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补燃发动机э形弹性金属密封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雷征 刘志让 +1 位作者 陈建华 白旭东 《火箭推进》 CAS 2014年第6期13-18,50,共7页
э形弹性金属密封是一种适用于大通径、低温、高压密封环境的金属密封结构,已成功应用于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液氧管路密封。针对100吨级高压补燃发动机中的э形弹性金属密封,建立了其非线性有限元弹塑性分析模型,基于ABAQUS 6.10进... э形弹性金属密封是一种适用于大通径、低温、高压密封环境的金属密封结构,已成功应用于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液氧管路密封。针对100吨级高压补燃发动机中的э形弹性金属密封,建立了其非线性有限元弹塑性分析模型,基于ABAQUS 6.10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了4个密封面的接触面积和接触应力随预紧载荷的变化规律,确定了各密封面形成的先后顺序。对于密封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э形环刚度过大是造成э形密封装配困难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补燃发动机 э形弹性金属密封 密封机理 装配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弹性金属密封技术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雷征 刘志让 +1 位作者 陈建华 付平 《火箭推进》 CAS 2014年第3期7-15,共9页
讨论了弹性金属密封的弹塑性密封机理,回顾了国内外低温液体火箭发动机弹性金属密封技术的发展历程。结合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的工作特点,分析了发动机管路静密封所采用的Э形弹性金属密封、K形弹性金属密封、碟形弹性金属密封以及... 讨论了弹性金属密封的弹塑性密封机理,回顾了国内外低温液体火箭发动机弹性金属密封技术的发展历程。结合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的工作特点,分析了发动机管路静密封所采用的Э形弹性金属密封、K形弹性金属密封、碟形弹性金属密封以及软金属密封的密封特性,从密封结构设计、密封材料选择、预紧载荷控制以及加工制造工艺四个方面总结并提出了影响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弹性金属密封性能的技术要点。针对当前国内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弹性金属密封的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现状,建议加强弹性金属密封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完善弹性金属密封的结构设计方法并进行相应的预紧力偏差设计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补燃发动机 弹性金属密封技术 密封机理 特型金属密封 软金属密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氧/煤油高压补燃火箭发动机非线性稳态模型——考虑推进剂温升与密度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红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12,共4页
针对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循环液体火箭发动机,考虑了推进剂供应系统中的温度与密度变化,推导建立了改进的简化非线性稳态特性数学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验证了该改进的非线性稳态模型可行性。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稳态参数 高压补燃 推进剂 温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补燃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概况
4
作者 黎华 《中国航天》 1982年第2期15-19,6,共6页
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是比推力。在发动机设计中,要使比推力有较大的增加,主要靠提高燃烧室压力,但对于常规的开式燃气发生器循环系统的发动机来说,提高室压会受到驱动涡轮泵装置的限制。推力吨位在11~166吨的这类发动机。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气发生器循环 高压补燃发动机 可贮存推进剂 烧室压力 发动机设计 液氧 驱动涡轮 泵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预燃室高压缩尺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宝元 葛李虎 +1 位作者 谭永华 刘红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4-108,共5页
为满足液氧/煤油发动机推力大范围变化和预燃室要在大范围工况条件下工作的要求,采用带缩进长度和二次喷注的双组元离心式喷注单元,对富氧预燃室进行了高压缩尺试验研究。头部二次喷注孔为矩形和圆形、身部4种不同长度的6台试验件的试... 为满足液氧/煤油发动机推力大范围变化和预燃室要在大范围工况条件下工作的要求,采用带缩进长度和二次喷注的双组元离心式喷注单元,对富氧预燃室进行了高压缩尺试验研究。头部二次喷注孔为矩形和圆形、身部4种不同长度的6台试验件的试验结果表明,缩尺试验的最好温度均匀性≤50℃,燃气平均停留时间为10ms左右,矩形和圆形喷注方案的缩进室混合比分别小于20和24时可以避免产生低频不稳定燃烧。所得结论可用于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研制,并对新型发动机的研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氧发动机 高压补燃火箭发动机 富氧推进剂 烧试验 缩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t级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推力室研制 被引量:8
6
作者 丁兆波 刘倩 +3 位作者 王天泰 杨继东 孙纪国 龚杰峰 《火箭推进》 CAS 2021年第4期13-21,共9页
推力室是220 t级高压补燃循环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其技术提升幅度大,涉及关键技术多,攻关难度大。通过开展多方案对比分析、全面的数值仿真优化、缩尺热试验验证确定了大推力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推力室的主要设计方案:喷注器采... 推力室是220 t级高压补燃循环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其技术提升幅度大,涉及关键技术多,攻关难度大。通过开展多方案对比分析、全面的数值仿真优化、缩尺热试验验证确定了大推力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推力室的主要设计方案:喷注器采用四底三腔方案氧腔居中,燃烧效率高达99.7%;身部采用边区低混合比+气膜冷却+再生冷却的组合热防护方式,设计喉部最高气壁温为732 K;喷管上段采用铣槽内壁与外壁扩散钎焊的再生冷却方案;喷管下段采用高超音速气膜/辐射冷却方案。通过关键技术攻关初步突破了高效补燃喷注器、大流量推力室稳定燃烧、大热流身部热防护、高效率喷管造型、大尺寸高效再生冷却喷管、大尺寸单壁气膜/辐射冷却喷管等六项关键子技术,主要的技术指标能够满足设计的要求,为后续工程研制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补燃 氢氧发动机 推力室 仿真研究 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运载器及液体推进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丁丰年 张恩昭 《火箭推进》 CAS 2001年第1期10-19,共10页
主要从世界航天运载和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发展出发,探讨我国研制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发动机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航天运载器 液体火箭发动机 液氧/煤油 高压补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技术在液体火箭发动机上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智勇 胡钟兵 《火箭推进》 CAS 2004年第5期36-39,53,共5页
介绍了纳米技术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应用现状,对今后纳米技术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应用前景和效果作了初步探讨。重点叙述了我国自行研制的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发动机上采用的纳米技术及一些工艺方法,同时将它们的试验情况作了对比分析。提... 介绍了纳米技术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应用现状,对今后纳米技术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应用前景和效果作了初步探讨。重点叙述了我国自行研制的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发动机上采用的纳米技术及一些工艺方法,同时将它们的试验情况作了对比分析。提出了今后在液体火箭发动机中采用纳米技术的设想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纳米技术 高压补燃发动机 工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火箭发动机试车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文龙 郭立 李亮 《中国航天》 2015年第12期37-40,共4页
新一代运载火箭将陆续首飞,作为其主动力的新一代液氧煤油液体火箭发动机,采用了世界先进的高压补燃循环系统和自身启动方式,具有大推力、高性能、绿色无毒、可重复使用等优点,每台发动机交付前进行一次工艺鉴定试车,可大大提高交... 新一代运载火箭将陆续首飞,作为其主动力的新一代液氧煤油液体火箭发动机,采用了世界先进的高压补燃循环系统和自身启动方式,具有大推力、高性能、绿色无毒、可重复使用等优点,每台发动机交付前进行一次工艺鉴定试车,可大大提高交付产品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试车 运载火箭 管理模式 液体火箭发动机 可重复使用 启动方式 循环系统 高压补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径向通道直流喷嘴的声学特性试验研究
10
作者 刘倩 丁兆波 +2 位作者 潘亮 王洋洲 孙纪国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0-64,共5页
为了避免高压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推力室中喷注耦合不稳定问题的发生,采用试验技术手段分析了多排径向通道直流喷嘴的声学特性,研究了径向通道孔径、径向通道数量、径向通道长度、喷嘴长度对喷嘴声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径向通... 为了避免高压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推力室中喷注耦合不稳定问题的发生,采用试验技术手段分析了多排径向通道直流喷嘴的声学特性,研究了径向通道孔径、径向通道数量、径向通道长度、喷嘴长度对喷嘴声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径向通道长径比和折合喷嘴长度是影响喷嘴声学频率的关键因素,并建立了无量纲喷嘴结构参数与声学频率间的经验关系式,为多排径向通道直流喷嘴的声学频率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补燃 推力室 直流喷嘴 声学频率 径向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阻抗、大电容脉动压力传感器使用技术研究
11
作者 李君 李锋 胡庆红 《火箭推进》 CAS 2002年第6期19-24,共6页
脉动压力的测量与分析是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中对某新型高压补燃发动机采用的脉动压力传感器使用技术进行了研究,包括针对这类进口脉动压力传感器特性、简易动态标定及正确使用方法的研究。该项研究最终解决了... 脉动压力的测量与分析是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中对某新型高压补燃发动机采用的脉动压力传感器使用技术进行了研究,包括针对这类进口脉动压力传感器特性、简易动态标定及正确使用方法的研究。该项研究最终解决了该类脉动压力传感器的标定及使用方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补燃发动机 脉动压力 传感器 动态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新的HM60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 被引量:1
12
作者 黎华 《中国航天》 1982年第10期21-26,共6页
欧洲今后将要研制第二代的阿里安-5运载火箭,计划于2000年投入使用。火箭研制成功后能将15吨重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低轨道,也能用来发射5吨重的地球同步卫星。对于阿里安-5运载火箭,现已酝酿了三种方案。
关键词 液氧 HM60 推力室 气发生器 地球同步卫星 阿里安 高压补燃发动机 喷注器 涡轮泵 研制经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交流促发展
13
作者 张鹏 《航天工业管理》 2006年第1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技术交流 载人航天工程 航天推进技术 型号研制 机械设计 高压补燃 研制工作 研究所 研究院 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航天飞机主发动机的研制
14
作者 黎华 《中国航天》 1982年第3期32-36,共5页
一、发动机的设计特点航天飞机主发动机具有与一般液体火箭发动机不同的若干特点。发动机采用高压补燃循环系统。高压涡轮排出的富氢气体导入主燃烧室。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烧室 循环 高压补燃发动机 高压涡轮 液氧 富氢气体 涡轮泵 发动机试验 自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动力装置
15
作者 孙国庆 《中国航天》 1987年第10期31-33,共3页
本文在简要介绍未来运载器的基础上,着重描述了未来先进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关键技术——推进装置。文中根据未来运载器的总体方案发展设想,提出了今后推进领域内需要研制的各种发动机。
关键词 航天运输 液体氧 推进剂火箭发动机 高压补燃火箭发动机 吸气式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4月简明时政
16
作者 余凡(整理)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23年第5期3-7,共5页
★4月2日16时48分,天龙二号遥一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将搭载的爱太空科学号卫星顺利送人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据悉,该火箭首飞成功,实现了全球私营航天首家液体运载火箭首次成功人轨飞行。同时,该火箭也... ★4月2日16时48分,天龙二号遥一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将搭载的爱太空科学号卫星顺利送人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据悉,该火箭首飞成功,实现了全球私营航天首家液体运载火箭首次成功人轨飞行。同时,该火箭也是我国首款不依托发射工位的液体运载火箭;我国首款采用3D打印高压补燃火箭发动机的运载火箭;我国首款采用三机并联发动机技术的运载火箭;我国首款采用全铝合金表面张力贮箱姿轨控系统的运载火箭;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运载火箭 表面张力贮箱 发射工位 预定轨道 高压补燃火箭发动机 3D打印 全铝合金 首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高性能氢氧发动机动力循环系统方案选择
17
作者 W.R.Wagner 孙国庆 《国外导弹与航天运载器》 1992年第2期17-33,共17页
未来单级入轨(SSTO)和大有效载荷的航天运输任务将要求设计比推力达490秒的高效率的氢氧发动机。高比推力可以通过选择高室压(≥4000磅/英寸~2绝)和进一步增加喷管膨胀比达到。这样的性能和压力环境使得火箭发动机只能选择高压、分级燃... 未来单级入轨(SSTO)和大有效载荷的航天运输任务将要求设计比推力达490秒的高效率的氢氧发动机。高比推力可以通过选择高室压(≥4000磅/英寸~2绝)和进一步增加喷管膨胀比达到。这样的性能和压力环境使得火箭发动机只能选择高压、分级燃烧循环和低损失的燃气发生器循环。分级燃烧循环通过组合件效率和降低中间附加压力损失技术,燃气发生器通过高性能的燃气发生器工作,这两者似乎都是未来可行的方案。氢氧发动机推力室、涡轮、泵和燃气发生器组合件都是以重量低、压力大、效率高及性能损失小作为设计目标的。本文主要研究不同的动力循环系统及其有关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发动机 高压补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