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含柯石英锆石的SHRIMP U-Pb定年:胶东印支期超高压变质作用的证据 |
杨经绥
许志琴
吴才来
刘福来
史仁灯
J.Wooden
Maruyama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47
|
|
2
|
陆-陆点碰撞与超高压变质作用 |
董树文
武红岭
刘晓春
薛怀民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8
|
|
3
|
喜马拉雅造山带的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 |
张泽明
董昕
贺振宇
向华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4
|
地壳俯冲与折返过程的变质作用演化:来自高压-超高压榴辉岩相平衡模拟的证据 |
魏春景
崔莹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1
|
|
5
|
陆-陆点碰撞与超高压变质作用 |
董树文
武红岭
刘晓春
薛怀民
|
《地质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6
|
苏鲁超高压榴辉岩的石榴石生长成分环带及变质作用P-T轨迹 |
张泽明
肖益林
沈昆
高勇军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8
|
|
7
|
苏北高压-超高压变质变形作用与成矿 |
樊金涛
程振香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
1998 |
1
|
|
8
|
榴辉岩相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He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现状与问题 |
李兆丽
李天福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9
|
新疆西南天山榴辉岩高压-超高压峰期变质作用时代:Lu-Hf同位素年代学证据 |
龚庭楠
杜瑾雪
张立飞
沈晓洁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0
|
北秦岭高压-超高压岩石的多期变质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
刘良
廖小莹
张成立
陈丹玲
宫相宽
康磊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01
|
|
11
|
中国主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大地构造背景及俯冲/折返机制的探讨 |
杨经绥
许志琴
张建新
张泽明
刘福来
吴才来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78
|
|
12
|
大别山中生代钾质岩浆作用与超高压变质地体的剥露机理 |
马昌前
杨坤光
许长海
李志昌
CarlEhlers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62
|
|
13
|
中央碰撞造山带中两期超高压变质作用来自含柯石英锆石的定年证据 |
杨经绥
刘福来
吴才来
万渝生
张建新
史仁灯
陈松永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04
|
|
14
|
秦岭发现金刚石:横贯中国中部巨型超高压变质带新证据及古生代和中生代两期深俯冲作用的识别 |
杨经绥
许志琴
裴先治
史仁灯
吴才来
张建新
李海兵
孟繁聪
戎合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39
|
|
15
|
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内部的浅变质岩 |
周建波
郑永飞
李龙
谢智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7
|
|
16
|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岗上石榴石橄榄岩岩体: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卫星孔(CCSD-PP3钻孔)初步研究 |
杨经绥
陈世忠
张仲明
许志琴
吴才来
刘福来
李天福
陈松永
陆永增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4
|
|
17
|
大别山毛屋镁铁-超镁铁岩块的原岩与超高压变质作用 |
樊祺诚
刘若新
马宝林
赵大升
张旗
|
《岩石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12
|
|
18
|
大别地体超高压变质岩石锆石Lu-Hf同位素研究 |
陈道公
倪涛
谢烈文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4
|
|
19
|
超高压变质作用过程中的流体——来自苏鲁超高压变质岩岩石学、氧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研究的限定 |
张泽明
沈昆
赵旭东
石超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9
|
|
20
|
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内变形分解作用对榴辉岩透镜体群发育的影响——以碧溪岭地区为例 |
索书田
钟增球
周汉文
游振东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