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高原盆地城市水源地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曾建军 史正涛 +3 位作者 刘新有 崔艳强 杜莹 苏旺德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39,44,共5页
水源地脆弱性评价是高原盆地城市水源地科学保护和生态恢复措施制定的基础。以高原盆地城市水源地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运用物元方法和可拓理论构建了高原盆地城市水源地脆弱性物元可拓模型,并实例对云南省9个高原盆地城市水源地... 水源地脆弱性评价是高原盆地城市水源地科学保护和生态恢复措施制定的基础。以高原盆地城市水源地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运用物元方法和可拓理论构建了高原盆地城市水源地脆弱性物元可拓模型,并实例对云南省9个高原盆地城市水源地脆弱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信房、北庙两水源地处于轻度脆弱性状态;云龙、松华坝、潇湘、九龙甸、东风等水源地处于中度脆弱性状态;菲白、渔洞等水源地处于高度脆弱性状态。9个水源地对不同评价指标的脆弱程度也各不相同。评价结果与水源地实际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元 可拓理论 熵权 脆弱性评价 高原盆地城市水源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高原盆地城市水源地土地利用空间结构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帆 曾建军 +2 位作者 苏旺德 肖梦景 徐建宁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4期254-257,共4页
[目的]探究云南高原盆地城市水源地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为该区城市水源地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以洛伦兹曲线和分形方法相结合,对云南省9个典型高原盆地城市水源地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9个典型高原盆地城市水源... [目的]探究云南高原盆地城市水源地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为该区城市水源地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以洛伦兹曲线和分形方法相结合,对云南省9个典型高原盆地城市水源地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9个典型高原盆地城市水源地土地利用类型中建设用地、草地和未利用地当前分布欠缺合理性,很不均衡,而未利用地和水域的空间结构镶嵌程度复杂,稳定性差。[结论]各个水源地现存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缺乏从水源保护角度出发的统一规划,土地利用问题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盆地城市水源地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 洛伦兹曲线 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高原盆地城市水源地土壤水源涵养能力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帆 肖梦景 +1 位作者 杜丹琼 曾建军 《林业调查规划》 2015年第2期44-48,共5页
城市水源地土壤水源涵养能力大小关系到城市的供水安全,因此,对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的水源涵养能力进行研究对于保障城市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实地采样调查法对云南省蒙自市菲白水库水源区4种植被类型区的土壤理化性质和贮水性能进... 城市水源地土壤水源涵养能力大小关系到城市的供水安全,因此,对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的水源涵养能力进行研究对于保障城市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实地采样调查法对云南省蒙自市菲白水库水源区4种植被类型区的土壤理化性质和贮水性能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的土壤理化性质及其水源涵养能力差异明显。相同立地条件下0~80cm土层内贮水性能最优的为柏树次生林,总贮水量高达5946.9t/hm2^;4种林分的水源涵养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柏树次生林(5946.9t/hm2^)〉桉树人工林(5725.85t/hm2^)〉桃树(5349.55t/hm2^)〉杉树人工林(4850.83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能力 土壤理化性质 贮水性能 高原盆地城市 水源地 蒙自市菲白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高原盆地型城市可利用雨水资源潜力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史正涛 曾玉超 刘新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82-87,共6页
夏秋洪涝、冬春缺水及水环境恶化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西南高原盆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城市雨水利用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西南高原盆地城市可利用雨水资源潜力的科学计算是该区域城市雨水资源科学利用的基础,而西南城市气候、地... 夏秋洪涝、冬春缺水及水环境恶化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西南高原盆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城市雨水利用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西南高原盆地城市可利用雨水资源潜力的科学计算是该区域城市雨水资源科学利用的基础,而西南城市气候、地形特点,决定了其雨水资源潜力计算模型应从城市建成区和城郊集水区两个部分构建。运用这一模型,结合昆明城市土地利用资料及降水资料,计算出昆明城市可利用雨水资源潜力,可以看出,昆明市雨水资源利用潜力较大,合理利用则会产生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本研究对西南高原盆地城市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高原盆地城市 城市雨水资源潜力 雨水利用效益 昆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