分别比未整地高出7.17%,13.37%和15.56%),降低栽植苗木的生长季死亡率(未截干情况下,3个生长季分别比未整地低100%,64.73%和20.89%),提高栽植苗木的地径和苗高生长量(未截干情况下,3个生长季内地径和苗高生长量分别比未整地高出19.37%,27.13%和35.80%及100.53%,50.00%和64.17%),增加苗木生物量和茎根生物量比值,增加苗木叶片的叶面积和数量;3)在高台整地情况下,截干处理对水曲柳苗成活没有显著影响,但截干处理成活率和高生长量小于未截干处理;未整地情况下,截干处理水曲柳苗成活率和保存率显著低于未截干处理,但对苗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无显著影响;截干处理可增加水曲柳苗叶片的面积与数量,提高苗木根和叶生物量积累。【结论】土壤水热状况不良和地被物竞争是中下坡低洼地带水曲柳次生纯林林下水曲柳更新幼苗存活和生长差的重要原因,通过高台整地改善土壤水热状况、削弱地被物竞争,可以促进水曲柳栽植苗的存活和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成活成长 生物量 高台 整地 苗木截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值分析的高台县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水琴 王万雄 张洁琼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59-265,共7页
应用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选取1997—2012年的数据,对高台县农田生态系统投入产出结构和能值指标进行了分析,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高台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高台县农田生态系统能值投入呈现整体增加、局部时间段减小态... 应用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选取1997—2012年的数据,对高台县农田生态系统投入产出结构和能值指标进行了分析,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高台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高台县农田生态系统能值投入呈现整体增加、局部时间段减小态势,1998年能值投入值最小,为325×10^(18)sej,2012年投入值最大,为496.89×10^(18)sej,主要原因是工业辅助能的增加最明显,从1997年的180.98×10^(18)sej增加到2012年285.14×10^(18)sej。总的能值产出波动较大,2002年最小,为240.37×10^(18)sej,2012年最大,为473.37×10^(18)sej。环境负载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由1997年1.11上升到2001年1.54,再降至2012年的1.39。2002年可持续指数为0.53,远低于2001全国平均水平(1.23)。总的来说,高台县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的综合水平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16年来研究区综合水平差异大,1997—1999年生态系统综合水平较高,2000—2006年环境恶化,2007—2009年生态环境有所改善,2010—2012年高台县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恶化。因此,高台县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该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合理开采利用水资源,保护耕地,积极引进先进机械、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高台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台 能值分析 农田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什高台民居地道安全隐患分析与治理对策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晨 庞峰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51-755,共5页
喀什高台民居建筑物下广泛分布的地道和地下储物空间,给高台民居建筑稳定性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本文提炼了两种典型危险性隐患工况,考虑湿陷性黄土力学性能非均匀分布特征,使用RFPA对地道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地道土体内部细... 喀什高台民居建筑物下广泛分布的地道和地下储物空间,给高台民居建筑稳定性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本文提炼了两种典型危险性隐患工况,考虑湿陷性黄土力学性能非均匀分布特征,使用RFPA对地道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地道土体内部细观损伤-裂隙发育扩展-破坏面贯通-局部或整体失稳的动态演化规律,找到了两种工况的最大危险性和临界条件.针对喀什高台民居地道回填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提出了两种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台民居 地道 安全隐患 RFPA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地区寒武系高台组白云岩-蒸发岩共生地层高频层序划分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胡忠贵 王纪煊 +3 位作者 李世临 郭艳波 左云安 庞宇来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3-124,共12页
白云岩-蒸发岩共生地层中油气资源丰富。基于层序地层学原理,结合钻井、薄片等资料,在三级层序划分的基础上,采用INPEFA和小波变换技术对川东地区寒武系高台组白云岩-蒸发岩共生地层的高频层序进行识别与划分,并探讨了其地质意义。研究... 白云岩-蒸发岩共生地层中油气资源丰富。基于层序地层学原理,结合钻井、薄片等资料,在三级层序划分的基础上,采用INPEFA和小波变换技术对川东地区寒武系高台组白云岩-蒸发岩共生地层的高频层序进行识别与划分,并探讨了其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川东地区寒武系高台组白云岩-蒸发岩共生地层可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自下而上分别为Sq1,Sq2,Sq3,可进一步划分为6个四级层序(ssq1—ssq6)。高台组主要为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环境,自西向东依次发育混积台地、局限-蒸发台地、开阔台地相沉积。(2)研究区高台组的岩性组合序列包括白云岩上覆厚层蒸发岩(A)、厚层白云岩夹蒸发岩(B)、白云岩与蒸发岩互层(C)和蒸发岩上覆厚层白云岩(D)等4种类型。白云岩-蒸发岩共生地层发育在四级层序的接触界面,且多发育于层序内部的高位体系域,反映了海平面较强烈的扰动,尤其是海平面的相对下降有利于白云岩和蒸发岩沉积。(3)研究区高台组白云岩-蒸发岩共生地层的岩性组合序列在GR_(inpefa)曲线和小波变换曲线上均具有响应特征,对应的64尺度小波系数曲线波动平缓,能量团为弱黄蓝色,GR_(inpefa)曲线以“缺口”的形式表现出蒸发岩与白云岩的岩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蒸发岩共生 最大熵谱分析 小波变换 高频层序划分 高台 寒武系 川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台县小麦及玉米施肥现状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9
13
作者 孙建好 李伟绮 赵建华 《甘肃农业科技》 2019年第6期51-56,共6页
调查了高台县新坝镇暖泉村、照中村、照一村、新沟村、下坝村等5个村2015年的小麦、玉米施肥情况。结果表明,调查样本的小麦、玉米施肥以氮素和磷素投入为主,钾肥投入量少或基本不施。调查区普遍施用的化肥品种以尿素、磷酸二铵为主,小... 调查了高台县新坝镇暖泉村、照中村、照一村、新沟村、下坝村等5个村2015年的小麦、玉米施肥情况。结果表明,调查样本的小麦、玉米施肥以氮素和磷素投入为主,钾肥投入量少或基本不施。调查区普遍施用的化肥品种以尿素、磷酸二铵为主,小麦田施用量分别占总施用量的61.3%和37.4%,玉米田施用量分别占总施用量的71.9%和26.1%,复合肥、硝酸铵、钾肥很少。作物生产过程中小麦仅有29%的农户追肥1次;玉米有64%的农户追施2次尿素,41%的农户追施2次磷酸二铵。小麦的氮肥、磷肥、钾肥偏生产力(PFP)均低于全国水平;玉米的氮肥、磷肥偏生产力(PFP)也低于全国水平,钾肥的偏生产力(PFP)相对较高,且高于全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施肥 调查与评价 高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空间对喀什高台边坡稳定性影响的RFPA强度折减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晨 庞峰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3-376,共4页
以喀什高台民居边坡为例,使用RFPA-SRM对高台边坡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数值模拟表明高台边坡土体在复杂应力作用下处于单元损伤→裂隙扩张发育→破裂区域渐进贯通→地下空间局部坍塌或边坡滑移失稳的动态变化中.结果表明,当土体单元强度折... 以喀什高台民居边坡为例,使用RFPA-SRM对高台边坡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数值模拟表明高台边坡土体在复杂应力作用下处于单元损伤→裂隙扩张发育→破裂区域渐进贯通→地下空间局部坍塌或边坡滑移失稳的动态变化中.结果表明,当土体单元强度折减为原始强度的70%时,人防地道顶部坍塌失稳和建筑物开裂;当土体单元强度继续折减为原始强度的68%~66%时,边坡内部滑动区域形成贯通,并引起滑动体及其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整体失稳向下滑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高台边坡稳定性 滑动区域 RFPA强度折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什高台民居聚落平面的分形几何特征解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昂 邓世鹏 干晓宇 《华中建筑》 2018年第9期131-133,共3页
喀什高台民居形成于1000多年前,这个处于严峻气候条件下的密集聚落存在于世界如此之久,引发建筑学界的广泛关注。该文从聚落平面分形特征的视点出发,基于田野调查和统计测绘资料,利用计盒维数法对高台民居聚落平面进行相关计算并解析,... 喀什高台民居形成于1000多年前,这个处于严峻气候条件下的密集聚落存在于世界如此之久,引发建筑学界的广泛关注。该文从聚落平面分形特征的视点出发,基于田野调查和统计测绘资料,利用计盒维数法对高台民居聚落平面进行相关计算并解析,阐述其平面空间格局并探讨形成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台民居 聚落平面 分形特征 计盒维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什高台民居中的绿色设计理念 被引量:3
16
作者 邬建华 杨树文 《昌吉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41-42,共2页
喀什高台民居中蕴藏着神奇的绿色设计理念,民居营建强调资源的再利用、可再生和少量化;追求单一空间的多功能,同时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将优化生态与美化环境结合起来。在今天的建筑设计中,对高台民居营建理念的研究与借鉴既可帮助解决我... 喀什高台民居中蕴藏着神奇的绿色设计理念,民居营建强调资源的再利用、可再生和少量化;追求单一空间的多功能,同时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将优化生态与美化环境结合起来。在今天的建筑设计中,对高台民居营建理念的研究与借鉴既可帮助解决我国人口消耗的增长与可用土地与资源减少之间的矛盾,也符合"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同时也是对本土建筑文化的一次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什高台民居 绿色设计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台县甘蓝及娃娃菜引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彦霞 张俊峰 +2 位作者 张玉鑫 蒯佳琳 王晓巍 《甘肃农业科技》 2017年第7期50-54,共5页
2015年在高台县绿色蔬菜产业园区进行了甘蓝和娃娃菜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甘蓝品种耐裂1号和娃娃菜品种帝国的综合表现优于其余品种。其中耐裂1号甘蓝种植后64 d适收,单球质量比对照品种中甘21增加3.36%,商品率为91.11%,叶球不开裂,综... 2015年在高台县绿色蔬菜产业园区进行了甘蓝和娃娃菜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甘蓝品种耐裂1号和娃娃菜品种帝国的综合表现优于其余品种。其中耐裂1号甘蓝种植后64 d适收,单球质量比对照品种中甘21增加3.36%,商品率为91.11%,叶球不开裂,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帝国娃娃菜种植后65 d适收,商品率和净菜率均高于对照品种金皇后,单株净质量与对照品种金皇后差异不明显,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综合分析认为,甘蓝品种耐裂1号和娃娃菜品种帝国适合在河西干旱绿洲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娃娃菜 引种 高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喀什维吾尔族高台民居建筑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刁炜 《华中建筑》 2008年第8期235-239,共5页
该文从"对土地的利用"、"巷道、民居及其庭院"、"生产、生活形态"三方面对新疆喀什高台民居进行了解析,期望找寻出聚落及其居民生活之间的深层意义上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 新疆喀什高台民居 聚落 巷道 庭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教化与高台教化——论中国戏曲之美育传统及特点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宝春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70-75,共6页
高台教化是中国古典戏曲美育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在诗统观的背景下形成的,是对戏曲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具体要求,是对诗教化的承袭。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在实施高台教化的美育功能之时又有其自身独具的优势,并显现其感人深、化人速的... 高台教化是中国古典戏曲美育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在诗统观的背景下形成的,是对戏曲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具体要求,是对诗教化的承袭。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在实施高台教化的美育功能之时又有其自身独具的优势,并显现其感人深、化人速的独到之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戏曲美育 诗教化 高台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喀什高台民居地域营造法则 被引量:5
20
作者 宋辉 王小东 《住区》 2020年第4期79-83,共5页
随着全球化和当代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建筑自身的文化失语现象已愈加严重。本研究通过逐户调查、测绘,探讨在特定文化和环境中自适生长的喀什高台民居的空间本原,得出当地聚落空间的基本构成要素和5种地域营造模式,发现当地正是在自适应... 随着全球化和当代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建筑自身的文化失语现象已愈加严重。本研究通过逐户调查、测绘,探讨在特定文化和环境中自适生长的喀什高台民居的空间本原,得出当地聚落空间的基本构成要素和5种地域营造模式,发现当地正是在自适应调节下形成迷宫式内向型居住建筑群落。并结合民居中蕴含的地域营造智慧,推演其形制背后的生成规律和衍生逻辑,为城市及区域建筑的发展提供建筑语言表达的同时,也为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区 高台民居 地域营造 空间本原 衍生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