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空润滑油热氧化衰变的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立波 郭绍辉 +2 位作者 李术元 宋兰琪 张占刚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2-74,共3页
模拟实际使用条件 ,对ВНИИНП_50_1_4Φ航空润滑油进行热氧化试验 ,应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和气相色谱仪 (GC)评价抗氧剂N_苯基_α萘胺(NPAN)的热氧化衰变程度 ;结果发现在50_1_4Φ润滑油热氧化衰变过程中 ,抗氧剂NPAN质量分... 模拟实际使用条件 ,对ВНИИНП_50_1_4Φ航空润滑油进行热氧化试验 ,应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和气相色谱仪 (GC)评价抗氧剂N_苯基_α萘胺(NPAN)的热氧化衰变程度 ;结果发现在50_1_4Φ润滑油热氧化衰变过程中 ,抗氧剂NPAN质量分数 (w)的对数值与PDSC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氧化诱导期tOIT 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 ,表明PDSC是研究润滑油热氧化衰变程度的理想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扫描 航空润滑油 氧化衰变 气相色谱 抗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氧剂对植物油氧化稳定性影响的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评价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雁燕 李久盛 +1 位作者 王大璞 益美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14-17,共4页
利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研究了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VAZ)、2,2’-亚甲基双(4-甲基-6-特丁基苯酚)(2246)、苯并三唑(BTZ)和二烷基对苯二胺(DBA)4种抗氧添加剂对菜子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利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研究了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VAZ)、2,2’-亚甲基双(4-甲基-6-特丁基苯酚)(2246)、苯并三唑(BTZ)和二烷基对苯二胺(DBA)4种抗氧添加剂对菜子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了它们抗氧化作用的大小顺序。另外,根据阿仑尼乌斯公式计算了不同油样氧化反应的活化能,证明了PDSC是一种快速简便评价基础油氧化稳定性的方法,适用于抗氧添加剂配方的设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扫描 氧化稳定性 植物油 抗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X-CMDB推进剂的高压热分解与燃烧性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8
3
作者 任晓宁 李笑江 +1 位作者 刘子如 阴翠梅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7-49,共3页
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研究了五种含RDX改性双基推进剂RDX-CMDB在不同压力下的热分解特征量及其与燃速的关系。结果表明,压力和催化剂对推进剂的PDSC特征量有明显影响,五种配方的第一分解峰和第二分解峰峰温均随着压力增大呈降低趋... 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研究了五种含RDX改性双基推进剂RDX-CMDB在不同压力下的热分解特征量及其与燃速的关系。结果表明,压力和催化剂对推进剂的PDSC特征量有明显影响,五种配方的第一分解峰和第二分解峰峰温均随着压力增大呈降低趋势,放热量对分解终始温差的比值(ΔHd/ΔT)均随压力增大而增大,ΔHd/ΔT能更好地表征压力对RDX-CMDB推进剂热分解的影响,ΔHd/ΔT与不同压力下的燃速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高压扫描(PDSC) 改性双基推进剂 燃速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P对CMDB推进剂燃烧性能及热分解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齐晓飞 严启龙 +1 位作者 王晗 张腊莹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1-454,共4页
用燃速测试和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试验,研究了N,N-二硝基哌嗪(DNP)逐渐取代改性双基推进剂(CMDB)中的黑索今(RDX)后,对推进剂燃烧性能和热分解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NP的加入减缓了CMDB推进剂中RDX的热分解反应,... 用燃速测试和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试验,研究了N,N-二硝基哌嗪(DNP)逐渐取代改性双基推进剂(CMDB)中的黑索今(RDX)后,对推进剂燃烧性能和热分解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NP的加入减缓了CMDB推进剂中RDX的热分解反应,使CMDB推进剂燃速降低,压强指数变小,且高压下(12~18MPa)燃速降低幅度更加明显。当DNP含量增加到20%(DN3)时,DNP的放热分解峰从推进剂主分解放热峰中分离出来,此放热峰在9MPa下出现肩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N N-二硝基哌嗪(DNP) 改性双基推进剂(CMDB) 高压扫描(PDSC) 燃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20/HMX混合体系的热分解 被引量:6
5
作者 丁黎 赵凤起 刘子如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研究了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奥克托今(CL-20/HMX)混合体系在常压及高压下的热分解行为,比较了混合体系在不同压强下的热分解特征,用Ozawa法获得了0.1、1、3 MPa下混合体系中CL-20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讨论了... 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研究了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奥克托今(CL-20/HMX)混合体系在常压及高压下的热分解行为,比较了混合体系在不同压强下的热分解特征,用Ozawa法获得了0.1、1、3 MPa下混合体系中CL-20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讨论了混合体系组分的混合比和压强对其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强的增大及HMX含量的增高,CL-20分解表观活化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 奥克托今 分解动力学 高压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戊四醇复合酯热氧化行为及氧化动力学研究
6
作者 金孔杰 王建华 +1 位作者 宋开财 王晓波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28-1034,共7页
将高温氧化、高压示差扫描量热法测试及氧化动力学分析相结合,研究了季戊四醇复合酯经历不同条件恒温氧化后黏度、黏度指数和酸值的变化,并通过计算实验前后试样的起始氧化温度和活化能,得出热氧化行为对油品后续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实... 将高温氧化、高压示差扫描量热法测试及氧化动力学分析相结合,研究了季戊四醇复合酯经历不同条件恒温氧化后黏度、黏度指数和酸值的变化,并通过计算实验前后试样的起始氧化温度和活化能,得出热氧化行为对油品后续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油品黏度与酸值的变化规律可用Logistic函数拟合,且拟合参数与温度密切相关,可用于评估油品的后续氧化行为;黏度与酸值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以黏度为x轴、酸值为y轴呈对数函数分布;季戊四醇复合酯经历实验范围内的氧化后,起始氧化温度和活化能均未发生显著变化,仍具备优异的氧化安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戊四醇复合酯 恒温氧化 高压示差扫描量热法 氧化安定性 氧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DSC法监测酯类航空润滑油基础油的高温氧化安定性 被引量:6
7
作者 卞森 费逸伟 +3 位作者 姚婷 杨宏伟 姜会泽 郭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69,共5页
选用癸二酸二异辛酯(DIOS)航空润滑油基础油作为研究对象,借助高温氧化加速模拟装置,结合理化性能检测和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评定,重点考察了高温作用下油样性能及其氧化安定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当作用温度在180~250℃范围... 选用癸二酸二异辛酯(DIOS)航空润滑油基础油作为研究对象,借助高温氧化加速模拟装置,结合理化性能检测和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评定,重点考察了高温作用下油样性能及其氧化安定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当作用温度在180~250℃范围,油样的运动黏度.ν40由10.99 mm2/s下降到10.59 mm2/s,衰减值为0.40mm2/s,而当作用温度超过250℃后,油样的黏度和酸值都急剧下降,至300℃时黏度值为8.78mm2/s,衰减幅度达到20.62%;酸值由250℃时的1.16mg KOH/g增大至300℃时的12.44mg KOH/g;说明高温,尤其是发动机运转过程中的热点温度是导致油品品质变化的主要原因.利用PDSC获取实验油样的起始氧化温度(IOT)和氧化诱导期(OIT),IOT和OIT的变化趋势进一步验证了温度越高,油样的氧化安定性越差;同时,利用Ozawa法和Kissinger法计算了油品氧化的反应活化能及动力参数,与IOT和OIT值评价油品氧化安定性的结果相符,表明从动力学角度评价油样的氧化安定性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类航空润滑油基础油 高温 高压扫描 氧化安定性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SC法测定南瓜籽油的氧化稳定性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奥君 周国燕 陆葳坪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3-138,共6页
研究植物油热处理和储存过程中的氧化动力学参数可以预测其质量变化,进而优化操作参数和储存条件。采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ressure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PDSC)测定冷榨南瓜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并且确定了南瓜籽油在氧化... 研究植物油热处理和储存过程中的氧化动力学参数可以预测其质量变化,进而优化操作参数和储存条件。采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ressure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PDSC)测定冷榨南瓜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并且确定了南瓜籽油在氧化中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南瓜籽油在不同的温度(100~150℃)下,氧化诱导时间(τ_(max))从(348.830±1.697)min缩短到(8.763±0.109)min。基于阿伦尼乌斯公式和过渡态理论,推导得到活化能(Ea)的范围是(92.344±0.685)kJ/mol,指前因子(Z)的范围是1.121×10^(11)±2.539×10^(10),反应的温度系数(Q10)的范围是2.020±0.009,活化焓(ΔH++)的范围是(89.011±0.602)kJ/mol,活化熵(ΔS++)的范围是(-44.279±1.703)J mol/K。另外预测了南瓜籽油在不同温度(4~40℃)和空气气氛下,货架期从(557.335±31.562)d明显缩短为(38.930±1.29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籽油 高压扫描 氧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羟甲基丙烷复合酯热氧化规律及氧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金孔杰 王建华 +1 位作者 王欣 王晓波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9-67,共9页
对三羟甲基丙烷复合酯分别进行不同温度与时间下的恒温氧化,检测其氧化后的黏度、黏度指数和酸值,并通过函数拟合得出它们随氧化温度与时间的变化规律;使用PDSC测试被氧化样品的起始氧化温度,并计算活化能、氧化速率常数和氧化半衰期,... 对三羟甲基丙烷复合酯分别进行不同温度与时间下的恒温氧化,检测其氧化后的黏度、黏度指数和酸值,并通过函数拟合得出它们随氧化温度与时间的变化规律;使用PDSC测试被氧化样品的起始氧化温度,并计算活化能、氧化速率常数和氧化半衰期,得到氧化温度与时间对油品后续氧化安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油品黏度与酸值的变化规律均近似logistic函数曲线,即起初增长缓慢,随后迅速增长并达到最快速率,最终速率逐渐下降;黏度与酸值函数的拟合参数与氧化温度密切相关,可用于评价与预测油品的氧化行为;三羟甲基丙烷复合酯经历不同条件的高温氧化后始终具有较高的黏度指数,并且起始氧化温度和活化能均未发生显著变化,表明其氧化后仍有着优异的黏温性能和氧化安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羟甲基丙烷复合酯 恒温氧化 高压扫描 氧化动力学 氧化安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溶性聚倍半硅氧烷提升天然酯绝缘油抗氧化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一晖 罗尧 +3 位作者 黄正勇 王飞鹏 王强 段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854-2863,共10页
天然酯绝缘油是一种可再生的环保液体电介质,已广泛应用于配电变压器。然而,天然酯绝缘油抗氧化性能较差,限制了天然酯绝缘油的应用范围。为了提升天然酯绝缘油的氧化安定性,制备了纳米聚倍半硅氧烷改性的天然酯绝缘油,通过试验和分子... 天然酯绝缘油是一种可再生的环保液体电介质,已广泛应用于配电变压器。然而,天然酯绝缘油抗氧化性能较差,限制了天然酯绝缘油的应用范围。为了提升天然酯绝缘油的氧化安定性,制备了纳米聚倍半硅氧烷改性的天然酯绝缘油,通过试验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聚倍半硅氧烷对于天然酯绝缘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规律。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起始氧化温度试验结果表明:聚倍半硅氧烷可显著提升天然酯绝缘油的氧化安定性。添加剂质量分数为0.25%时,天然酯绝缘油的起始氧化温度达到208℃。计算了不同温度下聚倍半硅氧烷对天然酯绝缘油活化能的影响规律,研究了氧气分子在聚倍半硅氧烷改性天然酯绝缘油中的扩散特性。结果表明:聚倍半硅氧烷可提升天然酯绝缘油分子的氧化稳定性,有效阻止天然酯绝缘油中氧气的扩散,相同温度下氧气的扩散系数最大下降了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酯绝缘油 抗氧化性能 聚倍半硅氧烷 分子动力学 扩散 高压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