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比离心压气机气动噪声数值预测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晨 曹贻鹏 +2 位作者 明平剑 孙文剑 张文平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53-560,共8页
采用混合计算气动声学方法研究了高压比离心压气机气动噪声,首先计算了压气机非定常流动,获取了声源面上的时域脉动压力,进而通过间接声学边界元法(IBEM)预测了压气机气动噪声,并在增压器性能试验台上完成了相应的噪声测试.结果表明:压... 采用混合计算气动声学方法研究了高压比离心压气机气动噪声,首先计算了压气机非定常流动,获取了声源面上的时域脉动压力,进而通过间接声学边界元法(IBEM)预测了压气机气动噪声,并在增压器性能试验台上完成了相应的噪声测试.结果表明:压气机气动噪声主要由叶片通过频率及其倍频出现的离散单音噪声与宽频噪声组成,且总声压级由离散单音噪声决定;对比计算和试验得到的监测点声压级频谱可以看出二者基本吻合,说明数值仿真具有较高的精确度,使用的仿真方法可应用于高压比离心压气机的噪声预测;压气机气动噪声自进气管口向外辐射时,声压级分布并不均匀;且受频率影响,不同频率噪声的传播能力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比离心压气机 动噪声 数值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比离心压气机串列叶轮内部流动机理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紫良 卢新根 +3 位作者 张燕峰 韩戈 韩建涛 朱俊强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393-2400,共8页
为了探索串列叶轮的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在常规离心叶轮的基础上,利用轴流压气机和离心叶片设计方法实现了串列叶轮设计,借助经过校核的数值模拟手段,对带串列叶轮的离心压气机内部流动进行了详细数值模拟,研究了诱导轮和导风轮之间相... 为了探索串列叶轮的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在常规离心叶轮的基础上,利用轴流压气机和离心叶片设计方法实现了串列叶轮设计,借助经过校核的数值模拟手段,对带串列叶轮的离心压气机内部流动进行了详细数值模拟,研究了诱导轮和导风轮之间相对周向位置对串列叶轮内部流场及气动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串列叶轮的引入能够不同程度改善离心压气机性能,且诱导轮与导风轮之间的相对周向位置对气动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在λs=25%周向相对位置下,串列叶轮的引入使得压气机级综合裕度和峰值效率分别提高了1.3%和1.4%。与常规叶轮相比,合理布局的串列叶轮能够有效控制离心叶轮内部附面层的发展并改善离心叶轮内部流场特性以及离心叶轮出口流场品质,从而有效提高高压比离心压气机的性能和稳定工作裕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比离心压气机 串列叶轮 周向相对位置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压比5的离心压气机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邓嵘 程信华 《舰船科学技术》 2010年第8期81-84,110,共5页
采用叶轮+扩压器+排气蜗壳组合的数值摸拟(I+D+V)方式,针对一使用压比为5.0的离心压气机开展设计研究。研究表明,跨音速扩压器的设计研究与跨音速叶轮研究同样重要;跨音速扩压器进口喉道将经历2种不同的堵塞状态;低转速的堵塞状态决定... 采用叶轮+扩压器+排气蜗壳组合的数值摸拟(I+D+V)方式,针对一使用压比为5.0的离心压气机开展设计研究。研究表明,跨音速扩压器的设计研究与跨音速叶轮研究同样重要;跨音速扩压器进口喉道将经历2种不同的堵塞状态;低转速的堵塞状态决定低转速时压气机的流量范围,高转速的堵塞状态决定叶轮极限负荷,即压气机极限转速和压比。采用I+D+V方式获得的压气机特性图显示,设计点(压比5.0,流量2.0 m3/s)处于最高效区,级效率0.85,喘振裕度0.1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比离心压气机 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