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高变换比双向DC-DC变换器 被引量:5
1
作者 宋成江 陈凯龙 +2 位作者 孙孝峰 朱艳萍 李昕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988-2996,共9页
提出一种新型高变换比双向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具有电压变换比高、低压侧电流纹波小、开关管电压应力小、效率高等优点,特别适合新能源分布式发电并网、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大变换比应用场合。详细分析该新型高变换比DC—DC变换器正... 提出一种新型高变换比双向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具有电压变换比高、低压侧电流纹波小、开关管电压应力小、效率高等优点,特别适合新能源分布式发电并网、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大变换比应用场合。详细分析该新型高变换比DC—DC变换器正向Boost模式和反向Buck模式的控制策略和工作过程,绘制出主要波形,推导电压变换比和软开关实现条件,并分析谐振电容的选取依据。最后搭建一台500W样机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 高变换比 谐振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开关新型非隔离高变换比DC-DC变换器 被引量:3
2
作者 丁敏 吴桂清 李心怡 《电气工程学报》 2019年第2期12-16,共5页
针对传统Boost变换器变换比低、开关器件电压应力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单开关新型高变换比DC-DC变换器拓扑,该变换器采用非隔离形式,可有效降低变压器或耦合电感等升压方式中因漏感所带来的磁能量损失,提高功率传输比。详细分析了所提变换... 针对传统Boost变换器变换比低、开关器件电压应力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单开关新型高变换比DC-DC变换器拓扑,该变换器采用非隔离形式,可有效降低变压器或耦合电感等升压方式中因漏感所带来的磁能量损失,提高功率传输比。详细分析了所提变换器的工作原理,推导出了基于稳态模型的变换比方程,并通过仿真试验进行了理论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变换器具有高变换比、低开关电压应力和输入电流连续的特点,特别适用于燃料电池、太阳电池等新能源逆变并网的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变换比 低开关电压应力 非隔离Boost 新能源并网逆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耦合电感磁集成开关电容二次型高增益变换器
3
作者 李洪珠 包雨林 +2 位作者 李超 陈星星 李洪亮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964-3976,共13页
为进一步提高非隔离DC-DC变换器的高增益性,降低开关管的电压应力,提出一种双耦合电感磁集成开关电容二次型高增益变换器,采用单个开关管降低了拓扑结构的复杂度,引入两对耦合电感可以较大程度地提升变换器的高增益性、降低开关管两端... 为进一步提高非隔离DC-DC变换器的高增益性,降低开关管的电压应力,提出一种双耦合电感磁集成开关电容二次型高增益变换器,采用单个开关管降低了拓扑结构的复杂度,引入两对耦合电感可以较大程度地提升变换器的高增益性、降低开关管两端的电压应力,使用钳位结构可以吸收漏感能量再利用,可以有效缓解电压尖峰。该变换器引入磁集成技术将两对耦合电感进行解耦集成可进一步减小变换器磁件的体积和数量。该文分析变换器的主要工作波形与原理,在此基础上推导变换器的各项参数,对解耦集成磁件进行结构与参数设计并进行仿真验证,最后通过一台输入12 V、输出185 V、额定功率200 W的实验样机,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型增益变换 开关电容 磁集成 耦合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关电容与耦合电感倍压单元的高增益直流变换器
4
作者 熊振阳 尹靖元 +2 位作者 霍群海 韩立博 韦统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52-2662,共11页
针对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中光伏电池阵列输出电压低,需要高增益变换器进行升压变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开关电容与三绕组耦合电感倍压单元的新型高增益直流变换器。该变换器将电荷泵电容、箝位电容、倍压电容与三绕组耦合电感各绕组相... 针对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中光伏电池阵列输出电压低,需要高增益变换器进行升压变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开关电容与三绕组耦合电感倍压单元的新型高增益直流变换器。该变换器将电荷泵电容、箝位电容、倍压电容与三绕组耦合电感各绕组相配合,使电压均匀分配,提高变换器电压增益的同时使功率器件的电压应力显著下降。开关电容中的箝位电容实现了对功率开关管断开瞬间耦合电感漏感能量的缓冲吸收,避免尖峰电压产生的同时,实现了功率开关管的零电流导通,有助于变换器效率的提升。通过模拟仿真和实验对所提变换器工作原理和性能进行了分析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增益直流变换 耦合电感 开关电容 倍压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开关二次型结构的耦合电感高增益DC-DC变换器 被引量:1
5
作者 程诗伟 赵世伟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9,共11页
在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背景下,高电压增益的DC-DC变换器成为利用可再生新能源不可或缺的环节。基于此,提出1种双开关二次型结构,使传统的二次型Boost变换器的电压增益得到有效提升,且降低了开关管的电流应力。结合开关电容和耦合电感,... 在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背景下,高电压增益的DC-DC变换器成为利用可再生新能源不可或缺的环节。基于此,提出1种双开关二次型结构,使传统的二次型Boost变换器的电压增益得到有效提升,且降低了开关管的电流应力。结合开关电容和耦合电感,提出1种电压增益极高的双开关二次型结构耦合电感高增益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具有电压增益高、2个开关管同相、开关管和输出二极管电压应力低和多个二极管实现零电流关断的优点。详细分析了变换器的运行原理和稳态性能,包括电压增益推导、元器件电压电流应力等。制作了1款120 W样机,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变换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益变换 耦合电感 二次型Boost 开关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极性输出的高增益变换器
6
作者 郑贞钰 陈思 +1 位作者 国梦珠 李炀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07-112,共6页
随着分布式能源高渗透率接入电网,双极性直流微电网固有优势愈发突出。针对光伏电池投入到双极性直流微电网运行时,对于高增益双极性变换器的需求,提出一种组合式且可提供双极性输出的高增益变换器。在传统Sepic变换器的基础上加入一个... 随着分布式能源高渗透率接入电网,双极性直流微电网固有优势愈发突出。针对光伏电池投入到双极性直流微电网运行时,对于高增益双极性变换器的需求,提出一种组合式且可提供双极性输出的高增益变换器。在传统Sepic变换器的基础上加入一个二极管和电容,通过开关管控制电容、电感能量的交替传递,从而提升变压器增益;其次,基于元件复用的方法将开关电容单元和Boost电路进行组合,实现正负极电压均衡的双极性输出。此外,详细阐述了所提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开关器件的电流和电压应力、电路参数设计。为验证所提拓扑结构的可行性,搭建了一台24 V/336 V(±168 V)、112 W的实验样机,实测变换器增益可达14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变换器具有增益高、器件电压应力低、输入电流连续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益变换 双极性输出 低电压应力 开关电容 电压增益 拓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高阶抛物Radon变换地震数据保幅重建 被引量:20
7
作者 唐欢欢 毛伟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918-2927,共10页
本文结合传统3D抛物Radon变换(PRT)和AVO数据正交多项式拟合,给出了3D高阶抛物Radon变换方法(HOPRT).该变换增加了描述AVO数据变化的梯度信息和曲率信息,拓展了传统3D抛物Radon变换方法,使其在具有AVO特征的数据重建中具有更高的准确度... 本文结合传统3D抛物Radon变换(PRT)和AVO数据正交多项式拟合,给出了3D高阶抛物Radon变换方法(HOPRT).该变换增加了描述AVO数据变化的梯度信息和曲率信息,拓展了传统3D抛物Radon变换方法,使其在具有AVO特征的数据重建中具有更高的准确度,从而提高AVO分析的可靠性.文中给出了3D高阶抛物Radon变换进行地震数据保幅重建的流程.理论模型和实际地震资料的重建结果显示了本文方法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阶Radon变换 AVO数据 保幅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阶高分辨率Radon变换地震数据重建方法 被引量:24
8
作者 薛亚茹 唐欢欢 陈小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5-100,131,共7页
地震数据缺失会影响处理和解释结果。本文基于Radon变换地震数据重建并结合地震波同相轴横向连续性,提出高阶高分辨率Radon变换地震数据重建方法。该方法将正交多项式变换和Radon变换结合,通过正交多项式变换拟合地震波振幅随炮检距变... 地震数据缺失会影响处理和解释结果。本文基于Radon变换地震数据重建并结合地震波同相轴横向连续性,提出高阶高分辨率Radon变换地震数据重建方法。该方法将正交多项式变换和Radon变换结合,通过正交多项式变换拟合地震波振幅随炮检距变化特性,改进了传统Radon变换只考虑地震道叠加特性的缺陷,增加了振幅变化的斜率和曲率信息,保留了地震波AVO特性,有利于地震波振幅信息在横向变化情况下缺失地震数据的重建。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克服空间假频,实现缺失道数据重建,并保留振幅AVO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辨Radon变换 正交多项式变换 AVO数据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带三绕组耦合电感的级联型高增益功率变换器 被引量:24
9
作者 吴琨 钱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24-132,共9页
提出一种带三绕组耦合电感的级联型高增益功率变换器。采用三绕组耦合电感、开关电容技术和级联结构,该变换器可实现更高电压增益。变换器的输入电感可有效降低输入电流纹波,从而减小输入电源应力。此外,耦合电感的漏感能量由输出端回... 提出一种带三绕组耦合电感的级联型高增益功率变换器。采用三绕组耦合电感、开关电容技术和级联结构,该变换器可实现更高电压增益。变换器的输入电感可有效降低输入电流纹波,从而减小输入电源应力。此外,耦合电感的漏感能量由输出端回收利用,提升效率的同时,能够抑制开关管的电压尖峰,降低其电压应力。详细分析带三绕组耦合电感的级联型高增益功率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以及连续导通模式下变换器的稳态性能。最后搭建一台30V输入、380V/0.3A输出的实验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益变换 耦合电感 级联 开关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应用同步整流技术的高效率正激变换器的设计 被引量:10
10
作者 胡宗波 张波 赵磊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2002年第4期69-73,共5页
利用同步整流技术中一种新的电压驱动方式即栅极电荷保持驱动方式 ,设计研制了一台输入为 4 8V(36~ 70V) ,输出为 2 2V ,2 0A ,开关频率为 2 0 0kHz的正激变换器。栅极电荷保持驱动方式可以解决传统电压驱动方式中 ,死区时间内续流MOS... 利用同步整流技术中一种新的电压驱动方式即栅极电荷保持驱动方式 ,设计研制了一台输入为 4 8V(36~ 70V) ,输出为 2 2V ,2 0A ,开关频率为 2 0 0kHz的正激变换器。栅极电荷保持驱动方式可以解决传统电压驱动方式中 ,死区时间内续流MOSFET体二极管的导通问题 ,因此可以降低整流损耗 ,提高整流效率。设计的正激变换器的最高效率达到 91%。实验结果证实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整流 效率正激变换 设计 电压驱动 低导通电阻 整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升压增益软开关DC-DC变换器 被引量:23
11
作者 周翔 许建平 陈章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56-164,共9页
在软开关Boost变换器基础上,通过引入Flyback单元,提出了一种高升压增益软开关DC-DC变换器,进一步提高了变换器的电压增益,避免了高占空比,减小了开关管电压应力。因此,可选取低电压等级低导通电阻MOSFET以降低变换器的成本,提高变换器... 在软开关Boost变换器基础上,通过引入Flyback单元,提出了一种高升压增益软开关DC-DC变换器,进一步提高了变换器的电压增益,避免了高占空比,减小了开关管电压应力。因此,可选取低电压等级低导通电阻MOSFET以降低变换器的成本,提高变换器的效率。在开关管关断期间,漏感能量向负载传递,有效利用了漏感能量,且无需额外的吸收电路。此外,变换器实现了开关管的零电压(ZVS)导通和二极管的零电流(ZCS)关断,进而消除了开关管的开通损耗和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损耗。研究了高升压增益软开关DC-DC变换器电路的工作特性和占空比丢失的主要原因,分析了该变换器的元器件应力及电路损耗。设计了一台160W的实验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st-Flyback变换增益软开关耦合变压器 DC-DC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电感型高增益Boost变换器拓扑分析 被引量:45
12
作者 罗全明 高伟 +3 位作者 吕星宇 张阳 谌思 周雒维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7266-7275,共10页
耦合电感型高增益Boost变换器在光伏、燃料电池等新能源并网系统中得到广泛重视,但鲜有文献阐述其拓扑构建思路及方法。为此,以基本耦合电感型Boost变换器为出发点,分析了其优点和不足;然后围绕如何抑制开关管电压尖峰、如何降低输出二... 耦合电感型高增益Boost变换器在光伏、燃料电池等新能源并网系统中得到广泛重视,但鲜有文献阐述其拓扑构建思路及方法。为此,以基本耦合电感型Boost变换器为出发点,分析了其优点和不足;然后围绕如何抑制开关管电压尖峰、如何降低输出二极管电压应力、如何进一步提高电压增益,系统分析并推导了有源钳位、带整流单元、多绕组以及带倍压单元等四类改进的耦合电感型Boost变换器,明确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自的性能特点;最后根据分析结果,选择一种带倍压单元的层叠型高增益Boost变换器进行实验研究,搭建了250W的实验样机,实测最大效率为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电感 增益Boost变换 有源钳位 整流单元 倍压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高自由度电压增益单元的高升压DC-DC变换器 被引量:13
13
作者 邾玢鑫 刘崧 +1 位作者 黄悦华 曾庆典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707-2716,共10页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高自由度电压增益单元(high degrees of freedom voltage multiplier cell,HD-VMC)的大容量高增益DC/DC变换器,具有输入输出增益高、开关器件电压电流应力低且可调、输入相数可自由扩展且自动均流的优点。上述特性使...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高自由度电压增益单元(high degrees of freedom voltage multiplier cell,HD-VMC)的大容量高增益DC/DC变换器,具有输入输出增益高、开关器件电压电流应力低且可调、输入相数可自由扩展且自动均流的优点。上述特性使得所提变换器较适用于大容量高增益直流变换场合,如海上风电直流输电系统中。文中首先对变换器的拓扑构建思路进行阐述,然后以4相输入12个HD-VMCs的变换器为例分析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最后通过2.5MW的仿真模型和800W的实验样机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相数可调 自由度电压增益单元 自动均流 增益DC/DC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单开关高增益Boost变换器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张士宇 许建平 杨平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15,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举升技术(voltage-lift-technique)的新型单开关高增益Boost变换器,不但拓宽了Boost变换器输入电压范围,而且降低了开关管的电压应力,适用于输入电压变化范围较宽的应用场合。与二次型Boost变换器相比,该新型Boost变...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举升技术(voltage-lift-technique)的新型单开关高增益Boost变换器,不但拓宽了Boost变换器输入电压范围,而且降低了开关管的电压应力,适用于输入电压变化范围较宽的应用场合。与二次型Boost变换器相比,该新型Boost变换器的开关管电压应力低,便于选取导通电阻较小的功率开关管,从而减小开关管的导通损耗,提高变换器的效率。本文分析了该新型高增益Boost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研究了电路参数对其稳态工作特性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益Boost变换 电压举升技术 稳态工作特性 DC-DC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开关电感、开关电容的高增益Boost变换器 被引量:14
15
作者 马智文 曾怡达 杨辉金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9-123,177,共6页
为提高DC-DC工作增益,提出一种基于开关电感/电容的新型高增益Boost变换器。该新型变换器综合了开关电感和开关电容的优点,降低功率元件的电压应力,实现对导通电阻较小的功率元件的选择,减小功率元件的导通损耗,使得变换器能应用于增益... 为提高DC-DC工作增益,提出一种基于开关电感/电容的新型高增益Boost变换器。该新型变换器综合了开关电感和开关电容的优点,降低功率元件的电压应力,实现对导通电阻较小的功率元件的选择,减小功率元件的导通损耗,使得变换器能应用于增益较大、元器件电压应力较小的场合。基于开关电感/电容的新型高增益Boost变换器的工作原理进行理论分析,并设计制造了一台原理样机。通过和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益Boost变换 DC-DC变换 开关电感 开关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带开关电容的二次型高增益Boost变换器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曾怡达 李宝 +1 位作者 唐丽 马智文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3,共6页
光伏、燃料电池等发电系统的输出电压等级较低且输出电压不稳定,需要通过高增益Boost变换器把较低等级的直流电压进行升压以满足并网要求。提出一种带开关电容的二次型高增益Boost变换器,在传统二次型Boost变换器的基础上引入开关电容单... 光伏、燃料电池等发电系统的输出电压等级较低且输出电压不稳定,需要通过高增益Boost变换器把较低等级的直流电压进行升压以满足并网要求。提出一种带开关电容的二次型高增益Boost变换器,在传统二次型Boost变换器的基础上引入开关电容单元,提高了变换器的升压能力,实现了以较小的占空比获得较大的电压增益,拓宽了输入电压范围。同时,该变换器改进了传统二次型Boost变换器开关管和二极管电压应力过大的缺点,减小了开关管的导通损耗和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损耗。另外,该变换器还有输入电流连续、输出电压纹波小的优点。分析了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性,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搭建了一台12 V/60 V的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益Boost变换 开关电容 宽电压输入 电压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隔离型高增益DC/DC变换器综述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显东 曹太强 林玉婷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97-104,共8页
在光伏发电、燃料电池发电等新能源发电系统中通常采用高增益DC-DC变换器拓扑电路结构,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拓扑电路及其控制策略。对非隔离型拓扑电路研究现状,从变换器基本的构成原理出发,将非隔离型高增... 在光伏发电、燃料电池发电等新能源发电系统中通常采用高增益DC-DC变换器拓扑电路结构,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拓扑电路及其控制策略。对非隔离型拓扑电路研究现状,从变换器基本的构成原理出发,将非隔离型高增益变换器分成了二端口级联型、三电平型、带开关电容型、三端口交错并联型与耦合电感型五大类型,并分别从拓扑架构与变换器电压增益及开关应力等性能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对比介绍,对五类非隔离型变换器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对比了各自的优缺点,对新能源发电系统中的拓扑电路结构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益DC-DC变换 拓扑结构 性能分析 非隔离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增益零输入电流纹波Sepic变换器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瑞 郭佳 王国翰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2023年第4期199-208,共10页
针对传统变换器电压增益低,开关处于硬状态工作,输入纹波大等缺点,提出一种高增益零输入电流纹波拓扑结构。将无源纹波单元接入到传统Sepic变换器的输入端,通过耦合电感与电感电容串联组合,保留输入电流连续的特点,同时实现输入电流零... 针对传统变换器电压增益低,开关处于硬状态工作,输入纹波大等缺点,提出一种高增益零输入电流纹波拓扑结构。将无源纹波单元接入到传统Sepic变换器的输入端,通过耦合电感与电感电容串联组合,保留输入电流连续的特点,同时实现输入电流零纹波效果,且零纹波实现与占空比大小无关,从而延长光伏组件中电池使用寿命,电路可靠性高。通过倍压单元结构和无源钳位吸收电路组合,开关管电压应力降低,便于采用低耐压开关器件,损耗降低。在零输入电流纹波变换器等效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对比不同变换器的工作性能。最后搭建一台100 W的试验样机,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电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纹波 增益变换 耦合电感 低电压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多种变换对松林郁闭度的估测效果对比分析
19
作者 许章华 刘健 余坤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8-42,共5页
以采集于长汀县、建阳区与延平区的60组松林郁闭度及高光谱数据为建模组,对实测高光谱反射率进行多种变换。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选择与松林郁闭度关联度最高的两个波长,分别建立以反射率、反射率二次方根、反射率对数、反射率倒数、反... 以采集于长汀县、建阳区与延平区的60组松林郁闭度及高光谱数据为建模组,对实测高光谱反射率进行多种变换。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选择与松林郁闭度关联度最高的两个波长,分别建立以反射率、反射率二次方根、反射率对数、反射率倒数、反射率对数的倒数、反射率一阶微分、反射率二次方根一阶微分、反射率对数一阶微分、反射率倒数一阶微分、反射率对数的倒数一阶微分为自变量的松林郁闭度估测模型,比较模型决定系数R2及均方根误差。以采集于将乐县与华安县的20组样本为验证组,建立各模型郁闭度估测值与实测值间的数学关系,并比较R2、均方根误差及平均估测精度。结果表明,以反射率二次方根一阶微分为自变量对松林郁闭度有较理想的估测效果,平均估测精度达85.57%,其后依次为以反射率对数的倒数一阶微分、反射率、反射率二次方根、反射率对数、反射率倒数、反射率对数一阶微分为自变量的估测模型,而反射率对数的倒数、反射率一阶微分、反射率倒数一阶微分为自变量的模型则不具备对松林郁闭度的估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林郁闭度 光谱数据 光谱变换 估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策略的零电流开关高功率因数AC/DC变换器 被引量:12
20
作者 贲洪奇 吴新科 刘昭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48-52,共5页
目前,对单级功率因素校正电路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小功率应用领域,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能够应用于中大功率场合、实现了零电流开关的单级高功率因数AC/DC变换器拓扑。通过在全桥变换器中增加辅助开关实现了PWM控制,它不仅能够在很宽的负载范... 目前,对单级功率因素校正电路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小功率应用领域,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能够应用于中大功率场合、实现了零电流开关的单级高功率因数AC/DC变换器拓扑。通过在全桥变换器中增加辅助开关实现了PWM控制,它不仅能够在很宽的负载范围内实现零电流开关和功率因数校正,而且解决了全桥谐振电路中。在不采用移相控制的情况下,必须采用PFM控制策略的问题。与2级式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相比,提高了动态响应的速度、降低了成本,并且开关管的电压应力较低。仿真和实验分析验证了变换器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因数AC/DC变换 零电流开关 脉冲宽度调制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